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垂直检测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0896发布日期:2022-01-05 11:4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垂直检测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垂直检测尺。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3.现有的建筑工程垂直检测尺,铅锤与连接绳不便于人工进行收纳,使得人工在携带建筑工程垂直检测尺进行移动的过程中,铅锤容易摆动,从而不便于人工进行携带,不利于人工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垂直检测尺,旨在解决现有的建筑工程垂直检测尺,铅锤与连接绳不便于人工进行收纳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工程垂直检测尺,包括第一标尺与第二标尺,所述第一标尺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标尺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标尺与所述第二标尺相垂直,所述第一标尺与所述第二标尺的表面均设置有刻度标尺,所述第二标尺前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挂环,所述第一挂环上挂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连接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铅锤,所述第二标尺前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块,所述下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半圆标尺,所述第一标尺的底部横向固定连接有容纳箱,所述容纳箱的后侧面为敞口,所述容纳箱的底部竖向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腿,所述容纳箱的内腔可沿水平方向滑动地竖向设置有拉板,所述拉板的底端可活动地延伸至所述容纳箱的底部,所述拉板的后侧面横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环,所述容纳箱的底部横向开设有活动口,所述拉板的底端通过所述活动口的内部延伸至所述容纳箱的外部。
6.优选的,所述容纳箱内壁顶部的前侧横向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拉板的顶部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导向杆的表面。
7.优选的,所述容纳箱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拉板的后侧面开设有与所述插块相适配的插口,所述拉板的表面与所述插块的表面均开设有贯通口。
8.优选的,所述容纳箱的正面前侧可抽拉地设置有抽拉杆,所述抽拉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纳箱的内腔,所述抽拉杆表面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与所述容纳箱的正面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抽拉杆与所述贯通口相适配。
9.优选的,所述第二标尺的顶端设置有前固定条,所述前固定条的内部设置有前磁块,所述第一标尺的后端设置有后固定条,所述后固定条的内部设置有后磁块,所述后磁块与所述前磁块相互吸引。
10.优选的,所述抽拉杆远离所述容纳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容纳箱的表面
设置有与后侧面敞口相适配的盖板。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工程垂直检测尺,通过人工使用检测尺对建筑墙面进行检测后,即可通过人工对将挂钩从第一挂环的表面取下,再将挂钩挂接在第二挂环的表面上,通过人工抽拉拉板进行移动,即可通过连接绳拉动铅锤进行移动,即可将铅锤拉入容纳箱的内部进行收纳存放,使得人工携带检测尺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连接绳与铅锤更加的稳定不会出现摆动的情况,便于人工携带移动,利于人工进行使用,并通过人工拉动拉板移动,使插块插入插口的内部后,人工还可通过将抽拉杆插入贯通口的内部,即可对第二挂环进行位置固定,使得第二挂环对连接绳与铅锤的限位固定效果较好,并通过将第二标尺与第一标尺相折叠时,后磁块与前磁块相互吸引,对第一标尺与第二标尺折叠后进行固定,减小检测尺的占用空间,便于人工存放检测尺。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容纳箱与抽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第一标尺;2、第二标尺;3、上固定块;4、第一挂环;5、挂钩;6、连接绳;7、铅锤;8、下固定块;9、半圆标尺;10、容纳箱;11、支撑腿;12、拉板;13、固定杆;14、第二挂环;15、导向杆;16、活动口;17、插块;18、插口;19、贯通口;20、抽拉杆;21、把手;22、连接板;23、弹簧;24、后固定条;25、后磁块;26、前固定条;27、前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第一标尺1与第二标尺2,第一标尺1的一端与第二标尺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标尺1与第二标尺2相垂直,第一标尺1与第二标尺2的表面均设置有刻度标尺。
18.人工可将第二标尺2与第一标尺1分别与墙面与地面进行接触后,对墙面与地面的垂直度进行检测。
