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式多功能调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73539发布日期:2022-03-09 10:2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椅式多功能调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调试装置。


背景技术:

2.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工作,即继电保护人员利用调试仪按照专业规程和要求给装置或电气设备输入模拟电压量和电流量,再利用室内装置通过采集到电气参数来判断保护是否能正确动作,从而及时切除故障,有效减少电网经济损失。由于调试工作须在设备停电的情况下进行,因此此项工作的效率影响送电时间,影响用户生活及生产。
3.电流互感器校验工作,即电流互感器将一次侧的电流通过变比转化成二次侧电流,以供测控和保护装置采集使用,当电流互感器需要更换后进行极性校验或在户外进行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回路进行工作时,保护人员往往利用保护调试仪通过户外的电流互感器接线盒处或户外端子箱处进行保护、测量、计量三个回路模拟加量,以确保进入室内的电气采集数据符合运行标准,从而确保定值涉及判断相序和方向时不会造成保护误动。
4.为了提高继电保护校验工作的准确性,《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明确规定了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间隔各类电流互感器的安装或更换需要从户外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流互感器的桩头接线盒处或户外端子箱处进行保护、测量、计量三个回路模拟校验,从而来验证保护装置和测控装置采集二次数据的精度,同时为确保保护定值判断相序和方向时不会造成保护误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校验是继电保护人员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程序。《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规程》中规定继电保护人员在进行投产试验或电流互感器更换作业时,应当校验保护、测量、计量中电流a相、b相、c相的相序,而确定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对35kv马桥变电站等和110kv朱家湾变电站等所有关于线路间隔更换电流互感器和投产试验进行极性校验和整组试验,并对该项工作进行分析,随机选取近三个月已经完成的35kv线路极性校验、相序校验和整组试验,发现目前的接线方式极不方便,存在接线容易松动的现象,整个调试校验的过程在设备停电的情况下进行,所以,作业的时间和效率会影响送电计划,影响用户的生产和生活。
5.如图1所示,户外35kv及以上电流互感器三相调试现场布局图。电流专用加量测试线应用:户外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线路间隔在更换电流互感器或者线路相序校验作业时,需要通过从保护测试仪(继电保护测试仪)加量来判断保护装置、测量装置的精度,该过程必须用到四芯(黄—a相、绿—b相、红—c相、黑—n接地极)测试线。一般情况,电流专用加量测试线分为两种,2017年以前常用与保护调试仪相配套的测试线为散骨缠绕式,该测试线长度大约3m。由于使用过程经常会造成四芯搅在一起,特别是从保护测试仪分别加电压和电流时,整理测试线需要花费几分钟的时间,所花费时间大致分为调试前试验仪接线、调试过程中换线、调试结束后收线。
6.继电保护调试仪(继电保护测试仪)应用:目前常用的继电保护调试仪分为三种,按照生产厂家分别为:昂立测试仪、博电测试仪、鲁能测试仪。昂立测试仪是最常规的仪器,软件模块集成功能较少。博电测试仪、鲁能测试仪是目前新型多功能测试仪,集成模块较
多,比较智能化。昂立测试仪需要人工搬运,箱子和调试仪重量大约在5kg。鲁能测试仪箱体附带定向轮,箱子和调试仪重量大约为20kg。博电测试仪的箱子和调试仪重量大约为21kg。
7.户外保护调试及校验作业: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要求,参照“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相关条款,电流互感器保护、测量、计量绕组的二次回路应分别引入主控室装置,应根据系统短路容量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容量、变比和特性,满足保护装置整定配合和可靠性的要求。利用保护调试仪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桩头接线盒上进行接线,分别对a相、b相、c相电流互感器保护、测量、计量三次来进行加量模拟,由于单根电流测试线可能长度不够需要进行两根串接,串接处需要做漏电处理,此户外加量过程至少需要2人来完成,而且该过程中需要主控室内观察人员确认数据记录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个步骤。
