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净台的便携式吸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6071发布日期:2021-12-01 11:3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超净台的便携式吸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吸液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超净台的便携式吸液装置。


背景技术:

2.真空泵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设备,与抽滤瓶及相应的管路系统结合后,可作为吸液装置使用,用于分离样品中的固态和液态组分,或用于分离样品中互不相容的液体。目前市售的实验用真空吸液装置,虽已广泛应用于实际操作中,但仍存在欠缺与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3.(1)设备体积较大,在超净台中使用时,过多地占用了桌面空间,容易对用户操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4.(2)虽然能够达到较高的真空度,但也因此产生真空泵工作噪音较大的问题,一方面造成用户之间沟通交流困难(需大声对话),另一方面也容易给人造成不悦的工作状态,不适合长时间使用。
5.(3)设备依赖220v市电插座供电,对于不带电源接口的超净台,需要通过额外接入排插的方式让设备取电工作,或者只能将设备安装在柜体外侧,其实用性大大降低。而设备一旦应用到野外采样等特殊工作环境中时,则必须额外携带电池与逆变器,便携性不足。
6.(4)采用一体化设计,维修难度高,设备损坏时往往需要求助于专业维修人员或返厂维修,以至于多数实验室不得不对系统进行冗余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7.(5)在生物学实验中,紫外线照射是常用的灭菌方式之一。因此,超净台一般都配有紫外灭菌灯用于消除杂菌对实验的污染。但紫外线的一大弊端在于穿透性极弱,对于常规的一体化真空吸液装置,其内部空间是无法被紫外线直接照射到的。故在超净台中使用时,若用户对无菌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则必须长时间开启紫外灯,待超净台内产生足够的臭氧分子并完全渗入仪器内部后,方可对仪器进行有效消杀,其过程可能长达数小时,难以在时效性要求较高的临时性实验中应用。
8.综上所述,生物学实验(特别是在超净台中进行的实验)特别需要一种小型化、便携式而且其内部能够直接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得到灭菌效果的真空吸液装置,以满足实验人员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超净台的便携式吸液装置,具有便携式、噪音小、便于紫外消杀的优势。
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1.一种用于超净台的便携式吸液装置,该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玻璃外壳以及设置在玻璃外壳顶部的顶盖,所述的玻璃外壳的内部设有分隔板,该分隔板将玻璃外壳的内部分为真空室及动力室,所述的分隔板上开设有真空室出气孔,所述的真空室通过真空室出气孔与动力室相连通,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与真空室的内部相连通的吸液管以及分别设置在动
力室内部的小型真空泵、供电单元,该供电单元与小型真空泵电连接。
12.优选地,所述的玻璃外壳为有机玻璃外壳或石英玻璃外壳。
13.进一步地,所述的顶盖的底部与真空室的顶部之间设有真空室密封条,所述的顶盖的底部与动力室的顶部之间设有顶盖支撑密封条。
14.进一步地,所述的真空室密封条呈口字型,所述的顶盖支撑密封条呈条状。
15.进一步地,所述的顶盖上位于真空室上方的部分开设有真空室进气孔,所述的吸液管的内端穿过真空室进气孔并伸入真空室的内部,外端设有吸嘴,并位于真空室的外部。
16.进一步地,所述的真空室内设有与吸液管的内端相适配的收集瓶,所述的顶盖上位于动力室上方的部分开设有吸嘴固定孔。
