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端面封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63853发布日期:2021-11-18 11:2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孔端面封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孔端面封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在对设备或管路等试件进行气密性检测时,需要将试件上的通孔进行封堵,再将压缩空气输入到试件中,再通过气密性检测仪进行气密性的检测,因此,密封是试件在进行气密性检测前的重要步骤,现有技术中,试件密封的方法大多为卡箍或橡胶密封,密封效果不佳,且安装和拆卸的过程复杂,影响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孔端面封堵连接器,以对端面存在多个通孔的试件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密封操作。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多孔端面封堵连接器,包括外套、后连接座和若干芯轴,所述外套为筒状结构,其一开口端设有封闭的端盖,所述后连接座插接于外套内或套设于外套外,与外套侧壁滑动相接;
6.所述外套端盖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插孔,所述后连接座上开设有若干第二插孔,所述芯轴滑动插接于第一插孔,所述芯轴的端部与第二插孔连接固定;所述后连接座上开设有第二注气孔;所述芯轴内开设有贯通其两端的第一注气孔;
7.所述芯轴远离后连接座的端部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芯轴的外周套设有封堵胶圈和密封胶圈,所述封堵胶圈位于第一卡接件和密封胶圈之间,所述密封胶圈的外径大于所述封堵胶圈的外径;
8.所述芯轴和第一插孔之间、芯轴和第二插孔之间,以及后连接座和外套之间均设有密封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封堵胶圈和第一卡接件之间的芯轴外周套设有第一垫圈;
10.所述封堵胶圈和密封胶圈之间的芯轴外周套设有第二垫圈。
11.进一步地,还包括隔套,所述隔套为筒状结构,其一开口端设有封闭的端板,所述芯轴与端板邻近外套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卡接件;
12.所述第二卡接件为第二卡簧。
13.进一步地,所述端板远离外套的端面上开设有嵌槽,所述密封胶圈嵌于嵌槽内。
14.进一步地,所述后连接座插接于所述外套内;
15.所述后连接座位于外套外的端部设有外凸的环形凸起。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件为第一卡簧。
17.进一步地,所述芯轴依次包括卡接段、插接段和连接段,所述第二插孔依次包括插接孔、连接孔和第三注气孔,所述插接段插接于插接孔内,所述连接段螺纹连接于连接孔内;
18.所述插接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卡接段的直径;所述插接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直径。
1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卡接段和第一插孔接触面上的第一密封圈,以及设置于插接段和插接孔接触面上的第二密封圈,以及设置于后连接座和外套接触面上的第三密封圈;
20.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均为丁腈橡胶o型密封圈。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一插孔外壁上所开设的环形槽内;
22.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插接段外壁上所开设的环形槽内;
23.所述第三密封圈位于后连接座外壁上所开设的环形槽内。
2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5.(1)该多孔端面封堵连接器,通过驱动压推动外套和多个芯轴相对移动,同时对多组封堵胶圈和密封胶圈进行压紧操作,实现多孔同时密封,显著提高试件的气密性检测效率。
26.(2)该多孔端面封堵连接器,利用封堵胶圈的弹性变形来封堵试件通孔,封堵效果好,且可多次重复利用。
27.(3)该多孔端面封堵连接器,封堵胶圈和密封胶圈同时对通孔内部和通孔开口处形成双重密封结构,密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28.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孔端面封堵连接器仰视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孔端面封堵连接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图2的a

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孔端面封堵连接器隔套剖面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孔端面封堵连接器外套剖面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孔端面封堵连接器后连接座剖面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孔端面封堵连接器芯轴剖面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0037]1‑
第一卡簧;2