8.通过对变电站关于线路间隔大修技改工程、电流互感器更换以及电流电压二次回路的相序极性校验工作进行统计,分别抽取220kv线路间隔、110kv线路间隔、35kv线路间隔进行数据分析。取样时间根据小组日常工作顺序来定。由统计结果可知,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单线路间隔试验过程中校验标准、调试技术和整组试验所占时间客观不易改变,但是保护调试仪在转移和接拆线三个步骤耗时占调试总用时的24%,因此该三个环节影响着保护调试过程的效率。
9.发现同样存在调试过程中转移工作地点耗时耗力,和将试验仪器与电流互感器进行接线时耗时较多且接线不方便的问题。
10.站着工作时间较长,很累,没有可供人坐着休息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椅式多功能调试装置,利用该装置具有接线方便、省时的特点,该装置还具有可坐着休息的功能;该装置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使用方便。
1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椅式多功能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椅、第一收放线盘、第二收放线盘、第三收放线盘、第四收放线盘、第五收放线盘、a相外接线、b相外接线、c相外接线、n接地外接线、外接接地线、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第三接线柱、第四接线柱;
13.所述可移动椅包括底座、万向轮、后左脚、后右脚、前左脚、前右脚、椅面板、铰链、第二轴、接线安装杆、第一轴、左上连接杆、右上连接杆、左靠背杆、前上连接杆、右靠背杆;底座的底面四角部位分别安装有万向轮,后左脚、后右脚、前左脚、前右脚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底座的上面四角部位上,左靠背杆的下端与前左脚的上端部前侧面固定,右靠背杆的下端与前右脚的上端部前侧面固定,左靠背杆的上端部与右靠背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前上连接杆;左靠背杆与右靠背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接线安装杆、第一轴,第一轴位于接线安装杆的上方;前左脚的下端部与前右脚的下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轴;前左脚的上端部与后左脚的上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左上连接杆,前右脚的上端部与后右脚的上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右上连接杆;椅面板搁置在后左脚、后右脚、前左脚和前右脚的上端上,椅面板的右侧由2个铰链与右上连接杆铰接;
14.第一收放线盘、第二收放线盘、第三收放线盘、第四收放线盘分别套在第一轴上,第一收放线盘、第二收放线盘、第三收放线盘、第四收放线盘分别由轴承与第一轴相连,第
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第三接线柱、第四接线柱分别安装在接线安装杆上,第一接线柱位于第一收放线盘的下方,第二接线柱位于第二收放线盘的下方,第三接线柱位于第三收放线盘的下方,第四接线柱位于第四收放线盘的下方;a相外接线、b相外接线、c相外接线、n接地外接线分别对应收卷在第一收放线盘、第二收放线盘、第三收放线盘、第四收放线盘上,a相外接线的一端与第一接线柱相连,b相外接线的一端与第二接线柱相连,c相外接线的一端与第三接线柱相连,n接地外接线的一端与第四接线柱相连;
15.第五收放线盘套在第二轴上,第五收放线盘由轴承与第二轴相连,外接接地线收卷在第五收放线盘上。
16.所述后左脚的上端部与后右脚的上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后上连接杆。
17.所述前左脚的上端部与前右脚的上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前中连接杆。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现有的测试仪的测试仪线缆、测试仪接地线的长度一般不够长,需外接线,如不事先准备外接线,接线很不方便,接线不省时。利用该装置具有接线方便、省时的特点;设置椅面板,该装置还具有可坐着休息的功能;该装置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使用方便。可移动性:多向转动,需工作人员1人,移动便捷。
附图说明
19.图1是现有的户外35kv及以上电流互感器三相调试现场布局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21.图3是图2的左视图。
22.图中标号:1-底座,2-第二轴,3-后左脚,4-第一接线柱,5-接线安装杆,6-第一轴,7-第一收放线盘,8-a相外接线,9-第二收放线盘,10-第三收放线盘,11-第四收放线盘,12-椅面板,13-铰链,14-n接地外接线,15-第四接线柱,16-后右脚,17-万向轮,18-外接接地线,19-第五收放线盘,20-左上连接杆,21-前左脚,22-测试仪,23-测试仪线缆,24-测试仪接地线,25-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接线盒(桩头)a相,26-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接线盒(桩头)b相,27-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接线盒(桩头)c相,28-左靠背杆,29-前上连接杆,30-右靠背杆,31-后上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2、图3所示,一种椅式多功能调试装置,包括可移动椅、第一收放线盘7、第二收放线盘9、第三收放线盘10、第四收放线盘11、第五收放线盘19、a相外接线8、b相外接线、c相外接线、n接地外接线14、外接接地线18、第一接线柱4、第二接线柱、第三接线柱、第四接线柱15;
