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防水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56390发布日期:2021-08-20 20:3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防水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仪器仪表(g01m3/02)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防水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仪器仪表是用以检出、测量、观察、计算各种物理量、物质成分、物性参数等的器具或设备。真空检漏仪、压力表、测长仪、显微镜、乘法器等均属于仪器仪表。广义来说,仪器仪表也可具有自动控制、报警、信号传递和数据处理等功能。

仪器仪表加工完成后,需进行检验,以保证其符合使用标准,部分仪器仪表的检测还包含气密性、防水性的检测,一般满足气密性标准的仪器仪表即可满足防水需求。现有仪器仪表的防水测试装置,在进行防水测试时,一般采用浸水并向仪表内冲压的方式进行检测,部分气泡为仪器如水瞬间携带,后续冒出时将影响测试判断,且抽检后,还需干燥仪器仪表;而通过气压检测实现密闭性检测,则存在设备气密性及产品对接处连接气密性无法保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防水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防水测试装置,包括测试设备,上述测试设备内设有一组分隔内部空间的隔板一,且隔板一所分隔空间的上方由封门封闭,由隔板一分隔的空间内设有隔板二,上述隔板二远离隔板一一侧的空腔为测试空腔,上述隔板一靠近测试空腔一侧的空腔为设备安装腔,上述测试空腔内设有多组测试台,上述设备安装腔内安装有改变测试空腔内气压的压力环境营造设备,上述测试台上设有一组连接仪器仪表的测试管路,上述测试管路具有一组封闭仪器仪表接口位置的可调结构,且可调结构上设有检测仪器仪表内气压的气体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上述测试设备开口侧的内缘设有用于限位封门的回字形限位带,上述封门上对应测试空腔的位置嵌设有一组封装玻璃,且封装玻璃朝向测试空腔的一侧边缘设有封闭封门与回字形限位带连接位置的密封胶框架。

优选的,上述测试台的上端面一侧设有电性连接单片机的显示屏,上述测试台的上端面中部设有待测设备安装部。

优选的,上述测试管路包括可调结构以及连接可调结构的铠装线缆和泵气管道,上述铠装线缆的端部与气体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且铠装线缆与单片机电性连接,上述泵气管道的端部与一组电性连接单片机的充气泵对接。

优选的,配合铠装线缆与泵气管道的可调结构为一组设备对接罩,上述设备对接罩上设有供铠装线缆穿过并与铠装线缆密封连接的组配孔,上述设备对接罩整体构造呈适配仪器仪表接口位置的喇叭状,其内缘面设有一组内缘气囊,外缘面设有一组外缘气囊。

优选的,上述内缘气囊与泵气管道通过多组支管连通,上述内缘气囊与外缘气囊通过开设于设备对接罩上的多组连通孔连通,上述内缘气囊与外缘气囊的膨胀封闭仪器仪表接口位置。

优选的,上述封门与隔板一通过隔板一两端设置的铰接部与封门上轴杆的配合实现可旋转连接,上述测试设备两侧的设备安装腔内对称设有两组贯穿封门的传动导轨,上述传动导轨包括延伸至设备安装腔内的直连部和裸露在外配合封门的弧形弯曲部。

