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拉力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3067发布日期:2021-11-25 12:27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拉力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钢筋性能检测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拉力试验机。


背景技术:

2.钢筋在成品销售之前,需要对其采样进行拉伸测试试验,以保障钢筋的耐受力、抗变形力符合要求,进而确保成品品质和经济效益。
3.试验机对钢筋进行试验时,首先将钢筋的两端放置在夹座之间,然后开启夹座,夹座倾斜朝向钢筋的中心移动,对钢筋进行夹持。然而,钢筋在拉伸过程中会产生碎屑,碎屑不断掉落在下面的夹座的缝隙中,为保障钢筋的拉伸实验不受干扰,其需要每次清理缝隙及夹座上的碎屑,从而影响装夹效率,降低生产效益。
4.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筋拉力试验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有助于改善碎屑影响钢筋试验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筋拉力试验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筋拉力试验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钢筋拉力试验机,包括试验机主体和设置在试验机主体上的两夹座,两夹座之间形成有夹口,所述夹座的两竖直侧壁安装有数量不少于2根的连杆,所述连杆远离夹座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连接组件与连杆可拆卸式连接,两所述挡板位于夹座的上方,两所述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允许钢筋通过的通孔,两所述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能抵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筋的两端放在夹口处,开启试验机主体,夹座对钢筋的两端进行夹持,夹座在移动过程中,带动挡板倾斜向钢筋中心靠近,当夹座夹紧钢筋时,钢筋穿设于通孔内,两挡板则置于夹座的上方,从而试验机主体拉伸钢筋时,钢筋表面的碎屑能掉落在挡板上,以减少碎屑掉落进夹座内,进而有利于减少清理碎屑的操作,提高钢筋试验效率。
9.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纹端、第一连接部以及锁紧螺母,所述螺纹端固定在连杆远离夹座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在挡板的侧边,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螺纹端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内,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螺纹端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锁紧螺母与夹座之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通过第一连接部与螺纹端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保证了挡板安装在连杆端部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后续拆装挡板并清理挡板上的碎屑。
11.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限位端和第二连接部,所述限位端固定在连杆远离夹座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在挡板的侧边,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限位端穿设于第二连接孔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利用挡板的重力,使挡板直接被连杆承托,进一步提高了拆装挡板的便捷性。
13.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倒勾、弹性件以及第三连接部,两所述倒勾固定连杆远离夹座的一端,两所述倒勾以连杆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弹性件设置在两倒勾之间,所述弹性件具有推力,所述第三连接部固定在挡板的侧边,所述第三连接部开设有第三连接孔,两所述倒勾穿设于第三连接孔内且与第三连接部卡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倒勾对第三连接部卡接,以实现挡板在连杆端部的固定,倒勾可以有效稳固挡板,保证对挡板的锁紧,同时需要拆装挡板时无需使用额外工具,进一步提高了拆装挡板的便利性。
15.可选的,一所述挡板靠近另一挡板的一侧边顶面固定有遮挡片,所述遮挡片能遮挡两挡板之间的缝隙。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夹座松紧收回时,两挡板随之分开收回,遮挡片则可以减少碎屑从两挡板之间的缝隙掉落到夹座内,进一步提高了对碎屑的收集效果。
17.可选的,所述挡板的顶侧开设有集屑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表面积累碎屑时,可以将碎屑扫进集屑槽内,以使挡板上的碎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清理碎屑,进而减少拆装挡板进行碎屑清理的次数,减少了清理碎屑的工作量。
19.可选的,所述挡板具有磁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挡板可以对碎屑进行吸附,进一步提高对碎屑的收集效果。
21.可选的,所述连杆与夹座可拆卸式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维护夹座或者更换夹座时,可将连杆从夹座上拆卸下来,以便于将连杆安装在新夹座上,提高了连杆的重复利用率。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方案设置挡板,挡板跟随夹座移动,继而使挡板可以遮挡夹座,促使挡板可以收集从钢筋端部掉落的碎屑,减少碎屑掉落到夹座内的情况发生,进而降低了碎屑对试验效率的影响;
