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菊花颗粒中叶黄素含量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254087发布日期:2021-11-03 22:14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菊花颗粒中叶黄素含量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菊花颗粒中叶黄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属于化学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叶黄素主要来源于广泛种植的万寿菊花,万寿菊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花中主要含叶黄素与月桂酸、肉豆蔻酸等饱和脂肪酸形成的酯,游离态的叶黄素含量很低。本发明中菊花颗粒的制作方法为:将万寿菊采摘,取其花朵,用乳酸菌进行避光发酵,发酵后的万寿菊花朵经过压榨、烘干后,经粉碎后进行制粒得到菊花颗粒。
3.叶黄素酯在体内需水解成游离态的叶黄素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大部分提取制备工艺都将叶黄素酯转化为叶黄素单体,原料中的叶黄素含量也多以叶黄素单体计。现有的叶黄素团体标准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计算叶黄素单体的含量,具体包括提取、皂化、检测三个过程,检测成本低,操作快速简便,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待测样品量大时仍存在一些缺陷:皂化后静置分层时间长、待测样品溶液中样品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菊花颗粒中叶黄素含量的检测方法,所制得的待测样品溶液稳定,检测过程快速简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菊花颗粒中叶黄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将菊花颗粒样品磨碎、过筛,称取一定量的过筛后菊花颗粒到容量瓶中,并向其中加萃取溶剂,然后再加氢氧化钾溶液并摇晃混合;
8.(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加热皂化,皂化完成后立即用冷水冷却,保证液温降至22~23℃;
9.(3)向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中加正己烷并摇晃混合;
10.(4)向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中加硫酸钠水溶液并充分摇晃混合;
11.(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置于避光处静置一定时间,移取上层液加正己烷稀释;
12.(6)采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474nm处检测步骤(5)制备的稀释液的吸光度,计算菊花颗粒中的叶黄素含量。
1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1)的萃取溶剂为体积比10:6:7:7的正己烷、乙醇、丙酮和甲苯混合溶剂,萃取溶剂与菊花颗粒的体积质量比为60:1,萃取剂的温度为22~23℃。
1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1)的氢氧化钾溶液与菊花颗粒的体积质量比为4:1,所述氢氧化钾溶液为0.4g/ml氢氧化钾甲醇水溶液,所述甲醇水的体积比为82:18。
15.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2)的皂化温度为55~57℃,皂化时
间为20分钟
±
10秒。
1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3)的正己烷温度为22~23℃,正己烷与萃取溶剂的体积比1:1。
17.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4)的硫酸钠水溶液浓度为0.1g/ml,温度为22~23℃;所述萃取溶剂、氢氧化钾溶液、正己烷和硫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与菊花颗粒的质量比为200:1。
18.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5)的静置时间为38~42min,静置过程控制温度保持22~23℃。
19.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6)的吸光度为0.4~0.7。
2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1)中过筛后的菊花颗粒大于40目。
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有:
22.本发明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菊花颗粒中叶黄素的含量,所制得的待测样品溶液稳定,可放置时间长,检测过程快速简便,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检测,检测成本低且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3.本发明采用氢氧化钾甲醇水溶液皂化,皂化过程充分,杂质除去效果好,所制得的待测样品溶液稳定,平行性好,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4.本发明除皂化过程外均在22~23℃下进行,并采用氢氧化钾甲醇水溶液皂化,皂化得到的混合物与正己烷和硫酸钠水溶液再次混合后静置分层时间短,有效缩短了整体的检测时间和成本,检测结果准确、平行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6.一种菊花颗粒中叶黄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1)将菊花颗粒样品磨碎,过筛得到大于40目的菊花颗粒,称取一定量的过筛后菊花颗粒到容量瓶中,并向其中加入体积比10:6:7:7的正己烷、无水乙醇、丙酮和甲苯萃取溶剂,萃取溶剂与菊花颗粒的体积质量比为60:1,萃取剂的温度为22~23℃,然后再加入0.4g/ml氢氧化钾甲醇水溶液并摇晃混合,所述甲醇水的体积比为82:18,氢氧化钾溶液与菊花颗粒的体积质量比为4:1;