优选的,上述封门朝向测试空腔的一侧装配有一组双轴驱动电机,上述双轴驱动电机的两侧设有延伸而出的电机轴,且电机轴端部装配有主动齿轮,上述传动导轨的弧形弯曲部内缘面构造有啮合主动齿轮的齿槽。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用于仪器仪表的防水测试装置,测试设备的设备安装腔内设有压力环境营造设备,在封门封闭测试空腔时可使得测试空腔内气压稳定,结合连接仪器仪表的设备对接罩,气体压力传感器读取测试空腔内气压稳定后设备对接罩内气压的变化,从而实现对产品气密性的考量,相较于水下测试,减少误判情况并减少测试后的干燥麻烦;设备对接罩具备内侧的内缘气囊和外侧的外缘气囊,适应不同仪器仪表接口位置的封闭需求,在充气泵向内缘气囊和外缘气囊内泵气后,保证仪器仪表接口处的密封状态,便于结合外部气压形成相对稳定的实验条件,当内部气压改变时,气体压力传感器即可将数传输至单片机,并由显示屏直观显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测试设备在封门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测试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设备对接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仪器仪表测试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测试设备、101隔板一、10101铰接部、102回字形限位带、2隔板二、201测试空腔、202设备安装腔、3测试台、301显示屏、302待测设备安装部、4测试管路、5封门、501封装玻璃、502密封胶框架、6双轴驱动电机、601主动齿轮、7传动导轨、8铠装线缆、801气体压力传感器、9泵气管道、901支管、10设备对接罩、1001组配孔、1002连通孔、11内缘气囊、12外缘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为实现对待测仪器仪表的连接(仪器仪表外部其他接口,需采用密封的橡胶帽类结构进行封闭),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的测试台3,上述测试台3上设有一组连接仪器仪表的测试管路4,上述测试管路4具有一组封闭仪器仪表接口位置的可调结构,且可调结构上设有检测仪器仪表内气压的气体压力传感器801,上述测试管路4包括可调结构以及连接可调结构的铠装线缆8和泵气管道9,上述铠装线缆8的端部与气体压力传感器801电性连接,且铠装线缆8与单片机电性连接,上述泵气管道9的端部与一组电性连接单片机的充气泵对接,配合铠装线缆8与泵气管道9的可调结构为一组设备对接罩10,上述设备对接罩10上设有供铠装线缆8穿过并与铠装线缆8密封连接的组配孔1001,上述设备对接罩10整体构造呈适配仪器仪表接口位置的喇叭状,其内缘面设有一组内缘气囊11,外缘面设有一组外缘气囊12,上述内缘气囊11与泵气管道9通过多组支管901连通,上述内缘气囊11与外缘气囊12通过开设于设备对接罩10上的多组连通孔1002连通,上述内缘气囊11与外缘气囊12的膨胀封闭仪器仪表接口位置。测试设备1的设备安装腔202内设有压力环境营造设备,在封门5封闭测试空腔201时可使得测试空腔201内气压稳定,结合连接仪器仪表的设备对接罩10,气体压力传感器801读取测试空腔201内气压稳定后设备对接罩10内气压的变化,从而实现对产品气密性的考量,相较于水下测试,减少误判情况并减少测试后的干燥麻烦,设备对接罩10具备内侧的内缘气囊11和外侧的外缘气囊12,适应不同仪器仪表接口位置的封闭需求,在充气泵向内缘气囊11和外缘气囊12内泵气后,保证仪器仪表接口处的密封状态,便于结合外部气压形成相对稳定的实验条件。

在测试台3上仪器仪表接口连接结束后,为实现外部气压环境的营造,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用于仪器仪表的防水测试装置,包括测试设备1,上述测试设备1内设有一组分隔内部空间的隔板一101,且隔板一101所分隔空间的上方由封门5封闭,由隔板一101分隔的空间内设有隔板二2,上述隔板二2远离隔板一101一侧的空腔为测试空腔201,上述隔板一101靠近测试空腔201一侧的空腔为设备安装腔202,上述测试空腔201内设有多组测试台3,上述设备安装腔202内安装有改变测试空腔201内气压的压力环境营造设备,具体实施时,压力环境营造设备可选用气泵、真空泵一类气压调节设备,配合电控阀实现内部气压环境的营造,可以为高压环境或低压环境。

为实现对上述负压环境的密封性保证,本发明提供了如图2所示的测试设备1,上述测试设备1开口侧的内缘设有用于限位封门5的回字形限位带102,上述封门5上对应测试空腔201的位置嵌设有一组封装玻璃501,且封装玻璃501朝向测试空腔201的一侧边缘设有封闭封门5与回字形限位带102连接位置的密封胶框架502,回字形限位带102与密封胶框架502的配合有效实现对测试空腔201的密封。

为实现对测试中仪器仪表防水的检测数据的观测,本发明提供了如图4、图5和图7所示的检测原理,上述测试台3的上端面一侧设有电性连接单片机的显示屏301,上述测试台3的上端面中部设有待测设备安装部302,且同时,上述测试管路4包括可调结构以及连接可调结构的铠装线缆8和泵气管道9,上述铠装线缆8的端部与气体压力传感器801电性连接,且铠装线缆8与单片机电性连接,上述泵气管道9的端部与一组电性连接单片机的充气泵对接。显示屏301将直观显示仪器仪表内压力传感器801所读取数值的变化,便于工作人员观察。

为实现对封门5的开合调整,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传动结构,其中,上述封门5与隔板一101通过隔板一101两端设置的铰接部10101与封门5上轴杆的配合实现可旋转连接,上述测试设备1两侧的设备安装腔202内对称设有两组贯穿封门5的传动导轨7,上述传动导轨7包括延伸至设备安装腔202内的直连部和裸露在外配合封门5的弧形弯曲部,上述封门5朝向测试空腔201的一侧装配有一组双轴驱动电机6,上述双轴驱动电机6的两侧设有延伸而出的电机轴,且电机轴端部装配有主动齿轮601,上述传动导轨7的弧形弯曲部内缘面构造有啮合主动齿轮601的齿槽,传动结构安装于不影响气密性环境的设备安装腔202内,实现区域分化以保证实验数据的稳定,且双轴驱动电机6对主动齿轮601的传动可实现对传动导轨7的相对位移,从而便捷实现封门5的开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