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管两端抗压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815534发布日期:2021-09-29 03:3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管两端抗压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铝管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铝管两端抗压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铝管是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指用纯铝或铝合金经挤压加工成沿其纵向全长中空的金属管状材料,广泛用于汽车、轮船、航天、航空、电器、农业、机电、家居等行业,在使用铝管加工产品过程中,常常需要将铝管的两端与加工的产品进行焊接,为了保证铝管加工产品的质量,需要铝管两端的抗压强度能够达标,因此,需要使用铝管两端抗压检测设备对铝管两端的抗压能力进行检测。
3.然而,现有的铝管两端抗压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问题,现有的铝管两端抗压检测设备上料不够方便,常常需要人工进行送料,自动化程度低,效率差,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危险,降低设备使用的安全性,现有的铝管两端抗压检测设备没有对铝管进行固定,铝管容易滑动,不利于操作,使用不够便利,现有的铝管两端抗压检测设备检测结果误差较大,结果不够准确,容易对铝管造成过多的损坏,不利于对铝管做后续的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管两端抗压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管两端抗压检测设备,包括基台、挤压组件、托板、传送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基台顶部中心焊接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有滑板,通过设置滑板,方便向该设备放入铝管,为该设备的使用提供方便,从而提高了该设备使用的便利性,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挤压组件,两个挤压组件之间设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部固定有传送组件,通过使用传送组件对铝管进行传送,使铝管能自动送到检测下方,使该设备更加自动化,实现自动送料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设备使用的效率,同时,通过自动送料,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过程中,不用担心被设备的伤到,对操作人员起到一种保护作用,其中一个所述挤压组件上连接有固定组件;其中,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支撑柱、安装板和第一液压缸,所述支撑柱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支撑底板固定,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水平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竖直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部设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位于安装板下方,所述第一液压杆远离第一液压缸的一端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部固定有压头,所述压头的底部设有槽齿,通过在压头底端设置槽齿,使压头对铝管端口挤压过程中,铝管不发生滑动,进而降低铝管滑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减少检测误差,从而提高该设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所述支撑柱的一侧竖直焊接有底柱,通过设置底柱,对铝管检测端口进行支撑,保证铝管在收到压头挤压过程中不会向下移动;
所述托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底柱焊接,所述所述托板通过两个底柱固定在两个支撑柱之间,所述托板的顶部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传动槽道,所述托板的底部固定有两组周轴承座,两组所述轴承座分别位于托板底部的两侧;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转杆、皮带轮和传动皮带,两个所述转杆分别转动配合在两组轴承座上,两个所述转杆上等间距套接有若干个皮带轮,两个所述转杆上的皮带轮一一对应,两个所述转杆上相对应的两个皮带轮上套设有传动皮带,所述传送皮带外侧壁粘接有柔性卡板,卡板在传动槽道内传动,卡板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卡槽,通过设置卡槽,保证铝管传送时不会发生滑动,使铝管能顺利向前移动,从而提高该设备使用的可靠性,通过设置多个卡槽,使该设备能持续不断的进行送料,使该设备实现流水化检测作业;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连接板和气动夹持器,所述固定板的一端焊接在支撑柱的一侧,所述固定板上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安装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底端设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远离第二液压缸的一端连接有气动夹持器,所述气动夹持器的底部设有夹头,通过使用气动夹持器驱动夹头对铝管进行夹持,起到对铝管固定的作用,避免铝管在被挤压检测的过程中发生滑动,为铝杆的顺利检测提供便利,通过对铝管进行固定,也能避免铝管被挤压飞出,从而提高了该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同时,避免铝管被挤压飞出。