24.所述可移动椅包括底座1、万向轮17、后左脚3、后右脚16、前左脚21、前右脚、椅面板12、铰链13、第二轴2、接线安装杆5、第一轴6、左上连接杆20、右上连接杆、左靠背杆28、前上连接杆29、右靠背杆30;底座(或称底盘)1的底面四角部位分别安装有万向轮17(即一种椅式多功能调试装置可移动,万向轮17可为带刹车的万向轮),后左脚3、后右脚16、前左脚21、前右脚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底座1的上面四角部位上(为描述方便,图2中的左边为左,右边为右;图3中的左边为前,右边为后),左靠背杆28的下端与前左脚21的上端部前侧面固定(可为一体结构),右靠背杆30的下端与前右脚的上端部前侧面固定(可为一体结构),左靠
背杆28的上端部与右靠背杆30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前上连接杆29(可作为推拉杆使用);左靠背杆28与右靠背杆30之间固定连接有接线安装杆5、第一轴6,第一轴6位于接线安装杆5的上方(第一轴6位于前上连接杆29的下方);前左脚21的下端部与前右脚的下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轴2;前左脚21的上端部与后左脚3的上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左上连接杆20,前右脚的上端部与后右脚16的上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右上连接杆;椅面板12搁置在后左脚3、后右脚16、前左脚21和前右脚的上端上,椅面板12的右侧由2个铰链13与右上连接杆铰接(即椅面板12可打开);
25.第一收放线盘7、第二收放线盘9、第三收放线盘10、第四收放线盘11分别套在第一轴6上(事先在第一轴6上安装,再固定第一轴6),第一收放线盘7、第二收放线盘9、第三收放线盘10、第四收放线盘11分别由轴承与第一轴6相连(即第一收放线盘7、第二收放线盘9、第三收放线盘10、第四收放线盘11均可旋转),第一接线柱4、第二接线柱、第三接线柱、第四接线柱15分别安装在接线安装杆5上(接线安装杆5采用绝缘材料;或者第一接线柱4、第二接线柱、第三接线柱、第四接线柱15与接线安装杆5的连接部位采用绝缘材料),第一接线柱4位于第一收放线盘7的下方,第二接线柱位于第二收放线盘9的下方,第三接线柱位于第三收放线盘10的下方,第四接线柱15位于第四收放线盘11的下方;a相外接线8、b相外接线、c相外接线、n接地外接线14分别对应收卷在第一收放线盘7、第二收放线盘9、第三收放线盘10、第四收放线盘11上,a相外接线8的一端与第一接线柱4相连,b相外接线的一端与第二接线柱相连,c相外接线的一端与第三接线柱相连,n接地外接线14的一端与第四接线柱相连;
26.第五收放线盘19套在第二轴2上(事先在第二轴2上安装第五收放线盘19,再固定第二轴2),第五收放线盘19由轴承与第二轴2相连(即第五收放线盘19可旋转),外接接地线18收卷在第五收放线盘19上(外接接地线18的一端头上设有接地线夹,外接接地线18的另一端头与测试仪接地线24相连)。
27.所述后左脚3的上端部与后右脚16的上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后上连接杆31。
28.所述前左脚21的上端部与前右脚的上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前中连接杆。
29.所述椅面板12可为一块板。
30.所述底座1可为一块板。还可采用:所述底座1包括底框架、前后向连接杆;底框架由前杆、后杆、左杆、右杆连接而成(左杆的前端与前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左杆的后端与后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右杆的前端与前杆的右端固定连接,右杆的后端与后杆的右端固定连接),前杆与后杆之间固定连接有2-10根前后向连接杆(本实施例采用4根,可搁置测试仪22)。
31.使用:1、先打开椅面板12,将测试仪22放置在底座1上,将测试仪(继电保护测试仪、继电保护调试仪)22运送到待测试的设备(如:电流互感器)处,只需1人可完成。2、分别将a相外接线8、b相外接线、c相外接线、n接地外接线14的另一端头拉着,放线,然后分别与待测试的设备(如: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接线盒(桩头)a相25、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接线盒(桩头)b相26、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接线盒(桩头)c相27、接地线相连接;将外接接地线18的一端头上的接地线夹拉至接地点,并与接地点相连。3、将测试仪22的测试仪线缆23的a相、b相、c相、接地线分别与第一接线柱4、第二接线柱、第三接线柱、第四接线柱15上对应上的a相外接线8、b相外接线、c相外接线、n接地外接线14的一端头相连(可采用插入式连接);将测试仪接地线24与外接接地线18的另一端头连接(可采用插入式连接)。4、进行测
试,合上椅面板12,人可坐在椅面板12上休息。5、完成测试后,收线,运回测试仪2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