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力参数测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3591发布日期:2022-04-09 09:5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电力参数测量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电力参数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2.电力参数表,是一种具有可用户设置、led显示、电能累加记忆、数字通讯等功能的智能三相综合电力参数监测仪表。其测量参量包括:相电压/线电压(v)、电流(i)、频率(f)、功率(p、q、s)、功率因数(pf)、电能(wh、vrh)。
3.电力参数表可广泛应用于电力、邮电、石油、煤炭、冶金、铁道、市政、智能大厦等行业、部门的电气装置、自动控制以及调度系统。目前的电力参数测量工作通常由人员携带电力参数表到达现场后对待测电路进行手动测量。
4.而现有电力参数测量设备,主要通过表身、导线和电笔组成,人员在携带时通常无法对电笔和导线进行收纳,导致人员在携带时还需要用手托拿电笔和导线,影响人员进行其它工作,便携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电力参数测量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力参数测量设备,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人员携带使用,适用范围更广,还可以在携带时对电笔和导线进行收纳,以免电笔或导线裸露在外部对人员造成牵绊,便携性更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电力参数测量设备,包括测量表外壳和接线凹槽;
7.测量表外壳:其内部前侧的凹槽内设有蓄电池、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测量表外壳前侧面的开口内设有显示屏,测量表外壳的前侧面下端设有单片机,测量表外壳的上表面后端设有左右对称的电笔插槽;
8.接线凹槽:其左右对称设置于测量表外壳的内部后侧,接线凹槽的内部底面的接线口处均设有导线,导线的上端均延伸至测量表外壳的上侧并在端头处设有电笔;
9.其中: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显示屏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端均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两个导线分别与电流传感器的两个接线端相连,两个导线分别与电压传感器的两个接线端相连,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人员携带使用,适用范围更广,还可以在携带时对电笔和导线进行收纳,以免电笔或导线裸露在外部对人员造成牵绊,便携性更好。
10.进一步的,所述测量表外壳的后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条形滑口,竖向对应的四个条形滑口均与同侧的接线凹槽相连通,条形滑口的内部均横向滑动连接有滑杆,接线凹槽的内部均设有均匀分布的限位杆,可以对导线进行收纳,以免人员携带时导线裸露在外部发生缠绕对人员造成牵绊。
11.进一步的,所述电笔的外弧面中部均设有限位孔,测量表外壳左右侧面上端与电
笔插槽相连通的螺孔内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限位螺栓与限位孔配合设置,可以实现对电笔的锁止,以免人员携带途中电笔跌坠受损。
12.进一步的,所述电笔插槽的内部底面均设有弹簧,可以在解除限位螺栓的限位后使电笔自动弹出,便于人员使用。
13.进一步的,所述测量表外壳的内部后侧中心处设有肩带收纳槽,肩带收纳槽的内部下端转动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转杆,两个转杆的外弧面分别与肩带上下两端对应的端头固定连接且肩带的上下两端分别缠绕于两个转杆的外部,可以使人员通过挂肩的方式来携带该测量设备。
14.进一步的,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设置于下侧的转杆后侧延长端头处,两个转杆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同步带位于肩带的后侧,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人员携带使用。
15.进一步的,所述旋钮后侧面右端的螺孔内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顶紧螺栓的前端与测量表外壳的后侧面紧密接触,可以实现对旋钮的锁止。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便携式电力参数测量设备,具有以下好处:
17.1、在需要携带该测量设备时,先将电笔插入电笔插槽的内部,随后向内拧紧限位螺栓,使限位螺栓插入限位孔的内部实现对电笔的锁止,以免人员携带途中电笔跌坠受损,而弹簧可以在解除限位螺栓的限位后使电笔自动弹出,便于人员使用,在完成对电笔的限位固定后,将多个滑杆沿着条形滑口向内侧拨动,受滑杆和限位杆的阻挡作用可以使导线呈蛇形收入接线凹槽的内部,以免人员携带时导线裸露在外部发生缠绕对人员造成牵绊。
