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远程监控的便携式智能测温系统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9470发布日期:2021-12-12 22:56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远程监控的便携式智能测温系统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温度测量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远程监控的便携式智能测温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防疫的技术高速发展,公共场所的红外测温装置被大面积广泛使用,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能够快速、准确、零接触地测量人体温度,及时准确的发现人群中个体的体温异常情况,有效的提高了疫情的防范程度。
3.根据cn112133004a智能人证核验测温消毒装置,该发明公开了智能人证核验测温消毒装置,属于消毒装置技术领域;智能人证核验测温消毒装置,包括壳体,万向滚轮固定连接在壳体底面四角上,万向滚轮上固定连接有刹停装置,通信基站和通信设备固定连接在壳体的顶面上,可推拉式斜坡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入口处,壳体内侧壁靠近入口处安装有初步核验测温机构,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pvc软帘,壳体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pvc软帘,第一pvc软帘和第二pvc软帘之间设置有人员消毒区,人员消毒区的两侧还固定安装有往复驱动机构,往复驱动机构上连接有人员消毒机构;有效解决现有设计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的问题。
4.现有技术中,智能测温装置中的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使用时要避免灰尘进入透光孔内,若有灰尘进入需要工作人员使用酒精棉签清洗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透光孔,但是工作人员清洗时用力过大容易造成光学透镜的损坏,影响智能测温装置的正常使用。
5.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远程监控的便携式智能测温系统及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智能测温装置中的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使用时要避免灰尘进入透光孔内,若有灰尘进入需要工作人员使用酒精棉签清洗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透光孔,但是工作人员清洗时用力过大容易造成光学透镜的损坏,影响智能测温装置的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便携式智能测温系统及装置。
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测温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播报模块、远程监控模块和测温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和显示模块通过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和语音播报模块通过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与远程监控模块通过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与测温模块通过信号连接;
8.所述显示模块为液晶显示屏,且显示模块可将中央处理器模块的处理结果显示出来,所述语音播报模块将中央处理器模块的处理结果播报出来,所述远程监控模块可远程实时监控中央处理器模块的处理结果,所述测温模块为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且测温模块可将检测物体的温度传输到中央处理器模块。
9.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便携式智能测温装置,该装置适用上述的一种可
远程监控的智能测温系统,该装置包括智能测温装置本体、液晶显示屏、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和除尘结构;所述智能测温装置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智能测温装置本体通过导线连通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头部外圈设置有除尘结构;工作时,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检测通过行人的体温,并将检测的温度通过导线传输到智能测温装置本体内的中央处理器模块,经过中央处理器模块分析后的结果传输到液晶显示屏显示出来,同时由语音播报模块将检测结果播报出来,提高了医务人员在公共场所的疫情防治强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除尘结构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进行清理工作,降低了灰尘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正常工作的影响,提高了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手工清理时,造成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损坏的概率。
