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车检测装置及受电弓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97536发布日期:2022-03-02 04:0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来车检测装置及受电弓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列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来车检测装置及受电弓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2.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列车行驶速度不断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对受电弓的可靠性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受电弓状态的智能检测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受电弓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在线定点式检测方式,即在轨道的两侧设置摄像装置,在列车驶入检测区域时对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情况进行拍摄,同时还会设置来车检测装置检测计算列车的车速、以及判断列车的驶入和驶出,有助于摄像装置和补偿光源的调整,但是由于来车检测装置是通过列车先后对两组红外对射装置形成的红外光阻断来检测车速和判断来车方向,因此若在检测过程中由其它物体或动物阻断了红外光则会造成误判,影响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来车检测装置及受电弓检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来车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因其它物体或动物阻断红外光造成误判而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来车检测装置,包括:
5.容纳箱组件,包括用以在车辆轨道两侧分设的第一容纳箱和第二容纳箱,所述第一容纳箱面向所述第二容纳箱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容纳箱面向所述第一容纳箱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呈相对设置;
6.红外对射器,设于所述容纳箱组件,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箱内,所述红外接收器设于所述第二容纳箱内,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红外接收器之间产生的红外光穿设;以及,
7.摄像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箱和所述第二容纳箱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用于在所述红外光被阻断时拍摄所述第一容纳箱与所述第二容纳箱之间区域的图像。
8.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纳箱面向所述第二容纳箱的一侧凸设有第一防护套,且所述第一防护套环绕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周设置;
9.所述第二容纳箱面向所述第一容纳箱的一侧凸设有第二防护套,且所述第二防护套环绕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周设置。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纳箱内设有第一承载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部,各所述第一固定部可开合地设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上,且面向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红外发射器的外壁相适配的第一凹陷面,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以将所述红外发射器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上;
11.所述第二容纳箱内设有第二承载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上的至少一个第二
固定部,各所述第二固定部可开合地设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上,且面向所述第二承载部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红外接收器的外壁相适配的第二凹陷面,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以将所述红外发射器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上。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纳箱和所述第二容纳箱的下侧分别设有升降结构,以使得所述第一容纳箱和所述第二容纳箱分别通过所述升降结构沿上下向可调节地活动安装于地面。
13.可选地,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用以连接于地面的安装板及两根连接杆,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地面的一侧凸设有多个定位部,多个所述定位部沿所述车辆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两根所述连接杆呈交叉设置,且各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容纳箱下侧或所述第二容纳箱下侧,各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可选择地分别插设于多个所述定位部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部之间。
14.可选地,各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通孔,各所述安装通孔用以供螺钉穿设,以使得各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于地面。
15.可选地,各所述安装板呈相对设置的两端的中部分别开设有凹槽,各所述安装板内设有两个卷簧,且两个所述卷簧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凹槽内,各所述卷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内壁连接,各所述卷簧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绳,且各所述连接绳远离对应的所述卷簧的一端连接有挂钩,两个所述挂钩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绳具有远离或靠近所述安装板的活动行程;
