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头枕模块拉拔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68660发布日期:2021-11-10 10:1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头枕模块拉拔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饰头枕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头枕模块拉拔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越来越普及,人们在汽车内的时间越来越多,终端用户对车辆内饰用品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多,而汽车头枕是汽车内饰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当用户需要对头枕的高度进行调节时,需要按住按钮来进行高低的调节,但是难免发生头枕杆与座椅上的卡槽和按钮与头枕壳的加工过程中存在误差,导致头枕杆与座椅上的卡槽和按钮与头枕壳的摩擦力过大,用户在调整过程中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拔起,这样的头枕壳属于不合格产品,所以为了规范头枕在用户使用时的一致性,客户在图纸中规定头枕上、下和按钮力要求,需要特定设计加工头枕操作力的检测设备。以往的头枕操作力的检测是将头枕固定在支架上,使用拉力计手动检测,这样存在的弊端:一是在测量过程中受速度和位置约束,导致测量值不准确;二是检测工时长,耗费人力及人工成本;三是测量时没有限位,经常出现过度测量导致测量值不准确。在此背景下,一种汽车头枕模块拉拔力检测装置应运而生,该检测装置机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智能化,节省了很大的人力和财力,并且可以满足不同规格的头枕壳的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头枕模块拉拔力检测装置,通过启动按钮107一键启动,操作方便,节省工时,解决了以往头枕操作力的检测是将头枕固定在支架上,使用拉力计手动检测,在测量过程中受速度和位置约束,导致测量值不准确;检测工时长,耗费人力及人工成本;测量时没有限位,经常出现过度测量导致测量值不准确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汽车头枕模块拉拔力检测装置,其组成包括框架1、检测机构2、夹具机构3和夹紧定位机构4,其中检测机构2中的小底板210与框架1中的底板114 通过螺栓连接,夹具机构3中的夹具底板301与框架1中的夹紧板111通过螺栓连接,夹紧定位机构4中的气缸支架404与方管211通过螺栓连接,需要对头枕模块303检测时,先将安装在夹具机构3中的定位块304上,并通过光电装置213中的传感器识别头枕模块303为哪种型号的头枕,判定是主、副司机头枕方便与检测程序匹配,双手按启动按钮107,夹紧定位机构4中的压紧气缸403顶着中间板402和压板401与夹具机构3中的定位块304配合将头枕模块303夹紧;此时该检测装置将按程序进行检测头枕模块303的向上不解锁操作力≤45n;按钮解锁向上操作力25
±
10n;按钮解锁向下操作力:20
±
10n;按钮解锁力:25
±
5n。 (目的是为了保证头枕在使用过程中一致性,头枕操作力过大会导致在使用时操作不便,头枕操作力过小会导致头枕功能失效)。
6.所述的头枕对颈部的支撑通过按钮进行上下调节,头枕支撑部分需要有足够的抗
冲击性能,所以材料通常选用pehd,为确保舒适性颈部支撑部分发泡正面厚度35.2mm,发泡硬度设定在21
±
2mm,头枕舒适度4.0
±
0.5mm(皮头枕)5.4
ꢀ±
0.5mm(布头枕)。
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8.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流程简单,头枕安装后一键启动,操作方便,节省工时;测量位置按头枕类型进行设定,不会出现过度测量导致的测量结果不准确;测量过程中设备运行速度完全按操作力检测标准执行,不会出现测量值不准确现象;通过更换定位夹具,实现一机多用,可实现平台化产品交替测量。
附图说明
9.图1是一种汽车头枕模块拉拔力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图1中框架1的结构示意图;
11.图3是图1中检测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
12.图4是图1中检测机构2的另一轴测示意图;
13.图5是图1中检测机构2的轴测示意图;
14.图6是图1中夹具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
