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碳汇农业的增加土壤碳储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044889发布日期:2022-02-25 21:4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碳汇农业的增加土壤碳储备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固碳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碳汇农业的增加土壤碳储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碳汇农业旨在减少生产过程中碳储量的损失,同时提高生产力和固碳量;除了固碳外,碳汇农业的好处还在于:减少侵蚀和土壤流失;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土壤盐分,增强土壤、植被和动物的抗病力,增加生物多样性,抵御干旱,提高用水效率。
3.除了固碳外,碳汇农业还被认为是一种机制,人们可通过该机制获得或开发出一种碳抵消形式,其定义为用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减少量补偿或抵消别处的排放量。
4.许多国家政府正在实施碳汇农业项目,通过提供财政激励措施以鼓励改良土地和增加土壤固碳量;其中一些项目通过测定和记录因消耗土壤中的碳储量而产生的碳基气体的排放量来测量固碳效率;这种激励措施受到严格监管,通常以碳抵消的形式提供激励措施,个人和公司使用这种激励措施来抵消其他活动的碳排放;
5.已实施的项目通常受到严格监管,以确保任何潜在碳排放额度购买者在涉及真实,可测量和可验证的温室气体减排方面信誉良好;因为,贯穿项目申请过程以及项目获批后的报告或审计过程,大多数项目都涉及高度问责;所有这些实施的项目在某种程度上都依赖于所存储碳储备的开发,因此,存储和固碳的能力至关重要。
6.关于碳汇农业,已经出现了许多方法试图满足此类高度问责机制,并寻求测量和影响土地碳储量变化方法;迄今为止出现的现有方法依赖于对特定区片土地所进行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合规处理或改良方式,以提高土壤碳储量;此类方法局限于确定空间和时间,未考虑与单片土地相关的气候、地质和土地利用多样性的内在因素。
7.此外,现有方法并没有为参与者提供任何激励措施以便维持适合增加土壤碳储量的土地经营活动,因此,许多参与者,例如,其已种植了树木用来固碳,一旦所种植的树木达到出售尺寸,就会采伐树木,从而释放已捕获的碳。
8.此外,现有方法规定了为形成固碳而采取的具体土地使用方式或处理过程,因此,这些方法不允许或没有考虑到项目期间可能出现技术改良或其他创新;由于涉及固碳项目技术改良通常存在项目期限长的问题,这必然使得项目参与者不得不在规定时间内采用也许不是最佳常规做法的方法。
9.此外,现有方法需要特定个体土地所有者的参与以及该土地所有者对项目的承诺。因此,鉴于与每个不同支持者相关的风险,与此类项目相关的评估风险以及此类项目中涉及土地维持碳储量相关的评估风险必然总是很高的。
10.综上,需要便于进行碳储备开发维护的替代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11.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土地
经营活动前后土壤碳含量进行有效测量和分析,提高土壤固碳能力,从而有效增加土壤碳储量的用于碳汇农业的增加土壤碳储备的方法。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3.一种用于碳汇农业的增加土壤碳储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s10,建立至少一个项目区,每个项目区包含至少一个样本带;
15.s20,在每个样本带内选择至少一个测量点,并对测量点的土壤参数进行测量并记录;
16.s30,在项目区内开展用于提高土壤固碳量的经营活动;
17.s40,经营活动后,再次对测量点的土壤参数进行测量并记录;
