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型套筒灌浆饱满度定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74031发布日期:2022-01-27 10:5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型套筒灌浆饱满度定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型套筒灌浆饱满度定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套筒灌浆连接是目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的主要连接方式之一,通过内部带有剪力槽的钢质套筒和灌入高强无收缩的灌浆料实现钢筋连接。为确保钢筋有效锚固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套筒内部灌浆料须填充饱满。由于构件加工精度、现场施工水平等因素,套筒内部可能出现漏浆、少灌的情况。若套筒内部灌浆不饱满,钢筋连接将达不到预期性能,则会带来结构安全隐患,因此,钢筋套筒内部灌浆饱满度的检测尤为重要。
3.目前,现有的套筒灌浆饱满度定量检测方法主要是x射线法和内窥镜法,两种方法均是通过检测套筒内灌浆饱满区或灌浆缺陷区的长度计算得到灌浆饱满度,具有检测结果直观、精度高等优点。但是,无论是x射线法检测设备还是带尺寸测量功能的内窥镜,价格都非常昂贵,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普通的观察型内窥镜又不具备尺寸测量功能,只能观察套筒内腔的灌浆缺陷情况,进行定性判断,无法定量的检测灌浆饱满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型套筒灌浆饱满度定量检测装置,大大降低检测设备的成本。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型套筒灌浆饱满度定量检测装置,包括测量支架和观察型内窥镜,所述测量支架一端上设置有推拉检测尺,所述推拉检测尺上设置有刻度,所述测量支架内设置有过线通道,所述过线通道内设置有拉线,拉线一端穿出过线通道至推拉检测尺一侧、另一端穿出过线通道与重力小球连接,所述观察型内窥镜与测量支架一并伸入套筒内,所述观察型内窥镜用于观察重力小球和套筒内灌浆料的上界面。
6.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支架上还设置有观察导向部,所述观察导向部内设置有观察通道,所述观察型内窥镜伸入观察通道内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支架与观察导向部配合形成圆柱形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观察通道端部和过线通道端部上均设置有朝下开设的过线口。
9.进一步地,所述过线通道位于重力小球的一端上设置有端盖。
10.进一步地,所述过线口与测量支架相邻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过线槽,第一过线槽对应的端盖上设置有第二过线槽,所述过线口、第一过线槽和第二过线槽贯通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支架的长度至少为15cm,所述推拉检测尺的长度至少为10cm。
12.进一步地,所述推拉检测尺上设置有滑动线夹。
13.进一步地,所述推拉检测尺端部设置有限位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将侧视观察型内窥镜的侧视观察功能与落球牵引提升时的测距功能配合使用,通过内窥镜观察落球,以确保落球牵引提升时的起步位置位于灌浆料上界面,再通过落球牵引提升时经过的距离测量灌浆缺陷长度,最终根据测得的灌浆缺陷长度计算得到饱满度。
16.2、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操作便捷,相较于尺寸测量型内窥镜,本实用新型成本很低,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重力小球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完成准备工作后的使用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测量后读数时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过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取出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观察导向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滑动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6.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型套筒灌浆饱满度定量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包括测量支架1和观察型内窥镜2,测量支架一端上设置有推拉检测尺3,推拉检测尺上设置有刻度,测量支架内设置有过线通道4,过线通道内设置有拉线5,拉线一端穿出过线通道至推拉检测尺一侧、另一端穿出过线通道与重力小球6连接,观察型内窥镜与测量支架一并伸入套筒7内,观察型内窥镜用于观察重力小球和套筒内灌浆料的上界面8。
27.观察通道端部和过线通道端部上均设置有朝下开设的过线口11,方便观察型内窥镜朝下观察以及重力小球的抽拉后最终位置的确定,方便抽拉后对检测尺寸进行有效计算。还在过线通道位于重力小球的一端上设置有端盖12,方便更换拉线。
28.使用时,先沿着出浆孔道进行钻孔,钻孔后,对钻孔孔道进行清孔,保持钻孔孔道内壁无杂质,便于装置伸入,随后手持推拉检测尺,先将重力小球水平方向推入钻孔孔道内,然后将测量支架伸入钻孔孔道内并顶着重力小球移动,最终重力小球垂直进入套筒的灌浆缺陷内,随后再将观察型内窥镜从测量支架一侧伸入钻孔孔道内,当然测量支架和观察型内窥镜也可以一并伸入;其中,可以在出浆孔道上设置一个定位塞,定位塞中间开设仿形孔洞,便于装置和观察型内窥镜伸入,起到有效的定位效果。
29.到位后,通过观察型内窥镜观察重力小球,缓慢松开拉线,将重力小球自由落体到灌浆料上界面,落体过程可由侧视观察镜头监控,最终确定小球落到了灌浆料上界面后结束下放,且保证拉线不松垮,参照图3所示,随后根据推拉检测尺上的刻度对拉线进行标记或者抓取对应位置,拉动拉线直至重力小球与测量支架贴合,读取刻度数值,得到拉线行程,参照图4所示,灌浆缺陷长度=重力小球直径+拉线行程+终止点到出浆口中心的距离
(即重力小球与测量支架贴合位置至出浆口中心的距离)。
30.参照图5所示,为了避免测量支架在出浆孔道内移动时,拉线的存在导致测量支架移动不畅或者卡滞,在过线口与测量支架相邻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过线槽111,第一过线槽对应的端盖上设置有第二过线槽112,过线口、第一过线槽和第二过线槽贯通设置为避让通道,拉线能够在避让通道内移动,从而保证测量支架在出浆孔道内时,拉线能够进入避让通道内,而不会在测量支架和出浆孔道之间发生干涉。
31.参照图6所示,测量结束后,先通过拉线将重力小球下放一段距离,然后再手持推拉检测尺将测量支架从出浆口抽出,抽出时,由于重力小球有拉线拖着,不妨碍测量支架的移动,操作简单可靠。
32.观察型内窥镜采用侧视观察镜头,可以直接向下观察,灌浆缺陷长度测得后,可以根据《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规程》db32/t 3754-2020附录d计算灌浆饱满度。
33.上述测量支架的长度至少为15cm,能够有效伸入套筒内;推拉检测尺不宜设置过长,容易损坏,因此推拉检测尺的长度为10cm,满足测量量程需要。上述拉动过程中,当拉动拉线经过推拉检测尺的刻度上限,重力小球还未与测量支架接触时,重复拉动重力小球的步骤,最终拉线行程=刻度满量程+第二次读取数值,从而满足使用需要。
34.参照图7所示,测量支架上还设置有观察导向部9,观察导向部内设置有观察通道,观察型内窥镜伸入观察通道内设置,通过观察导向部的设置,观察型内窥镜在伸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导向和保护效果,避免在狭窄的空间内造成移动不便甚至卡死损坏镜头的问题。具体的,上述的测量支架与观察导向部配合形成圆柱形结构,结构简单,且在孔洞中移动顺畅可靠。
35.参照图8所示,推拉检测尺上设置有滑动线夹13,能够便于将拉线夹持在线夹上,避免用手直接拉动拉线所造成的精度差、抓取不方便等问题,使用时,将拉线直接夹持在滑动线夹上,然后推动滑动线夹移动即可实现拉动小球,滑动线夹还可以作为与推拉检测尺上刻度的对准基准,读取数据更为精准。还在推拉检测尺端部设置有限位部14,保证滑动线夹不掉落。
36.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