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检测防泄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1597发布日期:2021-08-13 16:10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检测防泄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锅炉检测防泄漏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锅炉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测,以防止锅炉在使用时发生泄漏爆炸等危险。

基于上述,现有的一种锅炉检测防泄漏装置还存在以下缺陷:

一个是,现有的锅炉检测防泄漏装置在进行检测时需要进行加压处理,检测过程繁琐;再者是,现有的锅炉检测防泄漏装置无法对锅炉管道连接处进行泄漏检测,实用性较差。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锅炉检测防泄漏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检测防泄漏装置,以解决现有一个是,现有的锅炉检测防泄漏装置在进行检测时需要进行加压处理,检测过程繁琐;再者是,现有的锅炉检测防泄漏装置无法对锅炉管道连接处进行泄漏检测,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锅炉检测防泄漏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锅炉检测防泄漏装置,包括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的内壁顶端螺纹连接有调节机构,且测量机构的底端螺纹连接在限位机构的内部,并且测量机构的底端还可以螺纹连接在固定机构的内壁;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防尘塞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插接在限位块a和限位块b开设的插接槽内,且限位块a的顶端面开设有检测槽,并且检测槽内螺纹连接有防尘塞。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测量筒和连接块,所述测量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测量筒的外壁刻印有刻度,并且测量筒的材质为耐高温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限位板和连接夹,所述限位板的底端螺纹连接在测量筒的内壁顶端,且限位板的顶端面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连接夹,并且限位板的顶端面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排气孔;所述连接夹为椭圆状,且连接夹的顶部设置有缺口,并且连接夹的内壁上端镶嵌有橡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弹性件和调节块,所述弹性件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板的底端面,且弹性件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调节块的顶端,并且调节块的外壁上开设有两处分隔槽。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a和限位块b,所述限位块a的底端后侧与限位块b的顶端后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限位块a的底端面和限位块b的顶端面均开设有插接槽,并且两处插接槽的左右两端均镶嵌有橡胶密封条。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吸盘和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为内部中空结构,且连接筒的底端面固定设置有吸盘,并且吸盘为硅胶材质,吸盘的直径大于连接筒的底端面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增设了限位机构,通过增设限位机构可以实现对锅炉管道连接处进行检测,具体如下:将限位块a和限位块b前端面螺纹连接的螺栓进行调整,然后将限位块a和限位块b套接在连接管的接口处,继续通过转动螺栓对限位块a和限位块b进行锁紧固定,并将连接块的外壁转动连接到限位块a顶端面开设的检测槽内,继而可通过启动锅炉对所需检测的锅炉管道连接处进行检测;再者是,将限位板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测量筒的内壁顶端后,因调节块可以通过弹性件进行自主复位,在不受到压力的情况下调节块通过弹性件安装在测量筒的内壁底端,当需要对锅炉进行泄漏检测时,可将连接块转动连接到所需检测的连接槽内,当启动锅炉时,锅炉内的压强可以传输到测量筒内,通过压强可实现调节块进行位置滑动,通过观察记录调节块的位置调整可以判断锅炉是否存在泄漏,且此种检测方式不需要进行加压驱动,在使用时更将方便快捷,更具有实用性;另一方面,当检测完成后,可以将连接块转动连接到连接筒内,可以通过连接筒对连接块进行保护,并由连接筒底端面固定设置的吸盘实现对主体支撑的辅助支撑作用,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测量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块a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测量机构;101、测量筒;102、连接块;2、调节机构;201、限位板;202、连接夹;203、弹性件;204、调节块;3、限位机构;301、限位块a;302、限位块b;303、防尘塞;304、连接管;4、固定机构;401、吸盘;402、连接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检测防泄漏装置,包括测量机构1;测量机构1的内壁顶端螺纹连接有调节机构2,且测量机构1的底端螺纹连接在限位机构3的内部,并且测量机构1的底端还可以螺纹连接在固定机构4的内壁;限位机构3还包括防尘塞303和连接管304,连接管304插接在限位块a301和限位块b302开设的插接槽内,且限位块a301的顶端面开设有检测槽,并且检测槽内螺纹连接有防尘塞303,从而在使用完成后通过将防尘塞303可以对限位块a301顶端面开设的检测槽起到防尘防磨损的作用。

参考如图3,测量机构1包括测量筒101和连接块102,测量筒1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2,且测量筒101的外壁刻印有刻度,并且测量筒101的材质为耐高温玻璃,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便于实时观察刻度的位置调整。

参考如图4,调节机构2包括限位板201和连接夹202,限位板201的底端螺纹连接在测量筒101的内壁顶端,且限位板201的顶端面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连接夹202,并且限位板201的顶端面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排气孔;连接夹202为椭圆状,且连接夹202的顶部设置有缺口,并且连接夹202的内壁上端镶嵌有橡胶条,从而在进行夹持过程中可以通过橡胶条起到防滑作用。

参考如图4,调节机构2还包括弹性件203和调节块204,弹性件203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板201的底端面,且弹性件203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调节块204的顶端,并且调节块204的外壁上开设有两处分隔槽,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弹性件203实现自主复位。

参考如图5,限位机构3包括限位块a301和限位块b302,限位块a301的底端后侧与限位块b302的顶端后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限位块a301的底端面和限位块b302的顶端面均开设有插接槽,并且两处插接槽的左右两端均镶嵌有橡胶密封条,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参考如图6,固定机构4包括吸盘401和连接筒402,连接筒402为内部中空结构,且连接筒402的底端面固定设置有吸盘401,并且吸盘401为硅胶材质,吸盘401的直径大于连接筒402的底端面直径,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增强固定机构4在支撑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锅炉管道连接处进行泄漏检测时,首先通过将限位块a301和限位块b302前端面螺纹连接的螺栓进行调整,然后将限位块a301和限位块b302套接在连接管304的接口处,继续通过转动螺栓对限位块a301和限位块b302进行锁紧固定,并将连接块102的外壁转动连接到限位块a301顶端面开设的检测槽内,继而可通过启动锅炉对所需检测的锅炉管道连接处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将限位板201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测量筒101的内壁顶端后,因调节块204可以通过弹性件203进行自主复位,在不受到压力的情况下调节块204通过弹性件203安装在测量筒101的内壁底端,当需要对锅炉进行泄漏检测时,可将连接块102转动连接到所需检测的连接槽内,当启动锅炉时,锅炉内的压强可以传输到测量筒101内,通过压强可实现调节块204进行位置滑动,通过观察记录调节块204的位置调整可以判断锅炉是否存在泄漏;再者是,当检测完成后,可以将连接块102转动连接到连接筒402内,因连接筒402的底端面固定设置有吸盘401,通过按压吸盘401将空气排出,在吸盘401内部产生负压,从而在使用时可以更好的对检测装置起到支撑作用,并且将连接块102转动连接到连接筒402内还可以对连接块102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在进行储存过程中对连接块102造成磨损,导致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检测不准确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