18.s50,基于已测量的土壤参数,计算各项目区内各样本带的土壤碳密度净变值、所有项目区内所有样本带的土壤碳密度总净变值以及碳汇储备缓冲区贡献;
19.其中,所述碳汇储备缓冲贡献的贡献量为土壤碳密度总净变值与所主张的土壤碳密度净变值之间的差值;土壤碳密度总净变值大于所主张的土壤碳密度净变值。
20.优选地,一种用于碳汇农业的增加土壤碳储备的方法,还包括:
21.s60,将土壤碳密度净变值量化为土壤碳储量,并量化为碳抵消值;其中,所述碳抵消值用于计算碳排放额度;
22.s70,管理碳汇储备缓冲以便逆向平衡与各项目区相关的土壤固碳量的易变性。
23.优选地,所述步骤s30中,所述提高土壤固碳量的经营活动包括:以下所实施的土地经营活动中的一个或多个;
24.增加土壤上植被的光合作用;
25.增加植被覆盖的比例和持续时间;
26.减少对土壤结构破坏;
27.至少在土壤剖面从头开始30厘米处增加保水性并改善水分平衡;
28.促进地下生物的繁殖使其保有量高于测量基准以上的生物繁殖保有量;
29.促进土壤生物群的繁衍。
30.优选地,所述步骤s10中,还包括:记录项目区内每个样本带的基准信息,所述的项目区基准信息包括:
31.作物/放牧密度和轮作;
32.每年犁地次数;
33.使用的任何化肥类型以及每年每公顷按重量计算的施用率;
34.根据制造商公布的数据,所使用的每类化肥的氮重量百分比含量;
35.所使用的任何生物投入物/培养物的类型以及每年每公顷按重量计算的施用率;
36.根据制造商公布的数据,所使用的每类生物投入物/培养物的氮重量百分比含量。
37.优选地,所述步骤s20、步骤s40中,对测量点的土壤参数进行测量并记录,所述记录包括:
38.记录每个测量点的土壤样本位置、以及与土壤样本位置所对应的土壤编码。
39.优选地,还包括:
40.设定考核周期;并在考核周期内重复步骤s30~s60;其中,所述考核周期为5年。
41.优选地,所述的土壤参数包括:
42.总碳(tc)、总有机碳(toc)、土壤类型/结构、植物总有效磷和总水分。
43.优选地,所述的测量点为:15厘米深度的土壤碳库。
44.优选地,所述步骤s10中,每个样本带为:受典型局部变化的影响时,具有大体潜力一致的土壤碳水平变化率。
45.优选地,所述步骤s10中,还包括:对每个项目区的分区进行界定;所述界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
46.电子标识仪界,实地考察,围场/农场历史,高光谱成像,土壤图和航空摄影。
47.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48.本发明中,通过初步测量来自各项目区的一个或多个样本带的一个或多个土壤参数之后,可在各项目区实施一种或多种适于提高土壤固碳量的土地经营活动;并在经营活动前、后,分别对测量点的土壤参数进行测量并记录,并基于已测量的土壤参数,计算各项目区内各样本带的土壤碳密度净变值、所有项目区内所有样本带的土壤碳密度总净变值以及碳汇储备缓冲区贡献,本发明中,碳汇储备缓冲可同时作用于鼓励参与者继续进行土地经营活动,这样可以改善或维持土壤碳储备,并能够有效管理离散项目区集合的土壤碳储备相关的个体易变性、波动性或机会风险,通过计算并管理碳汇储备缓冲区贡献,从而降低在给定项目区内与维持土壤碳储备的持续性行为相关的个体风险,通过此管理的方式,有效增加土壤碳储备,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4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用于碳汇农业的增加土壤碳储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50.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用于碳汇农业的增加土壤碳储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2.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53.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54.实施例一