10.优选的,所述除尘结构包括底座、支撑臂、伺服电机、圆盘和叶片;所述底座的顶面固接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顶部开设螺纹洞,所述螺纹洞的螺纹由螺纹洞的背面开设到螺纹洞的中部,所述螺纹洞的背部内圈与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头部外圈螺纹配合,所述支撑臂的内部开设空腔,所述空腔连通螺纹洞的中部,所述空腔的顶部外圈套在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头部外圈,所述底座的顶面固接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转动贯穿空腔的背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外圈固接圆盘,所述圆盘的外圈设置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的外圈与空腔的底部外圈滑动配合;工作时,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螺纹拧入螺纹洞内,伺服电机驱动圆盘转动,带动叶片转动产生风力,风力经过空腔吹拂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探头,将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光学透镜表面的灰尘吹除,从而实现了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进行实时清理,同时避免了与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光学透镜直接接触,降低了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损坏的概率,继而提高了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和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11.优选的,所述圆盘的外圈开设多个滑槽,所述滑槽的两侧均开设限位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叶片,所述叶片的内圈固接一号弹簧的一端,所述一号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的内圈固接,所述叶片的外圈开设球槽,所述球槽的内圈滚动安装滚珠,所述滚珠的外圈与两侧的限位槽内圈滑动配合;使用时,圆盘转动产生离心力,驱动叶片沿着滑槽向外侧滑动,使得滚珠在球槽内滚动,一号弹簧拉绳,限位槽限制滚珠的滑动距离,当滚珠滑动到限位槽的外圈时,叶片处于稳定状态,叶片转动产生稳定的风力,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进行清灰处理;当伺服电机关闭后,一号弹簧复位,将叶片拉入滑槽内进行收纳,避免了灰尘在叶片的表面聚集,从而提高了叶片产生风力的清洁程度。
12.优选的,所述空腔的顶部内圈固接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弧形斜板,且导流板均匀围绕在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外圈;使用时,叶片转动产生稳定的风力进入螺纹洞内后,经过导流板的导向,在螺纹洞内产生旋转的风,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清灰效果。
13.优选的,所述支撑臂的内部设置有酒精喷射结构;所述酒精喷射结构包括挤压板、酒精囊、储液箱、加液管、连接管和喷液管;所述空腔的侧面开设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固接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灌装医用酒精,所述储液箱的顶部连通加液管,所述加液管的外圈贯穿支撑臂的侧壁,所述加液管的顶部内圈滑动安装密封塞,所述空腔靠近储液箱的一侧固接酒精囊,所述酒精囊的底部与储液箱的底部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靠近储液箱的
一端设置有止回单元,所述酒精囊的顶壁连通喷液管,所述喷液管镶嵌在空腔的侧壁内,所述喷液管的出口位于空腔的中部,且对准叶片的顶部,所述喷液管的出口内部设置有雾化单元,所述圆盘的正面固接多个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外圈与酒精囊滑动挤压配合;使用时,圆盘转动带动挤压板转动,挤压板挤压酒精囊时,将酒精囊内的医用酒精压入喷液管内,同时止回单元阻挡酒精囊内的医用酒精进入储液箱内,当挤压板滑过酒精囊后,酒精囊复位,同时雾化单元阻挡外界空气进入酒精囊内,使得酒精囊内产生负压,将储液箱内的医用酒精通过连接管吸入酒精囊内,喷液管内的医用酒精经过雾化单元将医用酒精进行雾化,再由除尘结构产生的风力带到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表面进行杀菌消毒,同时除尘结构后续产生的风力将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表面的医用酒精吹除,避免医用酒精在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表面聚集,从而实现了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清灰的同时,进行定期的杀菌消毒,避免了人们使用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时产生交叉感染,继而提高待检测人员的安全性。
