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温电容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79319发布日期:2022-04-30 20:39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断温电容极板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液位测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断温电容极板。


背景技术:

2.传统式插入式电容液位计为棒式液位计,但因其电容极板为整体式结构,导致在测量超低温液体时严重影响储存设备的保存能力,将外界与罐内建立了可靠的热桥,从而让罐内液体蒸发量增加,不利于液体的储存。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电容极板导热量较大,会导致罐内液体蒸发量增加,不利于液体储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温电容极板,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容极板导热量较大,会导致罐内液体蒸发量增加,不利于液体储存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断温电容极板,该断温电容极板包括:极板主体,所述极板主体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断温缺口,所述断温缺口将所述极板主体分为间隔布置的断温部和板体部。
6.进一步的,相邻所述板体部通过所述断温部连接,所述断温部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凹槽。
7.进一步的,凹槽设于所述断温部的两侧,所述凹槽设置为弧形槽。
8.进一步的,弧形槽的直径为0.2mm-0.8mm。
9.进一步的,断温部呈波浪形设置。
10.进一步的,断温部呈折线形设置。
11.进一步的,断温部的长度为所述板体部长度的二分之一。
12.进一步的,断温部与所述板体部的厚度相同,均为0.1mm-0.3mm。
13.进一步的,断温部的宽度为所述板体部宽度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14.进一步的,极板主体采用医用304不锈钢制成。
1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极板主体,所述极板主体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断温缺口,所述断温缺口将所述极板主体分为间隔布置的断温部和板体部,达到了在极板主体上形成截面积更小的断温部,降低断温部导热量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极板主体的导热量,减小热源的传递速度,降低罐内液体蒸发量,提高液体储存时间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电容极板导热量较大,会导致罐内液体蒸发量增加,不利于液体储存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极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液位计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液位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图4中局部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液位计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图6中局部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其中,1极板主体,101断温部,102断温缺口,103板体部,2主支撑管,3凹槽,4绝缘隔离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
27.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8.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9.此外,术语“设置”、“设有”、“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0.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2.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断温电容极板,该断温电容极板包括:极板主体1,极板主体1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断温缺口102,断温缺口102将极板主体1分为间隔布置的断温部101和板体部103。
33.传统式插入式电容液位计为棒式液位计,但因其主体为整体式结构,导致在测量超低温液体时严重影响储存设备的保存能力,将外界与罐内建立了可靠的热桥,从而让罐内液体蒸发量增加,不利于液体的储存。该种类液位计最大的导热源为极板。因此为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中对电容极板进行改进,以减少极板的导热量。具体的,本实施中在极板主
体1上间隔开设多个断温缺口102,断温缺口102将极板主体1分为间隔布置的断温部101和板体部103。断温缺口102的开设深度较深,使得形成的断温部101截面较小,减小极板主体1在断温部101的导热量,从而使得整个极板主体1的导热量得到进一步减小。由于多个板体部103的形成,使得该极板主体1形成多级电容极板,可增加电容量。由于板体部103和断温部101通过在极板主体1上开设断温缺口102形成,因此板体部103和断温部101依然为整体结构,便于生产制造,也可提高该极板主体1的使用稳定性。
34.本实施例达到了在极板主体1上形成截面积更小的断温部101,降低断温部101导热量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极板主体1的导热量,减小热源的传递速度,降低罐内液体蒸发量,提高液体储存时间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电容极板导热量较大,会导致罐内液体蒸发量增加,不利于液体储存的问题
