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热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68900发布日期:2022-04-22 11:19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热像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热像仪。


背景技术:

2.热像仪是探测并显示场景的温度特征的热探测设备;热像仪由各种工业中的专业人员使用来评估在热像仪的视场内的物体的温度,红外热像科技在军民两方面都有应用,最开始起源于军用,逐渐转为民用;在民用中一般叫热像仪,主要用于研发或工业检测与设备维护中,在防火、夜视以及安防中也有广泛应用;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收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并将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通俗地讲热像仪就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
3.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3148116u)公开了一种热像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部正面镶嵌安装有液晶显示屏,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池安装腔,所述电池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电池块,所述壳体的外部背面固定安装有红外光学镜头,所述红外光学镜头通过电性连接有焦平面探测器,所述焦平面探测器通过电性连接有电子处理模块,所述电子处理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有红外热像接收器,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镜头防护罩有利于对红外光学镜头的保护,有效的提高了装置整体保护效果和使用寿命,设置的防滑橡胶套使操作人员可以有效的提升手握的稳定性,设置的控制面板使工作人员对装置整体的操作性更加简单快捷。
4.然而该热像仪在手持使用时,通常需要先用手将手柄紧紧握住,虽然其手柄的外部周围设置有防滑橡胶套,但是在把握一端时间后,因手部出汗而易出现手柄从手上滑脱的问题,进而易导致热像仪掉落后损坏的问题,且人手在长时间保持把握动作时,易导致手部肌肉酸痛和麻木等,并较为浪费人力,同时该热像仪不方便竖立在物体上使用,必须手持使用,且该热像仪与其手柄之间的角度不方便调节,因此该热像仪在使用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5.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热像仪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热像仪,解决了现有热像仪不便于长时间手持使用和放置在物体上使用以及不方便调节使用时热像仪角度的技术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热像仪,包括热像仪本体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热像仪本体的底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热像仪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安装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套管,所述连接座和套管的外壁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其中一个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与连接杆的外壁相抵触,另一个所述调节螺栓的一
端与支撑管的外壁相抵触,所述套管的底部设置有吸盘。
8.优选的,还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套管的外壁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部设置有弧形夹框,所述弧形夹框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杆的外部设置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位于安装腔的内部,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杆的外壁和安装腔的内壁连接。
9.优选的,所述弧形夹框的内壁设置有硅胶垫,通过设置硅胶垫,增加了人手与弧形夹框之间的摩擦力,使套管和弧形夹框更加不易脱离人手,并通过利用其良好的柔软性,进而提升了使用时的舒适度。
10.优选的,所述热像仪本体的前侧铰接有防护盖,通过设置防护盖,使热像仪本体上的显示屏不易碰撞受损。
11.优选的,所述防护盖的外壁设置有观察窗,通过设置观察窗,便于使用者观察热像仪本体上的显示屏。
12.优选的,所述热像仪本体的前侧设置有永磁体a,所述防护盖的外壁安装有永磁体b,通过永磁体a和永磁体b的配合使用,使防护盖在非人力的情况下不易与热像仪本体的前侧分离。
13.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防滑颗粒,防滑颗粒增加了人手与套管之间的摩擦力。
14.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栓上一体成型有指槽,通过设置指槽,方便使用者旋转调节螺栓。
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热像仪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通过连接杆、连接座和调节螺栓的配合使用方便调节并固定热像仪本体的角度,通过支撑管、套管和调节螺栓的配合使用,不仅便于调节热像仪本体的高度,同时进一步方便调节并固定热像仪本体的角度,通过设置吸盘,便于将本实用新型竖立在物体上使用,进而减少了人力的输出。
17.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利用扭力弹簧的弹性复位原理,并配合固定座、安装杆和弧形夹框,将把握套管的人手夹持住,使人手在非握紧状态下,套管不易脱离人手,进而确保热像仪本体不易掉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减少了人力的输出,并避免长时间把握而出现手部肌肉酸痛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为一种新型的热像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一种新型的热像仪中套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一种新型的热像仪中固定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22.图5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23.图中标号:1、热像仪本体;2、连接杆;3、连接座;4、支撑管;5、套管;6、调节螺栓;7、吸盘;8、固定座;9、安装杆;10、弧形夹框;11、凹槽;12、安装腔;13、扭力弹簧;14、硅胶垫;15、防护盖;16、观察窗;17、永磁体a;18、永磁体b。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一,由图1-5给出,一种新型的热像仪,包括热像仪本体1和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置在热像仪本体1的底部,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2,连接杆2与热像仪本体1的底部连接,连接杆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座3,连接座3的底部安装有支撑管4,支撑管4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套管5,连接座3和套管5的外壁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6,其中一个调节螺栓6的一端与连接杆2的外壁相抵触,另一个调节螺栓6的一端与支撑管4的外壁相抵触,套管5的底部设置有吸盘7。
26.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座8,固定座8与套管5的外壁连接,固定座8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内壁安装有安装杆9,安装杆9的外部设置有弧形夹框10,弧形夹框10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12,安装杆9的外部设置有扭力弹簧13,扭力弹簧13位于安装腔12的内部,扭力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杆9的外壁和安装腔12的内壁连接,通过利用扭力弹簧13的弹性复位原理,并配合固定座8、安装杆9和弧形夹框10,将把握套管5的人手夹持住,使人手在非握紧状态下,套管5不易脱离人手,进而确保热像仪本体1不易掉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力的输出,并避免长时间把握时出现手部肌肉酸痛的问题。
27.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弧形夹框10的内壁设置有硅胶垫14,通过设置硅胶垫14,增加了人手与弧形夹框10之间的摩擦力,使套管5和弧形夹框10更加不易脱离人手,并通过利用其良好的柔软性,进而提升了使用时的舒适度。
28.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热像仪本体1的前侧铰接有防护盖15,通过设置防护盖15,使热像仪本体1上的显示屏不易碰撞受损,进而延长了热像仪本体1的使用寿命。
29.实施例五,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防护盖15的外壁设置有观察窗16,通过设置观察窗16,便于防护盖15与热像仪本体1的前侧贴合时,通过防护盖15上的观察窗16观察热像仪本体1上的显示屏。
30.实施例六,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热像仪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永磁体a17,防护盖15的外壁安装有永磁体b18,通过永磁体a17和永磁体b18的配合使用,使防护盖15在非人力的情况下不易与热像仪本体1的前侧分离。
31.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套管5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防滑颗粒,防滑颗粒增加了人手与套管5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避免发生脱手现象。
32.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调节螺栓6上一体成型有指槽,通过设置指槽,方便使用者旋转调节螺栓6,进而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33.工作原理:
34.调节热像仪本体1的角度时:
35.使用者拨动热像仪本体1,使热像仪本体1通过连接杆2在连接座3上转动,其过程中旋转连接座3上的调节螺栓6,进而方便调节热像仪本体1的角度后固定,移动支撑管4在套管5内的位置并旋转调节螺栓6,不仅便于调节热像仪本体1的高度,同时进一步方便调节
热像仪本体1的角度后固定,通过设置吸盘7,便于将本实用新型竖立在物体上使用,进而减少了人力的输出。
36.使用者把握套管5时:
37.通过利用扭力弹簧13的弹性复位原理,并配合固定座8、安装杆9和弧形夹框10,将把握套管5的人手夹持住,使人手在非握紧状态下,套管5不易脱离人手,进而确保热像仪本体1不易掉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减少了人力的输出,并避免长时间把握而出现手部肌肉酸痛的问题。
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