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稳定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4371发布日期:2022-01-19 15:5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稳定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变送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稳定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


背景技术:

2.温度变送器是一种将物理测量信号或普通电信号转换为标准电信号输出或能够以通讯协议方式输出的设备,主要用于工业过程温度参数的测量和控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纤、纺织、橡胶、建材、电力、冶金、医药、食品等工业领域现场测温过程控制,也可与相关仪表配套使用。由于变送器使用的环境复杂,需要定时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现有的变送器不便于对其保护壳进行拆卸与安装,不方便对其进行检修;且采用常规的散热方式不能对变送器本体进行均匀散热,长时间工作后会影响变送器本体的使用效果,故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固定稳定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定稳定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包括壳体、相配合盖合于壳体上的壳盖、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变送器本体、以及与变送器本体相连接的检测探杆,所述壳体与壳盖之间通过多组锁紧机构相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变送器本体进行均匀散热的散热机构,所述检测探杆上设置有固定封闭机构,所述固定封闭机构用于对检测探杆进行安装与密封。
5.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件、第一弹簧、锁紧块、拉杆、第二弹簧和拉环,所述第一锁紧件滑动穿设于壳盖上,且该第一锁紧件穿设于第一弹簧内,所述壳盖内开设有容置腔,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容置腔内部,其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锁紧件和容置腔的内壁上,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空腔,所述锁紧块滑动穿设于空腔内,所述连杆的一端与锁紧块相连接,所述锁紧块与锁紧件输出端均开设有结构相配合的斜面,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拉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空腔内壁和锁紧块相连,所述拉环转动设置于拉杆的另一端。
6.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设置为按动部、连接部、锁紧部和限位部,所述按动部与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与锁紧部相连接,所述锁紧部和锁紧块上均开设有结构相配合的斜面,所述限位部设置于连接部上,且该限位部与第一弹簧的一端相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紊流腔、第一风扇和紊流板,所述紊流腔设置于壳体内,所述第一风扇和紊流板均设置于紊流腔内,所述紊流板上均匀开设有多组散热通道,多组所述散热通道用于均匀排出第一风扇所产生的气流。
8.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通道设置呈长条状。
9.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通道设置呈孔状。
10.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储流腔、第二风扇、隔板、出气端口和螺旋散热管,所
述储流腔设置于壳体内,所述第二风扇和隔板均设置于储流腔内,所述出气端口设置于隔板上,其进气口与储流腔相连通,所述螺旋散热管相配合设置于壳体内,其进气口与出气端口的出气口相连通,且该螺旋散热管套设于变送器本体上,所述螺旋散热管上均匀开设有多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用于排出对变送器本体进行散热的气流。
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密封结构包括法兰盘、密封垫和定位柱,所述法兰盘和密封垫均相配合套设于检测探杆上,所述定位柱的端部连接于密封垫上,所述法兰盘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相配合穿设于定位孔内。
12.进一步地,所述法兰盘和密封垫上均开设有装配孔,且所述法兰盘上的装配孔和密封垫上的装配孔一一对应。
13.进一步地,所述法兰盘上连接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相配合滑动套设于检测探杆上。
14.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外螺纹接头、槽口和锁紧螺母,所述外螺纹接头与法兰盘相连接,所述槽口开设于外螺纹接头上,所述螺母旋配于外螺纹接头上。
15.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散热窗。
1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壳盖之间还通过一连接索相连接。
