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表安装底座及电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5920发布日期:2021-11-06 05:0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能表安装底座及电表箱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能表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能表安装底座及电表箱。


背景技术:

2.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数据采集的基本设备之一,承担着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的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的基础。智能电表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它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电表是以微处理器应用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仪表,具有自动计量、数据处理、双向通信和功能扩展等能力,能够实现双向计量、远程或本地通信、实时数据交互、多种电价计费、远程断供电、电能质量监测、水气热表抄读、与用户互动等功能。
3.智能电表普及性高,使用范围非常广,为保障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可靠性,电力管理部门对于智能电表的更换周期约为7年,根据调研分析变电站智能电表的年平均轮换工作量约为1500只/年/地市,需投入人员4人,工作耗时时约3个月,单个电能表更换时间约10分钟。
4.造成电能表更换作业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电能表二次电压、电流导线材质性能偏软,接线紧固方式效率低问题。当前业务场景下,电能表二次接线分别采用单层绝缘单芯2.5mm2铜线与单层绝缘单芯4mm2铜线,线芯材质偏软,布线方式为直接剥除裸露线头后接入电能表二次端子,再利用螺丝紧固,每次更换电能表的作业均需反复装拆。其次,接线布线缺少固定装置,易发生错误接线问题。当前业务场景下,电能表三相计量元件的接线分别用黄、绿、红三种颜色的绝缘层作为区分,但对于相同计量元件的电压、电流线的区分标识并不清晰,需要装表员高度关注线芯2.5mm2与4mm2的线径大小差异,以核实电压、电流线路,这样容易导致错误接线现象的发生,造成电压回路短路、电流回路开路的后果。最后,电压、电流裸露线头在更换电能表时缺少绝缘封装措施。当前业务场景下,电能表更换时需采用绝缘胶布对电压、电流裸露线头进行封装,操作工序繁琐,易发生误碰触导线进而导致电压回路短路、电流回路开路的风险;且带电装拆风险系数高,绝缘封装措施精细复杂,不利于电力生产部门的实际业务工作。
5.因此,亟需一种电能表安装底座及电表箱,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能表安装底座及电表箱,实现电能表更换的高效安全,同时有效避免错误接线对电能表的损坏。
7.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电能表安装底座包括:底板和多个二次接线固定装置,多个二次接线固定装置固连于底板,多个二次接线固定装置与待安装电能表的多个接线端子一一对应且间隔相同,该二次接线固定装置包括弹性绝缘外皮、导电块和绝缘固定块,该导电块部分穿设于绝
缘固定块中,弹性绝缘外皮套设在导电块外并固定连接于绝缘固定块,导电块和绝缘固定块分别固连于底板,弹性绝缘外皮能够沿二次接线固定装置安装方向压缩。
9.可选地,绝缘固定块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绝缘固定块和第二绝缘固定块,导电块夹设在第一绝缘固定块和第二绝缘固定块之间。
10.可选地,该二次接线固定装置还包括多个导电紧固件,导电块沿弹性绝缘外皮压缩方向开设有多个紧固孔,多个导电紧固件一一对应地安装于多个紧固孔中。
11.可选地,导电紧固件和紧固孔分别设置有四个,四个导电紧固件分别为第一导电紧固件、第二导电紧固件、第三导电紧固件和第四导电紧固件,第一导电紧固件和第二导电紧固件位于弹性绝缘外皮中,第三导电紧固件和第四导电紧固件位于第一绝缘固定块和第二绝缘固定块之间。
12.可选地,该电能表安装底座还包括电能表容置装置,该电能表容置装置包括容置底板和弹性元件,该容置底板通过弹性元件连接于底板。
13.可选地,该容置底板开有多个接线柱通孔,多个接线柱通孔与多个二次接线固定装置一一正对,接线柱通孔的直径小于正对的弹性绝缘外皮的直径并大于正对的导电块的直径。
14.可选地,该电能表安装底座还包括通讯接线装置,该通讯接线装置包括两个绝缘指针外皮、两个指针和通讯接线柱,每个指针外套设有一个绝缘指针外皮,该指针能够部分伸出绝缘指针外皮,两个绝缘指针外皮和两个指针均固连于通讯接线柱上,该通讯接线柱连接于底板。