5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用于碳汇农业的增加土壤碳储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碳汇农业的增加土壤碳储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6.s10,建立至少一个项目区,每个项目区包含至少一个样本带;
57.s20,在每个样本带内选择至少一个测量点,并对测量点的土壤参数进行测量并记录;
58.s30,在项目区内开展用于提高土壤固碳量的经营活动;
59.s40,经营活动后,再次对测量点的土壤参数进行测量并记录;
60.s50,基于已测量的土壤参数,计算各项目区内各样本带的土壤碳密度净变值、所有项目区内所有样本带的土壤碳密度总净变值以及碳汇储备缓冲区贡献;
61.其中,所述碳汇储备缓冲贡献的贡献量为土壤碳密度总净变值与所主张的土壤碳密度净变值之间的差值;土壤碳密度总净变值大于所主张的土壤碳密度净变值。
62.本实施例中,所述碳汇储备缓冲用于逆向平衡与各项目区相关的土壤固碳量的易变性,以使土壤碳密度总净变值大于所主张的土壤碳密度净变值;一般地,与一个或多个项目区相关的土壤固碳量的易变性是指在一个或多个项目区中正在被建立和维持的土壤碳储量的变化或波动,由于环境、生物、气候和/或其他影响或因素,该变化或波动随时间可能偶尔出现在某一土壤环境中或某些土壤环境之间;该碳储量根据所主张的土壤碳密度净变值作为碳抵消值或以碳吨数计量。
63.本实施例中,术语“碳汇储备缓冲”是指土壤碳密度的汇集或共享的变化量,或分别从所主张的土壤碳密度净变值或所主张的温室气体净减排量中扣除的汇集或共享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其选择用于确定计算碳排放额度单位的抵消值;
64.所有参与者都可以为碳汇储备缓冲做出贡献,所有贡献都记录在册,根据所有项目区随时间的总体表现,在指定时间段后,碳汇储备缓冲可能部分被重新分配给参与者,可按参与者对碳汇储备缓冲的初始贡献比例进行重新分配。
65.本发明中,通过初步测量来自各项目区的一个或多个样本带的一个或多个土壤参数之后,可在各项目区实施一种或多种适于提高土壤固碳量的土地经营活动;并在经营活动前、后,分别对测量点的土壤参数进行测量并记录,并基于已测量的土壤参数,计算各项目区内各样本带的土壤碳密度净变值、所有项目区内所有样本带的土壤碳密度总净变值以及碳汇储备缓冲区贡献,本发明中,碳汇储备缓冲可同时作用于鼓励参与者继续进行土地经营活动,这样可以改善或维持土壤碳储备,并能够有效管理离散项目区集合的土壤碳储备相关的个体易变性、波动性或机会风险,通过计算并管理碳汇储备缓冲区贡献,从而降低在给定项目区内与维持土壤碳储备的持续性行为相关的个体风险,通过此管理的方式,有效增加土壤碳储备,实用性极强。
66.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中,还包括:对每个项目区的分区进行界定;所述界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标识仪界,实地考察,围场/农场历史,高光谱成像,土壤图和航空摄影。
67.具体地,项目区可以是任何合适大小、形状和类型的土地,项目区可能彼此相邻,或者项目区可能在地理上彼此分离;可优选为一个或多个项目区在地理上是分开的;通常,各项目区都可由地理边界来界定,各地理边界可由界定土地离散区域的一个或多个多边形组成;本实施例中,每个项目区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一个或多个由单个多边形定义的样本带或区片;并可电子记录界定项目区以及界定项目区内的每个样本带或区片的多边形或多边形的路点。
68.进一步地,可根据气候带、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将项目区进一步细分为一个或多个样本带或区片,使得每个样本带或区片能够被合理预期;在界定项目区和项目区内一个或多个样本带或区片时,应考虑:岩性、地貌格局和要素、当前和预期的植被覆盖、坡度、排
水、相对海拔、气候、土壤类型和结构、土地利用以及土地经营活动;受典型局部变化影响其区域内土壤碳水平变化率可能具有一致性,因此,优选地,所述步骤s10中,每个样本带为:受典型局部变化的影响时,具有大体潜力一致的土壤碳水平变化率。
