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场效应管测试用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9667发布日期:2021-10-27 17:3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场效应管测试用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场效应管测试用适配器。


背景技术:

2.由于场效应管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因此,耦合电容可以容量较小,不必使用电解电容器,而且,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非常适合作阻抗变换,常用于多级放大器的输入级作阻抗变换。场效应管实用范围广阔,可以用作可变电阻,也可以方便地用作恒流源,还可以用作电子开关,在电路设计上的灵活性大。另外,输入阻抗高,可以减轻信号源负载,易于跟前级匹配;具有输入电阻高(107~1015ω)、噪声小、功耗低、动态范围大、易于集成、没有二次击穿现象等优点。基于以上所述优点,目前的mos管封装也是多样化。
3.传统的测试方法主要通探针接触的方式实现,用两根表笔触点测试,如图1所示,由于器件本身很小管脚密集,接触容易短路,会对器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不适用于元器件可靠性筛选与测试的要求,测试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提高器件的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的场效应管测试用适配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场效应管测试用适配器,其特点是,包括测试母板和测试子板;测试母板设有底板,底板上至少安装有三个继电器,底板上还设有插装场效应管的接针孔、与外置测试设备连接的接线孔和给继电器供电的电源接口,接针孔通过继电器与接线孔电连接;测试子板设有测试座,测试母板装在测试座上,测试座上固定安装有与测试母板上接针孔配合的探针,测试座上还安装有与探针连接用于改变器件管脚连接点的转接组件。
7.优选地,所述接针孔至少设有两组,每组两排,每组的两排接针孔间采用开尔文接法相接。
8.优选地,所述接针孔采用16点排针孔。
9.优选地,所述接线孔设有cs接线端口、cf接线端口、es接线端口、ef接线端口、bs接线端口、bf接线端口以及gnd接线端口。
10.优选地,所述测试座选用探针式开尔文底座。
11.优选地,所述转接组件由电路板和转接线组成,电路板上设有与转接线一端相接的转接点,转接线另一端与探针相连。
12.优选地,每根转接线上均套设有防震荡用磁环。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测试适配器是基于siz918dt器件测试程序的开发,利用分立器件测试系统设计的,能够一次性快速实现器件的全部参数的测试需求,提高了测试精度,大大提高了产品批生产过程中的测试效率,测试精度高、对被测器件无损伤等优点;而且,该适配器结构简单,方便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管脚分布及不同的内部结构需要
进行改造,实用性强;该适配器根据器件的管脚分布进行改造时,只需在子板上根据器件的管脚不同来重新接线,而无需改变母板,节约了成本;该适配器设计组成合理,易于采购和组装,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5.图1为传统测试方法的测试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测试母板的结构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测试子板的结构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siz918dt器件的内部结构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siz918dt器件的siz918dt外形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继电器的结构图。
21.附图标记:
[0022]1‑
底板,2、3、4

继电器,5

接针孔,6

接线孔,7

电源接口,8

测试座,9

探针,10

电路板,11

转接线,12

转接点,13

磁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4]
参照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场效应管测试用适配器,包括测试母板和测试子板;测试母板设有底板1,底板1上至少安装有三个继电器2、3、4,底板1上还设有插装场效应管的接针孔5、与外置测试设备连接的接线孔6和给继电器供电的电源接口7,接针孔5通过继电器2、3、4与接线孔5电连接,所述接针孔5至少设有两组,每组两排,每组的两排接针孔间采用开尔文接法相接,所述接针孔采用16点排针孔,所述接线孔6设有cs接线端口、cf接线端口、es接线端口、ef接线端口、bs接线端口、bf接线端口以及gnd接线端口;
[0025]
测试子板设有测试座8,测试母板装在测试座8上,所述测试座8选用探针式开尔文底座,测试座8上固定安装有与测试母板上接针孔5配合的探针9,测试座8上还安装有与探针9连接用于改变器件管脚连接点的转接组件,所述转接组件由电路板10和转接线11组成,电路板10上设有与转接线11一端相接的转接点12,转接线另一端与探针相连,每根转接线11上均套设有防震荡用磁环13,避免在测试时由于器件本身原因震荡,从而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0026]
实施例,参照图3

6,以vishay生产厂家,封装为6
×
5贴片式双mos,型号为siz918dt为例,测试步骤如下:
[0027]
第一继电器2控制g(栅极),第二继电器3控制d(漏极),第三继电器4控制s(源极)。
[0028]
当继电器的第1点、第16点不加电时第11点、第13点导通,第4点、第6点导通,测试第一组mos管。当给定5v电压时第9点与第13点吸合导通,第8点与第4点吸合导通,从而实现
测试第二组mos管。
[0029]
第一继电器的第13点接入bs端,第4点接入bf端,第6点接入第一组16点排针孔的第一排孔,第11点接到第2排孔,第8点接入第3排孔,第9点接入第4排孔。第二继电器第13点接入cf端,第4点接入cs端,第6点接入第一组16点排针孔的第10排孔,第11点接入第9排孔,第8点接入第11排孔,第9点接入第12排孔。第三继电器第13点接入es端,第4点接入ef端,第6点接入第二组16点排针孔的第10排孔,第11点接入第9排孔,第8点接入第12排孔,第9点接入第11排孔,最后,按照器件资料管脚定义,将mos管的不同管脚分别接到指定的16点排针上,再从接线孔处进行测试。
[003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测试前,先根据器件的管脚分布进行改造,在子板上根据器件的管脚不同来重新接线;本实用新型所述适配器的结构简单,满足元器件可靠性筛选与测试的要求,不容易短路,测试可靠,能够实现6
×
5贴片式双mos管系列较精确的测试,测试精度高,特别是可提高批量生产过程中器件的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
[00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