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烟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30208发布日期:2021-07-02 21:18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烟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油烟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经历了起步、数量型扩张、规模连锁发展和品牌提升战略4个阶段,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随之带来的餐饮油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

目前全国各地的餐饮企业由于存在分布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就导致了监管覆盖率低、监测范围有限、人员不足、监管巡检困难等问题,也难以达到实时监测、实时超标报警、无人值守的要求,严重影响了环保部门的监管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现有的油烟监测方式严重影响了环保部门的监管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油烟监测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烟监测系统,包括油烟监测数据采集终端、信息编辑系统、数据库、地图监测系统、数据查询系统、数据统计分析系统、报警、处理系统、事件跟踪系统和运维服务系统;

油烟监测数据采集终端用于采集具体到某一企业的净化前烟气浓度、净化后烟气浓度、烟气湿度、烟气温度、排烟风机的开关状态、净化器状态、位置信息,且油烟监测数据采集终端把采集到数据的通过网络传输给数据库;

信息编辑系统用于为各个油烟监测数据采集终端编辑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各级用户的权限分配,信息编辑系统编辑好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给油烟监测数据采集终端,油烟监测数据采集终端把通过信息编辑系统编辑完成的自身设定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给数据库;

数据库用于储存所监测本区域的油烟企业的净化前烟气浓度、净化后烟气浓度、烟气湿度、烟气温度、排气风机的开关状态、净化器状态、位置信息的监测数据信息;

地图监测系统调取数据库内的用户位置信息后,负责对所监测本区域内的油烟企业进行地图标注和图形展示企业相关数据的管理;

数据查询系统从数据库调取信息用以对所监测本区域的油烟企业进行历史数据查询、油烟参数趋势、净化率查询和运转率查询;

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从数据库调取信息用以对所监测本区域的油烟企业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各监控数据的实时数据图标以及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图表;

报警、处理系统根据从数据库调取的各油烟企业的油烟浓度信息通过与预设的安全阀值实施对比,进行油烟浓度超标报警、油烟设备掉线报警并生成事件任务,然后自动把事件任务提交给监管人员进行人工处理;

事件跟踪系统用于对报警、处理系统提交的事件任务根据完成状态进行分类,便于监管人员调阅查看事件任务的处理情况;

运维服务系统根据从数据库调取的各油烟企业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计算之后形成实时的数据传输率、设备在线率、油烟设备联网状态和报警记录。

优选的,油烟监测数据采集终端包括有烟气温度监测传感器、烟气湿度监测传感器、前置油烟浓度监测传感器、后置油烟浓度监测传感器、净化器运行状态监测模块、排烟风机运行状态监测模块、定位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前置油烟浓度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未净化前的油烟浓度,后置油烟浓度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净化后的油烟浓度。

优选的,信息编辑系统包括权限配置编辑系统和配置信息管理系统;

权限配置编辑系统主要是授予用户属性和用户角色来限制用户在本系统中的操作权限;

配置信息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对所监测本区域的油烟企业和油烟设备进行信息的编制和分类。

优选的,地图监测系统包括地图一览模块和实时一览模块;

地图一览模块通过从数据库调取对应的油烟企业的各项实时数据,在电子地图上标注出油烟企业的实时油烟浓度并对正常、超标、离线状态进行区分提醒;

实时一览模块从数据库调取当前区域下的所有用户企业的最新数据经过统计计算之后形成数据表格和折线图。

优选的,事件跟踪系统包括未处理事件跟踪系统、处理中事件跟踪系统和已完成事件记录系统。

优选的,油烟监测数据采集终端采集到的监控数据触发报警之后的事件上报及处理流程如下,

s1~当监控到排烟风机或净化设备掉线、油烟浓度超标之后,触发报警,形成持续的预警信息;

s2~当预警信息持续时间未超过预设的预警安全时间阀值时,触发报警信息的企业进行自查;当预警信息持续时间超过预警安全时间阀值后,自动生成包含有该企业信息及定位信息的报警事件任务,并把该报警事件任务归入到事件跟踪系统的待处理事件跟踪系统中,该报警事件任务显示状态为未处理;同时报警、处理系统向监管人员发出报警信号进行提醒;

s3~监管人员收到报警信号之后,进入待处理事件跟踪系统查询最新的待分发事件任务,此时,若该待分发事件任务无需处理,则监管人员直接关闭该事件;若该待分发事件任务需要人工处理,则监管人员把待处理事件任务分发给现场处理人员处理,已分发出的待分发事件任务自动转到到事件跟踪系统的处理中事件跟踪系统,该事件任务的状态自动变更为处理中;