16.所述第一容纳箱和所述第二容纳箱的底壁在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的两端各向外凸设有第三固定部,各所述第三固定部的中部沿所述上下向开设有贯穿通孔,两个所述贯穿通孔用以供两个所述挂钩插设,以使得所述第一容纳箱或所述第二容纳箱可调节地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安装板。
17.可选地,所述摄像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箱中,且与所述红外发射器并排设置;
18.所述第一容纳箱面向所述第二容纳箱的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用以供所述摄像装置拍摄。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受电弓检测系统,包括:
20.两组上述所述的来车检测装置,两组所述来车检测装置沿所述车辆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以及,
21.处理终端,所述处理终端分别与两组所述来车检测装置电连接,用以获得两组所述来车检测装置形成的两道所述红外光被所述车辆先后阻隔的时间,并对所述时间进行处理分析以判断所述车辆的来车方向及行驶速度;
22.其中,所述来车检测装置包括:
23.容纳箱组件,包括用以在车辆轨道两侧分设的第一容纳箱和第二容纳箱,所述第一容纳箱面向所述第二容纳箱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容纳箱面向所述第一容纳箱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呈相对设置;
24.红外对射器,设于所述容纳箱组件,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箱内,所述红外接收器设于所述第二容纳箱内,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红外接收器之间产生的红外光穿设;以及,
25.摄像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箱和所述第二容纳箱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用于在所
述红外光被阻断时拍摄所述第一容纳箱与所述第二容纳箱之间区域的图像。
26.可选地,所述容纳箱组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容纳箱组件沿所述车辆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27.所述红外对射器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红外对射器一一对应地安设于两组所述容纳箱组件,两组所述红外对射器分别形成一道所述红外光,两道所述红外光用以供所述车辆经过时先后阻断;
28.所述摄像装置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摄像装置分别设于两组所述容纳箱组件,分别一一对应地拍摄两组所述容纳箱组件中所述第一容纳箱与所述第二容纳箱之间区域的图像。
2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容纳箱体组件中设置所述红外对射器和所述摄像装置,所述摄像组件在所述红外对射器工作时拍摄所述第一容纳箱与所述第二容纳箱之间区域的图像,通过所述摄像组件的拍摄可以判断在检测过程中所述红外光是否只被被检测的车辆阻断,如此可避免发生误判情况,保证所述红外光先后被阻隔的时间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来车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来车检测装置中红外发射器安装于第一承载部的俯视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来车检测装置中红外接收器安装于第二承载部的俯视图;
34.图4为两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来车检测装置设于轨道两侧的的俯视图。附图标号说明:
35.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来车检测装置123第二承载部1容纳箱组件124第二固定部11第一容纳箱13第三固定部111第一通孔21红外发射器112第一防护套22红外接收器113第一承载部3升降结构114第一固定部31安装板115第三通孔311定位部116第三防护套312挂钩12第二容纳箱32连接杆121第二通孔110车辆轨道
122第二防护套
ꢀꢀ
36.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8.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9.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0.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列车行驶速度不断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对受电弓的可靠性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受电弓状态的智能检测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受电弓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在线定点式检测方式,即在轨道的两侧设置摄像装置,在列车驶入检测区域时对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情况进行拍摄,同时还会设置来车检测装置检测计算列车的车速、以及判断列车的驶入和驶出,有助于摄像装置和补偿光源的调整,但是由于来车检测装置是通过列车先后对两组红外对射装置形成的红外光阻断来检测车速和判断来车方向,因此若在检测过程中由其它物体或动物阻断了红外光则会造成误判,影响检测结果。
41.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来车检测装置及受电弓检测系统,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来车检测装置一实施例。
42.请参阅图1,所述来车检测装置100包括容纳箱组件1、红外对射器以及摄像装置,所述容纳箱组件1包括用以在车辆轨道110两侧分设的第一容纳箱11和第二容纳箱12,所述第一容纳箱11面向所述第二容纳箱1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二容纳箱12面向所述第一容纳箱1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21,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第二通孔121呈相对设置,所述红外对射器设于所述容纳箱组件1,包括红外发射器21和红外接收器22,所述红外发射器21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箱11内,所述红外接收器22设于所述第二容纳箱12内,且所述第一通孔111和所述第二通孔121用于供所述红外发射器21与所述红外接收器22之间产生的红外光穿设,所述摄像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箱11和所述第二容纳箱12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用于在所述红外光被阻断时拍摄所述第一容纳箱11与所述第二容纳箱12之间区域的图像。