69.一旦被界定,每个样本带或区片可以根据其气候带、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的组合被分配给一个类别;例如,气候可分为潮湿的热带地区、干旱的热带地区或山坡/高地;土壤类型可分为沙土/冲积土、粘土/粘壤土或火山土;土地利用可分为草场/稀树草原、广袤土地/集约农业或林业/重建植被。基于气候带、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的组合,可使用任何类别或类别组合来界定样本带或区片。
70.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中,还包括:记录项目区内每个样本带的基准信息,所述的项目区基准信息包括:
71.作物/放牧密度和轮作;
72.每年犁地次数;
73.使用的任何化肥类型以及每年每公顷按重量计算的施用率;
74.根据制造商公布的数据,所使用的每类化肥的氮重量百分比含量;
75.所使用的任何生物投入物/培养物的类型以及每年每公顷按重量计算的施用率;
76.根据制造商公布的数据,所使用的每类生物投入物/培养物的氮重量百分比含量。
77.本发明决不应限于上面给出的类别和类别组合。
78.通常,土地经营活动是增加光合作用的活动,光合作用被认为是通过从大气中固定二氧化碳提高土壤碳储量的主要来源;通过植物根部或借助造成光合作用的其他生物的生物量增加,以及随后借助由植物或此类其他生物在土壤上下碳结构的转移可以将固定的碳转移到土壤中。
79.本实施例中,土地经营活动的参与者可根据自身土地经营偏好,选择具有增加光合作用能力的一种土地经营活动或土地经营活动的组合。
80.具体地,所述步骤s30中,所述提高土壤固碳量的经营活动包括:以下所实施的土地经营活动中的一个或多个;
81.增加土壤上植被的光合作用;
82.增加植被覆盖的比例和持续时间;
83.减少对土壤结构破坏;
84.至少在土壤剖面从头开始30厘米处增加保水性并改善水分平衡;
85.促进地下生物的繁殖使其保有量高于测量基准以上的生物繁殖保有量;
86.促进土壤生物群的繁衍。
87.进一步地,在进行一种或多种其他土地经营活动的同时,对一个或多个项目区应采用最低耕作方法和减少使用非生物肥料,如果土地经营活动的参与者选择使用生物肥料/培养物代替化学肥料,则参与者需要证实项目区域内每年施用的总氮量(按重量计算)低于基准条件下施用的总氮量。
88.更进一步地,在项目区可以进行至少两种适于提高土壤固碳量的土地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至少两种土地经营活动可与项目区匹配,即,与具有占主导地位的土地利用和土地类型以及每个项目区特有的气候或区域条件的项目区匹配,并与土地管理者的偏好和现有技能匹配。
89.通常,从每个样本带或区片采集合适样本用于土壤测量,以确定在每个样本带或区片的土壤中30厘米深度处存在的碳总质量;土壤测量遵循符合iso标准[iso10381-2]或适合此类活动的其他标准程序。
[0090]
可以在任何多合适位置处并以任何多合适次数从各样品带或区片采集样品并测量土壤;如,一个20公顷的项目区可能包括4个样本带或区片,每个样本带或区片采集2个样本用于土壤测试;如,一个5000公顷的项目区可能包括15个样本带或区片,每个样本带或区片采集6个样本用于土壤测试。
[0091]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步骤s40中,对测量点的土壤参数进行测量并记录,所述记录包括:记录每个测量点的土壤样本位置、以及与土壤样本位置所对应的土壤编码。
[0092]
具体地,所述的测量点为:15厘米深度的土壤碳库。
[0093]
进一步地,所述的土壤参数包括:总碳(tc)、总有机碳(toc)、土壤类型/结构、植物总有效磷和总水分。
[0094]
更进一步地,在为每个采集到的土壤样本确定一个或多个土壤参数后,可以从项目区内的所有样本带或区片采集参数,对其进行调整以确保分配给各项目区的总参数有统计学上的确定性。
[0095]
更进一步地,步骤s40,经营活动后,再次对测量点的土壤参数进行测量并记录;可采用与步骤s20同样的方法,如:可以使用干燃烧法或中红外(mir)光谱法进行总有机碳分析。
[0096]
本实施例中,土壤碳密度净变值或温室气体净减排量的计算,通常包括每个项目区内大约30厘米深度的土壤碳库,根据土壤剖面顶部15厘米记录的测定值计算出其库值。
[0097]
土壤碳密度净变值和/或温室气体净减排量通常还包括对已实施的土地经营活动的评估,该活动形成土壤固碳引起土壤碳储量发生变化。