14.优选的,所述酒精囊的内部固接多个椭圆弹球,相邻所述椭圆弹球之间存在空隙;使用时,挤压板挤压酒精囊时,使得椭圆弹球压缩,使将酒精囊内的医用酒精压入喷液管内,同时止回单元阻挡酒精囊内的医用酒精进入储液箱内,当挤压板滑过酒精囊后,椭圆弹球复位,同时雾化单元阻挡外界空气进入酒精囊内,使得酒精囊内产生负压,将储液箱内的医用酒精通过连接管吸入酒精囊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酒精囊的动能,提高了酒精囊的自动添加医用酒精的效率
15.优选的,所述止回单元包括壳体、浮子和锥体;所述连接管靠近储液箱的一端固接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与储液箱的底部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浮子,所述浮子的顶部外圈固接多个密封圈,所述浮子的底部外圈固接多个锥体,所述浮子的底部凸台外圈开设多个通水槽;使用时,酒精囊压缩时,酒精囊内产生高压,推动浮子向上滑动,使得密封圈与壳体的顶壁挤压接触,将连接管进行密封,阻挡了酒精囊内的医用酒精回流到储液箱内;当酒精囊舒展后,酒精囊内部产生负压,将浮子向下吸引,受到锥体的阻挡和开设的通水槽,使得浮子与壳体之间存在缝隙,将储液箱内存储的医用酒精吸入酒精囊内,从而完成了酒精囊的自动添加医用酒精的动作,继而实现了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持续恒定地进行杀菌消毒。
16.优选的,所述雾化单元包括管体、弧形挡座、锥形体、限位环、镶环、二号弹簧和雾化块;所述喷液管的出水端固接管体,所述管体的入口固接弧形挡座,所述管体的中部内圈固接限位环,所述弧形挡座与限位环之间滑动安装锥形体,所述锥形体的外圈固接镶环,所述镶环与限位环之间固接多个二号弹簧,所述锥形体的内部开设多个通水孔,所述通水孔的入水端开设在锥形体靠近喷液管的一端外圈,所述通水孔的出水端开设在锥形体远离喷液管的一端外圈,且通水孔的入水端的直径大于通水孔的出水端的直径,所述通水孔的出水端的内圈固接雾化块,所述雾化块为椭圆形球体;使用时,酒精囊压缩时,酒精囊内产生高压,推动锥形体滑向限位环,锥形体与限位环配合将管体堵塞,二号弹簧压缩,将通水孔露出,医用酒精分流进入多条通水孔内,由于通水孔的直径逐渐变小,使得医用酒精的流速增加,高速流动的医用酒精受到雾化块的阻挡和撞击,形成医用酒精水雾喷出,再由除尘结构产生的风力带到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表面进行杀菌消毒;当酒精囊舒展后,酒精囊内部产生负压,同时二号弹簧复位,推动锥形体接触弧形挡座,将管体密封,避免了外界空气
进入酒精囊内;从而实现了医用酒精的雾化效果,继而提高了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杀菌消毒的效果。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便携式智能测温系统及装置,通过伺服电机、圆盘、叶片和导流板;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圆盘转动,使得叶片从滑槽内滑出,叶片转动产生风力,经过导流板的导流,在螺纹洞内产生旋转的风,将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光学透镜表面的灰尘吹除,实现了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进行实时清理,同时避免了与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光学透镜直接接触,降低了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损坏的概率,提高了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和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19.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便携式智能测温系统及装置,通过挤压板、酒精囊、止回单元、锥形体和雾化块;通过挤压板挤压酒精囊,将酒精囊内的医用酒精挤压喷出,经过锥形体开设的通水孔后,医用酒精的流速增加,高速流动的医用酒精受到雾化块的阻挡和撞击,形成医用酒精水雾喷出,再由除尘结构产生的风力带到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的表面进行杀菌消毒,实现了医用酒精的雾化效果,提高了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杀菌消毒的效果。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1.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22.图2为本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23.图3为本实施例一的除尘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24.图4为本实施例一的圆盘的正面剖视图;