4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容纳箱体组件中设置所述红外对射器和所述摄像装置,所述摄像组件在所述红外对射器工作时拍摄所述第一容纳箱11与所述第二容纳箱12之间区域的图像,通过所述摄像组件的拍摄可以判断在检测过程中所述红外光是否只被被检测的车辆阻断,如此可避免发生误判情况,保证所述红外光先后被阻隔的时间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另外,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容纳箱11和所述第二容纳箱12分别容纳所述红外发射器21和所述红外接收器22,使得所述红外发射器21和所述红外接收器22可在恶劣环境下分别受所述第一容纳箱11和所述第二容纳箱12的保护避免受到侵害,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4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容纳箱11和所述第二容纳箱12的形式不受限制,可以是长方体,也可以是圆柱体,只要能容纳所述红外对射器即可,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箱11和所述第二容纳箱12均呈长方体设置,制作简单。同时,所述第一通孔111和所述第二通孔121的截面的形式也不受限制,可以呈方形,也可以呈圆形,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11和所述第二通孔121的截面均呈圆形设置。
45.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摄像装置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不受限制,只要能拍摄所述第一容纳箱11和所述第二容纳箱12之间区域的图像即可,所述摄像装置可只设置一个,且可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箱11,或设于所述第二容纳箱12都可,所述摄像装置还可设置两个,即所述第一容纳箱11和所述第二容纳箱12上各设有一个,具体的,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装置还设有一个,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箱11。
46.所述第一容纳箱11面向所述第二容纳箱12的一侧凸设有第一防护套112,且所述第一防护套112环绕所述第一通孔111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二容纳箱12面向所述第一容纳箱11的一侧凸设有第二防护套122,且所述第二防护套122环绕所述第二通孔121的外周设置。所述红外发射器21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11发射所述红外光,所述红外接收器22通过所述第二通孔121接收所述红外光,在所述第一通孔111和所述第二通孔121的外周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防护套112和所述第二防护套122,使得所述红外发射器21和所述红外接收器22可以在下雨、下雪等环境下不受影响,如此可延长所述红外发射器21和所述红外接收器22的使用寿命。
47.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一容纳箱11内设有第一承载部113、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承载部113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部114,各所述第一固定部114可开合地设于所述第一承载部113上,且面向所述第一承载部113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红外发射器21的外壁相适配的第一凹陷面,所述第一固定部114用以将所述红外发射器21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部113上;所述第二容纳箱12内设有第二承载部123、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承载部123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固定部124,各所述第二固定部124可开合地设于所述第二承载部123上,且面向所述第二承载部123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红外接收器22的外壁相适配的第二凹陷面,所述第二固定部124用以将所述红外发射器21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载部123上。所述红外发射器2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114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承载部113,方便了所述红外发射器21的安装与更换,且第一固定部114形成有与所述红外发射器21的外壁相适配的所述第一凹陷面,保证了所述红外发射器21的安装稳定性,在所述第一容纳箱11发生翻转或碰撞时尽量减少所述红外发射器21与所述第一容纳箱11内其它组件碰撞,进而减少所述红外发射器21的损伤,降低
维修费用;所述红外接收器22通过所述第二固定部124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承载部123,方便了所述红外接收器22的安装与更换,且第二固定部124形成有与所述红外发射器21的外壁相适配的所述第二凹陷面,保证了所述红外接收器22的安装稳定性,在所述第二容纳箱12发生翻转或碰撞时尽量减少所述红外接收器22与所述第二容纳箱12内其它组件碰撞,进而减少所述红外接收器22的损伤,降低维修费用。
48.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固定部114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24的数量不受限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还可以是多个,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中,所述第一固定部114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24分别设有两个,用以固定所述红外发射器21和所述红外接收器22的前后部,保证所述红外发射器21和所述红外接收器22受力均匀,提高了安装稳定性。
49.所述第一容纳箱11和所述第二容纳箱12的下侧分别设有升降结构3,以使得所述第一容纳箱11和所述第二容纳箱12分别通过所述升降结构3沿上下向可调节地活动安装于地面。由于所述红外发射器21和所述红外接收器22具有安装高度要求,以及轨道两侧与轨道的相对位置情况的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所述红外发射器21和所述红外接收器22的高度,因此通过设置所述升降结构3可根据各种情况进行高度调整,从而提高了所述来车检测装置100的实用性。
5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升降结构3的形式不受限制,可以是升降架,也可以是折叠架,只要能使得所述第一容纳箱11和所述第二容纳箱12沿所述上下向可调节地活动安装于地面即可。
