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碳纤维骨架检具与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66097发布日期:2021-11-18 11:3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碳纤维骨架检具与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了检具制作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基于碳纤维骨架检具与工装。


背景技术:

2.以往的碳纤维框架检具主要有2种形式。第一种,是以泡沫为模型,截面为矩形,利用碳纤维板贴在泡沫上,相交处用胶水粘结成型骨架,再把电木板用胶水粘结在骨架上,通过加工电木板的表面作为安装面安装其它检测块零件的,这种骨架由于很多交叉口是用胶水连接的,在检具用到半年以上,就会有拐角处裂开,而且检具丑陋笨重,加工与测量时也不方便装夹固定;第二种,是以碳纤维管子相互撘接用胶水粘接而固定,再在管子上粘结安装块,通过加工安装块的表面作为安装面安装其它检测块零件的,这种骨架的管子与管子连接强度不够好,检测块全部为锁上去的,比较偏重,加工与测量时也不方便装夹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碳纤维骨架检具与工装,其有效降低重量,方便加工与测量,误差小,保证精度。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碳纤维骨架检具,包括:
5.若干个第一接头、若干个第二接头、若干个第三接头、若干个第四接头、若干个第五接头以及若干个第六接头;
6.若干个第一骨架,所述第一骨架由一个所述第一接头、一个第一管体、两个第二管体、两个第三管体、一个第四管体以及一个第五管体组成,所述第一接头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接口和若干个第二接口,若干个所述第一接口沿一个所述第二接口的外表面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接口向所述第二接口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接口上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所述第三管体、所述第四管体、另一个所述第三管体、另一个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分别套接在所述第一接口上,所述第二接口上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用于套接第五管体;
7.若干个第二骨架,所述第二骨架由一个第二接头和若干个第六管体组成,所述第二接头上设有若干个第三接口和若干个第四接口,两个第四接口的一端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接口的中部位置,两个所述第四接口的另一端不相交设置,所述第三接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台阶,所述第四接口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台阶,所述第三接口两端的第三台阶上分别套接有一个第六管体,一个所述第四接口的第四台阶上套接有一个所述第一骨架上的第一管体;
8.若干个第三骨架,所述第三骨架由一个第三接头、一个第七管体、两个第八管体、两个第九管体以及一个第十管体组成,所述第三接头上设有若干个第五接口和第六接口,若干个第五接口垂直设置在所述第六接口的一端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五接口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第五接口远离所述第六接口的一端上设有第五台阶,所述第六接口的另一端上设有第六台阶,所述第七管体、所述第八管体、所述第九管体、所述第十管体、另一个所述第九
管体以及另一个所述第八管体依次套接在所述第五接口的第五台阶上,所述第七管体的另一端套接在所述第二骨架的另一个第四接口的第四台阶上,所述第五管体的另一端套接在所述第六接口的第六台阶上;
9.若干个第四骨架,所述第四骨架由一个第四接头、一个第五接头以及第十一管体组成,所述第四接头包括两个第七接口和两个第八接口,两个所述第七接口的两端相接设置,两个第八接口的一端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七接口的中间,两个所述第八接口的另一端不相交设置;所述第五接头包括两个第九接口和两个第十接口,两个所述第九接口的两端相接设置,两个第十接口的一端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九接口的中间,两个所述第十接口的另一端不相交设置;
10.所述第七接口和第八接口上分别设有第七台阶和第八台阶,所述第九接口和第十接口上分别设有第九接口和第十接口;
11.所述第十一管体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一个所述第七接口的第七台阶和一个所述第九接口的第九台阶上,两个所述第六管体的另一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四接头上的一个第七接口的第七台阶上,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八管体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八接口的第八台阶上,所述第三管体和所述第九管体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十接口的第十台阶上;
12.若干个第五骨架,所述第五骨架由一个第六接头和两个第十二管体组成,所述第六接头上设有若干个第十一接口和若干个第十二接口,两个第十二接口的一端设置在一个所述第十一接口的中部位置,两个所述第十二接口的另一端不相交设置,所述第十一接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十一台阶,所述第十二接口的另一端设有第十二台阶,所述第十一接口两端的第十一台阶上分别套接有一个第十二管体,两个所述第十二接口的第十二台阶上分别套接有所述第四管体和所述第五管体。
