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采样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4939发布日期:2021-12-12 21:1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牛奶采样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奶样采样、检验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采用、及配合自动化设备使用的牛奶采样杯。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奶作为重要的营养产品越来越普及到人们的日常饮食中,随之而来的就是奶牛的工业化养殖和牛奶的工业化生产,工人定时的将奶牛送到挤奶厅中进行集中挤奶,挤奶厅集中挤奶有许多的好处,诸如,能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改善和提高牛奶卫生质量提供了条件。有助于育种、饲养工艺改革等项技术工作的实施。为奶牛业的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然而,如果管理不到位,机械化集中挤奶也将会成为奶牛乳房炎发生和传染的重要环节,使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给牛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降低奶牛乳房炎等的发病几率就必须在奶牛场挤乳工作中必须有一套检测制度,比如cmt、lmt、tmt、dhi等化验诊断方法,其中dhi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通过测定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体细胞等二十多项数据并收集牛群有关资料,经分析后形成反映牧场配种、繁殖、饲养、疾病、生产性能等信息的检测报告。在dhi检测中需要先在挤奶厅的生产线上取下采样桶,同时将体积更小的采样杯上的瓶盖,然后将采样桶中部分牛奶倒进采样杯中,盖上采样杯的盖子,并将采样杯放在指定的托杯或者托架上,等待检疫人员统一收取。
3.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生产企业每天需要将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生乳一并加工,在生产中,检疫部门将收集来、大量装有样本的采样杯送入自动检疫流水线中,检疫流水线中不同工序的检疫设备检验的生化指标不同,有的检疫设备在检疫时需要将奶样混合均匀,有的检疫设备在检疫时通过光电设备照射采样杯的外壁,通过分析反射出的光线得出奶样的一些理化数据,有的检疫设备在检疫时需要将采样杯的盖子去掉,通过采样头吸取奶样,然后分析、得出奶样的一些理化数据。
4.因此就需要采样杯能够较好的配合奶样采集和工业化检验的整个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发明的一种方便采用、及配合自动化设备使用的牛奶采样杯。
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为:一种牛奶采样杯,包括杯体,扣合在杯体上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上部的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一凸环,杯体外圆面上、位于第一凸环的下方设置有凸板;
7.所述盖子包括下盖体和上盖体,所述下盖体包括圆环状裙边,圆环状裙边的顶部为顶板,所述圆环状裙边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凸环,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凸环,所述上盖体通过铰链与下盖体相连接,所述上盖体的板面上设置有凸起的内圈,所述内圈的外壁设置有第四凸环,所述内圈的外壁与液体通道的内
壁能够密封的扣合在一起。
8.进一步优化,所述凸板为环形的凸板,凸板的上边缘与环状裙边下边缘间隙配合。
9.进一步优化,第三凸环由多个平行凸环组成,第四凸环由多个平行凸环组成。
10.进一步优化,顶板中液体通道的外围设置有包围住液体通道的凹槽,所述上盖体上设置有可以扣合在凹槽中的第二裙边。
11.进一步优化,所述杯体中部的内壁上呈环形布置有多个圆点状凹槽,杯体中设置有混匀结构,所述混匀结构包括环状的保持架,保持架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圆点状凹槽配合卡固的凸点,保持架的内部空间中设置有小圆环,小圆环的轴线与保持架的轴线重合,小圆环的外壁与保持架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小圆环内部设置有混匀杆。
12.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混匀杆包括杆体,保持架与杯体口部之间的杆体上设置有配重块,保持架与杯体底部之间的杆体端部设置有放射状的混匀头。
13.进一步优化,保持架与杯体底部之间的杆体端部之间的杆体上设置有挡销。
14.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5.1、本装置中的盖子分为下盖体和上盖体,上盖体通过铰链与下盖体相连接,在取样品时,打开上盖体,通过下盖体上的液体通道将奶样倒进杯体中,然后盖上上盖体,在整个取样过程中,不用将盖子从杯体上取下,大大降低了盖子沾染桌子上粉尘、污染物的风险,上盖体与下盖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因此上盖体也不易被周围的环境污染,大大提高了奶样采样的准确性。
16.2、下盖体与杯体之间,上盖体与下盖体之间均通过多道相互错开的凸环进行迷宫式密封,放置奶样被污染。
17.3、杯体的内部设置有混匀结构,当检验设备中夹持住本装置,颠倒、混匀杯体中的奶样时,本装置中的混匀结构配合奶样扰动,更有利于杯体内的奶样混匀,提高奶样检验的准确性。
18.4、下盖体扣合在杯体的外壁上,两者之间通过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相互密封,因此检验设备中的动作机构夹持住杯体之后,再给下盖体的圆环状裙边一个斜向上的力,即可平顺的将盖子从杯体的口部取下,检验设备可以抽取奶样进行下一步检疫。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装置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装置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3中上部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23.图5为实施例2中本装置主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实施例2中本装置俯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牛奶采样杯,包括圆柱状、透明材质的杯体1,扣合在杯体上的盖子2,所述杯体1上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凸环1

