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位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55192发布日期:2021-12-22 23:1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位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液位测量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出行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城市绿化率逐年上升,居民区、公园和道路两旁种植着大量绿化植物,并需要对绿化植物进行日常养护,保证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美化城市环境,提高绿化植物对城市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
3.由于城市绿化带多设置于硬化路面上,不便于铺设管道对城市绿化带进行灌溉和施肥,因此多采用洒水车沿着城市绿化带行驶并对绿化带喷洒灌溉用水或肥料溶解液,洒水车中多配备有液位测量计,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向洒水车补充灌溉用水或施肥用水。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洒水车内的水含有杂质时,液体的密度改变,对液体深度的测量造成误差,不利于液体的及时补充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小液体密度对液位测量造成的误差,本技术提供一种液位测量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液位测量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液位测量装置,包括设置于液面下方的第一液位探头,以及设置于液体底部的第二液位探头,所述第一液位探头连接有浮力块,所述第一液位探头和第二液位探头上均连接有导气电缆,两根所述导气电缆上共同连接有显示盒。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通过浮力块将第一液位探头悬浮于液面下方一定距离,通过第一液位探头测量液面下方的水压,并根据第一液位探头所在深度得出液体密度,通过第二液位探头测得液体底面的水压,根据液体底面的水压和液体密度得出第二液位探头所在深度,方便了液体深度的准确测量,减小了液体密度对液体深度测量的影响。
9.可选的,所述第一液位探头上远离所述浮力块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重力块,所述第二液位探头上连接有第二重力块。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通过第一重力块和浮力块的共同作用,将第一液位探头悬浮于液面下方一定深度,并保持第一液位探头和浮力块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防止第一液位探头偏移竖直方向,导致第一液位探头所在深度不准确,进而影响液体密度的测定;通过在第二液位探头上连接第二重力块,方便了将第二液位探头保持在液体底部,减少了第二液位探头的震荡和移位,方便了第二液位探头对液体底部的水压的测定。
11.可选的,所述显示盒内设有液位报警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液位报警器在测得液体液位较低时自动对外界示警,方便了液体的及时补充。
13.可选的,所述第一液位探头和所述第二液位探头外均包覆有防堵软袋。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堵软袋将第一液位探头、第二液位探头和液体隔开,防
止待测液体内的杂质进入第一液位探头或第二液位探头内,将第一液位探头或第二液位探头堵塞,且防堵软袋内填充有不含杂质的水,并能在水中变形,不影响第一液位探头或第二液位探头对液体水压的测定。
15.可选的,所述第一液位探头远离所述第一重力块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液位探头远离所述第二重力块的一端均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防堵软袋上均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固定环螺纹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防堵软袋在第一液位探头或第二液位探头上的装卸、清洁及更换,提高了防堵软袋在第一液位探头或第二液位探头上安装的密封性,防止待测液体进入防堵软袋中。
17.可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上均设置有充液口。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通过充液口对防堵软袋内填充不含杂质的水,省去了重复装卸防堵软袋的步骤。
19.可选的,两个所述防堵软袋上均连接有滤膜。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平衡了防堵软袋内外的水压,减小了液位测量时防堵软袋内的水对第一液位探头或第二液位探头造成的误差。