13.优选的,所述第二接口呈圆柱状,若干个所述第一接口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接口的一端的周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接口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接口的另一端倾斜。
14.优选的,所述检具还包括若干个检测块,所述检测块由第一板件和第一块体组成,所述第一板件为碳纤维板,所述第一块体由糊状树脂制成,所述检测块设置在所述第六管体、所述第十一管体以及所述第十二管体上,所述第一板件的一端上设有半圆体状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能够贴合所述第六管体、所述第十一管体以及所述第十二管体设置,所述第一板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块体。
15.优选的,所述检具还包括若干个基准块,所述基准块有糊状树脂制成,所述基准块上设有一个半圆体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能够贴合管体设置;所述基准块设置在所述第六管体和所述十二管体上。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增加了管体之间的连接接头,增加了加工与测量基准块,优化了检测块与管体的连接方法,解决了手持件、大型开口检具的整体强度与寿命,方便了加工与测量;
18.2、使用糊状树脂制作第一块体和基准块,有效解决碳纤维材料加工后表面粗糙的问题,糊状树脂凝固后进一步加工第一块体和基准块表面较为光滑,误差小,保证精度。
19.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碳纤维骨架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检测块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准块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25.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26.1、第一骨架;11、第一接头;111、第一接口;113、第二接口;12、第一管体;13、第二管体;14、第三管体;15、第四管体;16、第五管体;
27.2、第二骨架;21、第二接头;22、第三接口;24、第四接口;26、第六管体;
28.3、第三骨架;31、第三接头;311、第五接口;313、第六接口;32、第七管体;33、第八管体;34、第九管体;35、第十管体;
29.4、第四骨架;41、第四接头;411、第七接口;413、第八接口;42、第五接头;421、第九接口;423、第十接口;43、第十一管体;
30.5、第五骨架;51、第六接头;52、第十一接口;54、第十二接口;56、第十二管体;
31.6、检测块;61、第一板件;62、第一凹槽;63、第一块体;
32.7、基准块;71、第二凹槽;
33.8、工装;81、第三凹槽;82、第四凹槽;83、第五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碳纤维骨架检具,包括:
37.若干个第一接头11、若干个第二接头21、若干个第三接头31、若干个第四接头41、若干个第五接头42以及若干个第六接头51;
38.若干个第一骨架1,所述第一骨架1由一个所述第一接头11、一个第一管体12、两个第二管体13、两个第三管体14、一个第四管体15以及一个第五管体16组成,所述第一接头 11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接口111和若干个第二接口113,若干个所述第一接口111沿一个所述
第二接口113的外表面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接口111向所述第二接口113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接口111上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管体12、所述第二管体13、所述第三管体14、所述第四管体15、另一个所述第三管体14、另一个所述第二管体13的一端分别套接在所述第一接口111上,所述第二接口113上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用于套接第五管体16;
39.若干个第二骨架2,所述第二骨架2由一个第二接头21和若干个第六管体26组成,所述第二接头21上设有若干个第三接口22和若干个第四接口24,两个第四接口24的一端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接口22的中部位置,两个所述第四接口24的另一端不相交设置,所述第三接口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台阶,所述第四接口24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台阶,所述第三接口22两端的第三台阶上分别套接有一个第六管体26,一个所述第四接口24的第四台阶上套接有一个所述第一骨架1上的第一管体12;
40.若干个第三骨架3,所述第三骨架3由一个第三接头31、一个第七管体32、两个第八管体33、两个第九管体34以及一个第十管体35组成,所述第三接头31上设有若干个第五接口311和第六接口313,若干个第五接口311垂直设置在所述第六接口313的一端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五接口311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第五接口311远离所述第六接口313的一端上设有第五台阶,所述第六接口313的另一端上设有第六台阶,所述第七管体32、所述第八管体 33、所述第九管体34、所述第十管体35、另一个所述第九管体34以及另一个所述第八管体 33依次套接在所述第五接口311的第五台阶上,所述第七管体32的另一端套接在所述第二骨架2的另一个第四接口24的第四台阶上,所述第五管体16的另一端套接在所述第六接口 313的第六台阶上;
