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洋环境监测的自动采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11656发布日期:2021-11-03 15:0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海洋环境监测的自动采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海洋环境监测的自动采水器。


背景技术:

2.随着开发海洋资源的日益扩大和环保理念的普及,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越来越重要,而在进行海水检测时需要用到采水器。
3.但是在实际使用时,采水器进行采水工作时不能很好地进行自动化采水收集,使得海洋环境采集监测的效果和效率一般,费时费力,且装置的防护性能一般,不便于拆装,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海洋环境监测的自动采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海洋环境监测的自动采水器,包括采水器浮板,所述采水器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水箱,所述防水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和若干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转动杆的一端,所述转动杆的中部表面固定套接有收卷器,所述收卷器的表面卷绕有采集钢绳,所述采集钢绳的底端穿设于防水箱和采水器浮板的内部,所述采集钢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网孔板,所述网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采水器架,且所述采水器架的外表面连接有若干中心对称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采水器架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采水瓶,且所述采水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所述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外盖面的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号外连接头和二号外连接头,且所述采水瓶靠近采水器架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推杆,所述双头电推杆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牵引绳和下牵引绳,所述上牵引绳和下牵引绳的远离双头电推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一号外连接头和二号外连接头的内部,所述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内盖面的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所述采水瓶的内部设有弹力绳,且所述弹力绳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的内部。
6.进一步的,所述采水瓶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对称的固定圆环,且所述固定圆环位于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之间,所述连接杆远离采水器架的一端表面螺纹连接在固定圆环的内部,且所述采水瓶通过连接杆和固定圆环与采水器架螺纹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上牵引绳和下牵引绳的表面均穿设于连接杆的内部,且所述连接杆、双头电推杆和采水瓶均位于对应的同一水平面。
8.进一步的,所述采水器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底架,且所述防护底架的直径大于采水器架和采水瓶的直径之和。
9.进一步的,所述采水器架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测深仪,所述测深仪位于采水瓶
与防护底架之间。
10.进一步的,所述双头电推杆为防水电推杆,且所述测深仪为防水测深仪。
11.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箱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栓吊架。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采水器浮板、驱动电机、收卷器和采集钢绳等,采水器浮板浮在海面对其进行支撑,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杆和其上的收卷器进行转动,从而使采集钢绳下放带动网孔板及以下装置在海里下移至所需位置深度,提高了海洋环境监测的自动化程度,省时省力,提高了采集监测的效果和效率。
14.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采水瓶、双头电推杆、上牵引绳、下牵引绳和弹力绳等,双头电推杆两端收缩或伸长,从而带动上牵引绳和下牵引绳带动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对采水瓶进行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采水器的自动化采水收集,方便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提高了监测效率,设置固定圆环和连接杆,便于采水瓶从采水器架上进行拆卸和组装,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设置防护底架,提高了对装置保护防护的性能,减少在采水器工作时对装置的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水瓶具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水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为:1、采水器浮板;2、防水箱;3、驱动电机;4、支撑块;5、转动杆;6、收卷器;7、采集钢绳;8、网孔板;9、采水器架;10、连接杆;11、采水瓶;12、上密封盖;13、下密封盖;14、一号外连接头;15、二号外连接头;16、双头电推杆;17、上牵引绳;18、下牵引绳;19、上连接头;20、下连接头;21、弹力绳;22、固定圆环;23、防护底架;24、测深仪;25、栓吊架。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如附图1

3所示的一种用于海洋环境监测的自动采水器,包括采水器浮板1,采水器浮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水箱2,防水箱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和若干支撑块4,支撑块4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且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转动杆5的一端,转动杆5的中部表面固定套接有收卷器6,收卷器6的表面卷绕有采集钢绳7,采集钢绳7的底端穿设于防水箱2和采水器浮板1的内部,采集钢绳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网孔板8,网孔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采水器架9,且采水器架9的外表面连接有若干中心对称的连接杆10,连接杆10远离采水器架9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采水瓶11,且采水瓶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密封盖12和下密封盖13,上密封盖12和下密封盖13外盖面的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号外连接头14和二号外连接头15,且采水瓶11靠近采水器架9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推杆16,双头电推杆16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牵引绳17和下牵引绳18,上牵引绳
17和下牵引绳18的远离双头电推杆16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一号外连接头14和二号外连接头15的内部,上密封盖12和下密封盖13内盖面的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头19和下连接头20,采水瓶11的内部设有弹力绳21,且弹力绳2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连接头19和下连接头20的内部,采水器浮板1浮在海面对其进行支撑,驱动电机3带动转动杆5和其上的收卷器6进行转动,从而下移至所需位置深度,双头电推杆16两端收缩或伸长,从而带动上牵引绳17和下牵引绳18带动上密封盖12和下密封盖13对采水瓶11进行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采水器的自动化采水收集,方便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省时省力,提高了采集监测的效果和效率。
2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采水瓶1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对称的固定圆环22,且固定圆环22位于上密封盖12和下密封盖13之间,连接杆10远离采水器架9的一端表面螺纹连接在固定圆环22的内部,且采水瓶11通过连接杆10和固定圆环22与采水器架9螺纹连接,以便于采水瓶11从采水器架9上进行拆卸和组装,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2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上牵引绳17和下牵引绳18的表面均穿设于连接杆10的内部,且连接杆10、双头电推杆16和采水瓶11均位于对应的同一水平面,以便于对上牵引绳17和下牵引绳18进行辅助限制和支撑稳固,避免移动偏移,从而更好地进行自动采集。
2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采水器架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底架23,且防护底架23的直径大于采水器架9和采水瓶11的直径之和,以便于提高了对装置保护防护的性能,减少在采水器工作时对装置的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
2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采水器架9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测深仪24,测深仪24位于采水瓶11与防护底架23之间,以便于对位置深度进行感知监测。
2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双头电推杆16为防水电推杆,且测深仪24为防水测深仪,以便于装置进行使用工作,提高装置性能。
2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防水箱2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栓吊架25,以便于与船等设备连接,从而进行采集监测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加强对相关装置的控制。
27.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通过对栓吊架25与船等设备连接,并将采水器架9、防护底架23和采水瓶11等放置在海水中,采水器浮板1浮在海面对其进行支撑,采水瓶11此时的上密封盖12和下密封盖13为开启状态,即双头电推杆16两端向中心处进行收缩,从而带动上牵引绳17和下牵引绳18拉动上密封盖12和下密封盖13从采水瓶11内打开,弹力绳21受力拉伸对其进行辅助支撑,驱动电机3带动转动杆5和其上的收卷器6进行转动,从而使采集钢绳7下放带动网孔板8及以下装置在海里下移,测深仪24对其进行感知监测,当下移至所需采集位置深度时,双头电推杆16受控向上下两端伸长,从而带动上牵引绳17和下牵引绳18松弛,并在弹力绳21的作用下将上密封盖12和下密封盖13朝采水瓶11口处移动并完全关闭闭合,从而实现采水器的自动化采水收集,方便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提高了监测效率,防护底架23对装置进行保护,且采水瓶11可通过连接杆10从采水器架9上进行拆卸和组装,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28.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29.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0.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