51.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结构3包括用以连接于地面的安装板31及两根连接杆32,所述安装板31远离所述地面的一侧凸设有多个定位部311,多个所述定位部311沿所述车辆轨道1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两根所述连接杆32呈交叉设置,且各所述连接杆32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容纳箱11下侧或所述第二容纳箱12下侧,各所述连接杆32的下端可选择地分别插设于多个所述定位部311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部311之间。工作人员在放置所述第一容纳箱11或第二容纳箱12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移动两个所述连接杆32的下端调整所述第一容纳箱11或第二容纳箱12的高度,然后确定最佳高度时通过所述定位部311限制所述连接杆32的下端的活动,如此调整至最佳高度,所述升降结构3的设置不仅提高了所述来车检测装置100的实用性,且使用简单,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5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安装板31的形式不受限制,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圆形,还可以是多边形,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31呈矩形设置。
53.进一步地,各所述安装板3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通孔,各所述安装通孔用以供螺钉穿设,以使得各所述安装板31固定安装于地面。通过所述安装通孔和所述螺钉的设置使得所述安装板31固定安装于地面,即所述第一容纳箱11和第二容纳箱12固定安装于地面,可在大风、大雨等恶劣环境下保证所述第一容纳箱11和第二容纳箱12的位置固定。
5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安装通孔的数量不受限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还可以是多个,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通孔设置为四个,且四个所述安装通孔沿所述安装板31的周向设置,使得所述安装板31受力均匀,保证了所述安装板31的安装稳定性。
55.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各所述安装板31呈相对设置的
两端的中部分别开设有凹槽,各所述安装板31内设有两个卷簧,且两个所述卷簧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凹槽内,各所述卷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31的内壁连接,各所述卷簧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绳,且各所述连接绳远离对应的所述卷簧的一端连接有挂钩312,两个所述挂钩312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绳具有远离或靠近所述安装板31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一容纳箱11和所述第二容纳箱12的底壁在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的两端各向外凸设有第三固定部13,各所述第三固定部13的中部沿所述上下向开设有贯穿通孔,两个所述贯穿通孔用以供两个所述挂钩312插设,以使得所述第一容纳箱11或所述第二容纳箱12可调节地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安装板31。在所述来车检测装置100使用完毕进行收纳或移动时,可先将所述第一容纳箱11和所述第二容纳箱12下侧的两根所述连接杆32移动至最大交叉角度,即两根所述连接杆32平行于所述第一容纳箱11或所述第二容纳箱12,然后通过两个所述挂钩312插设对应的两个所述贯穿通孔,使得所述安装板31与所述第一容纳箱11或所述第二容纳箱12连接,如此便完成了所述来车检测装置100的收纳,缩小了所述所述来车检测装置100的体积,方便工作人员携带移动。
56.所述摄像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箱11中,且与所述红外发射器21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容纳箱11面向所述第二容纳箱12的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115,所述第三通孔115用以供所述摄像装置拍摄。所述摄像装置可在所述第一容纳箱11的保护下不受恶劣环境的侵害,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57.所述摄像装置通过所述第三通孔115拍摄所述第一容纳箱11与所述第二容纳箱12之间区域的图像,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箱11面向所述第二容纳箱12的一侧凸设有第三防护套116,且所述第三防护套116环绕所述第三通孔115的外周设置、以及与所述第一防护套112并排设置,使得所述摄像装置可以在下雨、下雪等环境下不受影响,延长使用寿命。
5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受电弓检测系统,所述受电弓检测系统包括两组上述所述来车检测装置100以及处理终端,两组所述来车检测装置100沿所述车辆轨道1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处理终端分别与两组所述来车检测装置100电连接,用以获得两组所述来车检测装置100形成的两道所述红外光被所述车辆先后阻隔的时间,并对所述时间进行处理分析以判断所述车辆的来车方向及行驶速度。
59.通过设置两组所述来车检测装置100可形成两道所述红外光,两道所述红外光沿所述车辆轨道1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车辆经过时会先后阻断两道所述红外光,所述处理终端可根据两道所述红外光被阻断的时间的先后确定所述车辆的来车方向,且结合两道所述红外光的距离计算得到所述车辆的车速,如此有助于所述受电弓检测系统中的摄像检测设备和补偿光源的调整,从而保证受电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0.由于所述受电弓检测系统包括上述的所述来车检测装置100的全部技术特征,因此,也具有上述全部技术特征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6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终端为box工业计算机。
62.进一步的,请参阅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箱组件1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容纳箱组件1沿所述车辆轨道1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红外对射器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红外对射器一一对应地安设于两组所述容纳箱组件1,两组所述红外对射器分别形成一道所述红外光,两道所述红外光用以供所述车辆经过时先后阻断;所述摄像装置设
有两组,两组所述摄像装置分别设于两组所述容纳箱组件1,分别一一对应地拍摄两组所述容纳箱组件1中所述第一容纳箱11与所述第二容纳箱12之间区域的图像。通过设置两组所述摄像装置可确定两组所述红外对射器形成的两道所述红外光是否只被所述车辆先后经过阻断,进而确保所述处理终端所接收的相关数据、以及处理相关数据获得的车速数据的准确性,从而避免影响摄像检测设备和补偿光源的调整。
6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