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0596发布日期:2021-11-25 13:0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针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针。


背景技术:

2.目前各种插接式的电气线路连接器,一般由盒体和插针组成,输入、输出电线通过焊接、螺丝压接或端子插接等方式与插针连接,插针一般分为公插针和母插针,公插针上具有实心棒状的插针,母插针上具有与公插针相配合的圆筒形插针或插槽,公插针和母插针相互插接后,即可使连接于两连接器上的线路导通。
3.公开号为cn20100802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弹片压接式插针结构,用于电气线路连接,由针架、压接弹片和插针组成。压接弹片3由长条形不锈钢弹片弯曲成环状而成,其上设有条形孔和凸块,条形孔套设固定于针架上。安装电线时,将螺丝刀插入针架内,再将电线伸入条形孔内,拔出螺丝刀,即可将电线紧紧夹在针架上。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连接牢固,尤其适合在有振动的环境中应用。
4.但是上述专利仍存在以下问题:
5.1.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结构强度较弱,测试精度较低。
6.2.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电池针和转接pcb接触稳定性较弱,接触不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过程中结构强度较弱,测试精度较低和使用过程中,电池针和转接pcb接触稳定性较弱的问题。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9.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针,包括电池针本体、电池针头部和电池针尾部,且所述电池针本体、电池针头部和电池针尾部为一体成型设计,所述电池针头部和电池针尾部分别设在电池针本体前后两端,且所述电池针头部和电池针尾部均与电池针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池针头部设有上下平行的第一导通接触端和第二导通接触端,所述第一导通接触端设在下端,所述第二导通接触端设在上方。
10.进一步,所述第二导通接触端上端和前端一侧分别设有接刀口和第二导通接触端接触面,所述接刀口和第二导通接触端接触面均与第二导通接触端固定连接。
11.进一步,所述第一导通接触端后端下方一侧设有电池针连接面,所述电池针连接面与第一导通接触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池针连接面下端还设有固定板坡面,所述第一导通接触端前端一侧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导通接触端接触面。
12.进一步,第一导通接触端和第二导通接触端之间设有连接通板,所述连接通板与第一导通接触端和第二导通接触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通板上端一侧还固定连接有限位卡片。
13.进一步,所述电池针本体设有第一伸缩弹片、第二伸缩弹片和第三伸缩弹片,所述
第一伸缩弹片位于上方,所述第二伸缩弹片位于中间,所述第三伸缩弹片位于下方,且所述第一伸缩弹片、第二伸缩弹片和第三伸缩弹片的位置上下平行。
14.进一步,所述电池针尾部设有测试体接触端,所述测试体接触端后端设有测试体接触端接触面,所述测试体接触端接触面与测试体接触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测试体接触端前端上方外侧还固定连接有测试体接触端第一连接坡面,所述测试体接触端前端中间部位还开有测试体接触端第二连接坡面。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时,通过第一伸缩弹片、第二伸缩弹片和第三伸缩弹片组合的方式,增强结构强度,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电池针头部上的第二导通接触端的第二导通接触端接触面可以通过压缩变形的方式与转接pcb接触,使接触牢固,增强接触稳定性,延伸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针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针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a部放大图;
20.附图中涉及到的附图标记有:
21.电池针本体1、第一伸缩弹片101、第二伸缩弹片102、第三伸缩弹片103、电池针头部2、第一导通接触端201、电池针连接面202、固定板坡面203、第一导通接触端接触面204、连接通板205、限位卡片206、第二导通接触端207、接刀口208、第二导通接触端接触面209、电池针尾部3、测试体接触端301、测试体接触端接触面302、测试体接触端第一连接坡面303、测试体接触端第二连接坡面304。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3.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4.实施例一
25.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池针,包括电池针本体1、电池针头部2和电池针尾部3,且电池针本体1、电池针头部2和电池针尾部3为一体成型设计,电池针头部2和电池针尾部3分别设在电池针本体1前后两端,且电池针头部2和电池针尾部3均与电池针本体1固定连接,电池针头部2设有上下平行的第一导通接触端201和第二导通接触端207,第一导通接触端201设在下端,第二导通接触端207设在上方。
26.第二导通接触端207上端和前端一侧分别设有接刀口208和第二导通接触端接触面209,接刀口208和第二导通接触端接触面209均与第二导通接触端207固定连接。
27.第一导通接触端201后端下方一侧设有电池针连接面202,电池针连接面202与第一导通接触端201固定连接,且电池针连接面202下端还设有固定板坡面203,第一导通接触
端201前端一侧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导通接触端接触面204。
28.第一导通接触端201和第二导通接触端207之间设有连接通板205,连接通板205与第一导通接触端201和第二导通接触端207固定连接,且连接通板205上端一侧还固定连接有限位卡片206。
29.实施例二
30.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改进,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池针,包括电池针本体1、电池针头部2和电池针尾部3,且电池针本体1、电池针头部2和电池针尾部3为一体成型设计,电池针头部2和电池针尾部3分别设在电池针本体1前后两端,且电池针头部2和电池针尾部3均与电池针本体1固定连接,电池针头部2设有上下平行的第一导通接触端201和第二导通接触端207,第一导通接触端201设在下端,第二导通接触端207设在上方。
31.第二导通接触端207上端和前端一侧分别设有接刀口208和第二导通接触端接触面209,接刀口208和第二导通接触端接触面209均与第二导通接触端207固定连接。
32.第一导通接触端201后端下方一侧设有电池针连接面202,电池针连接面202与第一导通接触端201固定连接,且电池针连接面202下端还设有固定板坡面203,第一导通接触端201前端一侧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导通接触端接触面204。
33.第一导通接触端201和第二导通接触端207之间设有连接通板205,连接通板205与第一导通接触端201和第二导通接触端207固定连接,且连接通板205上端一侧还固定连接有限位卡片206。
34.电池针本体1设有第一伸缩弹片101、第二伸缩弹片102和第三伸缩弹片103,第一伸缩弹片101位于上方,第二伸缩弹片102位于中间,第三伸缩弹片103位于下方,且第一伸缩弹片101、第二伸缩弹片102和第三伸缩弹片103的位置上下平行。
35.电池针尾部3设有测试体接触端301,测试体接触端301后端设有测试体接触端接触面302,测试体接触端接触面302与测试体接触端301固定连接,且所述测试体接触端301前端上方外侧还固定连接有测试体接触端第一连接坡面303,所述测试体接触端301前端中间部位还开有测试体接触端第二连接坡面304。
36.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优点在于:
37.实施例二中的实用新型相比于实施例一,整体结构更加完善,电池针本体1上的第一伸缩弹片101、第二伸缩弹片102和第三伸缩弹片103组合的方式,增强电池针的结构强度,测试体接触端301上的测试体接触端接触面302、测试体接触端第一连接坡面303和测试体测试体接触端第二连接坡面304都有利于增强结构强度,延长电池针使用寿命。
3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