6.优选的,基台底部四角均设有滚轮和支撑脚,滚轮转动配合在基台的底部,支撑脚螺纹配合在基台底部,支撑脚的底部粘接有塑胶垫,通过支撑脚对该设备进行支撑,通过在支撑脚底部粘接塑胶垫,增大支撑脚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供该设备使用的稳定性,通过安装滚轮,使该设备的移动更加灵便。
7.优选的,滑板呈倾斜设置,滑板的截面呈“u”型结构,滑板的一侧与托板的一侧焊接,通过滑板,能够使铝管准确的滑落到传送组件上,减少对铝管左右位置调节的时间。
8.优选的,安装板顶部贯穿有两个滑杆,两个滑杆与安装板滑动配合,且两个滑杆与安装板之间均设有滚珠轴承,两个滑杆的底部与推板的顶部焊接,通过将滑杆滑动配合在安装板上,使推板上下移动的更加平稳,进而使压头能水平下压,使铝管的端口能更加均匀的受力。
9.优选的,支撑架的一侧水平安装有电机,电机靠近支撑架的一端通过转轴与转杆连接。
10.优选的,两个支撑柱均呈“t”型结构,且两个支撑柱呈平行设置。
11.优选的,两个底柱呈对称设置,且两个底柱顶部高度与托板顶部高度平齐,两个底柱分别位于两个压头的正下方,通过将底柱顶部的高度与托板顶部的高度平齐,使铝管两端在收到挤压过程中,不会对铝管本体造成破坏,降低对检测物品的损坏程度,方便检测物品进行后续检测。
12.优选的,托板的顶部开设有夹槽,夹槽位于两个压头中间。且夹槽位于夹头的正下方,夹槽横截面的大小与夹头横截面的大小相适配,通过在托板的顶部开设卡槽,使夹头能够深入进卡槽内,进而使夹头能更加顺利的将铝管夹持,提高该设备对铝管夹持的便利,进而提高对铝管夹持固定的速度。
13.优选的,该设备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铝管放在滑板上,通过滑板滚落带托板上,通过电机带动,使转杆转动,
转杆通过皮带轮带动传动皮带传动,通过传动皮带上的卡槽将铝管卡住并将铝管向前传送;步骤二:通过传送组件将铝管传送到指定位置,通过第二液压缸带动,使第二液压杆移动,第二液压杆带动气动夹持器,对气动夹持器的高度进行调节,将气动夹持器向下移动,通过气动夹持器驱动夹头,使夹头夹持铝管;步骤三:通过传送组件将铝管传送到指定位置,通过第二液压缸带动,使第二液压杆移动,第二液压杆带动气动夹持器,对气动夹持器的高度进行调节,将气动夹持器向下移动,通过气动夹持器驱动夹头,使夹头夹持铝管。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铝管两端抗压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置滑板,方便向该设备放入铝管,为该设备的使用提供方便,从而提高了该设备使用的便利性,同时,通过滑板,能够使铝管准确的滑落到传送组件上,减少对铝管左右位置调节的时间,从而提高该设备使用的效率,通过使用传送组件对铝管进行传送,使铝管能自动送到检测下方,使该设备更加自动化,实现自动送料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设备使用的效率,同时,通过自动送料,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过程中,不用担心被设备的伤到,对操作人员起到一种保护作用,从而提高了该设备使用功能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卡槽,保证铝管传送时不会发生滑动,使铝管能顺利向前移动,从而提高该设备使用的可靠性,通过设置多个卡槽,使该设备能持续不断的进行送料,使该设备实现流水化检测作业,从而提高该设备的检测能力以及进一步提高该设备使用的效率。
15.(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铝管两端抗压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通过使用气动夹持器驱动夹头对铝管进行夹持,起到对铝管固定的作用,避免铝管在被挤压检测的过程中发生滑动,为铝杆的顺利检测提供便利,通过对铝管进行固定,也能避免铝管被挤压飞出,从而提高了该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同时,避免铝管被挤压飞出,也进一步提高了该设备使用的安全性,通过在托板的顶部开设卡槽,使夹头能够深入进卡槽内,进而使夹头能更加顺利的将铝管夹持,提高该设备对铝管夹持的便利,进而提高对铝管夹持固定的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设备使用的效率,通过使用第二液压缸进行驱动,使气动夹持器能上下移动,从而提高该设备使用灵活性。
16.(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铝管两端抗压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通过使用压头对铝管端口处进行挤压,检测出铝管端口的抗压数据,通过在压头底端设置槽齿,使压头对铝管端口挤压过程中,铝管不发生滑动,进而降低铝管滑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减少检测误差,从而提高该设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通过设置底柱,对铝管检测端口进行支撑,保证铝管在收到压头挤压过程中不会向下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设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将底柱顶部的高度与托板顶部的高度平齐,使铝管两端在收到挤压过程中,不会对铝管本体造成破坏,降低对检测物品的损坏程度,方便检测物品进行后续检测,通过将滑杆滑动配合在安装板上,使推板上下移动的更加平稳,进而使压头能水平下压,使铝管的端口能更加均匀的受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真实性。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挤压组件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第一液压缸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托板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传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1中a区域细节放大图。