s4~现场处理人员接收到该事件任务之后,根据事件任务中包含的企业信息和定位信息,赶到现场进行人工处理,处理完之后通过把处理结果上报到事件跟踪系统供监管人员审查;

s5~若监管人员审查现场处理人员处理结果不合格,则重复s4步骤;若监管人员审查现场处理人员处理结果合格,则监管人员把该事件任务归入到事件跟踪系统的已完成事件记录系统中,并把该事件任务状态变更为已完成,形成结案的结果。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采用用户-油烟监测数据采集终端一一匹配对应的信息采集模式,采集到的信息网络上传、集中整合,解决了餐饮企业由于存在分布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导致的监管覆盖率低、监测范围有限等问题。自动化预警机制,能够很好的解决监管巡检困难、人员不足的问题。数据整合型号层数据库之后,通过各个子系统分别进行数据调取、统计、对比、分析,生成实时的图表方便监管人员查看,省去了人工数据统计、对比分析、做表的麻烦。通过事件跟踪系统实时跟踪事件任务的处理状态,避免了事件遗漏问题。采用本发明能够大大提高环保部门的监管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流程图。

图2为触发报警后的上报、处理系统流程图;

图中,10、油烟监测数据采集终端,20、信息编辑系统,30、数据库,40、地图监测系统,50、数据查询系统,60、数据统计分析系统,70、报警、处理系统,80、事件跟踪系统,90、运维服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油烟监测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油烟监测数据采集终端10、信息编辑系统20、数据库30、地图监测系统40、数据查询系统50、数据统计分析系统60、报警、处理系统70、事件跟踪系统80和运维服务系统90。

油烟监测数据采集终端10包括有烟气温度监测传感器、烟气湿度监测传感器、前置油烟浓度监测传感器、后置油烟浓度监测传感器、净化器运行状态监测模块、排烟风机运行状态监测模块、定位模块、数据传输模块。

前置油烟浓度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未净化前的油烟浓度,后置油烟浓度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净化后的油烟浓度。前置油烟浓度监测传感器和后置油烟浓度监测传感器均采用pm3009bp型号的油烟传感器,pm3009bp型号的油烟传感器能够检测出0~5000µg/m³范围的油烟浓度,工作温度-20°c~60℃。

烟气温度监测传感器、烟气湿度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净化后的烟气温湿度。

烟气温度监测传感器采用西门子fgt-pt1000型号的烟气温度传感器,烟气湿度监测传感器采用had-j200w高温型烟气湿度传感器,had-j200w高温型烟气湿度传感器的传感器探头可以在高达150℃温度环境下长期正常稳定工作。

油烟监测数据采集终端10用于采集具体到某一企业的净化前烟气浓度、净化后烟气浓度、烟气湿度、烟气温度、排烟风机的开关状态、净化器状态、位置信息,且油烟监测数据采集终端10把采集到数据的通过网络传输给数据库30。

信息编辑系统20用于为各个油烟监测数据采集终端10编辑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各级用户的权限分配,信息编辑系统20编辑好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给油烟监测数据采集终端10,油烟监测数据采集终端10把通过信息编辑系统20编辑完成的自身设定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给数据库30。信息编辑系统20包括权限配置编辑系统和配置信息管理系统;

权限配置编辑系统主要是授予用户属性和用户角色来限制用户在本系统中的操作权限;主要分为用户角色模块、区域管理模块、数据角色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四个子模块:

(1)用户角色模块:用户角色是根据用户的身份来标识该角色的,主要分为:

企业用户,具备“实时一览”、“历史数据查询”模块的权限;

监管用户,具备本系统的所有模块的权限。

现场处理用户,具备“实时监测”、“数据查询”、“未处理事件跟踪系统”、“已完成事件记录系统”模块的权限;

(2)区域管理模块:将全国所有的省、直辖市及行政区统一管理起来。

(3)数据角色模块:根据当前区域可添加数据角色,每个数据角色只能够看到当前区域的数据。

(4)用户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系统用户的管理,包括用户属性、用户角色及数据角色的维护。

配置信息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对所监测本区域的油烟企业和油烟设备进行信息的编制和分类。

配置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分为:(1)企业管理模块:监管人员针对该系统监测本区域的所有企业进行集中化的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编码、企业名称、所述区域、企业规模、经纬度、企业地址、报警阈值的信息录入、变更、查询功能,支持企业的新增、删除、修改、查看功能。

(2)设备管理模块:监管人员根据本系统监测本区域的企业下的所有油烟设备进行集中化的管理。主要包括设备信息、设备绑定的企业名称、设备安装时间、排扣信息的信息录入、变更、查询功能,支持设备的增加、删除、修改、查看功能。