17.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壳体和壳盖通过多组锁紧机构进行连接,方便壳体与壳盖之间进行拆卸与安装,便于对变送器本体进行检修和维护;同时,在壳体内部设置的第一风扇或第二风扇能够产生流动的气流,通过散热通道或螺旋散热管能够将气流流均匀的作用于变送器本体上,能够对变送器本体进行均匀散热,确保变送器本体能够持续工作,并将壳体内部的热量及时散至外部;通过固定封闭机构和调节组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将装置固定于被检设备上,且可通过调节组件对检测探杆的使用状态进行调节,同时也能减少检测探杆与被检设备之间装配处温度的流失,故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于实施例1中的剖视示意图;
20.图3是锁紧机构锁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锁紧机构解除锁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法兰盘、外螺纹接头与锁紧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实施例1中紊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实施例2中紊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本实用新型于实施例3中的剖面示意图。
27.图中:1、壳体;2、壳盖;3、变送器本体;4、检测探杆;5、锁紧机构;51、锁紧件;511、按动部;512、连接部;513、锁紧部;514、限位部;52、第一弹簧;53、锁紧块;54、拉杆;55、第二弹簧;56、拉环;6、散热机构;611、紊流腔;612、第一风扇;613、紊流板;621、储流腔;622、第二风扇;623、隔板;624、出气端口;625、螺旋散热管;7、固定封闭机构;71、法兰盘;72、密封垫;73、定位柱;8、调节组件;81、外螺纹接头;82、槽口;83、锁紧螺母;9、散热窗;10、连接索。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29.实施例1
3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固定稳定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包括壳体1、相配合盖合于壳体1上的壳盖2、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变送器本体3、以及与变送器本体3相连接的检测探杆4,壳体1与壳盖2之间通过多组锁紧机构5相连接,壳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变送器本体3进行均匀散热的散热机构6,检测探杆4上设置有固定封闭机构7,固定封闭机构7用于对检测探杆4进行安装与密封,采用锁紧机构5能够对壳体1和壳盖2进行锁合固定,方便对两者之间进行拆装,便于对壳体1内部的变送器本体3进行维护;且壳体1内部设置的散热机构6能够对长时间使用的变送器本体3进行均匀散热,降低变送器本体3的使用温度;同时,检测探杆4上设置有固定封闭机构7,配合使用螺栓能够将本装置稳定牢靠地安装于被检设备上,并且能够保证检测探杆4与被检设备之间装配处的封闭性,减少被检设备内部温度的流失,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31.具体地,上述中的壳体1、壳盖2、变送器本体3以及检测探杆4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属于本技术领域现有技术,本技术为对其进行改进,故不再赘述。
32.如图3至图5所示,锁紧机构5包括锁紧件51、第一弹簧52、锁紧块53、拉杆54、第二弹簧55和拉环56,第一锁紧件51滑动穿设于壳盖2上,且该第一锁紧件51穿设于第一弹簧52内,壳盖2内开设有容置腔,第一弹簧52位于容置腔内部,其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锁紧件51和容置腔的内壁上,壳体1上开设有空腔,锁紧块53滑动穿设于空腔内,连杆的一端与锁紧块53相连接,锁紧块53与锁紧件51输出端均开设有结构相配合的斜面,第二弹簧55套设于拉杆54上,第二弹簧55的两端分别与空腔内壁和锁紧块53相连,拉环56转动设置于拉杆54的另一;锁紧件51设置为按动部511、连接部512、锁紧部513和限位部514,按动部511与连接部512相连接,连接部512与锁紧部513相连接,锁紧部513和锁紧块53上均开设有结构相配合的斜面,限位部514设置于连接部512上,且该限位部514与第一弹簧52的一端相连接,通过在锁紧件51上设置限位部514,能够确保锁紧件51于容置腔内进行直线滑动,避免因锁紧件51晃动而出现的锁合状态不牢固的现象,在对变送器本体3进行检修和维护时,需要解除壳体1和壳盖2之间的锁紧状态,拉动拉环56并动拉杆54沿空腔进行滑动,使得拉杆54带动锁紧块53向靠近拉环56的一侧运动,同时压缩第二弹簧55,当锁紧块53与锁紧件51分离时,利用第一弹簧52的弹性恢复力带动锁紧件51上升,直至锁紧件51中的锁紧部513运动至锁紧块53的上方,此时解除锁紧机构5的锁合作用,壳体1和壳盖2分离;在检修完后,将壳盖2盖合于壳体1上,按动锁紧件51的按动部511并使得第一弹簧52拉伸,由按动部511带动整个锁紧件51下滑,由于锁紧部513和锁紧块53上均开设有结构相配合的斜面,锁紧件51下滑时会使两组斜面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带动锁紧块53向靠近拉环56的一侧滑动,并对第二弹簧55进行压缩,当锁紧件51中的锁紧部513到达一定位置时,会与锁紧块53相分离,此时利用第二弹簧55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带动锁紧块53回复至原位置,使得锁紧块53与锁紧件51重新卡合,重新使壳体1和壳盖2处于锁合状态。
33.如图2和图7所示,散热机构6包括紊流腔611、第一风扇612和紊流板613,紊流腔611设置于壳体1内,第一风扇612和紊流板613均设置于紊流腔611内,紊流板613上均匀开
设有多组散热通道,多组散热通道用于均匀排出第一风扇612所产生的气流,散热通道设置呈长条状,在对变送器本体3进行散热时,第一风扇612会于紊流腔611内产生气流,紊流腔611内的气流通过紊流板613上开设的长条状散热通道排出,经由每组长条状散热通道排出气流较为均匀和稳定,因此散热效果较好。
