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架检测装置

文档序号:26831234发布日期:2021-09-29 05:2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架检测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转向架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高铁转向架是机车的最核心部件之一,是机车牵引、承载、行走和导向的最关键装置。转向架的生产装配工艺和最终装配精度直接影响了高铁的速度和平稳性,因此对新制造及大修后的转向架必须要进行轴距、对角线、轮对内侧面与基准块间隙等参数检测和调整。
3.现有技术中,动车组转向架的构架与车轮之间的间隙、对角线等主要尺寸是通过专用测量尺和划线工装进行手工测量并记录数据。进行手工测量时,在作业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测量和调整,作业劳动强度较大,另外,目前大都是通过起吊机将转向架移动至检测架上,在起吊过程中,由于转向架自身重力作用,会使得转向架摇摆晃动,因而需要人为扶正,转向架在摇摆过程中容易对人造成伤害,具有一定安全隐患,且现有的检测架不能根据不同轴距的转向架进行调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架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转向架检测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顶板平行分布,且两个所述顶板的底部通过支撑柱与地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顶板之间设置有沿顶板方向往复移动的活动检测架,且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检测架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活动检测架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平行分布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位于两个顶板之间,且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支撑转向架的支撑机构,且同一所述支撑板上的两个支撑机构之间的距离可调,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之间部位通过支架连接,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板高度进行调节的高度调节机构,且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底部均设置有限位柱。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丝杆设置于凹槽内,且所述丝杆通过轴承与顶板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丝杆的端部通过皮带传动机构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丝杆的端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固定板与顶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检测架的两侧底部均与丝杆对应设置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与丝杆螺纹连接,通过启动第一电机,使得两个丝杆转动,在螺纹块的作用下,带动活动检测架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对转向架进行检测。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检测架为“u”型结构,且所述活动检测架的顶端内壁及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用于对转向架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由于活动检测架为“u”型结构,从而使得转向架被包围在活动检测架内侧,从而便于对转向架的各个部位进
行检测,非常方便快捷。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轴距调节座,所述轴距调节座上设置有沿其方向滑动的调节柱,所述调节柱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对转向架进行固定的定位块。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轴距调节座上表面中间部位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上方设置有长孔,所述调节柱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的四周边侧与限位槽对应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延伸至限位槽内腔并与限位槽滑动连接,且所述限位板上表面的两侧中间部位均设置有第二螺柱,所述第二螺柱顶端延伸至长孔上方并螺纹连接有螺母,通过拧松螺母,可对同一支撑板上的两个调节柱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根据不同轴距的转向架对调节柱进行调节,并通过拧紧螺母,即可对调节柱进行锁紧固定,从而使得该装置便于对不同轴距的转向架进行检测,灵活性强。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轴部连接有第一螺柱,所述第一螺柱顶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支架为“u”型结构,所述螺纹筒的顶端与支架的底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电机、第一螺柱、螺纹筒及支架均安装于地下,初始状态时,支撑板的底部与地面接触,通过运载小车将转向架移动至四个调节柱之间,使得转向架的底部四周与四个定位块对应,然后启动第二电机,使得第一螺柱转动,从而使得螺纹筒推动支架上升,从而使得支撑板上升,从而使得定位块与转向架的底部接触并进行固定,从而避免了采用起吊机对转向架进行起吊转运至检测架,大大提高了便利性,且当支撑板再次向上移动时,此时转向架与载运小车分离,此时即可将载运小车移走,当需要移走转向架时,将载运小车移动至转向架下方,启动第二电机,使得支撑板下降,从而使得转向架底部与载运小车接触,然后继续下降支撑板,此时转向架与定位块分离,即可推动载运小车将转向架移走,非常方便快捷,节省人力,且安全性强。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柱为“十”字型结构,且所述地面设置有与限位柱结构、尺寸相匹配的限位腔,所述限位柱与限位腔滑动连接,通过“十”字型结构限位柱的设置,对支撑板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使得支撑板移动时更加稳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且通过高度调节机构的设置,大大节省了人力,在对转向架进行检测时,只需通过运载小车将转向架移动至四个调节柱之间,使得转向架的底部四周与四个定位块对应,然后启动第二电机,使得第一螺柱转动,从而使得螺纹筒推动支架上升,从而使得支撑板上升,从而使得定位块与转向架的底部接触并进行固定,从而避免了采用起吊机对转向架进行起吊转运至检测架,大大提高了便利性,且当支撑板再次向上移动时,此时转向架与载运小车分离,此时即可将载运小车移走,当需要移走转向架时,将载运小车移动至转向架下方,启动第二电机,使得支撑板下降,从而使得转向架底部与载运小车接触,然后继续下降支撑板,此时转向架与定位块分离,即可推动载运小车将转向架移走,非常方便快捷,且安全性强。
15.2、由于活动检测架为“u”型结构,从而使得转向架被包围在活动检测架内侧,从而便于对转向架的各个部位进行检测,非常方便快捷,通过拧松螺母,可对同一支撑板上的两个调节柱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根据不同轴距的转向架对调节柱进行调节,并通