21.可选的,两个所述防堵软袋外均设有防护网,两个所述防护网均连接于相应的所述导气电缆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第一液位探头或第二液位探头在运输、安装或使用过程中防堵软袋受到外力而损坏,提高了第一液位探头和第二液位探头使用的便利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方便了通过浮力块将第一液位探头悬浮于液面下方一定距离,通过第一液位探头测量液面下方的水压,并根据第一液位探头所在深度得出液体密度,通过第二液位探头测得液体底面的水压,根据液体底面的水压和液体密度得出第二液位探头所在深度,方便了液体深度的准确测量,减小了液体密度对液体深度测量的影响;
25.2.通过在第一液位探头和第二液位探头外均包覆防堵软袋,防止待测液体中的杂质将第一液位探头或第二液位探头堵塞,通过在第一液位探头端部或第二液位探头端部设置固定板,在防堵软袋上连接固定环,方便了防堵软袋通过固定板和固定环的螺纹连接固定在第一液位探头或第二液位探头外,方便了防堵软底啊的安装,通过在固定板上设置充液口,方便了防堵软袋内不含杂质的水的填充;
26.3.通过在防堵软袋上连接滤膜,方便了保持防堵软袋内外的水压平衡,减小了防堵软袋内不含杂质的水对第一液位探头或第二液位探头造成的误差,通过在第一液位探头上远离浮力块的一端连接第一重力块,方便了第一液位探头在液体内保持竖直,防止第一液位探头在液体内偏移竖直方向,导致第一液位探头实际深度有误差,影响液体密度的测定。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液位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液位测量装置的剖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液位探头;11、浮力块;12、第一重力块;2、第二液位探头;
21、第二重力块;3、导气电缆;4、显示盒;41、液位报警器;5、防堵软袋;51、固定环;52、滤膜;6、固定板;61、充液口;7、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液位测量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液位测量装置,包括显示盒4,显示盒4上电性连接有两根导气电缆3,两根导气电缆3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液位探头1和第二液位探头2,第一液位探头1靠近导气电缆3的一端连接有浮力块11,第一液位探头1远离浮力块1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重力块12,方便了将第一液位探头1放入液体内时,使第一液位探头1在液体中保持竖直,方便了第一液位探头1测量第一液位探头1所在深度的水压,并通过浮力块11与第一液位探头1测量出间的高度得出液体密度,并显示在显示盒4上。
32.参照图1和图2,第二液位探头2上连接有第二重力块21,方便了将第二液位探头2保持在液体底部,减少了第二液位探头2在液体中的移动或震荡,方便了第二液位探头2对液体底部的水压的测量。
33.参照图1和图2,第一液位探头1靠近浮力块11的一端及第二液位探头2远离第二重力块21的一端均连接有固定板6,第一液位探头1和第二液位探头2外均套设有防堵软袋5,两个防堵软袋5的开口处均连接有固定环51,两个固定环51均和相应的固定板6螺纹连接,方便了通过固定环51和相应的固定板6间的螺纹连接将防堵软袋5套设至第一液位探头1或第二液位探头2外,保证了防堵软袋5的密封性,方便了在防堵软袋5内填充不含杂质的水,并防止待测的液体进入防堵软袋5内,防止液体中杂质造成第一液位探头1或第二液位探头2的堵塞,同时不影响第一液位探头1或第二液位探头2对相应深度的水压的测定。
34.参照图1和图2,两个固定板6上均开设有充液口61,两个充液口61上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方便了通过充液口61向防堵软袋5内填充不含杂质的水,而不需通过分离固定环51和固定板6向防堵软袋5内注水,省去了重复装卸防堵软袋5的步骤。
35.参照图1和图2,防堵软袋5底面设为水分子可透过的滤膜52,保证了防堵软袋5内外的水压的平衡,减小了防堵软袋5内的水对第一液位探头1或第二液位探头2的测量造成的影响,减小了水压测量的误差。
36.参照图1和图2,两个防堵软袋5外均围设有硬质的防护网7,且两个防护网7均固定在相应的导气电缆3上,方便了防护网7对防堵软袋5的保护,防止防堵软袋5在受到外力时受损,导致待测液体进入防堵软袋5中。
37.参照图1和图2,显示盒4上电性连接有液位报警器41,方便了在第一液位探头1接近液体底部即液面较低时发出示警,方便了待测液体的及时补充。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液位测量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将第一液位探头1和第二液位探头2投入同一液体容器中,第一液位探头1测得相应深度的水压为p1,且浮力球与第一液位探头1测量处间的固定长度为h,第二液位探头2测得相应深度的水压为p2,即可得出待测液体的实时深度为h=(p2*h)/p1,减小了液体密度对液位测量造成的误差。
39.当待测液体的实时深度逐渐减小至与h相等时,即第一液位探头1到达液体底部时,第一液位探头1不再保持竖直,无法测得液体实时液位,在第一液位探头1到达液体底部前,液位报警器41即在到达设定液位时进行示警,方便了待测液体的及时补充。
40.以上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