15.可选地,该电能表安装底座还包括支撑板,电能表容置装置还包括固连于容置底板的容置侧板,该支撑板固连于底板,该支撑板内表面开设有滑槽,容置侧板滑动设置于该滑槽中。
16.一种电表箱,包括以上任一方案提供的电能表安装底座以及电能表按压装置,电能表按压装置包括按压板、第一螺套、第二螺套和螺杆;第一螺套固定连接于按压板,第二螺套固连于底板,螺杆的两端分别螺接于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该螺杆相对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转动,以调节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之间的距离。
17.可选地,该电能表按压装置还包括调节套,该调节套连接于螺杆上,且该调节套能够带动该螺杆转动。
18.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电能表安装底座包括多个二次接线固定装置,每个二次接线固定装置包括弹性绝缘外皮以及导电块。上述每个二次接线固定装置对应于电能表上每个接线端子,施工人员更换电表时无需确定导线种类仅需使每个端子对应每个二次接线固定装置连接即可,有效规避了错误接线的问题。该导电块的紧固孔中可拆卸地安装有连接电能表导线的导电紧固件以及连接其他用电设备的导电紧固件,上述弹性绝缘外皮受力可压缩,不受力时自动恢复原始状态,当电能表向该电能表安装底座靠近,该弹性绝缘外皮受外力压缩,上述导电块部分裸露,仅将电能表导线的导电紧固件及紧固孔露出,施工人员随即完成电能表接线,当电能表从该电能表安装底座上拆卸后,该弹性绝缘外皮自动恢复对导电块的包裹状态,在这一过程中连接其他用电设备的导电紧固件无需更换,该过程有效实现裸露线头绝缘封装,有效规避误碰带电设备导致的人体伤害风险,同时减少了螺钉紧固步骤,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能表安装底座及电表箱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未接线的二次接线固定装置示意图;
21.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接线后的二次接线固定装置示意图;
22.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通讯接线装置示意图;
23.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能表容置装置俯视图;
24.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能表按压装置俯视图;
25.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通讯接线装置示意图。
26.图中:
27.100、电能表安装底座;110、底板;120、二次接线固定装置;121、弹性绝缘外皮;122、导电块;123、第一绝缘固定块;124、第二绝缘固定块;125、第一导电紧固件;126、第二导电紧固件;127、第三导电紧固件;128、第四导电紧固件;130、通讯接线装置;131、绝缘指针外皮;132、指针;133、通讯接线柱;134、指针弹簧;
28.200、电能表容置装置;210、容置底板;220、容置侧板;230、弹性元件;
29.300、电能表按压装置;310、按压板;320、按压侧板;330、第一螺套;340、第二螺套;350、螺杆;360、调节套。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2.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3.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4.实施例一
35.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能表安装底座及电表箱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未接线的二次接线固定装置示意图,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
接线后的二次接线固定装置示意图。
36.参照图1

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能表安装底座100包括底板110、多个二次接线固定装置120、通讯接线装置130、电能表容置装置200以及两个支撑板。多个二次接线固定装置120、通讯接线装置130以及两个支撑板均垂直固定在底板110上,电能表容置装置200与底板110弹性连接。
37.具体地,多个二次接线固定装置120与待安装电能表的多个接线端子一一对应且间隔相同。在二次接线时施工人员无需核对接线柱种类,只需按顺序将每个二次接线固定装置120和待安装电能表的各个接线端子对正即可开始二次接线,使二次接线工作更高效。