1,杯体1外壁上、位于第一凸环1

1的下方设置有凸板1

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板1

2为环形凸板。
26.所述盖子2为具有弹性的塑料材质,盖子2包括下盖体2

1和上盖体2

2,所述下盖体2

1包括圆环状裙边2

3,当盖子2扣合在杯体1的顶部时,环状裙边2

3下边缘与环形的凸板1

2间隙配合,这样的配合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杂物进入杯体的机率。
27.圆环状裙边2

3的顶部为顶板2

4,所述圆环状裙边2

3内表面上设置有一道第二凸环2

5,当盖子2扣合在杯体1的杯口时,裙边2

3和顶板2

4组成的空间将杯体1的上部包裹住,第二凸环2

5与第一凸环1

1共同组成两者之间的密封结构。
28.所述顶板2

4的上设置有液体通道2

6,所述液体通道2

6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凸环2

7,由于液料通道2

6为待检奶样进出杯体的通道,所以该处的密封最为重要,且由于液料通道2

6的孔径限制和检验设备进出通道的要求,所以第三凸环2

7的凸起不能够太高,在本实施例中,该处的第三凸环2

7由多个平行凸环共同组成。所述上盖体2

2通过铰链2

8与下盖体2

1相连接,用本装置采样的时候不需要将整个盖子取下,只需要将上盖体2

2从下盖体2

1上打开即可进行奶样采集。 所述上盖体2

2的板面上设置有凸起的内圈2

9,所述内圈2

9的外壁设置有第四凸环2

10,所述内圈2

9的外壁与液体通道2

6的内壁能够密封的扣合在一起,该处的第四凸环2

10是与第三凸环2

7配合组成密封结构,因此第四凸环2

10由多个平行凸环组成。
29.进一步优化,顶板2

4中液体通道的外围设置有包围住液体通道2

6的凹槽2

11,所述上盖体2

2上设置有可以扣合在凹槽中的第二裙边2

12。下盖体2

1的顶板2

4和上盖体2

2的板面组成了两者之间的一个接触面,因此,在此处增加一道相互的密封结构,能够降低样品被污染的风险。
30.实施例2,
31.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更进一步优化,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杯体1中部的内壁上呈环形布置有三个圆点状凹槽1

3,杯体1中还设置有混匀结构,所述混匀结构包括环状的保持架3

1,保持架3

1用具有弹性的塑料材质制作而成,保持架3

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圆点状凹槽1

3配合卡固的凸点3

2,所述的混匀结构与杯体1是分开制造,然后装配在一起的,如果奶样检验的程序中,对奶样的混匀要求不高,可以不在杯体1中加入混匀结构。保持架3

1的内部空间中设置有小圆环3

3,小圆环3

3的轴线与保持架3

1的轴线重合,小圆环3

3的外壁与保持架3

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杆3

4,所述小圆环3

3内部设置有混匀杆3

5。所述的混匀杆3

5包括杆体3
‑5‑
1,保持架3

1与杯体口部之间的杆体上设置有配重块3
‑5‑
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块3
‑5‑
2为一个塑料材质的小球,与杆体分开制造,然后将小球固定在杆体3
‑5‑
1的端部。保持架3

1与杯体底部之间的杆体端部设置有放射状的混匀头3
‑5‑
3。当检验机器夹持住杯体,上下颠倒本装置,混匀结构在杯体1内沿着轴线上下移动,加强了对奶样的混匀效果,提高了检验精度。
32.保持架3

1与杯体底部之间的杆体端部之间的杆体上设置有挡销3
‑5‑
4,当一个检疫过程不需要混匀结构时,使用者拉着配重块将整个混匀结构从杯体1中拉出。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