25.图5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6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7.图7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8.图8为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29.图9为图8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30.图10为实施例二的雾化单元的局部剖视图;
31.图11为本发明中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32.图中:1、智能测温装置本体;2、液晶显示屏;3、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4、底座;5、支撑臂;6、伺服电机;7、圆盘;8、叶片;9、螺纹洞;10、空腔;11、滑槽;12、限位槽;13、一号弹簧;14、球槽;15、滚珠;16、导流板;17、挤压板;18、酒精囊;19、储液箱;20、加液管;22、连接管;23、喷液管;24、内腔;25、椭圆弹球;26、壳体;27、浮子;28、锥体;29、通水槽;30、管体;31、弧形挡座;32、锥形体;33、限位环;34、镶环;35、二号弹簧;36、通水孔;37、雾化块;38、圆槽;39、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4.如图1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测温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播报模块、远程监控模块和测温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和显示模块通过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和语音播报模块通过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与远程监控模块通过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与测温模块通过信号连接;
35.所述显示模块为液晶显示屏2,且显示模块可将中央处理器模块的处理结果显示出来,所述语音播报模块将中央处理器模块的处理结果播报出来,所述远程监控模块可远程实时监控中央处理器模块的处理结果,所述测温模块为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且测温模块可将检测物体的温度传输到中央处理器模块。
36.实施例一
37.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便携式智能测温装置,该装置适用上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测温系统,该装置包括智能测温装置本体1、液晶显示屏2、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和除尘结构;所述智能测温装置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液晶显示屏2,所述智能测温装置本体1通过导线连通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所述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的头部外圈设置有除尘结构;工作时,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检测通过行人的体温,并将检测的温度通过导线传输到智能测温装置本体1内的中央处理器模块,经过中央处理器模块分析后的结果传输到液晶显示屏2显示出来,同时由语音播报模块将检测结果播报出来,提高了医务人员在公共场所的疫情防治强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除尘结构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进行清理工作,降低了灰尘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正常工作的影响,提高了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的检测准确性,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手工清理时,造成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损坏的概率。