28.(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在55~57℃水浴皂化20分钟
±
10秒,皂化完成后立即用冷水冷却10分钟以上,保证液温降至22~23℃;
29.(3)向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与萃取溶剂体积比1:1的正己烷并摇晃混合,正己烷温度为22~23℃;
30.(4)向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温度为22~23℃、0.1g/ml硫酸钠水溶液并充分摇晃混合,所述萃取溶剂、氢氧化钾溶液、正己烷和硫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与菊花颗粒的质量比为200:1;
31.(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在22~23℃下置于避光处静置38~42min,移取上层液加正己烷稀释;
32.(6)采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474nm处检测步骤(5)制备的稀释液的吸光度a
474
,所述吸光度a
474
为0.4~0.7,计算菊花颗粒中的叶黄素含量,计算公式为:w=0.211864
×
a
474
×
k/m,其中:
33.w为样品中叶黄素的含量(g/kg);
34.0.211864为50/236(50:上层液体积;236:浓度为1g/l的叶黄素溶液在正己烷中波长474nm处的吸收系数);
35.a
474
为实测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36.k为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
37.m为样品的质量(g)。
38.实施例1
39.一种菊花颗粒中叶黄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1)将菊花颗粒样品磨碎,过筛得到大于40目的菊花颗粒,称取0.5000
±
0.0010g过筛后菊花颗粒到100ml容量瓶中,并向其中加入体积比10:6:7:7的正己烷、无水乙醇、丙酮和甲苯萃取溶剂30ml,萃取剂的温度为22~23℃,然后再加入0.4g/ml氢氧化钾甲醇水溶液2ml并摇晃混合。所述氢氧化钾甲醇水溶液的配置过程为:取氢氧化钾40g于250ml干净的锥形瓶中,用移液管移取18ml蒸馏水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60ml甲醇(分析纯),混匀,混匀后倒入锥形瓶中,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0min溶解,然后将溶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洗锥形瓶3次,一并倒入到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摇晃均匀,备用。
41.(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所在容量瓶加上空气冷凝管在55~57℃下水浴皂化20分钟
±
10秒,皂化完成后立即用冷水冷却12分钟,保证液温降至22~23℃。
42.(3)向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30ml正己烷并摇晃混合,正己烷温度为22~23℃;
43.(4)向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温度为22~23℃、0.1g/ml硫酸钠水溶液至刻度,充分摇晃混合;
44.(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在22~23℃下置于避光处静置40min,上层液澄清,分界面清晰明确,移取上层液5ml至另一个50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溶剂定容至刻度,振摇1min
±
5秒;再移取5ml定容液至另一个50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溶剂定容至刻度;振摇1min
±
5秒;
45.(6)采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474nm处检测步骤(5)制备的稀释液的吸光度a
474
,所述吸光度a
474
为0.4~0.7,计算菊花颗粒中的叶黄素含量,计算公式为:w=0.211864
×
a
474
×
k/m。
46.同一菊花颗粒样品按上述方法平行检测3次。
[0047] a
474
含量(g/kg)10.68128.8620.68028.8430.68328.93
[0048]
对照例1
[0049]
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实施例1中温度为22~23℃处均改为27~30℃。
[0050]
步骤(5)中混合物在避光处静置40min时上层液微浑,分界面不清晰;静置1h时,上层液澄清,分界面清晰明确。
[0051] a
474
含量(g/kg)
10.67528.5920.66728.2630.66128.03
[0052]
对照例2
[0053]
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实施例1中温度为22~23℃处均改为16~19℃。
[0054]
步骤(5)中混合物在避光处静置40min时上层液微浑,分界面不清晰;静置1h时,上层液澄清,分界面清晰明确。
[0055] a
474
含量(g/kg)10.68829.1820.69329.3630.69929.61
[0056]
对照例3
[0057]
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实施例1中的0.4g/ml氢氧化钾甲醇水溶液改为0.4g/m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
[0058]
分别取实施例1和对照例3的待测样品溶液,室温(23~25℃)下静置1h、1.5h、2h、2.5、3h,测待测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并计算其含量,如下表:
[0059][0060]
如上表所示:实施例1制备的待测样品溶液在1~1.5h时含量稳定,在2h后含量有所降低;而对照例3的待测样品溶液在1h后含量开始持续大幅降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