35.如图1至图7所示,相邻板体部103通过断温部101连接,断温部10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凹槽3。
36.具体的,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将一块极板主体1通过开设三个间隔的断温缺口102形成四个板体部103和断温部101,断温部101的两端和相邻的板体部103连接形成整体结构。为增加热源在断温部101的行程,以及提高热源在断温部101的传递减速和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在断温部101上开设有多个凹槽3,且凹槽3沿断温部10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通过凹槽3的设置使得断温部101的表面积增加,从而可增加热源的行程和稳定性。
37.如图1至图7所示,凹槽3设于断温部101的两侧,凹槽3设置为弧形槽。
38.具体的,需要说明的是,凹槽3为半圆形的弧形槽,如图所示,该弧形槽开设在断温部101的上下两侧,沿断温部101长度方向的相邻弧形槽之间的圆心距为10mm,而断温部101的长度为50mm,弧形槽的直径为0.2mm-0.8mm,优选为0.5mm。每个断温部101上可开设5组弧形槽,每组弧形槽均为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
39.为进一步增加断温部101的表面积,断温部101呈波浪形设置或折线形设置。
40.如图1至图7所示,断温部101的长度为板体部103长度的二分之一,从而可在满足极板主体1使用所需结构强度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小导热量。
41.进一步的,断温部101与板体部103的厚度相同,均为0.1mm-0.3mm,优选为0.2mm。通过该设置使得整个极板主体1的厚度较薄,可降低极板主体1整体的截面积,降低导热量。
42.如图1至图7所示,断温部101的宽度为板体部103宽度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优选为九分之一,使得断温部101的宽度相对于板体部103宽度而言足够小,使得热源在断温部101的导热量相对于在板体部103的导热量而言得到明显的减小,从而大幅度降低极板主体1的导热量。
43.当也断温电容极板应用于液氧温度监测时,为避免极板主体1和液氧产生反应,极板主体1采用医用304不锈钢制成,能够保证不与液氧反应,从而降低液氧的损耗量。
44.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式高精度电容液位计,该板式高精度电容液位计包括:绝缘隔离件4和极板主体1;其中,
45.极板主体1设置为两个并相对设于绝缘隔离件4的两侧,极板主体1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断温缺口102,断温缺口102将极板主体1分为间隔布置的断温部101和板体部103。
46.本实施例,该板式高精度电容液位计主要由绝缘隔离件4和极板主体1组成。极板
主体1设置为两个并安装在绝缘隔离件4的相对两侧,例如安装在绝缘隔离件4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绝缘隔离件4起到对两个极板主体1的安装支撑作用,并使得两个极板主体1之间可形成电容,从而实现液位测量的目的。更为具体的,每个板体部103的两端均安装有绝缘隔离件4。
47.并且,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极板主体1上形成多个板体部103,使得该极板主体1具有多级电容,测量电容值相对于传统插入式液位计高20-30%,从而精度及灵敏度相对较高。
48.如图1至图7所示,绝缘隔离件4设置为多个并与板体部103对应;绝缘隔离件4设置为方形,各个板体部103均固定在对应的绝缘隔离件4上。
49.具体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每个极板主体1均由多个板体部103和断温部101组成而断温部101的宽度远小于板体部103,且断温部101的长度也远小于板体部103,因此对于极板主体1的安装位置主要集中在板体部103上。本实施例中绝缘隔离件4的数量可与板体部103的数量对应,板体部103可通过螺丝固定在绝缘隔离件4上。而两个极板主体1的断温部101之间并不与绝缘隔离件4进行直接连接。
50.由于板体部103为扁平结构,因此为便于板体部103和绝缘隔离件4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绝缘隔离件4设置为方形,优选为横截面为长方形,从而可提供较为平整的安装面。
51.如图1至图7所示,还包括由低导热率材料制成的主支撑管2,主支撑管2依次贯穿各个绝缘隔离件4。
52.具体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绝缘隔离件4仅设置在极板主体1的板体部103,而对于断温部101则没有支撑和连接作用,因此应用于低温环境时,由于断温部101本身宽度较小,因此容易产生变形。为进一步提高该液位计的整体结构强度,避免在低温环境下产生变形,本实施例中增设一根主支撑管2,主支撑管2作为核心骨架结构,其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依然保持优异的物理性能。本实施例中,绝缘隔离件4呈中空设置,主支撑管2可依次穿过各个绝缘隔离件4,绝缘隔离件4和主支撑管2之间也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53.而主支撑管2采用低导热率材料制成,使得该液位计的导热量得到进一步的降低。优选的,绝缘隔离件4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主支撑管2采用玻璃钢制成。玻璃钢和聚四氟乙烯均为高断温绝缘体,而由玻璃钢制成的主支撑管2也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可防止在低温环境下极板主体1的变形。
54.如图1至图7所示,板体部103上连接有导线,主支撑管2的一端延伸出板体部103并设置有绝缘层,导线穿过绝缘层并与测量控制组件电性连接,导线与板体部103的连接处固定有屏蔽银丝,从而减小外部干扰信号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5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