38.所述除尘结构包括底座4、支撑臂5、伺服电机6、圆盘7和叶片8;所述底座4的顶面固接支撑臂5,所述支撑臂5的顶部开设螺纹洞9,所述螺纹洞9的螺纹由螺纹洞9的背面开设到螺纹洞9的中部,所述螺纹洞9的背部内圈与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的头部外圈螺纹配合,所述支撑臂5的内部开设空腔10,所述空腔10连通螺纹洞9的中部,所述空腔10的顶部外圈套在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的头部外圈,所述底座4的顶面固接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转轴转动贯穿空腔10的背部,所述伺服电机6的转轴外圈固接圆盘7,所述圆盘7的外圈设置多个叶片8,多个所述叶片8的外圈与空腔10的底部外圈滑动配合;工作时,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螺纹拧入螺纹洞9内,伺服电机6驱动圆盘7转动,带动叶片8转动产生风力,风力经过空腔10吹拂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的探头,将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的光学透镜表面的灰尘吹除,从而实现了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进行实时清理,同时避免了与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的光学透镜直接接触,降低了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损坏的概率,继而提高了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的检测准确性和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的使用寿命。
39.所述圆盘7的外圈开设多个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两侧均开设限位槽12,所述滑槽11的内部滑动安装叶片8,所述叶片8的内圈固接一号弹簧13的一端,所述一号弹簧13的另一端与滑槽11的内圈固接,所述叶片8的外圈开设球槽14,所述球槽14的内圈滚动安装滚珠15,所述滚珠15的外圈与两侧的限位槽12内圈滑动配合;使用时,圆盘7转动产生离心力,驱动叶片8沿着滑槽11向外侧滑动,使得滚珠15在球槽14内滚动,一号弹簧13拉绳,限位槽12限制滚珠15的滑动距离,当滚珠15滑动到限位槽12的外圈时,叶片8处于稳定状态,叶片8转动产生稳定的风力,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进行清灰处理;当伺服电机6关闭后,一号弹簧
13复位,将叶片8拉入滑槽11内进行收纳,避免了灰尘在叶片8的表面聚集,从而提高了叶片8产生风力的清洁程度。
40.所述空腔10的顶部内圈固接多个导流板16,所述导流板16为弧形斜板,且导流板16均匀围绕在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的外圈;使用时,叶片8转动产生稳定的风力进入螺纹洞9内后,经过导流板16的导向,在螺纹洞9内产生旋转的风,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清灰效果。
41.所述支撑臂5的内部设置有酒精喷射结构;所述酒精喷射结构包括挤压板17、酒精囊18、储液箱19、加液管20、连接管22和喷液管23;所述空腔10的侧面开设内腔24,所述内腔24的内部固接储液箱19,所述储液箱19内灌装医用酒精,所述储液箱19的顶部连通加液管20,所述加液管20的外圈贯穿支撑臂5的侧壁,所述加液管20的顶部内圈滑动安装密封塞,所述空腔10靠近储液箱19的一侧固接酒精囊18,所述酒精囊18的底部与储液箱19的底部通过连接管22连通,所述连接管22靠近储液箱19的一端设置有止回单元,所述酒精囊18的顶壁连通喷液管23,所述喷液管23镶嵌在空腔10的侧壁内,所述喷液管23的出口位于空腔10的中部,且对准叶片8的顶部,所述喷液管23的出口内部设置有雾化单元,所述圆盘7的正面固接多个挤压板17,所述挤压板17的外圈与酒精囊18滑动挤压配合;使用时,圆盘7转动带动挤压板17转动,挤压板17挤压酒精囊18时,将酒精囊18内的医用酒精压入喷液管23内,同时止回单元阻挡酒精囊18内的医用酒精进入储液箱19内,当挤压板17滑过酒精囊18后,酒精囊18复位,同时雾化单元阻挡外界空气进入酒精囊18内,使得酒精囊18内产生负压,将储液箱19内的医用酒精通过连接管22吸入酒精囊18内,喷液管23内的医用酒精经过雾化单元将医用酒精进行雾化,再由除尘结构产生的风力带到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的表面进行杀菌消毒,同时除尘结构后续产生的风力将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的表面的医用酒精吹除,避免医用酒精在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的表面聚集,从而实现了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清灰的同时,进行定期的杀菌消毒,避免了人们使用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时产生交叉感染,继而提高了待检测人员的安全性。
42.所述酒精囊18的内部固接多个椭圆弹球25,相邻所述椭圆弹球25之间存在空隙;使用时,挤压板17挤压酒精囊18时,使得椭圆弹球25压缩,使将酒精囊18内的医用酒精压入喷液管23内,同时止回单元阻挡酒精囊18内的医用酒精进入储液箱19内,当挤压板17滑过酒精囊18后,椭圆弹球25复位,同时雾化单元阻挡外界空气进入酒精囊18内,使得酒精囊18内产生负压,将储液箱19内的医用酒精通过连接管22吸入酒精囊18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酒精囊18的动能,提高了酒精囊18的自动添加医用酒精的效率
43.所述止回单元包括壳体26、浮子27和锥体28;所述连接管22靠近储液箱19的一端固接壳体26,所述壳体26的顶部与储液箱19的底部连通,所述壳体26的内部滑动安装浮子27,所述浮子27的顶部外圈固接多个密封圈,所述浮子27的底部外圈固接多个锥体28,所述浮子27的底部凸台外圈开设多个通水槽29;使用时,酒精囊18压缩时,酒精囊18内产生高压,推动浮子27向上滑动,使得密封圈与壳体26的顶壁挤压接触,将连接管22进行密封,阻挡了酒精囊18内的医用酒精回流到储液箱19内;当酒精囊18舒展后,酒精囊18内部产生负压,将浮子27向下吸引,受到锥体28的阻挡和开设的通水槽29,使得浮子27与壳体26之间存在缝隙,将储液箱19内存储的医用酒精吸入酒精囊18内,从而完成了酒精囊18的自动添加医用酒精的动作,继而实现了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持续恒定地进行杀菌消毒。