41.若干个第四骨架4,所述第四骨架4由一个第四接头41、一个第五接头42以及第十一管体43组成,所述第四接头41包括两个第七接口411和两个第八接口413,两个所述第七接口411的两端相接设置,两个第八接口413的一端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七接口411的中间,两个所述第八接口413的另一端不相交设置;所述第五接头42包括两个第九接口421和两个第十接口423,两个所述第九接口421的两端相接设置,两个第十接口423的一端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九接口421的中间,两个所述第十接口423的另一端不相交设置;
42.所述第七接口411和第八接口413上分别设有第七台阶和第八台阶,所述第九接口421 和第十接口423上分别设有第九接口421和第十接口423;
43.所述第十一管体43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一个所述第七接口411的第七台阶和一个所述第九接口421的第九台阶上,两个所述第六管体26的另一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四接头41 上的一个第七接口411的第七台阶上,所述第二管体13和所述第八管体33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八接口413的第八台阶上,所述第三管体14和所述第九管体34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十接口423的第十台阶上;
44.若干个第五骨架5,所述第五骨架5由一个第六接头51和两个第十二管体56组成,所述第六接头51上设有若干个第十一接口52和若干个第十二接口54,两个第十二接口54的一端设置在一个所述第十一接口52的中部位置,两个所述第十二接口54的另一端不相交设置,所述第十一接口5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十一台阶,所述第十二接口54的另一端设有第十二台阶,所述第十一接口52两端的第十一台阶上分别套接有一个第十二管体56,两个所述第十二接口54的第十二台阶上分别套接有所述第四管体15和所述第五管体16。
4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口113呈圆柱状,若干个所述第一接口111的一端沿所述第
二接口113的一端的周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接口111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接口113的另一端倾斜。
46.进一步的,所述检具还包括若干个检测块6,所述检测块6由第一板件61和第一块体 63组成,所述第一板件61为碳纤维板,所述第一块体63由糊状树脂制成,所述检测块6设置在所述第六管体26、所述第十一管体43以及所述第十二管体56上,所述第一板件61的一端上设有半圆体状的第一凹槽62,所述第一凹槽62能够贴合所述第六管体26、所述第十一管体43以及所述第十二管体56设置,所述第一板件6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块体63。
47.进一步的,所述检具还包括若干个基准块7,所述基准块7有糊状树脂制成,所述基准块7上设有一个半圆体状的第二凹槽71,所述第二凹槽71能够贴合管体设置;所述基准块 7设置在所述第六管体26和所述十二管体上。
4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装8,请参考图4,包括以下结构:
49.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五骨架5的第三凹槽81,用于容纳第一板件61 的第四凹槽82以及用于容纳所述基准块7的第五凹槽83。
5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碳纤维骨架检具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制作所述第一接头11、所述第一接头11、所述第二接头21、所述第三接头31、所述第四接头41、所述第五接头42以及所述第六接头51:分别制作与每个接头对应的电木模具,再使用碳纤维布包裹碳粉放入所述电木模具得到各个接头;
52.制作骨架:各个管体由空心碳纤维管道制成,将各个管体套接在各接头的台阶上,得到骨架;所述管体上涂有胶水,能够将所述管体固定在所述接口上;
53.制作检测块6:在第一板件61的第一凹槽62上涂上胶水,将所述第一板件61通过第一凹槽62固定在所述第六管体26上,使用长方体模型制作第一块体63,将所述长方体模型卡接在所述第一板件61上,向所述长方体模型内注入糊状树脂,待糊状树脂凝固后,将所述长方体模型拆除;
54.制作基准块7:使用模型制作基准块7,向所述模型内注入糊状树脂,待凝固后拆除模型得到基准块7,将所述基准块7放入所述第五凹槽83,将所述基准块7的第二凹槽71上涂上胶水。
55.进一步的,将所述骨架放置在所述工装8上,将所述第五骨架5放入第三凹槽81中,将所述第一板件61通过第一凹槽62固定在所述第六管体26上,将所述基准块7通过所述第二凹槽71贴合设置在所述管体上;
56.进一步的,将所述骨架从所述工装8上取出,使用长方体模型制作所述第一块体63,将所述长方体模型卡接在所述第一板件61的一端上,向所述长方体模型内注入糊状树脂,待糊状树脂凝固后,将所述长方体模型拆除。
57.进一步的,所述胶水为环氧树脂胶泥。
58.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块6设置在所述骨架的外侧。
59.进一步的,所述基准块7设置在所述骨架的外侧。
60.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述第一骨架1由一个所述第一接头11、一个第一管体12、两个第二管体13、两个第三管体14、一个第四管体15以及一个第五管体16组成,所述第一接头11上设有六个第一接口111和一个第二接口113,六个所述第一接口111沿一个所述第二接口113的外表面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接口111向所述第二接口113倾斜设置,每个
