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用鼻夹的性能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499663发布日期:2021-09-04 01:53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罩用鼻夹的性能检测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口罩用鼻夹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罩用鼻夹的性能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口罩是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的卫生用品,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病菌、粉尘、颗粒等,常用于医院、工厂等地方,但随着城市空气雾霾增多和部分空气传播的病毒疫情爆发,口罩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人们的日常出行中。口罩的过滤防护效果除了主要依赖于本身材质的过滤能力外,其附着于面部后的贴合效果也非常重要。为了保证口罩能够更好贴合人体面部轮廓,现有的口罩上均设置了口罩线,也称鼻梁条、鼻夹线等,用于将口罩贴附在人体面部上。
3.口罩鼻夹线的贴合定型性能对于口罩的防护效果十分重要,yy/t

0969

2012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以及yy

0469

2004

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这两个标准中要求口罩用的鼻夹由可弯曲可塑性的材料制成,现有鼻夹的结构通常由金属丝和一层挤包塑料的塑料组成,金属丝和塑料的不同,影响到鼻夹的塑性和弯曲性能,现有实验方法为手动弯曲和实际佩戴验证,没有具体的性能参数要求,对鼻夹的性能判定不严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口罩用鼻夹的性能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鼻夹的检测通过手动或试剂佩戴验证,缺乏有效可靠的检验设备及方法,对鼻夹的性能判定不严谨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口罩用鼻夹的性能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a、准备试样;
7.b、用检测装置对试样进行塑性变形试验,包括用检测装置对试样的a端固定,再将试样b端弯曲180
°
后卸去压力,测量b端与a端之间的回弹角度φ,用测得的回弹角度φ换算塑性变形量,塑性变形量为回弹角度与弯曲角度的百分比值,塑性变形量小于等于3%;
8.c、用检测装置对塑性变形试验后的试样进行反复弯曲试验;
9.d、结果判定。
10.本方案采用符合《yb/t

5294

2009

一般用途低碳钢丝》中规定的直径0.8~1.2mm普通用低碳镀锌钢丝,以及聚丙烯和聚乙烯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作为鼻夹的塑料。本方案中针对鼻夹的性能检测设计了塑性变形试样和反复弯曲试验,分别对鼻夹的弹塑性和弯曲性能进行可靠有效的测试,通过设计专用的检测装置,对试样进行180
°
弯曲后测试回弹角度,经反复试验验证确定以3%为塑性变形量合格基准,能够真实、准确的反馈试样的弹塑性情况,经验证采用本方案检测的鼻夹实际使用性能情况符合《yy/t

0969

2012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以及《yy

0469

2004

医用外科口罩》的技术要求,本方案能够有效可靠的对鼻夹的性能进行检测判定,检测判定过程严谨,结果真实、准确。
11.进一步,步骤a中从2000mm的被试鼻夹线样本上截取5个试样,单个试样长度为100mm,并对试样进行平直处理。作为优选这样取得的试样一方面能够满足鼻夹真实使用要求,另一方面能够真实、准确的反应鼻夹线样本整体的性能情况,试验前将试样统一进行平直处理,保证后续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12.进一步,步骤b中的检测装置包括下夹板和上夹板,上夹板上加工有宽度大于等于试样宽度的夹槽,步骤b中将试样的a端用上夹板夹持固定在下夹板上,将试样b端弯曲后与上夹板紧密接触、无凸出、无凹陷。作为优选上夹板和下夹板作为检测装置的主体结构,采用平板结构放置更加平稳,对试样的装夹更加稳定,采用对试样一端固定,另一端活动弯曲的方式,弯曲后保持与上夹板紧密接触,保证试样弯曲形变过程模拟真实使用情况。
13.进一步,步骤b中对5个试样均分别记录回弹角度φ,取5次塑性变形量的中间值为样本的塑性变形量。作为优选这样通过5个试样的回弹角度测量,再取中间值能够准确真实反馈鼻夹样本整体的塑性变形性能。
14.进一步,步骤c中将步骤b中试验后的每个试样均进行平直处理,然后再在检测装置上弯曲180
°
,再展开呈平直状态,每个试样重复此操作10次,步骤d中试样无断裂判定为合格。作为优选这样对塑性变形试验后的试样再次平直处理,保证试样后续变形试验准确可靠,通过检测装置对试样再次装夹后进行弯曲变形,根据《yb/t 5294