数据库30用于储存所监测本区域的油烟企业的净化前烟气浓度、净化后烟气浓度、烟气湿度、烟气温度、排气风机的开关状态、净化器状态、位置信息的监测数据信息;

地图监测系统40包括地图一览模块和实时一览模块:

(1)地图一览模块通过从数据库30调取对应的油烟企业的各项实时数据,在电子地图上标注出油烟企业的实时油烟浓度并对正常、超标、离线状态分别以显示出绿色、黄色、红色的不同进行区分提醒;地图一览模块的数据来源:现场采集的实时数据和数据库30。

(2)实时一览模块从数据库30调取当前区域下的所有用户企业的最新数据经过统计计算之后形成数据表格和折线图,并可以根据所属区域、企业规模(全部、大、中、小)、净化器状态(全部、开启、关闭)和风机状态(全部、开启、关闭)来进行区分查询。

数据查询系统50从数据库30调取信息用以对所监测本区域的油烟企业进行历史数据查询、油烟参数趋势、净化率查询和运转率查询:

(1)历史数据查询:根据系统所监测本区域企业数据的集合,可对监测到的所有历史数据进行查询;

(2)油烟参数趋势:根据系统所监测本区域企业不同参数值的趋势变化展示,统计参数有油烟浓度、温度、湿度,以曲线图形的直观方式表达;

(3)净化率查询:根据系统所监测本区域企业可按照不同日期段、不同时间段查询油烟企业的净化率状况;

(4)运转率查询:根据系统所监测本区域企业可按照不同日期段、不同时间段查询油烟企业的运转率状况。

数据统计分析系统60从数据库30调取信息用以对所监测本区域的油烟企业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各监控数据的实时数据图标以及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图表;由此来直观并多维的表达所监测各个企业的情况,主要分为对比分析、综合报表、净化能力分布三大模块。数据来源:物联方式监测采集至数据库、计算得到。

(1)对比分析:通过数据计算、报表生成,对系统所监测本区域企业根据任意时间段、不同标准(油烟浓度/运转率)进行对比分析;

(2)综合报表:包括日报、周报、月报、年报、自定义时间段的综合报表数据,通过数据计算、报表生成,得到系统所监测本区域企业任意时间段的综合报表,便于综合性查询所监测企业的情况;

(3)净化能力分布:自动计算所有企业任意时间段的达标率和不达标率;使用直观的柱状图的方式展现各个企业某一时间段内的达标率和不达标率,实现对系统所监测本区域企业任意时间段内的净化能力分析。

报警、处理系统70根据从数据库30调取的各油烟企业的油烟浓度信息通过与预设的安全阀值实施对比,进行油烟浓度超标报警、油烟设备掉线报警并生成事件任务,然后自动把事件任务提交给监管人员进行人工处理;

事件跟踪系统80用于对报警、处理系统70提交的事件任务根据完成状态进行分类,便于监管人员调阅查看事件任务的处理情况;

运维服务系统90根据从数据库30调取的各油烟企业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计算之后形成实时的数据传输率、设备在线率、油烟设备联网状态和报警记录。

油烟监测数据采集终端10采集到的监控数据触发报警之后的事件上报及处理流程如下,

s1~当监控到排烟风机或净化设备掉线、油烟浓度超标之后,触发报警,形成持续的预警信息;

s2~当预警信息持续时间未超过预设的预警安全时间阀值时,触发报警信息的企业进行自查;当预警信息持续时间超过预警安全时间阀值后,自动生成包含有该企业信息及定位信息的报警事件任务,并把该报警事件任务归入到事件跟踪系统80的待处理事件跟踪系统中,该报警事件任务显示状态为未处理;同时报警、处理系统70向监管人员发出报警信号进行提醒;

s3~监管人员收到报警信号之后,进入待处理事件跟踪系统查询最新的待分发事件任务,此时,若该待分发事件任务无需处理,则监管人员直接关闭该事件;若该待分发事件任务需要人工处理,则监管人员把待处理事件任务分发给现场处理人员处理,已分发出的待分发事件任务自动转到到事件跟踪系统80的处理中事件跟踪系统,该事件任务的状态自动变更为处理中;

s4~现场处理人员接收到该事件任务之后,根据事件任务中包含的企业信息和定位信息,赶到现场进行人工处理,处理完之后通过把处理结果上报到事件跟踪系统80供监管人员审查;

s5~若监管人员审查现场处理人员处理结果不合格,则重复s4步骤;若监管人员审查现场处理人员处理结果合格,则监管人员把该事件任务归入到事件跟踪系统80的已完成事件记录系统中,并把该事件任务状态变更为已完成,形成结案的结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受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