所述第一接口111上都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管体12、所述第二管体13、所述第三管体14、所述第四管体15、另一个所述第三管体14、另一个所述第二管体13的一端分别依次套接在所述第一接口111上,所述第二接口113上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用于套接第五管体16。
6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骨架2由一个第二接头21和两个第六管体26组成,所述第二接头 21上设有一个第三接口22和两个第四接口24,两个第四接口2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接口22的中部位置,两个所述第四接口24的另一端不相交设置,所述第三接口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台阶,所述第四接口24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台阶,所述第三接口22两端的第三台阶上分别套接有一个第六管体26,一个所述第四接口24的第四台阶上套接有一个所述第一骨架1上的第一管体12。
6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接口113呈圆柱状,若干个所述第一接口111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接口113的一端的周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接口111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接口113 的另一端倾斜。
6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骨架3由一个第三接头31、一个第七管体32、两个第八管体33、两个第九管体34以及一个第十管体35组成,所述第三接头31上设有六个第五接口311和一个第六接口313,六个第五接口311垂直设置在一个所述第六接口313的一端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五接口311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第五接口311远离所述第六接口313的一端上设有第五台阶,所述第六接口313的另一端上设有第六台阶,所述第七管体32、所述第八管体33、所述第九管体34、所述第十管体35、另一个所述第九管体34以及另一个所述第八管体33 依次套接在所述第五接口311的第五台阶上,所述第七管体32的另一端套接在所述第二骨架2的另一个第四接口24的第四台阶上,所述第五管体16的另一端套接在所述第六接口313 的第六台阶上。
64.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骨架4由一个第四接头41、一个第五接头42以及第十一管体43组成,所述第四接头41包括两个第七接口411和两个第八接口413,两个所述第七接口411的两端相接设置,两个第八接口413的一端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七接口411的中间,两个所述第八接口413的另一端不相交设置;所述第五接头42包括两个第九接口421和两个第十接口 423,两个所述第九接口421的两端相接设置,两个第十接口423的一端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九接口421的中间,两个所述第十接口423的另一端不相交设置。
65.所述第七接口411和第八接口413上分别设有第七台阶和第八台阶,所述第九接口421 和第十接口423上分别设有第九接口421和第十接口423。
66.所述第十一管体43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一个所述第七接口411的第七台阶和一个所述第九接口421的第九台阶上,两个所述第六管体26的另一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四接头41 上的一个第七接口411的第七台阶上,所述第二管体13和所述第八管体33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八接口413的第八台阶上,所述第三管体14和所述第九管体34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十接口423的第十台阶上。
67.进一步的,所述第五骨架5由一个第六接头51和两个第十二管体56组成,所述第六接头51上设有若干个第十一接口52和若干个第十二接口54,两个第十二接口54的一端设置在一个所述第十一接口52的中部位置,两个所述第十二接口54的另一端不相交设置,所述第十一接口5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十一台阶,所述第十二接口54的另一端设有第十二
台阶,所述第十一接口52两端的第十一台阶上分别套接有一个第十二管体56,两个所述第十二接口54的第十二台阶上分别套接有所述第四管体15和所述第五管体16。
68.进一步的,所述检具还包括检测块6,所述检测块6由第一板件61和第一块体63组成,所述第一板件61为碳纤维板,所述第一块体63由糊状树脂制成,所述检测块6设置在所述第六管体26、所述第十一管体43以及所述第十二管体56上,所述第一板件61的一端上设有半圆体状的第一凹槽62,所述第一凹槽62能够贴合所述第六管体26、所述第十一管体43 以及所述第十二管体56设置,所述第一板件6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块体63。
69.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所述检测块6的数量为16个,其中第二骨架2的第六管体 26上设有5个检测块6,两个所述第四骨架4上分别设有3个检测块6,所述第五骨架5上设有5个检测块6。
70.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所述基准块7的数量为6个,其中第二骨架2上设有两个基准块7,所述基准块7设置在所述检测块6的两侧;每个所述第四骨架4上设有一个基准块7,所述基准块7设置在两个所述检测块6之间,所述第五骨架5上设有两个基准块7,两个所述基准块7分别设置在所述检测块6的两侧。
71.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