18.2、通过旋钮来带动下侧的转杆旋转,由于两个转杆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可以使两个转杆同步旋转进行放卷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改变肩带的放卷长度,以便不同身高的人员携带,适用范围更广,随后将顶紧螺栓向前旋紧,使得顶紧螺栓的前端与测量表外壳的后侧面紧密接触,通过摩擦阻力的作用来实现对旋钮的锁止。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平面内剖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测量表外壳、2蓄电池、3显示屏、4单片机、5接线凹槽、6导线、7电笔、8电笔插槽、9条形滑口、10滑杆、11限位杆、12限位孔、13限位螺栓、14弹簧、15肩带收纳槽、16转杆、17肩带、18旋钮、19同步带、20顶紧螺栓、21电流传感器、22电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电力参数测量设备,包括测量表外壳1和接线凹槽5;
25.测量表外壳1:其内部前侧的凹槽内设有蓄电池2、电流传感器21和电压传感器22,测量表外壳1前侧面的开口内设有显示屏3,测量表外壳1的前侧面下端设有单片机4,测量表外壳1的上表面后端设有左右对称的电笔插槽8,人员在测量电力参数时,通过两个电笔7将该测量设备接入到待测电路中,电流传感器21和电压传感器22可以对待测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参数进行测量,并将所测数据反馈至单片机4,经过单片机4的整合后,测量数据会被单片机4传输至显示屏3并由其呈现出来;
26.接线凹槽5:其左右对称设置于测量表外壳1的内部后侧,接线凹槽5的内部底面的接线口处均设有导线6,导线6的上端均延伸至测量表外壳1的上侧并在端头处设有电笔7,在需要携带该测量设备时,先将电笔7插入电笔插槽8的内部实现收纳功能;
27.其中:单片机4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2的输出端,显示屏3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4的输出端,电流传感器21和电压传感器22的输出端均电连接单片机4的输入端,两个导线6分别与电流传感器21的两个接线端相连,两个导线6分别与电压传感器22的两个接线端相连。
28.其中:测量表外壳1的后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条形滑口9,竖向对应的四个条形滑口9均与同侧的接线凹槽5相连通,条形滑口9的内部均横向滑动连接有滑杆10,接线凹槽5的内部均设有均匀分布的限位杆11,在完成对电笔7的限位固定后,将多个滑杆10沿着条形滑口9向内侧拨动,受滑杆10和限位杆11的阻挡作用可以使导线6呈蛇形收入接线凹槽5的内部,以免人员携带时导线6裸露在外部发生缠绕对人员造成牵绊。
29.其中:电笔7的外弧面中部均设有限位孔12,测量表外壳1左右侧面上端与电笔插槽8相连通的螺孔内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13,限位螺栓13与限位孔12配合设置,在电笔7插入电笔插槽8的内部以后,向内拧紧限位螺栓13,使限位螺栓13插入限位孔12的内部实现对电笔7的锁止,以免人员携带途中电笔7跌坠受损。
30.其中:电笔插槽8的内部底面均设有弹簧14,弹簧14可以在解除限位螺栓13的限位后使电笔7自动弹出,便于人员使用。
31.其中:测量表外壳1的内部后侧中心处设有肩带收纳槽15,肩带收纳槽15的内部下端转动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转杆16,两个转杆16的外弧面分别与肩带17上下两端对应的端头固定连接且肩带17的上下两端分别缠绕于两个转杆16的外部,还包括旋钮18,旋钮18设置于下侧的转杆16后侧延长端头处,两个转杆16通过同步带19传动连接,同步带19位于肩带17的后侧,通过旋钮18来带动下侧的转杆16旋转,由于两个转杆16通过同步带19传动连接,可以使两个转杆16同步旋转进行放卷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改变肩带17的放卷长度,以便不同身高的人员携带。
32.其中:旋钮18后侧面右端的螺孔内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20,顶紧螺栓20的前端与测量表外壳1的后侧面紧密接触,随后将顶紧螺栓20向前旋紧,使得顶紧螺栓20的前端与测量表外壳1的后侧面紧密接触,通过摩擦阻力的作用来实现对旋钮18的锁止。
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电力参数测量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需要携带该测量设备时,先将电笔7插入电笔插槽8的内部,随后向内拧紧限位螺栓13,使限位螺栓13插入限位孔12的内部实现对电笔7的锁止,以免人员携带途中电笔7跌坠受损,而弹簧14可以在解除限位螺栓13的限位后使电笔7自动弹出,便于人员使用,在完成对电笔7的限位固定后,将多个滑杆10沿着条形滑口9向内侧拨动,受滑杆10和限位杆11的阻挡作用可以使导线
6呈蛇形收入接线凹槽5的内部,以免人员携带时导线6裸露在外部发生缠绕对人员造成牵绊,随后,通过旋钮18来带动下侧的转杆16旋转,由于两个转杆16通过同步带19传动连接,可以使两个转杆16同步旋转进行放卷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改变肩带17的放卷长度,以便不同身高的人员携带,随后将顶紧螺栓20向前旋紧,使得顶紧螺栓20的前端与测量表外壳1的后侧面紧密接触,通过摩擦阻力的作用来实现对旋钮18的锁止。
34.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单片机4选用的是西门子s7-200单片机,电流传感器21选用的是chf200b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22选用的是chv-100电压传感器,单片机4控制电流传感器21和电压传感器22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