一种搅拌称重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68800发布日期:2021-09-08 02:06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拌称重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搅拌称重斗。


背景技术:

2.在耐火材料生产中需要对原料进行称重,现有的多将单独进行搅拌或称重作业,效率低,同时在称重过程中对于特别黏的物料其会粘接在称重斗内,不仅对称重有影响同时也增加了称重斗后期清理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搅拌称重斗。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搅拌称重斗,包括支架、称重斗、搅拌组件、排料部和内圈部,支架内设置称重斗,称重斗为斗状结构,搅拌组件用于对称重斗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搅拌组件底部设置排料部,称重斗内部可拆卸设置内圈部;
5.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板一、支撑板二和横板,支撑板一、支撑板二和横板均为矩形板状结构,支撑板一、支撑板二上部横向固定有横板,支撑板一、支撑板二和横板呈“ㄇ”状分布;
6.所述称重斗包括上斗仓和下斗仓,上斗仓为圆形结构,下斗仓为锥形中空结构,上斗仓设置于下斗仓上部,上斗仓和下斗仓相连通;
7.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电机固定于横板底部,电机底部与搅拌轴相固定连接,搅拌轴深入至称重斗内,搅拌轴为圆杆状,搅拌轴底部外壁固定搅拌叶,搅拌叶为板状结构,搅拌叶均匀固定于搅拌轴上;
8.所述排料部包括左排料门和右排料门,下斗仓的底部出口为圆孔状,下斗仓底部一侧设置左排料门,下料仓底部另一侧设置右排料门,左排料门和右排料门相匹配对应设置;
9.所述内圈部包括内套圈和垫板,内套圈固定于上斗仓内壁,内套圈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上斗仓上,相邻的内套圈之间设置垫板,垫板为聚四氟乙烯板;
10.所述内套圈包括固定板、挡板部一、挡板二、挡板三和挡板四,固定板一侧固定挡板部一、挡板二,固定板另一侧固定挡板三和挡板四;挡板部一、挡板二为弧形板状,挡板部一、挡板二截面呈“︶”状,挡板部一、挡板二侧边与固定板一侧壁相固定连接,挡板部一、挡板二之间形成插入间隙一,挡板三、挡板四为弧形板状,挡板三、挡板四截面呈“︶”状,挡板三、挡板四侧边与固定板另一侧壁相固定连接,挡板三和挡板四之间形成插入间隙二;同一侧的内套圈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上斗仓内壁的上部和下部。
11.优选的所述上斗仓外壁设置称重部,上斗仓通过称重部与横板底部相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称重部包括称重传感器和称重连接杆,重传感器上部与横板底部相固定连接,称重传感器底部与称重连接杆上部相固定连接,称重连接杆底部与上斗仓外侧壁上部相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左排料门包括左支撑杆、左气缸和左挡门,左支撑杆上部与下斗仓底部一侧相固定连接,左支撑杆底部一侧与左气缸一侧相固定连接,左气缸横向设置,左气缸一端与左挡门一侧相固定连接,左挡门为半圆形,左挡门上表面贴近于下斗仓的底部出口的下端面,左挡门上设置凸块,凸块为长方体结构。
14.优选的所述右排料门包括右支撑杆、右气缸和右挡门,右支撑杆上部与下斗仓底部另一侧相固定连接,右支撑杆底部与右气缸一侧相固定连接,右气缸横向设置,右气缸一端与右挡门一侧相固定连接,右挡门为半圆形,右挡门上表面贴近于下斗仓的底部出口的下端面,右挡门上设置缺口,缺口呈“凵”状,凸块与缺口相匹配设置。
15.优选的所述垫板一侧嵌入至插入间隙一内,垫板另一侧嵌入至插入间隙二内。
16.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高效,可将称重和搅拌过程同时进行,同时避免物料粘附于称重斗侧壁,提高了称重斗的测量准确性。
附图说明
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左排料门和右排料门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斗仓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图4中b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内套圈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