[0098]
在计算土壤碳密度净变和/或温室气体净减排量时,可以对由本发明步骤s20和步骤s40确定的toc求平均值,从而以计算出每个样本带或区片的平均toc。可以通过对从样品带或区片内被测试位置取得的15厘米深度的所有toc测定值求平均值,来计算每个样品带或区片的平均toc(以重量百分比表示)。
[0099]
计算出的每个样品带或区片的平均toc测定值的标准偏差值也是为每个样品带或区片而计算出的;将样品中的碳百分比转化为碳密度所必需的土壤堆积密度,可以使用组合的土壤传递函数从有机碳测量中估计出来。
[0100]
可以通过根据步骤s20和s40中所确定的碳密度测定值确定样本带或区片的碳密度净变来计算步骤s40之后的样本带或区片的碳密度变化(以tc/ha为单位);包括:样本带或区片碳密度变化的分层置信区间,优选为90%;基于对每个样本带或区片碳密度变化的计算,然后可以计算出温室气体净减排量;项目区内温室气体净减排量可以计算为项目区内所有样本带或区片的所有碳密度变化的总和减去任何肠道排放。
[0101]
具体地,基于一个或多个项目区内所饲养牲畜的甲烷排放,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或形式计算肠道排放;然后可以对所有项目区的温室气体净减排量求和从而计算出项目区的温室气体净减排量;在计算出土壤碳密度组合净变或温室气体组合净减排量之后,可以计算碳汇储备缓冲贡献;与土壤碳密度组合净变或温室气体组合净减排量一样,可以基于来自项目区的一个或多个样本带或区片的土壤参数组合净变计算碳汇储备缓冲贡献。
[0102]
进一步地,然而,通常各项目区碳汇储备缓冲贡献分别代表对项目区所计算出的土壤碳密度净变或温室气体净减排量与对项目区所主张的土壤碳密度净变或温室气体净减排量之间的差;对项目区所主张的土壤碳密度净变或温室气体净减排量可以计算为所计算出的土壤碳密度净变或温室气体净减排量与碳汇储备缓冲百分数的乘积。
[0103]
对于最初的五年期限,可以使用50%的碳汇储备缓冲;本发明中,申请人发现50%可能是理想的初始碳汇储备缓冲,因为它通过有效地提供相当于土壤碳密度或减排的所有变化的100%的初始储备,在所有级别的项目参与者之间提供高度信心,可利用该信心随后创建参与过程的激励措施,例如碳汇权利或其他可被出售的交易工具。
[0104]
本实施例中,可以对由本发明的步骤s20和步骤s40所确定的toc求平均值以计算各样本带或区片的平均toc如下:
[0105][0106]
其中:
[0107]
tocs=至样品带或区片15cm深度的总有机碳,以重量百分比表示;
[0108]
toc
si
=至样品带或区片15cm深度的toc测定值,位置(

i’)以重量百分比表示;
[0109]
n=样本带或区片内被测试土壤的位置数量。
[0110]
且定义每个样本带或区片计算出toc
si
值的标准偏差stocs;
[0111]
土壤堆积密度可基于以下三个独立传递函数的平均值从有机碳测定值中估算出来:
[0112][0113]
其中:
[0114]
中的堆积密度;
[0115]
toc=质量百分比表示的总有机碳;
[0116]
然后,每个样本带或区片的碳密度(以tc/ha为单位)和标准偏差如下所示可从toc测定值中确定。
[0117]
socs=tocs*bds*depth*dcf*10000
ꢀꢀꢀꢀꢀꢀꢀꢀꢀꢀꢀꢀꢀ
公式(3)
[0118][0119]
其中:
[0120]
socs=至样本带/区片30厘米深度的碳密度,以tc/ha为单位;
[0121]
tocs=样本带/区片的toc测定值,位置(i),以重量百分比表示;
[0122]
bds=基于tocs根据公式2的样本带/区片的堆积密度,以为单位;
[0123]
深度=0.15m;
[0124]
dcf=从15厘米到30厘米深度推导碳密度的深度校正因子;
[0125]
=样本带或区片的碳密度标准偏差,以tc/ha为单位;
[0126]
=样品带或区片的toc测定值的标准偏差,以重量百分比表示。
[0127]
步骤s40之后,,样本带或区片的碳密度变化(以tc/ha为单位)可以计算如下:
[0128]
δsocs=soc
sτ1-soc
sτ0-stratumconfidence interval
ꢀꢀꢀꢀꢀ
公式5
[0129]
其中:
[0130]
δsocs=样本带或区片的碳密度变化,以tc/ha为单位;
[0131]
soc
sτ1
=在步骤s40中再次测量的样本带或区片的碳密度,以tc/ha为单位;