第一垫圈;3

封堵胶圈;4

第二垫圈;5

密封胶圈;6

隔套;61

端板;611

第三插孔;612

嵌槽;7

第二卡簧;8

第一密封圈;9

外套;91

端盖;911

第一插孔;10

第二密封圈;11

第三密封圈;12

芯轴;121

卡接段;122

插接段;123

连接段;124

第一注气孔;13

后连接座;131

第二注气孔;132

第二插孔;1321

插接孔;1322

连接孔;1323

第三注气孔;133

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4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1]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42]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孔端面封堵连接器,包括外套9、后连接座13和三个芯轴12,该外套9为筒状结构,其一开口端设有封闭的端盖91,后连接座13插接于外套9内或套设于外套9外,与外套9的内侧壁滑动相接;外套9端盖91上开设有三个第一插孔911,后连接座13上开设有三个第二插孔132,芯轴12滑动插接于第一插孔911,芯轴12的端部与第二插孔132连接固定;后连接座13上开设有第二注气孔131;芯轴12内开设有贯通其两端的第一注气孔124;芯轴12远离后连接座13的端部设有第一卡簧1,芯轴12的外周套设有封堵胶圈3和密封胶圈5,封堵胶圈3位于第一卡接件和密封胶圈5之间,密封胶圈5的外径大于封堵胶圈3的外径;芯轴12和第一插孔911之间、芯轴12和第二插孔132之间,以及后连接座13和外套9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0043]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孔端面封堵连接器,使用时,将带有封堵胶圈3的芯轴12端插入试件通孔内,通过第二注气孔131向外套9和后连接座13之间的腔体内注气,推动外套9沿轴向往隔套6的方向运动,封堵胶圈3受压变形,封堵在通孔处;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驱动压推动外套9和多个芯轴12相对移动,同时对多组封堵胶圈和密封胶圈进行压紧操作,可实现试件上的三个通孔的同时封堵,显著提高试件的气密性检测效率;利用封堵胶圈3的弹性变形来封堵试件通孔,封堵效果好,且可多次重复利用;封堵胶圈3和密封胶圈5同时对通孔内部和通孔开口处形成双重密封结构,密封效果更好。
[0044]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孔端面封堵连接器中,封堵胶圈3和第一卡接件之间的芯轴12外周套设有第一垫圈2;封堵胶圈3和密封胶圈5之间的芯轴12外周套设有第二垫圈4。为封堵胶圈3的两端提供抵接面,使其能够两端受压,达到径向膨胀的目的,对试件通孔进行封堵。
[0045]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孔端面封堵连接器还包括隔套6,该隔套6为筒状结构,其一开口端设有封闭的端板61,芯轴12与端板61邻近外套9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卡簧7,用于限定隔板和芯轴12的相对位置,保证密封胶圈5与第二垫圈4、封堵胶圈3、第一垫圈2、第一卡簧1之间均为相接关系,使外套9的移动能够转化为封堵胶圈3的形变量。
[0046]
进一步地,端板61远离外套9的端面上开设有嵌槽612,密封胶圈5嵌于嵌槽612内,
用于对密封胶圈5的延展直径进行限制,使其能够在受到隔套6的挤压时,沿其厚度方向挤压,对通孔开口处形成更好的密封效果。
[0047]
本实施例中,后连接座13插接于外套9内,后连接座13位于外套9外的端部设有外凸的环形凸起133,以对后连接座13的插接深度作出限制,使外套9和后连接座13之间留存有空隙,供注入空气以形成驱动后连接座13运动的驱动压。
[0048]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芯轴12依次包括卡接段121、插接段122和连接段123,第二插孔132依次包括插接孔1321、连接孔1322和第三注气孔1323,其中,插接段122插接于插接孔1321内,连接段123螺纹连接于连接孔1322内,使芯轴12和后连接座13连接固定。
[0049]
在本实施例中,插接段122的直径大于卡接段121的直径,插接孔1321的直径大于连接孔1322的直径,对芯轴12的行程进行限定,以便于安装时芯轴12的定位;插接段122的直径大于卡接段121的直径,也可保证插接段122的机械强度,避免其因设置环形槽而造成侧壁过薄。
[0050]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密封结构为密封圈,具体包括设置于芯轴12卡接段121和外套9第一插孔911接触面上的第一密封圈8,以及设置于芯轴12插接段122和外套9插接孔1321接触面上的第二密封圈10,以及设置于后连接座13和外套9接触面上的第三密封圈11;其中,第一密封圈8位于第一插孔911外壁上所开设的环形槽内,第二密封圈10位于插接段122外壁上所开设的环形槽内,第三密封圈11位于后连接座13外壁上所开设的环形槽内;该第一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10和第三密封圈11均为丁腈橡胶o型密封圈。
[0051]
本连接器的安装过程:首先,将各密封圈套好后,然后将三个芯轴12分别旋于后连接座13的第二插孔132内,然后将芯轴12从第一插孔911内伸出,在芯轴12上依次安装第二卡簧7、隔套6、密封胶圈5、第二垫圈4、封堵胶圈3、第一垫圈2和第一卡簧1,然后调整芯轴12位置,使三个隔套6均与端盖91相接。
[0052]
检测时,向第二注气孔131内注入空气,使外套9与后连接座13之间的空腔内压力上升,通过驱动压带动后连接座13和芯轴12向试件通孔的外端移动,同时推动外套9沿轴向往隔套6的方向运动,对第一卡簧1、第一垫圈2和封堵胶圈3同时进行压紧操作,使封堵胶圈3和密封胶圈5因受挤压而发生形变,堵塞通孔内腔和通孔开口端,实现通孔的双重密封;第一注气孔124则做为检测压接口。
[0053]
本实施例中,根据结构中对形变量和回弹力的需求,封堵胶圈3为聚氨酯材质的胶圈,密封胶圈5为丁腈橡胶材质的胶圈。
[0054]
本实施例中,芯轴12、卡簧、垫圈和隔套6选用sus型钢结构构件,外套9和后连接座13选用ly12氧化黑型铝制构件。
[0055]
注:文中所述固定连接的方式,如果未进行特殊说明,选用螺纹连接、焊接、粘接等现有的固定连接方式。
[005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