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莓酒质量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257712发布日期:2022-03-16 11:3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莓酒质量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酒产品的质量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树莓酒的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树莓酒是以树莓为基本原料,采用发酵或者浸泡提取等方式制成的酒。树莓酒具有传统白酒的典型特征,又因其使用了树莓这种特殊的原料,酒体中还含有树莓中的活性成分。企业一般根据《露酒》、《配制酒质量通则》等国家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制定树莓酒的产品标准,主要对其色、香、味、格等感官指标、酒精度、总酸等理化指标进行控制。而仅以这些指标对树莓酒的质量进行控制,不足以代表树莓酒的特点。实际上,选择使用树莓作为原料,除了因使用该原料的酒具有典型的风格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因为树莓中含有种类丰富的活性物质。现代研究证实树莓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癌、抗炎、抑制肥胖和美肤生发等活性功能,这些功能与树莓中鞣花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花色苷、原花青素、树莓酮等活性成分有关,这些成分是树莓具有特定活性功能的物质基础。但树莓酒中含有树莓的哪些活性成分,这些成分的含量如何,能否制定相关标准加以控制都不得而知。因此,建立一种树莓酒质量控制方法,筛选出树莓酒中适宜的指标成分并建立检测方法,对强化树莓酒的保健养生功能、保证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莓酒质量控制方法。
4.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树莓酒质量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6.(1)对树莓酒中的活性成分进行筛选,确定鞣花酸、树莓酮为关键活性成分;
7.(2)取树莓酒样品,对样品进行适当处理,得到供试品溶液;
8.(3)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鞣花酸与树莓酮混合对照品溶液;
9.(4)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进行色谱分析;
10.(5)建立鞣花酸与树莓酮的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供试品中各对应成分的浓度;
11.(6)收集10个批次以上树莓酒,检测其中鞣花酸与树莓酮的含量,评估并制定产品内控标准。
12.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保健酒样品制备步骤为:取待测树莓酒适量,用0.22μm针头过滤器过滤。
13.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混合对照品溶液的配制方法为:分别配制鞣花酸、树莓酮对照品溶液,然后配制混合对照品溶液,再将混合对照品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的一系列混合对照品溶液。
14.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色谱分析条件为: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的色谱柱为分析用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21:79)为流动相,采用变波长进行检测。
15.优选地,步骤(4)中流速1.0ml/min,色谱柱温30℃,检测波长:0~12min为254nm,12~35min为222nm。
16.优选地,步骤(6)中内控质量标准制定依据为:对10批次以上有代表性树莓酒中鞣花酸与树莓酮的含量进行分析评估,根据其含量范围制定产品内控标准。
17.优选地,所述产品内控标准为:鞣花酸含量≥5mg/l,树莓酮含量≥0.5mg/l。
18.本发明对树莓中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收集、整理,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对树莓酒中含有的成分进行筛查、确认。通过筛查,发现树莓酒中含鞣花酸与树莓酮两种主要的活性成分。根据对现有研究情况的检索,鞣花酸含量最高的水果是树莓,它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等活性功能;树莓酮是树莓中的重要芳香物质,能够促进人体基础代谢,降低人体脂肪含量,有明显的减肥疗效。这两种成分是树莓中关键的、有代表性的活性成分,可以作为树莓酒中的指标成分加以控制。