15.图7是图1中夹紧定位机构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1.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本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汽车头枕模块拉拔力检测装置,其组成包括框架1、检测机构2、夹具机构3和夹紧定位机构4,其中检测机构2中的小底板210与框架1中的底板114通过螺栓连接,夹具机构3中的夹具底板301与框架1中的夹紧板111通过螺栓连接,夹紧定位机构4中的气缸支架404与方管211通过螺栓连接,需要对头枕模块303 检测时,先将安装在夹具机构3中的定位块304上,并通过光电装置213中的传感器识别头枕模块303为哪种型号的头枕,判定是主、副司机头枕方便与检测程序匹配,双手按启动按钮107,夹紧定位机构4中的压紧气缸403顶着中间板402 和压板401与夹具机构3中的定位块304配合将头枕模块303夹紧;此时该检测装置将按程序进行检测头枕模块303的向上不解锁操作力≤45n;按钮解锁向上操作力25
±
10n;按钮解锁向下操作力:20
±
10n;按钮解锁力:25
±
5n。(目的是为了保证头枕在使用过程中一致性,头枕操作力过大会导致在使用时操作不便,头枕操作力过小会导致头枕功能失效)。
17.2.参阅图2,框架1由盖板101、横梁102、纵梁103、竖梁104、光栅105、键盘支架106、启动按钮107、万向轮108、工控机109、气动组件110、夹紧板 111、单孔按钮112、双孔按钮113、底板114、工业电脑115、短竖梁116和底纵梁117组成,其中盖板101与横梁102通过螺栓连接,纵梁103与竖梁104 通过铸直角连接,光栅105与竖梁104通过螺栓连接,键盘支架106与底板114 通过螺栓连接,两个启动按钮107与横梁102通过螺栓连接,万向轮108与横梁 102和竖梁104通过螺栓连接,工控机109与横梁102通过螺栓连接,气动组件 110与底纵梁117通过螺栓连接,底纵梁117与横梁102通过铸直角连接,短竖梁116与横梁102通过铸直角连接,夹紧板111与底板114通过螺栓连接,单孔按钮112和双孔按钮113与横梁102通过螺栓连接,工业电脑115与横梁102 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光栅105的作用是保护操作人员安全;所述的两个启动按钮107需要双手同时按动,启动操作力检测设备;所述的工控机109的作
用是利用程序控制操作力检测步骤(头枕模块303的按钮力、不解锁向上力、解锁向下和解销向上操作力);气动组件110的作用是保护头枕模块303的压合力;所述的单孔按钮112为检测装置照明灯开关安装按钮;所述的双孔按钮113为检测装置复位开关和蜂鸣器,复位开关是设备在运行时出现故障和更换产品型号时均需要进行复位,确保检测机构2处在原点,蜂鸣器是设备在出现故障时启到报警作用。
18.3.参阅图3、图4和图5,检测机构2由伺服电机201、传感器安装板202、拖链203、第一竖梁204、伺服电机ⅰ205、第一横梁206、三角支撑架207、导轨208、主体板209、小底板210、方管211、支座安装板212、光电装置213、安装板214、压力传感器215、导轨ⅰ216、前压板217、拉块218、夹紧气缸219、夹紧气缸连接板220、拉压力传感器221、防护套222、丝杠螺母223、丝杠224、小丝杠225和小丝杠螺母226组成,其中伺服电机201与安装板214通过螺栓连接,传感器安装板202与压力传感器215通过螺栓连接,拖链203与第一竖梁 204固定连接,第一竖梁204与小底板210通过焊接连接,伺服电机ⅰ205与第一横梁206通过螺栓连接,三角支撑架207与主体板209通过螺栓连接,导轨 208与第一竖梁204通过螺栓连接,主体板209与导轨208通过滑块连接,方管 211与第一竖梁204通过焊接连接,支座安装板212与方管211通过螺栓连接,光电装置213与主体板209通过螺栓连接,导轨ⅰ216与安装板214通过螺栓连接,传感器安装板202与导轨ⅰ216通过滑块连接,前压板217与夹紧气缸连接板220通过螺栓连接,拉块218与夹紧气缸219通过螺栓连接,夹紧气缸219 与夹紧气缸连接板220通过螺栓连接,拉压力传感器221与防护套222通过螺栓连接,拉压力传感器221与夹紧气缸连接板220通过螺栓连接,拉压力传感器 221与三角支撑架207通过螺栓连接,丝杠螺母223与丝杠224通过螺纹连接,丝杠224与伺服电机ⅰ205通过刚性联轴器连接,小丝杠225与小丝杠螺母226 通过螺纹连接,小丝杠225与伺服电机201通过刚性联轴器连接,小丝杠螺母 226与传感器安装板202通过螺栓连接,丝杠螺母223与主体板209通过螺栓连接;通过伺服电机201带动压力传感器215左右移动实现对头枕模块303按钮解锁和按钮力检测,拉块218挂接头枕模块303,夹紧气缸219带动拉块218前移,其上的定位销与前压板217上的孔精准定位,将其头枕模块303夹紧,通过伺服电机ⅰ205带动主体板209的上下移动,拉压力传感器221实现头枕模块303上下操作力检测。
19.4.参阅图6,夹具机构3由夹具底板301、防错横板302、头枕模块303、定位块304和防错立板305组成,其中夹具底板301与定位块304通过螺栓连接,防错横板302与定位块304通过螺栓连接,防错立板305与防错横板302通过螺栓连接,头枕模块303插入到定位块304中,通过夹紧定位机构4中的压板401 共同作用将头枕模块303夹紧,防错立板305的作用是防止在将头枕模块303 插入定位块304中插反。
20.5.参阅图7,夹紧定位机构4由压板401、中间板402、压紧气缸403和气缸支架404组成,其中压板401和中间板402与压紧气缸403通过螺栓连接,压紧气缸403和气缸支架404通过螺栓连接。
21.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