25.2.挡板通过第一连接部与螺纹端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保证了挡板安装在连杆端部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后续拆装挡板并清理挡板上的碎屑;
26.3.利用倒勾对第三连接部卡接,以实现挡板在连杆端部的安装固定,倒勾可以有效稳固挡板,保证对挡板的锁紧,同时需要拆装挡板时无需使用额外工具,进一步提高了拆装挡板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主要展示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主要展示连接组件的正视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3主要展示连接组件的正视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0、钢筋;11、试验机主体;12、夹座;13、夹口;2、连杆;3、挡板;31、通孔;32、遮挡片;33、集屑槽;41、螺纹端;42、第一连接部;421、第一连接孔;43、锁紧螺母;51、限位端;52、第二连接部;521、第二连接孔;61、倒勾;62、弹性件;63、第三连接部;631、第三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钢筋拉力试验机。
35.实施例1
36.参照图1,试验机包括试验机主体11和设置在试验机主体11上的两夹座12,两夹座12以竖直方向对称设置,两夹座12之间形成有夹口13。将钢筋10的两端放置进夹口13内,开启试验机主体11,两夹座12倾斜朝向钢筋10中心靠近并夹持在钢筋10的外周,实现对钢筋10的夹持,夹座12夹持钢筋10后,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实现对钢筋10的拉伸试验。
37.参照图1和图2,夹座12面向工作位的竖直侧壁和背向工作位的竖直侧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两连杆2,两连杆2竖直向上延伸,连杆2远离夹座12的一端水平设置有挡板3,挡板3通过连接组件与连杆2可拆卸式连接。
38.参照图2和图3,连接组件包括一体成型在连杆2远离夹座12一端的螺纹端41和固定在挡板3侧边的第一连接部42,第一连接部42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通其厚度的第一连接孔421,第一连接孔421的孔径大于螺纹端41的直径且小于连杆2的直径,螺纹端41穿设于第一连接孔421,第一连接部42的底侧与连杆2的端面抵接,螺纹端41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43,锁紧螺母43位于第一连接部42的上方,锁紧螺母43与第一连接部42的顶侧抵接,以实现挡板3在连杆2上的固定。
39.此外,两挡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中心开设有通孔31,通孔31的直径大于钢筋10的直径,以使钢筋10可以穿过通孔31,同时挡板3对碎屑进行承接,减少碎屑落入夹座12内。
40.其中一挡板3靠近另一挡板3的一侧边顶面固定有遮挡片32,遮挡片32沿两挡板3的缝隙延伸,当两挡板3相互靠近抵接时,遮挡片32位于两挡板3的缝隙的上方,以实现对碎屑的遮挡和收集。
41.其中,挡板3的顶面中心开设有集屑槽33,集屑槽33朝远离钢筋10的方向延伸,从钢筋10表面掉落的碎屑掉落到挡板3的顶面,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工作人员可使用刷子将碎屑扫进集屑槽33内,待集屑槽33内的碎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清理。此外,挡板3还带有一定磁性,该磁性使挡板3可以对碎屑进行吸附,进一步减少碎屑掉落到夹座12内的现象发生。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钢筋拉力试验机的实施原理为:将钢筋10的两端放在夹口13处,开启试验机主体11,夹座12倾斜向朝向钢筋10的中心靠近,对钢筋10的两端进行夹持,夹座12在移动过程中,带动挡板3倾斜向钢筋10中心靠近,当夹座12夹紧钢筋10时,此时钢筋10穿设于通孔31内,两挡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且置于夹座12的上方,从而试验机主体11拉伸钢筋10时,钢筋10表面的碎屑能掉落在挡板3上,以减少碎屑掉落进夹座12内,进而有利于减少清理碎屑的操作,提高钢筋10试验效率。
43.实施例2
4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组件的结构不同。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一体成型在连杆2远离夹座12一端的限位端51和固定在挡板3侧边的第二连接部52,第二连接部52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连接孔521,限位端51穿设于第二连接孔521内,限位端51与第二连接孔521间歇配合,第二连接孔521的孔径小于连杆2的直径,以使第二连接部52的底侧与连杆2的端面抵接。
4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优点在于,该方案利用挡板3的重力使其被承托在连杆2上,可以有效提高拆装挡板3的便捷性。
46.实施例3
4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组件的结构不同。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在连杆2远离夹座12一端的两倒勾61、设置在两倒勾61之间的弹性件62以及固定在挡板3侧边的第三连接部63,弹性件62设为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倒勾6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伸缩弹簧具有将两倒勾61推向相互远离方向的弹性势能,第三连接部63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三连接孔631,第三连接孔631的直径小于连杆2的直径,两倒勾61穿设于第三连接孔631内且与第三连接部63的顶侧面卡接,第三连接部63的底侧与连杆2的端面抵接。
4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优点在于,倒勾61可以有效稳固挡板3,保证对挡板3的锁紧,同时需要拆装挡板3时无需使用额外工具,进一步提高了拆装挡板3的便利性。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