[0132]
soc
sτ0
=在步骤s20中测量的样本带或区片的碳密度,以tc/ha为单位;
[0133]
分层置信区间=样本带或区片碳密度变化的90%置信区间,以tc/ha为单位;为计算soc
sτ0
与soc
sτ1
之间差值的置信区间,可采用以下公式;
[0134][0135]
其中:
[0136]
分层置信区间=给定样本带/区片的t1(步骤s40)与t0(步骤s20)碳密度之间差值的90%置信区间,以tc/ha为单位;
[0137]
处碳密度标准偏差,以tc/ha为单位;
[0138]
处碳密度标准偏差,以tc/ha为单位;
[0139]nτ0
=t0处样本带/区片的数量;
[0140]nτ1
=t1处样本带/区片的数量;
[0141]
的分布t和自由度的数值:
[0142][0143]
项目区土壤碳密度净变可以如下计算,即对项目区内所有样本带或区片的碳密度所有变化求和:
[0144][0145]
其中:
[0146]
nδsoc=项目区土壤碳密度净变,以tc/ha为单位;
[0147]
δsoci第(i)个样本带或区片的碳密度变化,以tc/ha为单位;
[0148]
areai=第(i)样本带或区片的面积,以ha为单位。
[0149]
实施例二
[0150]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一种用于碳汇农业的增加土壤碳储备的方法,还包括:
[0151]
s60,将土壤碳密度净变值量化为土壤碳储量,并量化为碳抵消值;其中,所述碳抵消值用于计算碳排放额度;
[0152]
s70,管理碳汇储备缓冲以便逆向平衡与各项目区相关的土壤固碳量的易变性。
[0153]
本实施例中,所主张的土壤碳密度净变值可以选择用于确定碳抵消值,用于量化正在建立或维持的土壤碳储量;反过来,这可用于计算根据所在国或实体的相应法律制度或根据适用于出售此碳排放额度的市场的任何相关程序的碳排放额度单位。
[0154]
具体地,所主张的土壤碳密度净变或所主张的温室气体净减排量可选择用作发放
根据所在国或实体的相应法律制度或根据适用于出售此碳排放额度的市场的任何相关程序的碳排放额度的基础。
[0155]
进一步地,项目区的碳汇储备缓冲可以计算为土壤碳密度净变或温室气体净减排量与碳汇储备缓冲余数的乘积,以百分数表示;取决于实施本发明方法的时间长度(考核周期),可以设定碳汇储备缓冲总贡献将与实施该方法的持续时间成比例地减少。例如,仅实施5年的方法可能具有已达成的土壤碳密度净变或温室气体净减排量50%的碳汇储备缓冲贡献,而实施超过10年的方法在第11年可能有部分初始贡献返还给碳汇储备缓冲或减少随后记录收益,使其碳汇储备缓冲总贡献在该期间达到所达成土壤碳密度净变或温室气体净减排量的10%。
[0156]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从碳汇储备缓冲做出贡献的任何重新分配取决于所有项目随着时间的累积绩效,并与项目参与者在前5年参与活动中对碳汇储备缓冲做出的贡献成比例;因此,碳汇储备缓冲可同时作用于鼓励参与者继续进行土地经营活动,这样可以改善或维持土壤碳储备,并能够有效管理与维护与从离散项目区集合的土壤碳储备相关的个体易变性、波动性或机会风险。
[0157]
项目区的温室气体净减排量可以如下计算,即对项目区内所有样本带或区片的碳密度的所有变化求和并减去所有肠道排放:
[0158][0159]
其中:
[0160]
ngga=项目区内温室气体净减排量,以tc02e为单位;
[0161]

soci=第(i)样本带或区片的碳密度变化,以tc/ha为单位;
[0162]
areai=第(i)样本带或区片的面积,以ha为单位;
[0163]
co2e转换系数=将tc转换为tco2e的3.67倍co2转换系数。
[0164]
基于一个或多个项目区内所饲养牲畜的甲烷排放,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或形式计算肠道排放;然后可对所有项目区的温室气体净减排量求和以计算项目区的总计温室气体净减排量:
[0165][0166]
其中:
[0167]
pooled
nggav
=所有项目区的ngga,以tco2e为单位;
[0168]
ngga
pv
=项目区温室气体减排量,以tco2e为单位。
[0169]
在计算土壤碳密度组合净变或温室气体组合净减排量之后,可以计算碳汇储备缓冲贡献;然而,通常来自每个项目区的碳汇储备缓冲贡献代表为项目区所计算的土壤碳密度净变或温室气体净减排量与为项目区所主张的土壤碳密度净变或温室气体净排量之间的差值。