过拧紧螺母,即可对调节柱进行锁紧固定,从而使得该装置便于对不同轴距的转向架进行检测,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转向架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一种转向架检测装置的右视图。
18.图3为一种转向架检测装置中高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一种转向架检测装置中轴距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一种转向架检测装置中调节柱的右视图。
21.图中:1、顶板;2、支撑柱;3、丝杆;4、支撑板;5、限位柱;6、支架;7、轴距调节座;8、活动检测架;9、调节柱;10、定位块;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3、第一螺柱;14、螺纹筒;15、滑槽;16、限位槽;17、长孔;18、滑块;19、限位板;20、第二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转向架检测装置,包括顶板1,所述顶板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顶板1平行分布,且两个所述顶板1的底部通过支撑柱2与地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顶板1之间设置有沿顶板1方向往复移动的活动检测架8,且所述顶板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检测架8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活动检测架8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平行分布的支撑板4,两个所述支撑板4位于两个顶板1之间,且两个所述支撑板4的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支撑转向架的支撑机构,且同一所述支撑板4上的两个支撑机构之间的距离可调,两个所述支撑板4的底部之间部位通过支架6连接,所述支架6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板4高度进行调节的高度调节机构,且所述支撑板4的两端底部均设置有限位柱5。
24.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3,所述顶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丝杆3设置于凹槽内,且所述丝杆3通过轴承与顶板1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丝杆3的端部通过皮带传动机构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丝杆3的端部连接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通过固定板与顶板1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检测架8的两侧底部均与丝杆3对应设置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与丝杆3螺纹连接。
25.通过启动第一电机11,使得两个丝杆3转动,在螺纹块的作用下,带动活动检测架8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对转向架进行检测。
26.所述活动检测架8为“u”型结构,且所述活动检测架8的顶端内壁及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用于对转向架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27.由于活动检测架8为“u”型结构,从而使得转向架被包围在活动检测架8内侧,从而便于对转向架的各个部位进行检测,非常方便快捷。
28.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轴距调节座7,所述轴距调节座7上设置有沿其方向滑动的调节柱9,所述调节柱9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对转向架进行固定的定位块10。
29.所述轴距调节座7上表面中间部位设置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16,所述限位槽16的上方设置有长孔17,所述调节柱9的底部设置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与滑槽15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18的四周边侧与限位槽16对应设置有限位板19,所述限位板19延伸至限位槽16内腔并与限位槽16滑动连接,且所述限位板19上表面的两侧中间部位均设置有第二螺柱20,所述第二螺柱20顶端延伸至长孔17上方并螺纹连接有螺母。
30.通过拧松螺母,可对同一支撑板4上的两个调节柱9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根据不同轴距的转向架对调节柱9进行调节,并通过拧紧螺母,即可对调节柱9进行锁紧固定,从而使得该装置便于对不同轴距的转向架进行检测,灵活性强。
31.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轴部连接有第一螺柱13,所述第一螺柱13顶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4,所述支架6为“u”型结构,所述螺纹筒14的顶端与支架6的底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电机12、第一螺柱13、螺纹筒14及支架6均安装于地下。
32.初始状态时,支撑板4的底部与地面接触,通过运载小车将转向架移动至四个调节柱9之间,使得转向架的底部四周与四个定位块10对应,然后启动第二电机12,使得第一螺柱13转动,从而使得螺纹筒14推动支架6上升,从而使得支撑板4上升,从而使得定位块10与转向架的底部接触并进行固定,从而避免了采用起吊机对转向架进行起吊转运至检测架,大大提高了便利性,且当支撑板4再次向上移动时,此时转向架与载运小车分离,此时即可将载运小车移走,当需要移走转向架时,将载运小车移动至转向架下方,启动第二电机12,使得支撑板4下降,从而使得转向架底部与载运小车接触,然后继续下降支撑板4,此时转向架与定位块10分离,即可推动载运小车将转向架移走,非常方便快捷,节省人力,且安全性强。
33.所述限位柱5为“十”字型结构,且所述地面设置有与限位柱5结构、尺寸相匹配的限位腔,所述限位柱5与限位腔滑动连接。
34.通过“十”字型结构限位柱5的设置,对支撑板4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使得支撑板4移动时更加稳定。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6.初始状态时,支撑板4的底部与地面接触,通过运载小车将转向架移动至四个调节柱9之间,使得转向架的底部四周与四个定位块10对应,然后启动第二电机12,使得第一螺柱13转动,从而使得螺纹筒14推动支架6上升,从而使得支撑板4上升,从而使得定位块10与转向架的底部接触并进行固定,从而避免了采用起吊机对转向架进行起吊转运至检测架,大大提高了便利性,且当支撑板4再次向上移动时,此时转向架与载运小车分离,此时即可将载运小车移走,当需要移走转向架时,将载运小车移动至转向架下方,启动第二电机12,使得支撑板4下降,从而使得转向架底部与载运小车接触,然后继续下降支撑板4,此时转向架与定位块10分离,即可推动载运小车将转向架移走,非常方便快捷,节省人力,且安全性强,通过启动第一电机11,使得两个丝杆3转动,在螺纹块的作用下,带动活动检测架8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对转向架进行检测,由于活动检测架8为“u”型结构,从而使得转向架被包围在活动检测架8内侧,从而便于对转向架的各个部位进行检测,非常方便快捷,通过拧松螺母,可对同一支撑板4上的两个调节柱9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根据不同轴距的转向架对调节柱9进行调节,并通过拧紧螺母,即可对调节柱9进行锁紧固定,从而使得
该装置便于对不同轴距的转向架进行检测,灵活性强。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