19.树莓酒中鞣花酸与树莓酮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树莓酮的含量相对较低,树莓酒中其它成分可能会影响目标成分的检测,另外鞣花酸与树莓酮的最大吸收波长有所差异,建立一种检测方法同时检测这两种成分存在一定的难度。本发明建立的树莓酒中鞣花酸与树莓酮同时检测的方法,分别在鞣花酸、树莓酮最大吸收波长下进行变波长检测,降低了干扰、提高了被检测成分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20.本发明筛选出了树莓酒中的两种代表性活性成分,建立的检测方法,操作简便、适用性强,具有较高的专属性、灵敏度和准确度。使得树莓酒的质量研究与控制更加全面、有效、可靠。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混合对照品色谱图;
22.图2为本发明树莓酒供试品色谱图;
23.图中,1表示鞣花酸的峰值位置,2表示树莓酮的峰值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树莓酒质量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26.(1)树莓酒中活性成分的筛选:
27.分别制备鞣花酸、树莓酮、山柰酚-3-0-芸香糖苷、椴树苷、槲皮素、没食子酸等对照品溶液,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仪对树莓酒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进行分析,根据化合物的一级、二级质谱数据信息进行定性筛查,最终确认树莓酒中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鞣花酸和树莓酮。
28.(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9.取树莓酒酒样适量,用0.22μm针头过滤器过滤,作为供试品溶液备用。
30.(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1.精密称取对照品鞣花酸1.11mg、树莓酮1.90mg,分别至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摇匀,分别得到鞣花酸、树莓酮对照品储备液。分别精密量取鞣花酸对照品储备液2.0ml、树莓酮对照品储备液0.1ml于10ml容量瓶中,加70%甲醇定容,摇匀,得到编号为1#、2#、3#、4#、5#的混合对照品溶液,混合对照溶液的浓度见下表。
32.表1:混合对照品溶液浓度
[0033][0034][0035]
(4)色谱条件
[0036]
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21:79)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aq c18柱(4.6mm
×
250mm,5μm),柱温30℃,检测波长:0~12min为254nm,12~35min为222nm。
[0037]
(5)建立各成分对照品标准曲线
[0038]
取步骤(2)中不同浓度梯度的混合对照品混合溶液,按照步骤(3)的色谱条件进行分析,得到混合对照品色谱图,如图1所示。进而得到各浓度对照品溶液鞣花酸与树莓酮的色谱峰面积,分别以各对照品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相对应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建立标准曲线,得到的标准曲线及线性相关系数r2值见下表。
[0039]
表2:标准曲线数据
[0040][0041]
从表2可以看出,鞣花酸与树莓酮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2值均大于0.995,结果表明各成分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0042]
(6)重复性实验
[0043]
取同一树莓酒,按照步骤(1)的方法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编号1-6,按照步骤(3)的色谱条件进行分析,供试品溶液色谱图如图2所示。利用已建立的标准曲线分别计算样品中鞣花酸与树莓酮的浓度,并计算测定结果的重复性。鞣花酸与树莓酮重复性实验的rsd值均小于5%,表明方法的重复性良好。重复性实验数据见下表。
[0044]
表3:重复性实验数据
[0045]
[0046]
(7)加标回收实验
[0047]
精密量取树莓酒5ml,置10ml容量瓶中,分别精密加入98.568mg/l鞣花酸对照品溶液0.3ml、0.4ml、0.5ml,37.24mg/l树莓酮对照品溶液0.08ml、0.10ml、0.12ml,每组做3个平行,使用70%甲醇溶液定容,摇匀,得到9个供试品溶液。
[0048]
按照步骤(3)的色谱条件进行分析,利用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各供试品溶液中鞣花酸与树莓酮的浓度,再计算样品中鞣花酸与树莓酮的回收率,鞣花酸与树莓酮的回收率均大于90%,表明方法的准确度良好。加标回收率数据见下表。
[0049]
表4:加标回收率数据
[0050][0051]
(8)样品检测
[0052]
取15批树莓酒,按照步骤(1)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照步骤(3)的色谱条件进行分析,利用已建立的标准曲线分别计算样品中鞣花酸与树莓酮的浓度。结果表明,15批次树莓酒中鞣花酸与树莓酮的含量较为稳定,可以将这两个指标作为树莓酒的质量控制指标,样品检测数据见下表。
[0053]
表5:样品检测数据
[0054][0055]
(9)内控标准建立
[0056]
根据15批保健酒中树莓酒含量检测结果,经统计分析,可以将树莓酒中鞣花酸与树莓酮内控质量标准制定为:
[0057]
鞣花酸≥5mg/l;
[0058]
树莓酮≥0.5mg/l。
[005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