17.进一步地,所述的动力室的内部设有支架,所述的小型真空泵设置在支架上。
18.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上设有真空泵放置孔、led灯组放置孔、离心管放置孔及走线孔,所述的小型真空泵设置在真空泵放置孔中,所述的led灯组放置孔中设有与供电单元电连接的led指示灯,所述的离心管放置孔中设有离心管。
19.进一步地,所述的供电单元包括设置在动力室内部的电池盒以及设置在电池盒中的电池。
20.进一步地,所述的动力室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关安装孔,该开关安装孔中设有与供电单元电连接的电源开关。电源开关用于控制线路开闭。或者在电源开关两个铜片间用2p快接线连接,从动力室侧壁上开设的外接孔伸出接口,可连接踏板开关控制线路开闭。
21.进一步地,所述的玻璃外壳的侧面顶部设有多个密封螺丝固定件,所述的顶盖上设有多个与密封螺丝固定件相适配的密封螺丝通孔以及多个分别与密封螺丝通孔、密封螺丝固定件相适配的密封螺丝。
22.本实用新型中:
23.玻璃外壳:用于固定整个装置,构建装置运行所需的两个独立空间。
24.电源开关:通过开闭状态控制装置启停。
25.密封螺丝固定件:内含与密封螺丝配套的螺母,用于锁紧顶盖,保证真空室的密封性。
26.电池盒:用于放置单节18650锂电池,为小型真空泵和led指示灯供电。
27.支架:用于承载和固定小型真空泵、led指示灯和50ml离心管。
28.小型真空泵:用于真空室内负压的形成,以将外部的液体吸入真空室。
29.led指示灯:用于电源指示,灯亮时表明电源工作正常,小型真空泵可正常工作;若电源开关闭合状态下led指示灯不亮,则表明需要检查线路或更换电池(电池电压不足)。
30.密封条:真空室密封条用于保证真空室的真空度,顶盖支撑密封条用于支撑顶盖。
31.顶盖:配合密封手段与玻璃外壳实现真空室内的负压,并对其它电气组件起到保护作用。
32.密封螺丝:用于锁紧顶盖与玻璃外壳,通过压紧密封条保证真空室内的真空度。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利用单节锂电池供电,驱动装置内的小型真空泵和led指示灯的工作。电源开关闭合后,led指示灯常亮,提示装置正常工作,此时小型真空泵通过连接管路将真空室内的气体抽出,形成负压,与真空室连接的吸液管和吸嘴浸入液体后可将液体吸到真空室内的收集瓶中。使用结束后,将吸嘴插入顶盖上的吸嘴固定孔中,并关闭
电源开关,防止吸液管内的残余液体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吸嘴流出而污染实验空间。若电源开关闭合后,led指示灯不亮,但小型真空泵正常工作,则提示电池电压已经降到3v以下,此时应及时更换电池。当需要对装置内部进行灭菌时,直接使用紫外灯照射装置进行照射即可,紫外线可有效穿透玻璃外壳,起到灭菌作用。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35.1)装置便携性:整个装置依靠单节18650可充电锂电池(3.7v)驱动,电池充满电后可连续工作2.5小时左右,在常规实验条件(非连续工作)下每个月或每个季度充电一次即可(视使用频率和时长),不需要额外接入电源线,特别适用于部分不带电源接口的小型超净台,或超净台内虽带有电源接口但已经被其它设备占用的情况;且由于无电源线的束缚,装置可根据需要随意移动,方便操作,特别适合野外取样。
36.2)装置小型化:整套装置的体积小于200
×
100
×
130mm3(长
×

×
高),且该体积已经包含了放置100ml内置收集瓶的体积,以及用于收集吸液管内未排尽液体的50ml离心管的空间。
37.3)噪音小,真空度适宜:装置使用小型真空泵(3v,0.5a)提供真空度,并将小型真空泵放置在动力室中,小型真空泵产生的吸力比较适合生物学精细操作的需要,且产生的噪音也较低,适合长时间操作。
38.4)模块化设计:整个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内部器件可全部使用快接线连接,拆装随意,更换简单,内部器件损坏后可直接取出更换备件,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和维修时间。