19.第二标尺2前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块3,上固定块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挂环4,第一挂环4上挂接有连接绳6,连接绳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挂钩5,连接绳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铅锤7。
20.人工可将第一挂环4挂接在挂钩5的表面上,再通过连接绳6的连接,铅锤7受到重力的影响自然垂落,便于人工判断墙面的垂直度。
21.第二标尺2前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块8,下固定块8的顶部设置有半圆标尺9。
22.通过上固定块3与下固定块8与墙面进行接触后,铅锤7垂落时,人工可通过铅锤7底部处于半圆标尺9表面的位置,即可判断墙面是否与地面相垂直。
23.第一标尺1的底部横向固定连接有容纳箱10,容纳箱10的后侧面为敞口,容纳箱10
的底部竖向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腿11。
24.人工可将支撑腿11摆放在地面上,即可使得第一标尺1与地面保持平行状态。
25.容纳箱10的内腔可沿水平方向滑动地竖向设置有拉板12,拉板12的底端可活动地延伸至容纳箱10的底部,拉板12的后侧面横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环14。
26.第二挂环14与导向杆15相适配,人工可通过将挂钩5从第一挂环4的表面取下后,挂接在第二挂环14的表面上,人工即可通过拉动拉板12的底端带动第二挂环14移动时,通过连接绳6带动铅锤7进行移动。
27.容纳箱10的底部横向开设有活动口16,拉板12的底端通过活动口16的内部延伸至容纳箱10的外部。
28.活动口16为拉板12移动的过程中提供活动空间,并对拉板12移动时进行限位导向,使得拉板12移动时更加的顺畅稳定。
29.通过人工使用检测尺对建筑墙面进行检测后,即可通过人工对将挂钩5从第一挂环4的表面取下,再将挂钩5挂接在第二挂环14的表面上,通过人工抽拉拉板12进行移动,即可通过连接绳6拉动铅锤7进行移动,即可将铅锤7拉入容纳箱10的内部进行收纳存放。
30.使得人工携带检测尺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连接绳6与铅锤7更加的稳定不会出现摆动的情况出现,便于人工携带移动,利于人工进行使用。
31.进一步的,容纳箱10内壁顶部的前侧横向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5,拉板12的顶部可滑动地套设于导向杆15的表面。
3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拉板12移动的过程中,导向杆15进行导向限位,使得拉板12在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
33.进一步的,容纳箱10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插块17,拉板12的后侧面开设有与插块17相适配的插口18,拉板12的表面与插块17的表面均开设有贯通口19。
34.在本实施方式中,拉板12移动至容纳箱10内腔的前侧时,即可使插块17插入插口18的内部。
35.进一步的,容纳箱10的正面前侧可抽拉地设置有抽拉杆20,抽拉杆20的一端延伸至容纳箱10的内腔,抽拉杆20表面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的表面与容纳箱10的正面之间设置有弹簧23,抽拉杆20与贯通口19相适配。
36.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人工拉动拉板12移动,使插块17插入插口18的内部前,人工拉动抽拉杆20移动,将抽拉杆20从贯通口19的内部拉出,使得弹簧23伸长产生弹力,当插块17插入插口18的内部后,人工即可通过松开把手21,弹簧23的弹力通过连接板22带动抽拉杆20进行移动,将抽拉杆20插入贯通口19的内部,即可对第二挂环14进行位置固定,使得第二挂环14对连接绳6与铅锤7的限位固定效果较好。
37.进一步的,第二标尺2的顶端设置有前固定条26,前固定条26的内部设置有前磁块27,第一标尺1的后端设置有后固定条24,后固定条24的内部设置有后磁块25,后磁块25与前磁块27相互吸引。
38.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二标尺2与第一标尺1相折叠时,后磁块25与前磁块27相互吸引,通过后固定条24与前固定条26的连接,即可对第一标尺1与第二标尺2折叠后进行固定,减小检测尺的占用空间,便于人工存放检测尺。
39.进一步的,抽拉杆20远离容纳箱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1,容纳箱10的表面设置有与后侧面敞口相适配的盖板。
40.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手21便于人工拉动抽拉杆20进行位置移动,盖板便于对容纳箱10后侧面的敞口进行封堵。
4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人工使用检测尺对建筑墙面进行检测后,即可通过人工对将挂钩5从第一挂环4的表面取下,再将挂钩5挂接在第二挂环14的表面上,通过人工抽拉拉板12进行移动,即可通过连接绳6拉动铅锤7进行移动,即可将铅锤7拉入容纳箱10的内部进行收纳存放,利于人工进行使用,并通过人工拉动拉板12移动,使插块17插入插口18的内部后,人工还可通过将抽拉杆20插入贯通口19的内部,即可对第二挂环14进行位置固定,通过将第二标尺2与第一标尺1相折叠时,后磁块25与前磁块27相互吸引,对第一标尺1与第二标尺2折叠后进行固定,减小检测尺的占用空间,便于人工存放检测尺。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