34.如图2和图6所示,固定密封结构包括法兰盘71、密封垫72和定位柱73,法兰盘71和密封垫72均相配合套设于检测探杆4上,定位柱73的端部连接于密封垫72上,法兰盘71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柱73相配合穿设于定位孔内,法兰盘71和密封垫72上均开设有装配孔,且法兰盘71上的装配孔和密封垫72上的装配孔一一对应,检测探杆4在装配至设备时存在一定的装配间隙,且装配简谐处的温度容易流失,采用密封垫72,能够保证固定封闭机构7与被测设备之间的密闭性,通过定位孔和定位柱73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法兰盘71和密封垫72之间进行定位,避免固定时使密封垫72发生错位,确保固定封闭结构与被测装置之间能够牢固连接。
35.如图2和图6所示,法兰盘71上连接有调节组件8,调节组件8相配合滑动套设于检测探杆4上,调节组件8包括外螺纹接头81、槽口82和锁紧螺母83,外螺纹接头81与法兰盘71相连接,槽口82开设于外螺纹接头81上,螺母旋配于外螺纹接头81上,根据不同的工况来对检测探杆4的使用状态进行调节,沿检测探杆4上滑动外螺纹接头81,带动固定封闭机构7于检测探杆4上进行运动,待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后,将锁紧螺母83旋配于外螺纹接头81上,由于外螺纹接头81上开设多组槽口82,锁紧螺母83会对外螺纹接头81的侧壁产生挤压,使得槽口82出现形变,从而使锁紧螺母83对外螺纹接头81进行锁紧,使固定封闭机构7固定于当前位置。
36.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上开设有散热窗9,壳体1内部的散热机构6通过气流对变送器本体3进行散热,气流带走变送器本体3所产生的热量,经由散热窗9排至装置外,壳体1与壳盖2之间还通过一连接索10相连接,避免壳体1和壳盖2分离后壳盖2遗失。
37.实施例2:
38.如图2和图8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散热通道设置呈孔状,与实施例1相比,当紊流腔611内的气流经由紊流板613排出时,经由孔状散热通道排出的气流比长条状散热通道排出的气流更加均匀、更加稳定,故冷却效果更好。
39.实施例3:
40.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散热机构6包括储流腔621、第二风扇622、隔板623、出气端口624和螺旋散热管625,储流腔621设置于壳体1内,第二风扇622和隔板623均设置于储流腔621内,出气端口624设置于隔板623上,其进气口与储流腔621相连通,螺旋散热管625相配合设置于壳体1内,其进气口与出气端口624的出气口相连通,且该螺旋散热管625套设于变送器本体3上,螺旋散热管625上均匀开设有多组排气孔,排气孔用于排出对变送器本体3进行散热的气流,在对变送器本体3进行散热时,第二风扇622所产生的气流由储气腔经由隔板623上设置的出气端口624进入到螺旋散热管625当中,由于螺旋散热管625上均匀开设有排气孔,用于散热的气流由排气孔排出后均匀作用于变送器本体3的外部,使得变送器本体3能够得到充分散热,故冷却散热效果更好。
41.另外,上述中的壳体1与变送器本体3之间、第一风扇612与紊流腔611内壁之间、第二风扇622与储流腔621之间可采用螺钉的方式进行连接,紊流板613与紊流腔611之间、隔
板623与储流腔621之间均可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螺旋散热管625可通过卡扣固定于壳体1的内壁上;且上述中的第一风、紊流板613、第二风扇622、螺旋散热管625、密封垫72和外螺纹接头81的具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均属于本技术领域现有技术,本技术未对其进行改进,故不再赘述。
4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壳体1和壳盖2通过多组锁紧机构5进行连接,方便壳体1与壳盖2之间进行拆卸与安装,便于对变送器本体3进行检修和维护;同时,在壳体1内部设置的第一风扇612或第二风扇622能够产生流动的气流,通过散热通道或螺旋散热管625能够将气流流均匀的作用于变送器本体3上,能够对变送器本体3进行均匀散热,确保变送器本体3能够持续工作,并将壳体1内部的热量及时散至外部;通过固定封闭机构7和调节组件8的配合使用,能够将装置固定于被检设备上,且可通过调节组件8对检测探杆4的使用状态进行调节,同时也能减少检测探杆4与被检设备之间装配处温度的流失,故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以实施例3为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43.在对装置进行安装时,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检测探杆4上的位置,于外螺纹接头81上旋下锁紧螺母83,并沿检测探杆4滑动外螺纹接头81,带动固定封闭机构7于检测探杆4上滑动,待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后旋紧锁紧螺母83,将固定封闭机构7固定于当前位置;将密封垫72置于法兰盘71的底部,使得密封垫72上的定位柱73穿入到定位孔中,依次将螺栓穿入法兰盘71和密封垫72上的装配孔中,并由螺栓将本装置固定于被检设备上;
44.在使用过程中,由散热机构6对壳体1内部进行冷却散热,散热机构6中的第二风扇622所产生的气流由储气腔经由出气端口624进入到螺旋散热管625当中,由螺旋散热管625上均匀开设的排气孔将气流均匀作用于变送器本体3的外部,使得变送器本体3能够得到充分散热,带有热量的气流经由壳体1上开设的散热窗9排至装置外部;
45.当需要对变送器本体3进行检修和维护时,解除壳体1和壳盖2之间的锁紧状态,拉动拉环56,使其通过拉杆54带动锁紧块53向靠近拉环56的一侧运动,并压缩第二弹簧55,当锁紧块53与锁紧件51分离时,利用第一弹簧52的弹性恢复力带动锁紧件51进行上升,直至解除锁紧机构5的锁合作用,此时将壳体1和壳盖2进行分离并对变送器本体3进行检修和维护;在检修完后,将壳盖2该和与壳体1盖合于壳体1上,按动锁紧件51的按动部511,使得第一弹簧52进行拉伸,并由按动部511带动锁紧件51下滑,,以使锁紧件51下滑时两组斜面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带动锁紧块53向靠近拉环56的一侧滑动,同时对第二弹簧55进行压缩,当锁紧件51中的锁紧部513到达一定位置时,会与锁紧块53相分离,此时利用第二弹簧55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带动锁紧块53回复至原位置,使得锁紧块53与锁紧件51重新卡合,从而完成壳体1和壳盖2之间的锁合。
4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