38.具体地,参照图2和图3,每个二次接线固定装置120包括弹性绝缘外皮121、导电块122、绝缘固定块、第一导电紧固件125、第二导电紧固件126、第三导电紧固件127以及第四导电紧固件128。
39.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固定块包裹在导电块122外,将第三导电紧固件127和第四导电紧固件128包裹在其中。第一导电紧固件125、第二导电紧固件126负责连接电能表导线与导电块122,第三导电紧固件127和第四导电紧固件128负责连接其他电子设备导线与导电块122。首次完成导电块122与其他电子设备导线连接后,随即将绝缘固定块由导电块122顶部向下套设并完全包裹第三导电紧固件127和第四导电紧固件128,之后再对第一导电紧固件125、第二导电紧固件126进行操作,完成电能表导线与导电块122的连接。连接电能表时其他电子设备导线以处于绝缘固定块包裹状态,确保不会造成电能表导线与其他电子设备导线的误接。
40.具体地,该绝缘固定块除单独设置一个外,也可以分为第一绝缘固定块123和第二绝缘固定块124。第一绝缘固定块123和第二绝缘固定块124固定安装在底板110上,导电块122部分夹设在第一绝缘固定块123和第二绝缘固定块124之间并同样固定在底板110上,可以选择金属铜块作为导电块122,由于该金属铜块整体高度尺寸大于固定在底板110上的底边尺寸,安装固定时保证第一绝缘固定块123和第二绝缘固定块124内侧壁抵靠该金属铜块,两绝缘固定块的设置,便于在其间穿设导电块122,后续更换导电紧固件与导线时不会由于金属铜块不稳定或出现摆动现象导致误接线甚至发生施工人员触电的危险,第一绝缘固定块123、第二绝缘固定块124和导电块122的配合使用使更换电表工作更加便捷安全。
41.更为具体地,绝缘外皮121可采用受力时压缩,不受力后自动恢复原状态的塑胶弹簧,该塑胶弹簧套设在导电块122外并且底部与第一绝缘固定块123、第二绝缘固定块124的上表面采用熔化粘接或者胶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当该塑胶弹簧受力压缩,导电块122未夹设在第一绝缘固定块123和第二绝缘固定块124之间的部分伸出该塑胶弹簧,施工人员即可在导电块122伸出塑胶弹簧的部分进行导线的更换工作,工作完成后解除施加在塑胶弹簧上的力,该塑胶弹簧即恢复原始状态,将导电块122未夹设在第一绝缘固定块123、第二绝缘固定块124的部分完全包裹在其中,使整个电能表安装底座立即处于绝缘状态,避免施工人员触电或误触线导致短路。
42.具体地,导电块122沿弹性绝缘外皮121压缩方向开设有多个紧固孔,该紧固孔为贯穿导电块122的螺栓紧固孔,该螺栓紧固孔轴线垂直于第一绝缘固定块123和第二绝缘固定块124中心的连线。第一导电紧固件125、第二导电紧固件126、第三导电紧固件127以及第四导电紧固件128均可以是紧固螺栓,第一导电紧固螺栓、第二导电紧固螺栓、第三导电紧
固螺栓以及第四导电紧固螺栓从导电块122顶部向下依次安装在四个螺栓紧固孔中。其中第一导电紧固螺栓和第二导电紧固螺栓负责连接待安装电表上的导线和导电块122,第三导电紧固螺栓和第四导电紧固螺栓负责连接其他电子设备的导线和导电块122。负责连接不同设备的导线连接在同一导电块122上的不同紧固孔中,可以有效避免误接线现象,也使导线布置更加规则,方便检修与故障排查。
43.更为具体地,第一导电紧固螺栓和第二导电紧固螺栓会在绝缘外皮121压缩时露出,施工人员随即将待安装电能表导线插入相应的螺栓紧固孔并用紧固螺栓固定,第三导电紧固螺栓和第四导电紧固螺栓始终起到固定其他电子设备导线的作用,仅在首次进行电表箱与其他电子设备连接时将其他电子设备导线用紧固螺栓与导电块122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三导电紧固螺栓和第四导电紧固螺栓在每次更换电能表进行二次接线时均不再拆装,以第一绝缘固定块123和第二绝缘固定块124上表面为分界线,第三导电紧固螺栓和第四导电紧固螺栓始终处在分界线以下第一绝缘固定块123和第二绝缘固定块124之间。首先有效避免了待更换电能表与其他电子设备导线混淆,从而发生误接线损坏电能表的问题,其次更换电能表时仅需要对第一导电紧固螺栓和第二导电紧固螺栓会进行拆装,明显减少了螺栓紧固的次数,提高了更换电能表作业效率。
44.图4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通讯接线装置示意图,参照图4,通讯接线装置130包括两个绝缘指针外皮131、两个指针132和通讯接线柱133,每个所述指针132外套设有一个绝缘指针外皮131,指针132尖端部分伸出所述绝缘指针外皮131,用于与电能表通讯端子接触从而接通通讯线路。通讯柱133采用整体浇筑成型,垂直于底板110布置,两根包有绝缘外皮的通讯线从该通讯柱133底部进线并分别连接于两个指针132的一端,该通讯柱另一端成90
°
角翻折成连接平台,两个绝缘指针外皮131和两个所述指针132均垂直并固定连接于通讯接线柱133翻折成的连接平台上。
45.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能表容置装置俯视图,参照图1和图5,电能表容置装置200包括容置底板210、容置侧板220和弹性元件230。