6所示的一种带搅拌称重斗的装置,包括支架1、称重斗2、搅拌组件3、排料部4和内圈部5,支架1内设置称重斗2,称重斗2为斗状结构,搅拌组件3用于对称重斗2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搅拌组件3底部设置排料部4,称重斗2内部可拆卸设置内圈部5;支架1起到支撑称重斗2、搅拌组件3、排料部4和内圈部5的作用,称重斗2用于对物料进行称重,在搅拌组件3的搅拌作用下使得物料被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后的物料通过排料部4被排出,而内圈部5用于防止物料粘附在称重斗2内壁上。
26.支架1包括支撑板一11、支撑板二12和横板13,支撑板一11、支撑板二12和横板13均为矩形板状结构,支撑板一11、支撑板二12上部横向固定有横板13,支撑板一11、支撑板二12和横板13呈“ㄇ”状分布;支架1结构稳定能够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
27.称重斗2包括上斗仓21和下斗仓22,上斗仓21为圆形结构,下斗仓22为锥形中空结构,上斗仓21设置于下斗仓22上部,上斗仓21和下斗仓22相连通。上斗仓21和下斗仓22提高了称重斗2的容积同时也便于后期物料经过底部的出口排出。
28.上斗仓21外壁设置称重部211,上斗仓21通过称重部211与横板13底部相固定连接,称重部211数量为若干个如选择三个且均匀分布于上斗仓21外壁;
29.称重部211包括称重传感器2111和称重连接杆2112,重传感器2111上部与横板13底部相固定连接,称重传感器2111底部与称重连接杆2112上部相固定连接,称重连接杆2112底部与上斗仓21外侧壁上部相固定连接;称重部211用于测量称重斗2内物料的重量。
30.搅拌组件3包括电机31、搅拌轴32和搅拌叶33,电机31固定于横板13底部,电机31底部与搅拌轴32相固定连接,搅拌轴32深入至称重斗2内,搅拌轴32为圆杆状,搅拌轴32底部外壁固定搅拌叶33,搅拌叶33为板状结构,搅拌叶33均匀固定于搅拌轴32上。电机31带动搅拌轴32转动从而通过搅拌轴32带动搅拌叶33对称重斗2内的物料进行搅拌。
31.请重点参阅图2、3,排料部4包括左排料门41和右排料门42,下斗仓22的底部出口为圆孔状,下斗仓22底部一侧设置左排料门41,下料仓22底部另一侧设置右排料门42,左排料门41和右排料门42相匹配对应设置。左排料门41和右排料门42协同配合完成了下斗仓22的底部出口的排料过程,提高了下斗仓22的底部出口的封堵和打开效率。
32.左排料门41包括左支撑杆411、左气缸412和左挡门413,左支撑杆411上部与下斗仓22底部一侧相固定连接,左支撑杆411底部一侧与左气缸412一侧相固定连接,左气缸412横向设置,左气缸412一端与左挡门413一侧相固定连接,左挡门413为半圆形,左挡门413上表面贴近于下斗仓22的底部出口的下端面,左挡门413上设置凸块4131,凸块4131为长方体结构;左支撑杆411起到支撑左气缸412的作用,左气缸412带动左挡门413进行移动,左挡门413在移动中对下斗仓22底部出口一半的区域进行封闭或打开;
33.右排料门42包括右支撑杆421、右气缸422和右挡门423,右支撑杆421上部与下斗仓22底部另一侧相固定连接,右支撑杆421底部与右气缸422一侧相固定连接,右气缸422横向设置,右气缸422一端与右挡门423一侧相固定连接,右挡门423为半圆形,右挡门423上表面贴近于下斗仓22的底部出口的下端面,右挡门423上设置缺口4231,缺口4231呈“凵”状,凸块4131与缺口4231相匹配设置。右支撑杆421起到支撑右气缸422的作用,右气缸422带动右挡门423进行移动,右挡门423在移动中对下斗仓22底部出口另一半的区域进行封闭或打开,其中右挡门423和左挡门413在凸块4131与缺口4231的相互配合作用下达到快速稳定的结合和分离的目的。
34.请重点参阅图4、5、6,内圈部5包括内套圈51和垫板52,内套圈51固定于上斗仓21内壁,内套圈51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上斗仓21上,相邻的内套圈51之间设置垫板52,垫板52为聚四氟乙烯板,聚四氟乙烯板用作防粘层避免物料的粘附;内套圈51起到固定垫板52的作用,当垫板52侧边嵌入内套圈51内后即可将垫板52的位置进行相对固定。
35.内套圈51包括固定板511、挡板部一512、挡板二513、挡板三514和挡板四515,固定板511一侧固定挡板部一512、挡板二513,固定板511另一侧固定挡板三514和挡板四515;挡板部一512、挡板二513为弧形板状,挡板部一512、挡板二513截面呈“︶”状,挡板部一512、挡板二513侧边与固定板511一侧壁相固定连接,挡板部一512、挡板二513之间形成插入间隙一5131,挡板三514、挡板四515为弧形板状,挡板三514、挡板四515截面呈“︶”状,挡板三514、挡板四515侧边与固定板511另一侧壁相固定连接,挡板三514和挡板四515之间形成插入间隙二5141;同一侧的内套圈51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上斗仓21内壁的上部和下部;这样提高了垫板52嵌入的稳定性。
36.垫板52一侧嵌入至插入间隙一531内,垫板52另一侧嵌入至插入间隙二541内;挡板部一512、挡板二513、挡板三514和挡板四515的弧形结构使得插入间隙一531和插入间隙
二541同样具有一定的弧度这样便于垫板52在弯折的状态下进行较为牢固的固定。
37.使用时将垫板52进行适度的弯折然后顺着插入间隙一531和插入间隙二541插入,垫板52起到防止物料粘附于称重斗2内壁的目的,在使用完毕后可以直接将垫板52从插入间隙一531和插入间隙二541抽出即可。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