39.5)便于紫外消杀:玻璃外壳和顶盖使用透紫外光的玻璃制作,其紫外线穿透率可达73%。相比之下,其它常用材料几乎100%阻挡紫外线透过。当超净台中的紫外灯开启后,紫外线可直接穿透玻璃外壳,对装置内部进行有效消杀(一是紫外线可照射到装置内部直接杀菌,二是照射到装置内部的紫外线将氧气转化为臭氧杀菌),保证无菌操作的正常进行,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杂菌污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42.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动力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43.图中标记说明:
44.1—玻璃外壳、2—顶盖、3—分隔板、4—真空室、5—动力室、6—真空室出气孔、7—小型真空泵、8—真空室密封条、9—顶盖支撑密封条、10—真空室进气孔、11—支架、12—真空泵放置孔、13—led灯组放置孔、14—离心管放置孔、15—走线孔、16—led指示灯、17—电池盒、18—开关安装孔、19—电源开关、20—吸嘴固定孔、21—密封螺丝固定件、22—密封螺丝通孔、23—密封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46.实施例:
47.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超净台的便携式吸液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玻璃外壳1以及设置在玻璃外壳1顶部的顶盖2,玻璃外壳1的内部设有分隔板3,该分隔板3将玻璃外壳1的内部分为真空室4及动力室5,分隔板3上开设有真空室出气孔6,真空室4通过真空室出气孔6与动力室5相连通,装置还包括与真空室4的内部相连通的吸液管以及分别设置在动力室5内部的小型真空泵7、供电单元,该供电单元与小型真空泵7电连接。
48.其中,顶盖2的底部与真空室4的顶部之间设有真空室密封条8,顶盖2的底部与动力室5的顶部之间设有顶盖支撑密封条9。真空室密封条8呈口字型,顶盖支撑密封条9呈条状。
49.顶盖2上位于真空室4上方的部分开设有真空室进气孔10,吸液管的内端穿过真空室进气孔10并伸入真空室4的内部,外端设有吸嘴,并位于真空室4的外部。真空室4内设有与吸液管的内端相适配的收集瓶,顶盖2上位于动力室5上方的部分开设有吸嘴固定孔20。
50.动力室5的内部设有支架11,小型真空泵7设置在支架11上。支架11上设有真空泵放置孔12、led灯组放置孔13、离心管放置孔14及走线孔15,小型真空泵7设置在真空泵放置孔12中,led灯组放置孔13中设有与供电单元电连接的led指示灯16,离心管放置孔14中设有离心管。
51.供电单元包括设置在动力室5内部的电池盒17以及设置在电池盒17中的电池。动力室5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关安装孔18,该开关安装孔18中设有与供电单元电连接的电源开关19。
52.玻璃外壳1的侧面顶部设有多个密封螺丝固定件21,顶盖2上设有多个与密封螺丝固定件21相适配的密封螺丝通孔22以及多个分别与密封螺丝通孔22、密封螺丝固定件21相适配的密封螺丝23。
53.组装时,电池盒17正极与电源开关19连接,电源开关19通过开关安装孔18固定于玻璃外壳1上,用于控制线路开闭。电源开关19与电池负极间以2p快接线连接,提供两个2p接口,分别为小型真空泵7和led指示灯16供电。小型真空泵7的进气口通过真空室出气孔6与真空室4连通,真空室4(内部可放100ml左右的收集瓶,用于盛装吸入的液体)利用真空室密封条8、顶盖2、密封螺丝23以及密封螺丝固定件21锁紧密封,密封后真空室4通过真空室进气孔10上连接的吸液管和吸液管上的吸嘴与大气相通,吸入的液体经吸液管的内端进入收集瓶中被收集。小型真空泵7安放于支架11的真空泵放置孔12中,小型真空泵7的电源线从走线孔15穿出,通过2p接口连接电池正负极。led指示灯16安放于支架11的led灯组放置孔13中,同样通过2p接口连接电池正负极。支架11的离心管放置孔14可安放固定50ml尖底或圆底离心管。装置使用完后,吸嘴可放置于顶盖2上的吸嘴固定孔20,装置安装完毕后该吸嘴固定孔20正好位于50ml离心管正上方,顺吸嘴流出的残余液体可直接滴入离心管中而被收集。
54.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