46.具体地,容置底板210与底板110相对的一侧的四角上安装有四个弹性元件230,该弹性元件可以是绝缘的橡胶弹簧,该橡胶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110和容置底板210上。待安装电能表放置在容置底板210上并施加向下的外力,四个橡胶弹簧受力压缩,该电能表容置装置200开始工作,橡胶弹簧带动容置底板210向下运动逐渐靠近底板110,电能表接线端子逐渐靠近对应的二次接线固定装置120。实现了电能表高度位置的灵活调节,施工人员可以根据作业需求使电能表停在电表箱中任意高度位置。
47.更为具体地,容置底板210上开有多个接线柱通孔。每个接线柱通孔与底板110上连接的每个二次接线固定装置120一一正对,接线柱通孔的直径小于正对的弹性绝缘外皮121的直径并大于正对的所述导电块122的直径。待安装电能表放置在电能表容置装置200上并随电能表容置装置200向二次接线固定装置120靠近,容置底板210接触绝缘外皮121并继续向下运动,在容置板210的作用下,绝缘外皮121被压缩,导电块122逐渐伸出该绝缘外皮121,露出第一导电紧固螺栓和第二导电紧固螺栓,施工人员即可完成电能表的更换,电能表更换完成后,将容置底板210上调,绝缘外皮121即可恢复绝缘状态。实现了更换电能表后二次接线固定装置随即恢复绝缘状态,避免误触电伤害人体以及损坏电能表。
48.在本实施例中,容置底板210上还开有一个通讯柱通孔,该通讯柱通孔能够容纳通
讯接线装置130穿设,使指针132与电能表通讯端子自由接触,保证通讯线路的通畅。
49.具体地,容置侧板220有两个,分别平行固连于容置底板210的两侧,两个支撑板相对地分别垂直固连于底板110,其相对面上开有滑动槽,该容置侧板220可以嵌入该滑动槽中且该滑动槽不会限制容置底板210在垂直于底板110方向上的自由滑动。当待安装电能表放置于该容置底板210上并垂直向下施力使电能表接线端子靠近对应的二次接线固定装置120时,容置底板210及容置侧板220在支撑板上滑动槽的限制作用下不会发生摆动,接线柱通孔和二次接线固定装置的正对程度更高,有利于接线效率以及电能表更换作业效率的提高,同时有效避免电能表接线端子和二次接线固定装置的误接。
50.图6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能表按压装置俯视图。参照图1和图6,电能表按压装置300包括按压板310、按压侧板320、第一螺套330、第二螺套340、螺杆350和调节套360。第一螺套330固定连接于按压板310一侧,第二螺套340利用紧固螺栓固连于底板110,所述螺杆350的两端分别螺接于第一螺套330和第二螺套340,螺杆350中部固定套设有调节套360。
51.具体地,通过该调节套360转动,带动螺杆350相对第一螺套330和第二螺套340转动,以调节第一螺套330和第二螺套340之间的距离。将待安装电能表放置在容置板210上,将电能表按压装置300放置在待安装电能表上,朝一个方向转动调节套360,螺杆350在第一螺套330和第二螺套340中做旋进运动,第一螺套330和第二螺套340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一螺套330带动按压板310向靠近底板的方向运动同时压缩弹性元件230,实现上述电能表接线端子和二次接线固定装置120的对接;朝另一个方向转动调节套360,螺杆350在第一螺套330和第二螺套340中做旋出运动,第一螺套330和第二螺套340之间的距离增大,第一螺套330带动按压板310向远离底板的方向运动,同时弹性元件230受力减小,逐渐恢复初始绝缘状态。实现了电能表高度的无极调节,方便施工人员灵活选择作业高度。
52.具体地,按压侧板320有两个,分别平行固连于按压板310的两侧,该按压侧板320可以嵌入支撑板的滑动槽中且该滑动槽不会限制按压板310在垂直于底板110方向上的自由滑动。确保按压过程中按压板310不会与待安装电能表发生滑脱,保证按压板310方位的稳定性。
53.实施例二
54.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仅在于通讯接线装置130不同。图7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通讯接线装置示意图,参照图7,通讯接线装置130包括绝缘指针外皮131、指针132、通讯接线柱133和指针弹簧134。该指针弹簧134套在指针132外,绝缘指针外皮131套在指针弹簧134和指针132外,该指针弹簧134两端分别抵在指针132轴肩以及绝缘指针外皮131内侧凸出的弹簧挡停结构上。电能表通讯接线端子位于电能表外壳的通讯接线口中,电能表外壳的通讯接线口的口径大于指针132直径并且小于绝缘指针外皮131的直径,当指针132正对电能表通讯接线端子,该电能表通讯接线端子在电能表按压装置300作用下靠近通讯指针132,绝缘指针外皮131抵住电能表外壳,电能表外壳对绝缘指针外皮131施加一个向下的力,绝缘指针外皮131通过弹簧挡停结构压缩指针弹簧134,指针132随即伸入电能表外壳的通讯接线口中并与电能表通讯接线端子相连接,完成电能表通讯线路的连通。
55.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
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