2009》标准中的规定,0.8

1.2mm普通用低碳钢丝的弯曲次数应满足≥6次,因鼻夹有聚丙烯和聚乙烯塑料的保护,弯曲性能得到提高,本方案中配合检测装置对试样进行检测,经过10次反复弯曲可真实、准确、可靠的反馈试样的变形性能。
15.进一步,步骤c中保持试样的a端在检测装置的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固定不动。作为优选这样保证试样在检测过程中一端保持稳定,使得对另一端的弯曲操作稳定可靠,保证试验结果准确、真实、可靠。
16.进一步,步骤b中在上夹板的上、下两面均加工有夹槽,夹槽端部的上夹板边缘采用圆弧过渡。作为优选这样对试样的装夹稳定可靠,采用圆弧过渡的上夹板边缘结构可保证试样在弯曲过程中表面完整,避免试验过程中检测装置对试样造成损伤,保证试验反馈试样的真实性能。
17.进一步,上夹板边缘的圆弧过渡半径为0.6mm。作为优选根据鼻夹尺寸设计这样的圆弧半径使得试样试验过程中能够更紧密的贴合检测装置,进而试样的形变能够更准确的反馈弹塑性及变形性能。
18.进一步,步骤b、步骤c均在环境温度23
±
2℃下进行。作为优选在这样的环境温度下能够更真实、准确的反应试样弹塑性及变形性能。
19.进一步,步骤b中上夹板螺丝连接在下夹板上,试样水平面朝上置于下夹板上,上夹板扣覆在下夹板上且试样嵌入夹槽中,压紧试样a端后拧紧螺丝使上夹板将试样压紧固定在下夹板上。作为优选这样对试样的装夹稳定可靠,检测装置的结构简洁,使用操作简单便捷,对试样的试验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试样检测状态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3.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下夹板1、上夹板2、螺纹孔3、试样4、夹槽5、a端6、b端7。
24.实施例1,一种口罩用鼻夹的性能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a、准备试样4,从2000mm的被试鼻夹线样本上截取5个试样4,单个试样4长度为100mm,并对试样4进行平直处理;
26.b、在环境温度23
±
2℃下用检测装置对试样4进行塑性变形试验,基本如附图1所示:检测装置包括下夹板1和上夹板2,上夹板2上加工有螺纹孔3,下夹板1上对应加工有螺纹孔3,上夹板2螺丝连接在下夹板1上,上夹板2上、下两面均加工有宽度大于等于试样4宽度的夹槽5,夹槽5端部的上夹板2边缘采用圆弧过渡,圆弧过渡半径为0.6mm;用检测装置对试样4的a端6固定,试样4水平面朝上置于下夹板1上,上夹板2扣覆在下夹板1上且试样4嵌入夹槽5中,压紧试样4的a端6后拧紧螺丝使上夹板2将试样4压紧固定在下夹板1上,再将试样4的b端7弯曲180
°
,将试样4的b端7弯曲后与上夹板2紧密接触、无凸出、无凹陷,然后卸去压力,测量b端7与a端6之间的回弹角度φ,用测得的回弹角度φ换算塑性变形量,塑性变形量为回弹角度与弯曲角度的百分比值,塑性变形量小于等于3%,对5个试样4均分别记录回弹角度φ,取5次塑性变形量的中间值为样本的塑性变形量;
27.c、在环境温度23
±
2℃下用检测装置对塑性变形试验后的试样4进行反复弯曲试验,将步骤b中试验后的每个试样4均进行平直处理,保持试样4的a端6在检测装置的上夹板2与下夹板1之间固定不动,然后再在检测装置上弯曲180
°
,再展开呈平直状态,每个试样4重复此操作10次;
28.d、结果判定,经步骤c试验后的试样4无断裂判定为合格。
29.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实施例1中的检测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上夹板2和下夹板1,上夹板2的上、下两面的中部均加工有夹槽5,夹槽5的宽度大于等于鼻夹试样4的宽度,夹槽端部的上夹板2边缘倒圆角加工,圆角半径0.6mm。夹槽5两侧的上夹板2上加工有螺纹孔3,下夹板1上对应加工有螺纹孔3,上夹板2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在下夹板1上。
3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