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对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79190发布日期:2022-02-19 21:10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的对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对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对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通过相机对焦机构变动物距和相距的位置,使被拍物成像清晰的过程就是对焦。许多电子设备中均会使用到对焦用的镜头,而镜头在生产之后会需要经过必要的对焦检测,检测镜头的成像轮廓是否已经清晰且达到了成像标准。但是一些场景往往需要摄像人员抓拍或在运动的状态下进行拍摄,而摄像机镜头在非静止状态下的成像效果还无法进行有效的检测。
3.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12844293u3所述的一种摄像机镜头对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侧设有插槽,插槽内插接壳体,底板上侧固定连接立板,立板一侧固定连接电机,电机主轴穿过立板固定连接凸轮,凸轮上侧设有平板,平板下侧与立板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平板上侧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两个滑杆,每个滑杆上端均固定连接安装板,每个安装板内均设有通槽,每个通槽内装有用于检测的镜头,每个滑杆一侧均设有锁紧装置。虽然能够对非静止状态下的镜头成像效果进行检测,但其观察镜固定在壳体上,使用者无法对观测角度进行调节,同时其运动方向只有竖直方向,适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对焦检测装置,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子设备的对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一侧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内设有观测镜,所述观测镜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一侧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检测箱的内壁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侧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对焦镜片,所述检测箱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检测板。
7.优选地,所述弧形凸起的中部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观测镜设置在第一避让槽内并滑动连接,所述观测镜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与弧形凸起对应设置。
8.优选地,所述检测箱的内壁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检测箱并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转轴的外侧,所述转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轮齿,所述轮齿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9.优选地,所述固定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穿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丝杆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为螺纹连接。
10.优选地,所述丝杆包括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设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
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连接槽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
11.优选地,所述滑块的上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五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
12.优选地,所述驱动轴包括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一侧设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轴与第二连接槽转动连接。
13.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中部设有沉孔,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沉孔与通孔对应设置,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与沉孔的孔底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检测箱的一侧设有第二避让槽,所述转杆与第二避让槽对应设置。
14.优选地,所述沉孔和通孔的孔壁上均设有键槽,所述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轴键,所述轴键与键槽对应设置并滑动连接。
15.优选地,所述检测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端头穿过立板并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固定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挡块。
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对焦检测装置通过设置能够转动的观测镜,能够方便使用者对观测角度进行调整,同时通过设置固定板,固定板能够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进行运动,能够对多种非静止状态下的对焦镜片成像效果进行检测,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19.图3是图1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实施例1
2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对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检测箱1的一侧设有弧形凸起11,弧形凸起11内设有观测镜2,弧形凸起11的中部设有第一避让槽111,观测镜2设置在第一避让槽111内并滑动连接,观测镜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遮光板21,遮光板21与弧形凸起11对应设置,通过在观测镜2的外部设置遮光板2,能够避免观测镜2在第一避让槽111内运动的时候影响到观测镜2的观测效果,观测镜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轮3,转轮3的一侧设有第一齿轮31,检测箱1的内壁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转轴13,转轴13的一端穿过检测箱1并固定连接有转把,第一齿轮4固定连接在转轴13的外侧,转轮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轮齿32,轮齿32与第一齿轮31相啮合,通过转动转把,能带动转轴13和第一
齿轮31共同转动,从而通过轮齿32带动转轮3共同转动,实现对观测镜2角度的调节,让使用者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观测角度,检测箱1的内壁两侧均设有滑槽12,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21,滑块121与滑槽12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2,两个滑块121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上侧设有固定槽41,固定槽41内设有第一固定块42与第二固定块43,第一固定块42和第二固定块43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对焦镜片5,检测箱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检测板51,检测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板14,立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主轴端头穿过立板14并固定连接有凸轮15,固定板4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挡块44,启动电机,电机正向转动时带动凸轮15旋转,凸轮15转动时与挡块44的弧面相接触并将固定板4抬起,使得固定板4具有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当电机反转时,凸轮15抵住挡块44的直角面,从而推动固定板4并对滑块121造成挤压并压缩第一弹簧122,使得滑块121在滑槽12内滑动,当凸轮15离开挡块44时固定板4便会在第一弹簧122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从而实现在水平方向上的往复运动。
23.固定槽41内转动连接有丝杆6,丝杆6穿过第一固定块42和第二固定块43,丝杆6与第一固定块42和第二固定块43均为螺纹连接,丝杆6包括第一丝杆61,第一丝杆61的一端设有第二丝杆62,第一丝杆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611,第二丝杆62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槽,第一连接轴611与第一连接槽转动连接,第一丝杆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63,第二丝杆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64,当第一丝杆61转动时,第一固定块42能够在第一丝杆61上以螺纹旋进的方式进行移动,当第二丝杆62转动时,第二固定块43能够在第二丝杆62上以螺纹旋进的方式进行移动。
24.滑块121的上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3,安装板123内转动连接有驱动轴7,驱动轴7穿过第二固定块42并与第二固定块42滑动连接,驱动轴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71和第五齿轮72,第四齿轮71与第二齿轮63相啮合,第五齿轮72与第三齿轮64相啮合,驱动轴7包括第一驱动轴73,第一驱动轴73的一侧设有第二驱动轴74,第一驱动轴7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731,第二驱动轴74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轴731与第二连接槽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轴73的中部设有沉孔,第二驱动轴74的中部设有通孔,沉孔与通孔对应设置,通孔内滑动连接有转杆75,转杆75与沉孔的孔底之间设有第二弹簧76,检测箱1的一侧设有第二避让槽,转杆75与第二避让槽对应设置,沉孔和通孔的孔壁上均设有键槽77,转杆7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轴键78,轴键77与键槽78对应设置并滑动连接,初始情况下转杆75位于第二驱动轴74的通孔内,且不进入到第一驱动轴73的沉孔内,此时转动转杆75,转杆75在通孔内转动,并通过轴键78和键槽77带动第二驱动轴74转动,从而使得第五齿轮72跟随第二驱动轴74共同转动,第五齿轮72再通过第三齿轮64带动第二丝杆62共同转动,从而对第二固定块43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将转杆75压进通孔,并使得转杆75进入到第一驱动轴73的沉孔内,同时使得转杆75上的轴键78进入到沉孔的键槽77内,此时再转动转杆75,转杆75会在通孔内进行转动,并通过轴键78和键槽77带动第一驱动轴73转动,从而通过第四齿轮71带动第二齿轮63和第一丝杆61共同转动,实现对第一固定块42的位置调节。
25.使用时,转动转杆75带动第二驱动轴74转动,从而使得第五齿轮72跟随第二驱动轴74共同转动,第五齿轮72再通过第三齿轮64带动第二丝杆62共同转动,对第二固定块43的位置进行调节,再将转杆75压进通孔,并使得转杆75进入到第一驱动轴73的沉孔内,同时使得转杆75上的轴键78进入到沉孔的键槽77内,此时再转动转杆75,通过第四齿轮71带动
第二齿轮63和第一丝杆61共同转动,实现对第一固定块42的位置调节,实现对两个对焦镜片5的位置调节,再转动转把,调节好观测镜2的观测角度,最后启动电机,根据需要选择固定板4的运动方向,再对检测板51的成像状况进行检测即可。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