24.图7为图1中b区域细节放大图。
25.图8为本发明第二液压缸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基台;101、支撑脚;102、滚轮;2、支撑底板;3、支撑架;4、滑板;5、挤压组件;501、支撑柱;502、安装板;503、第一液压缸;504、第一液压杆;505、推板;506、滑杆;6、托板;601、传动槽道;602、夹槽;603、轴承座;7、传送组件;701、转杆;702、皮带轮;703、传动皮带;704、卡槽;705、电机;8、固定组件;801、固定板;802、连接板;803、第二液压缸;804、第二液压杆;805、气动夹持器;806、夹头;9、压头;901、槽齿;10、底柱。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8.如图1

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铝管两端抗压检测设备,包括基台1、挤压组件5、托板6、传送组件7和固定组件8,基台1顶部中心焊接有支撑底板2,支撑底板2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架3,支撑架3的顶部设有滑板4,通过设置滑板4,方便向该设备放入铝管,为该设备的使用提供方便,从而提高了该设备使用的便利性,支撑底板2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挤压组件5,两个挤压组件5之间设有托板6,托板6的底部固定有传送组件7,通过使用传送组件7对铝管进行传送,使铝管能自动送到检测下方,使该设备更加自动化,实现自动送料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设备使用的效率,同时,通过自动送料,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过程中,不用担心被设备的伤到,对操作人员起到一种保护作用,从而提高了该设备使用功能的安全性,其中一个挤压组件5上连接有固定组件8;其中,挤压组件5包括支撑柱501、安装板502和第一液压缸503,支撑柱501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支撑底板2固定,支撑柱501的顶部水平焊接有安装板502,安装板502的顶部竖直安装有第一液压缸503,第一液压缸503的底部设有第一液压杆504,第一液压杆504位于安装板502下方,第一液压杆504远离第一液压缸503的一端连接有推板505,推板505的底部固定有压头9,压头9的底部设有槽齿901,通过在压头9底端设置槽齿901,使压头9对铝管端口挤压过程中,铝管不发生滑动,进而降低铝管滑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减少检测误差,从而提高该设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支撑柱501的一侧竖直焊接有底柱10,通过设置底柱10,对铝管检测端口进行支撑,保证铝管在收到压头9挤压过程中不会向下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设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托板6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底柱10焊接,托板6通过两个底柱10固定在两个支撑柱501之间,托板6的顶部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传动槽道601,托板6的底部固定有两组周轴承座603,两组轴承座603分别位于托板6底部的两侧;传送组件7包括转杆701、皮带轮702和传动皮带703,两个转杆701分别转动配合在
两组轴承座603上,两个转杆701上等间距套接有若干个皮带轮702,两个转杆701上的皮带轮702一一对应,两个转杆701上相对应的两个皮带轮702上套设有传动皮带703,传送皮带703外侧壁粘接有柔性卡板,卡板在传动槽道601内传动,卡板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卡槽704,通过设置卡槽704,保证铝管传送时不会发生滑动,使铝管能顺利向前移动,从而提高该设备使用的可靠性,通过设置多个卡槽704,使该设备能持续不断的进行送料,使该设备实现流水化检测作业,从而提高该设备的检测能力以及进一步提高该设备使用的效率;固定组件8包括固定板801、连接板802和气动夹持器805(型号:mhz2

20d),固定板801的一端焊接在支撑柱501的一侧,固定板801上焊接有连接板802,连接板802一侧安装有第二液压缸803,第二液压缸803的底端设有第二液压杆804,第二液压杆804远离第二液压缸803的一端连接有气动夹持器805,气动夹持器805的底部设有夹头806,通过使用气动夹持器805驱动夹头806对铝管进行夹持,起到对铝管固定的作用,避免铝管在被挤压检测的过程中发生滑动,为铝杆的顺利检测提供便利,通过对铝管进行固定,也能避免铝管被挤压飞出,从而提高了该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同时,避免铝管被挤压飞出,也进一步提高了该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29.基台1底部四角均设有滚轮102和支撑脚101,滚轮102转动配合在基台1的底部,支撑脚101螺纹配合在基台1底部,支撑脚101的底部粘接有塑胶垫,通过支撑脚101对该设备进行支撑,通过在支撑脚101底部粘接塑胶垫,增大支撑脚10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供该设备使用的稳定性,通过安装滚轮102,使该设备的移动更加灵便,从而提高该设备转移运输的便利性。
