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的防腐蚀红外检测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6738发布日期:2021-11-03 18:3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的防腐蚀红外检测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碳硫分析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拆卸的防腐蚀红外检测池。


背景技术:

2.红外碳硫分析仪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炉燃烧样品,红外线吸收法测试样品中碳硫两元素质量分数。主要用于冶金、机械、商检、科研、化工等行业中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土金属、无机物、矿石、陶瓷等物质中的碳、硫元素定量分析。
3.co2、so2等极性分子具有永久电偶极矩,因而具有振动、转动等结构。按量子力学分成分裂的能级,可与入射的特征波长红外辐射耦合产生吸收,比尔

朗伯定律反应了此吸收规律。
4.比尔

朗伯定律数学表达式:
5.a=lg(i0/i)=lg(1/t)=kbc
6.a为吸光度,t为透射比(透光度),i为出射光强度,i0为入射光强度,k为摩尔吸收系数,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b为吸收层厚度。
7.式中的i和i0是同一红外检测池得到的。i0值是在分析前吹氧气时入射到探测器上光强,i值是在测量过程中瞬时光强,然后由热释电器件转化为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后级放大后通过数模转换进入计算机,在计算机中经线性化运算使之转换成与co2及so2含量成比例的数值。
8.测量经吸收后红外光的强度便能计算出相应气体的浓度是红外气体分析的理论根据。
9.在红外碳硫分析仪的红外检测池部分,当特定波长的红外光通过co2或so2气体后,能产生强烈的光吸收,co2及so2气体分别对于4.26μm及7.4μm波长的红外光具有较强吸收特性。 红外光经co2及so2气体吸收后通过红外滤光片过滤掉非检测波段的波长,然后传至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测量出被测样品中的碳硫元素的百分含量。
10.现有技术中红外检测池内的被测样品气体与红外滤光片可直接接触,被测样品气体含有一定的腐蚀性,会腐蚀红外滤光片,导致能穿过红外滤光片的红外光波长值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误测到其他波长段的红外光,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此,提出一种可拆卸的防腐蚀红外检测池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防腐蚀红外检测池,本实用新型加入隔离晶片一,使得吸收池管内的气体与红外滤光片隔开,防止了吸收池管内的气体腐蚀红外滤光片,从而消除红外滤光片因腐蚀而带来的测量误差的影响;
12.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池管与右端座子、左端座子间的安装可拆卸,有利于灵活组装红外碳硫分析仪,且便于更换隔离晶片、红外滤光片、吸收池管等零部件。
1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4.可拆卸的防腐蚀红外检测池,包括:
15.吸收池管,吸收池管的右端通过红外光源封堵,吸收池管的左端设置有红外滤光片,红外滤光片用以过滤掉非检测波段的波长,红外滤光片的外侧设置有将光信号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的探测器;
16.所述的吸收池管左端通过隔离晶片一封堵,红外滤光片位于隔离晶片一的外侧,隔离晶片一用以隔离被测气体和红外滤光片,防止被测气体腐蚀红外滤光片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17.进一步的,所述吸收池管可拆卸的安装在右端座子、左端座子上;
18.所述吸收池管的两端套设密封橡胶圈,密封橡胶圈与右端座子、左端座子的安装孔过盈配合,从而达到吸收池管与右端座子、左端座子间的安装可拆卸,且使吸收池管密封的作用效果。
19.进一步的,所述吸收池管两端呈阶梯轴状,有利于吸收池管与右端座子、左端座子安装的快速准确。
20.所述右端座子上设有进气通道,左端座子上设有出气通道,所述吸收池管两端分别设有通气口,进气通道或出气通道通过通气口与吸收池管连通。
21.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的防腐蚀红外检测池还设有底座,右端座子和左端座子固定在底座上。
22.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的防腐蚀红外检测池还包括设置于吸收池管和红外光源之间的隔离晶片二。
23.进一步的,所述吸收池管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所述右端座子、左端座子的安装孔内分别设有内螺纹,从而吸收池管的两端分别与右端座子、左端座子的安装孔螺纹配合,使得吸收池管与右端座子、左端座子安装时,进气通道或出气通道能与通气口准确对接。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5.和传统红外检测池相比,本方案加入隔离晶片一,使得吸收池管内的气体与红外滤光片隔开,防止了吸收池管内的被测气体与红外滤光片直接接触,从而防止吸收池管内的被测气体腐蚀红外滤光片,消除了红外滤光片因腐蚀而带来的测量误差;
26.本方案的吸收池管和右端座子、左端座子间的安装可拆卸,有利于灵活组装红外碳硫分析仪,且便于更换隔离晶片、红外滤光片、吸收池管等零部件。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28.1、吸收池管;2、红外光源;3、红外滤光片;4、隔离晶片一;5、探测器;6、右端座子;7、左端座子;8、密封橡胶圈;9、隔离晶片二;10、通气口;11、固定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30.如图1所示,可拆卸的防腐蚀红外检测池,包括:
31.可通入被测气体的吸收池管1,吸收池管1的右端通过红外光源2封堵;吸收池管1的左端设置有红外滤光片3,红外滤光片3用以过滤掉非选定测量波长的红外波;红外滤光片3的外侧设置有将光信号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的探测器5;
32.吸收池管1的左端通过隔离晶片一4封堵,红外滤光片3位于隔离晶片一4的外侧,隔离晶片一4用以隔离被测气体和红外滤光片3,防止被测气体腐蚀红外滤光片3;
33.吸收池管1可拆卸的安装在右端座子6、左端座子7上;吸收池管1的两端套设密封橡胶圈8,密封橡胶圈8与右端座子6、左端座子7的安装孔过盈配合;
34.在红外碳硫分析仪的红外检测池内,当特定波长的红外光通过被测气体时,被测气体内的co2及so2气体分别对4.26μm及7.4μm波长的红外光进行吸收,然后再经红外滤光片3过滤掉非检测波段的波长,红外滤光片3过滤后的红外光传至探测器5,探测器5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测出出射光强度i;
35.再结合比尔

朗伯定律a=lg(i0/i)=lg(1/t)=kbc,由计算机得出吸光物质的浓度c,从而测量出被测样品中的碳硫元素的百分含量。
36.吸收池管1两端呈阶梯轴状,有利于吸收池管1与右端座子6、左端座子7安装的快速准确。
37.右端座子6上设有进气通道,左端座子7上设有出气通道,吸收池管1两端分别设有通气口10,进气通道或出气通道通过通气口10与吸收池管1连通。
38.可拆卸的防腐蚀红外检测池还设有底座11,右端座子6和左端座子7固定在底座11上。
39.可拆卸的防腐蚀红外检测池还包括设置于吸收池管1和红外光源2之间的隔离晶片二9,隔离晶片二9用以隔离红外光源2和被测气体。
40.吸收池管1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右端座子6、左端座子7的安装孔内分别设有内螺纹,使得吸收池管1与右端座子6、左端座子7安装时,进气通道或出气通道能分别与通气口10准确对接。
41.可拆卸的防腐蚀红外检测池连接有固定底座11,可拆卸的防腐蚀红外检测池通过右端座子6和左端座子7固定于底座11上。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