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光滑表面瑕疵缺陷的组合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25712发布日期:2022-03-26 15:0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检测光滑表面瑕疵缺陷的组合光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检测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光滑表面瑕疵缺陷的组合光源。


背景技术:

2.显示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脑显示器、电视等设备上均设置有显示器。与此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对显示器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行业内主要还是以人工目视检验为主,虽然行业也有一些厂家研发设计了一些采用光源的设备对显示屏表面进行检测,但是设备的制造成本高,检测效果与投入成本相比得不偿失。人工目视的检验方法效率慢,检测效率低,受主观影响大,检测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光滑表面瑕疵缺陷的组合光源。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检测光滑表面瑕疵缺陷的组合光源,包括工作台、投影墙、感光板、气缸、旋转台、电脑、第一光源、第二光源。所述投影墙设置在工作台的一端,所述工作台的另一端设有第三支撑板,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所述旋转台设置在工作台的中间部分;所述感光板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感光板设置在第二光源上方;所述第一光源与第三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光源与投影墙位置相对;所述旋转台、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分别与气缸连接,所述感光板、气缸分别通过电信号与电脑连接。所述感光板用于检测光线反射角度,并将光线反射角度以电信号形式发送到电脑;所述电脑控制气缸工作。
5.所述气缸包括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工作台下方,所述第一气缸穿过工作台与旋转台连接;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外侧,所述第三气缸设置在第三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旋转台通过转轴与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通过驱动转轴转动带动旋转台转动。
6.所述第一光源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三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与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光源与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光源包括灯具支架、第一光源灯泡,所述第一光源灯泡可拆卸的设置在灯具支架的一端,所述灯具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穿过第三支撑板与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气缸驱动第二连接件转动。
7.所述第二光源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光源与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光源包括固定件、连接轴、连接块、连接架、第二光源灯泡,所述固定件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穿过第一连接件、第二支撑板通过连接轴与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架与连接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光源灯泡可拆卸的设置在连接架下方。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先利用人工通过第一光源对产品进行检测,通过观看产品的投影进行检测,防止光线直射人的眼睛。然后利用电脑通过感光板检测的产品反射光线的角度对产品进行检测,防止细小的缺陷瑕疵没有通过第一光源检测出来。第一光源可对比较大的缺陷瑕疵进行检测,第二光源可对细小的缺陷瑕疵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双重光源检测,检测效率高,检测效果好,既避免了光源对人眼的损伤,又提高了检测质量。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12.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13.图5是第二光源照射有缺陷瑕疵产品表面的光线角度示意图。
14.图6是第二光源照射无缺陷瑕疵产品表面的光线角度示意图。
15.图中1.工作台,2.投影墙,3.第一支撑板,4.感光板,5.气缸,6.第二支撑板,7.第三支撑板,8.旋转台,9.电脑,10.电脑工作台,11.转轴,12.第一光源,13.第二光源,51.第二气缸,52.第三气缸,53.第一气缸,61.第一连接件,71.第二连接件,121.灯具支架,122.第一光源灯泡,131.固定件,132.连接轴,133.连接块,134.连接架,135.第二光源灯泡。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17.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8.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19.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用于检测光滑表面瑕疵缺陷的组合光源,包括工作台1、投影墙2、感光板4、气缸5、旋转台8、电脑9、第一光源12、第二光源13。投影墙2设置在工作台1的一端,工作台1的另一端设有第三支撑板7,工作台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6,旋转台8设置在工作台1的中间部分;感光板4与第一支撑板3固定连接,感光板4设置在第二光源13上方;第一光源12与第三支撑板7转动连接,第一光源12与投影墙2位置相对;旋转台8、第一光源12、第二光源13分别与气缸5连接,感光板4、气缸5分别通过电信号与电脑9连接。感光板4用于检测光线反射角度,并将光线反射角度以电信号形式发送到电脑9;电脑9控制气缸5工作。电脑9设置在电脑工作台10上方,电脑工作台10设置在工作台1的旁边。
20.气缸5包括第二气缸51、第三气缸52、第一气缸53,第一气缸53设置在工作台1下
方,第一气缸53穿过工作台1与旋转台8连接;第二气缸51设置在第二支撑板6的外侧,第三气缸52设置在第三支撑板7的一侧。旋转台8通过转轴11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第一气缸53通过驱动转轴11转动带动旋转台8转动。
21.第一光源12通过第二连接件71与第三支撑板7连接,第三支撑板7与第二连接件71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光源12与第二连接件7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光源12包括灯具支架121、第一光源灯泡122,第一光源灯泡122可拆卸的设置在灯具支架121的一端,灯具支架12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71固定连接。第三气缸52穿过第三支撑板7与第二连接件71连接,第三气缸52驱动第二连接件71转动。
22.第二光源13通过第一连接件61与第二支撑板6连接,第一连接件61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6固定连接,第二光源13与第一连接件6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光源13包括固定件131、连接轴132、连接块133、连接架134、第二光源灯泡135,固定件131与第二支撑板6固定连接,第二气缸51穿过第一连接件61、第二支撑板6通过连接轴132与连接块133连接,连接架134与连接块13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光源灯泡135可拆卸的设置在连接架134下方。
23.本实用新型在检测光滑表面时,先通过第一光源12对产品进行检测,第一光源12呈角度照射产品,第一光源12的光线被反射到投影墙2上,投影墙2距产品的距离要大于第一光源12距产品的距离。产品的缺陷瑕疵在投影墙2上被放大,通过人工肉眼可快速识别出有瑕疵的产品。对于没有瑕疵的产品再通过第二光源13对产品进行检测,第二光源13从产品上方照射产品,光线通过产品时被发射,感光板4检测光线的角度,当产品上有缺陷瑕疵时,缺陷瑕疵处的光线反射角度会发生变化,如图5所示,产品无缺陷瑕疵时,产品同一照射角度的光线反射后的角度都是相同的,如图6所示。感光板4将检测的光线角度信息传递给电脑9,电脑9根据处理程序判断产品是否有瑕疵缺陷。
24.第一光源12照射产品时,第三气缸52驱动第二连接件71转动,第一光源12也随着转动,第一光源12在转动的过程中可对产品进行全面照射,从而相关人员可从投影墙2上观察整个产品是否有瑕疵缺陷。第二光源13照射产品时,第二气缸51通过连接轴132驱动连接块133转动,连接块133与连接架134转动连接,在第二光源灯泡135和连接架134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连接架134始终垂直地面,连接架134在连接块133的转动过程中不断进行水平移动,第二光源灯泡135在水平方向来回照射产品,产品被全面照射,感光板4能够检测到整个产品的反射光线角度。第一气缸53可通过旋转台8转动来转动产品,更增加了产品检测的全面性。
25.本实用新型先利用人工通过第一光源12对产品进行检测,通过观看产品的投影进行检测,防止光线直射人的眼睛。然后利用电脑9通过感光板4检测的产品反射光线的角度对产品进行检测,防止细小的缺陷瑕疵没有通过第一光源12检测出来。第一光源12可对比较大的缺陷瑕疵进行检测,第二光源13可对细小的缺陷瑕疵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双重光源检测,检测效率高,检测效果好,既避免了光源对人眼的损伤,又提高了检测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