44.所述雾化单元包括管体30、弧形挡座31、锥形体32、限位环33、镶环34、二号弹簧35和雾化块37;所述喷液管23的出水端固接管体30,所述管体30的入口固接弧形挡座31,所述管体30的中部内圈固接限位环33,所述弧形挡座31与限位环33之间滑动安装锥形体32,所述锥形体32的外圈固接镶环34,所述镶环34与限位环33之间固接多个二号弹簧35,所述锥形体32的内部开设多个通水孔36,所述通水孔36的入水端开设在锥形体32靠近喷液管23的一端外圈,所述通水孔36的出水端开设在锥形体32远离喷液管23的一端外圈,且通水孔36的入水端的直径大于通水孔36的出水端的直径,所述通水孔36的出水端的内圈固接雾化块37,所述雾化块37为椭圆形球体;使用时,酒精囊18压缩时,酒精囊18内产生高压,推动锥形体32滑向限位环33,锥形体32与限位环33配合将管体30堵塞,二号弹簧35压缩,将通水孔36露出,医用酒精分流进入多条通水孔36内,由于通水孔36的直径逐渐变小,使得医用酒精的流速增加,高速流动的医用酒精受到雾化块37的阻挡和撞击,形成医用酒精水雾喷出,再由除尘结构产生的风力带到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的表面进行杀菌消毒;当酒精囊18舒展后,酒精囊18内部产生负压,同时二号弹簧35复位,推动锥形体32接触弧形挡座31,将管体30密封,避免了外界空气进入酒精囊18内;从而实现了医用酒精的雾化效果,继而提高了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杀菌消毒的效果。
45.实施例二
46.如图10所示,所述锥形体32靠近管体30的出口一端开设圆槽38,所述圆槽38的内圈转动安装扇叶39;使用时,喷射而出的医用酒精水雾带动扇叶39发生转动,对医用酒精的液滴进行进一步的雾化,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医用酒精的雾化效果。
47.工作原理:首先,将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通过导线连接智能测温装置本体1,再将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螺纹拧入螺纹洞9内,使得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的头部接触到导流板16,通过加液管20为储液箱19内添加医用酒精,使用密封塞将加液管20密封;
48.之后,启动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驱动圆盘7转动,圆盘7转动产生离心力,驱动叶片8沿着滑槽11向外侧滑动,使得滚珠15在球槽14内滚动,一号弹簧13拉绳,限位槽12限制滚珠15的滑动距离,当滚珠15滑动到限位槽12的外圈时,叶片8处于稳定状态,叶片8转动产生稳定的风力,稳定的风力进入螺纹洞9内后,经过导流板16的导向,在螺纹洞9内产生旋转的风,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进行清灰处理;
49.同时,圆盘7转动带动挤压板17转动,挤压板17挤压酒精囊18时,使得酒精囊18和椭圆弹球25压缩,酒精囊18内产生高压,推动浮子27向上滑动,使得密封圈与壳体26的顶壁挤压接触,将连接管22进行密封,阻挡了酒精囊18内的医用酒精回流到储液箱19内,酒精囊18内的医用酒精被压入喷液管23内,医用酒精推动锥形体32滑向限位环33,锥形体32与限位环33配合将管体30堵塞,二号弹簧35压缩,将通水孔36露出,医用酒精分流进入多条通水孔36内,由于通水孔36的直径逐渐变小,使得医用酒精的流速增加,高速流动的医用酒精受到雾化块37的阻挡和撞击,形成医用酒精水雾喷出,再由除尘结构产生的风力带到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的表面进行杀菌消毒,实现了医用酒精的雾化效果,提高了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杀菌消毒的效果;当挤压板17滑过酒精囊18后,酒精囊18和椭圆弹球25复位,酒精囊18内产生负压,二号弹簧35复位,推动锥形体32接触弧形挡座31,将管体30密封,避免了外界空气进入酒精囊18内;浮子27向下滑动,受到锥体28的阻挡和开设的通水槽29,使得浮子27与壳体26之间存在缝隙,将储液箱19内存储的医用酒精吸入酒精囊18内,完成了酒精
囊18的自动添加医用酒精的动作;除尘结构后续产生的风力将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的表面的医用酒精吹除,避免医用酒精在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的表面聚集,实现了对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清灰,同时进行定期的杀菌消毒,避免了人们使用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3时产生交叉感染,提高了待检测人员的安全性。
50.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5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5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