30.滑板4呈倾斜设置,滑板4的截面呈“u”型结构,滑板4的一侧与托板6的一侧焊接,通过滑板4,能够使铝管准确的滑落到传送组件7上,减少对铝管左右位置调节的时间,从而提高该设备使用的效率。
31.安装板502顶部贯穿有两个滑杆506,两个滑杆506与安装板502滑动配合,且两个滑杆506与安装板502之间均设有滚珠轴承,两个滑杆506的底部与推板505的顶部焊接,通过将滑杆506滑动配合在安装板502上,使推板505上下移动的更加平稳,进而使压头9能水平下压,使铝管的端口能更加均匀的受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真实性。
32.支撑架3的一侧水平安装有电机705,电机705靠近支撑架3的一端通过转轴与转杆701连接。
33.两个支撑柱501均呈“t”型结构,且两个支撑柱501呈平行设置。
34.两个底柱10呈对称设置,且两个底柱10顶部高度与托板6顶部高度平齐,两个底柱10分别位于两个压头9的正下方,通过将底柱10顶部的高度与托板6顶部的高度平齐,使铝管两端在收到挤压过程中,不会对铝管本体造成破坏,降低对检测物品的损坏程度,方便检测物品进行后续检测。
35.托板6的顶部开设有夹槽602,夹槽602位于两个压头9中间。且夹槽602位于夹头806的正下方,夹槽602横截面的大小与夹头806横截面的大小相适配,通过在托板6的顶部开设卡槽704,使夹头806能够深入进卡槽704内,进而使夹头806能更加顺利的将铝管夹持,提高该设备对铝管夹持的便利,进而提高对铝管夹持固定的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设备使用的效率。
36.该设备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铝管放在滑板4上,通过滑板4滚落带托板6上,通过电机705带动,使转杆701转动,转杆701通过皮带轮702带动传动皮带703传动,通过传动皮带703上的卡槽704将铝管卡住并将铝管向前传送;步骤二:通过传送组件7将铝管传送到指定位置,通过第二液压缸803带动,使第二液压杆804移动,第二液压杆804带动气动夹持器805,对气动夹持器805的高度进行调节,将气动夹持器805向下移动,通过气动夹持器805驱动夹头806,使夹头806夹持铝管;步骤三:通过传送组件7将铝管传送到指定位置,通过第二液压缸803带动,使第二液压杆804移动,第二液压杆804带动气动夹持器805,对气动夹持器805的高度进行调节,将气动夹持器805向下移动,通过气动夹持器805驱动夹头806,使夹头806夹持铝管。
37.在使用时,首先,将铝管放在滑板4上,通过滑板4滚落带托板6上,通过电机705带动,使转杆701转动,转杆701通过皮带轮702带动传动皮带703传动,通过传动皮带703上的卡槽704将铝管卡住并将铝管向前传送,通过设置滑板4,方便向该设备放入铝管,为该设备的使用提供方便,从而提高了该设备使用的便利性,同时,通过滑板4,能够使铝管准确的滑落到传送组件7上,减少对铝管左右位置调节的时间,从而提高该设备使用的效率,通过使用传送组件7对铝管进行传送,使铝管能自动送到检测下方,使该设备更加自动化,实现自动送料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设备使用的效率,同时,通过自动送料,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过程中,不用担心被设备的伤到,对操作人员起到一种保护作用,从而提高了该设备使用功能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卡槽704,保证铝管传送时不会发生滑动,使铝管能顺利向前移动,从而提高该设备使用的可靠性,通过设置多个卡槽704,使该设备能持续不断的进行送料,使该设备实现流水化检测作业,从而提高该设备的检测能力以及进一步提高该设备使用的效率。然后,通过传送组件7将铝管传送到指定位置,通过第二液压缸803带动,使第二液压杆804移动,第二液压杆804带动气动夹持器805,对气动夹持器805的高度进行调节,将气动夹持器805向下移动,通过气动夹持器805驱动夹头806,使夹头806夹持铝管,通过使用气动夹持器805驱动夹头806对铝管进行夹持,起到对铝管固定的作用,避免铝管在被挤压检测的过程中发生滑动,为铝杆的顺利检测提供便利,通过对铝管进行固定,也能避免铝管被挤压飞出,从而提高了该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同时,避免铝管被挤压飞出,也进一步提高了该设备使用的安全性,通过在托板6的顶部开设卡槽704,使夹头806能够深入进卡槽704内,进而使夹头806能更加顺利的将铝管夹持,提高该设备对铝管夹持的便利,进而提高对铝管夹持固定的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设备使用的效率,通过使用第二液压缸803进行驱动,使气动夹持器805能上下移动,从而提高该设备使用灵活性,最后,通过第一液压缸503带动,使第一液压杆504移动,第一液压杆504带动推板505,使推板505上下移动,推板505带动压头9,对压头9的高度进行调节,将压头9向下移动,对下方的铝管端口进行挤压检测,通过使用压头9对铝管端口处进行挤压,检测出铝管端口的抗压数据,通过在压头9底端设置槽齿901,使压头9对铝管端口挤压过程中,铝管不发生滑动,进而降低铝管滑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减少检测误差,从而提高该设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通过设置底柱10,对铝管检测端口进行支撑,保证铝管在收到压头9挤压过程中不会向下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设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将底柱10顶部的高度与托板6顶部的高度平齐,使铝管两端在收到挤压过程中,不会对铝管本体造成破坏,降低对检测物品的损坏程度,方便检测物品进行后续检测,通过将滑杆506滑动配合在安装板502上,使推板505上下移动的更加平稳,进而使压头9
能水平下压,使铝管的端口能更加均匀的受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真实性。
3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