[0170]
为项目区所主张的土壤碳密度净变可如下计算:
[0171]
cnδsoc=nδsoc*pbn/100
ꢀꢀꢀꢀꢀꢀꢀꢀ
公式11
[0172]
其中:
[0173]
cnδsoc=为项目区所主张的土壤碳密度净变,以tc/ha为单位;
[0174]
nδsoc=为项目区所计算出的土壤碳密度净变,以tc/ha为单位;
[0175]
pbn=碳汇储备缓冲数50,以百分比表示。
[0176]
为项目区所主张的温室气体净减排量可如下计算:
[0177][0178]
其中:
[0179]
nan=为项目区所主张的净减排量,以tco2e为单位;
[0180]
nggn=为项目区所计算出的净减排量,以tco2e为单位;
[0181]
psa=碳汇储备缓冲数50,以百分比表示。
[0182]
本发明中,所主张的土壤碳密度净变可用于确定碳抵消值,即,反过来,这可用于计算碳排放额度单位。
[0183]
本实施例中,项目区的碳汇储备缓冲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0184]
buffer=nδsoc*(1-(pbn/100))
ꢀꢀꢀꢀꢀꢀꢀꢀꢀꢀꢀ
公式13
[0185]
其中:
[0186]
buffer=项目区的碳汇储备缓冲,以tc/ha为单位;
[0187]
nδsoc=项目区土壤碳密度净变,以tc/ha为单位;
[0188]
pen=碳汇储备缓冲数50,以百分比表示。
[0189]
此外,项目区的碳汇储备缓冲也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0190]
buffer=ngga*(1-(pbn/100))
ꢀꢀꢀꢀꢀꢀꢀꢀꢀ
公式14
[0191]
其中:
[0192]
buffer=项目区的碳汇储备缓冲,以tco2e为单位;
[0193]
ngga=温室气体净减排量,以tco2e为单位;
[0194]
pen=碳汇储备缓冲数50,以百分比表示。
[0195]
上述计算举例温室气体净减排量为50%碳汇储备缓冲的情形。
[0196]
实施例三
[0197]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一种用于碳汇农业的增加土壤碳储备的方法,还包括:设定考核周期;并在考核周期内重复步骤s30~s60;其中,所述考核周期为5年。
[0198]
本实施例中,在五年的初始报告期内应实施本发明;然后,在五年的额外报告期内可重复步骤s30,在项目区内开展用于提高土壤固碳量的经营活动。
[0199]
对于所有的计算,以土壤碳密度净变50%的碳汇储备缓冲为例,取决于实施本发明方法的时间长度,对碳汇储备缓冲总贡献将与实施该方法的持续时间成比例地减少。例如,仅实施5年的方法可能具有已达成的土壤碳密度净变50%的碳汇储备缓冲贡献,而实施超过10年的方法在第11年可能有部分初始贡献返还给碳汇储备缓冲或减少随后记录收益,使其碳汇储备缓冲总贡献在该期间达到所达成土壤碳密度净变的10%。
[0200]
在本发明中从碳汇储备缓冲做出贡献的任何重新分配取决于所有项目去随着时间的累积绩效,并与项目参与者在前5年参与活动中对碳汇储备缓冲做出的贡献成比例;因此,碳汇储备缓冲可同时作用于鼓励参与者继续进行土地经营活动,这样可以改善或维持土壤碳储备,能够集中有效管理与每个项目区相关的具有一个或多个个别易变性、波动性或不确定性的一个或多个项目区。
[0201]
此外,为更好的对本发明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控,还包括:以电子表格形式公布并永
久存储在步骤s20和s40中所确定的所有参数;所公布的数据可供指定的外审员/验证员访问。
[020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20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204]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205]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020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