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核IgM抗体的快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6287发布日期:2022-04-06 18:4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核IgM抗体的快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结核igm抗体的快速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核igm抗体快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大多数的受感染者没有病症,称为潜伏感染者,但其中约5%-10%的潜伏感染者会发展至活动性结核,若无适当一个活动病例平均每年可使10-15人新受感染,病例本人的死亡率则超过50%。因此如何快速、简单地对潜伏感染者进行临床诊断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3.在医疗诊断领域,利用检测装置或者检测杯收集检测液体样本,并判断液体样本中是否含有被分析物,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方法,这种检测装置或检测杯一般要求样本被收集在样本容器中,相关技术人员将检测试纸条的一部分浸没在样本中,若干时间后取出试剂条并读取检测结果;而在一些检测中,如上述针对结核病的诊断,需对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进行检测,样本在检测前需要进行处理,在样本中添加稀释液,使样本被稀释以降低粘稠度,保证样本在检测条上能够顺利渗析,这就导致整个检测过程变得复杂,不利于日常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可用肉眼判断结果的结核igm抗体快速检测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结核igm抗体快速检测装置,包括由软质塑料制成的杯体和杯盖及设置在杯体侧壁的检测腔,所述杯体和杯盖可拆卸连接,所述杯体被分隔板分隔成样本腔和稀释液腔,样本腔受压时,液体样本可从样本腔流入稀释液腔内,稀释液腔底部侧壁上设置有与检测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处覆盖有密封膜,所述检测腔上端开口,检测腔内沿检测腔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检测试剂卡,检测试剂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楔形推块,所述推块的坡面面向杯体的杯壁并与位于检测腔底部的凸条坡面契合,所述凸条与检测腔底部滑动连接,凸条面向杯体杯壁的一侧连接有正对密封膜的刺针。
6.具体的,所述样本腔和稀释液腔上下分布,分隔板向下收拢形成漏液口。
7.具体的,所述样本腔和稀释液腔左右分布,稀释液腔贴近检测腔,所述分隔板为带孔的压力薄膜。
8.具体的,所述检测试剂卡包括外壳和检测试纸条,所述外壳背向杯体的一侧设置有供液体样本进入的进口和用于观察显色结果的观察窗口,所述检测试纸条位于外壳内部,检测试纸条包括塑料底板,所述塑料底板由下到上依次粘贴有上样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样垫,其中胶体金垫上标记有抗人igmμ链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垫,硝酸纤维素膜的中部包被有混合抗原的检测线(t线)和包被有羊抗鼠igg抗体的质控线(c线)。
9.具体的,所述检测腔底部环绕有引流棉,所述引流棉与通孔和检测试剂卡的样本
进口抵接。
10.具体的,所述检测腔的数量为多个。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一种结核igm抗体快速检测装置,其有益效果是:
12.1、将样本腔、稀释液腔和检测腔集成在一起,样本经稀释液腔充分的稀释后进行检测,无需配备吸取样本和稀释液的滴管,操作简单,同时大大缩短了化验时间,避免了样本的外泄,安全卫生。
13.2、可根据被分析物检测所需稀释倍数的不同,多次向稀释液内加入样本,同时进行多项目检测,反应时间可控,检测效率高。
附图说明
14.图1是所述结核igm抗体快速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杯体的剖视图。
16.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试剂卡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试纸条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杯体100;样本腔110;稀释液腔120;密封膜121;分隔板130;漏液口131;杯盖200;检测腔300;刺针400;凸条500;检测试剂卡600;外壳610;观察窗口611;进口612;检测试纸条620;塑料底板621;上样垫622;胶体金垫623;硝酸纤维素膜624;吸样垫625;推块630;引流棉700;防刺隔板800.
具体实施方式
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核igm抗体快速检测装置,包括杯体100、杯盖200和设置在杯体100侧壁的检测腔300,所述杯体100和杯盖200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螺纹连接,整个杯体100和杯盖200采用易发生弹性形变的软质塑料制成,检测腔300整体透明,所
述杯体100被分隔板130分隔成上、下分布的样本腔110和稀释液腔120,其中稀释液腔120底部侧壁上设置有与检测腔300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处覆盖有密封膜121,所述检测腔300上端开口,检测腔300内沿检测腔300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用于检测被分析物的检测试剂卡600,检测试剂卡6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楔形推块630,所述推块630的坡面面向杯体100的杯壁并与位于检测腔300底部的凸条500坡面契合,所述凸条500与检测腔300底部滑动连接,凸条500面向杯体100杯壁的一侧连接有正对密封膜121的刺针400。
24.为避免刺针在外力作用下刺破密封膜,所述刺针400与杯体100之间放置有防刺隔板800,防刺隔板800的长度不小于检测腔300的长度,所述防刺隔板800可从检测腔300内抽出。
25.所述分隔板130向下收拢形成漏液口131,杯体100受压时,样本腔110内的液体样本会滴落到稀释液腔120中,本实施例中可采用向下按压杯盖200的方式增大杯体100内的压力。
26.为避免上述快速检测装置在未使用时,稀释液经漏液口131进入样本腔110内,所述漏液口131同样设置有密封膜121,加入样本前,需刺破密封膜121。
27.当然,所述样本腔110和稀释液腔120也可采用左右分布的形式,样本腔110和稀释液腔120之间通过漏液口131实现连通,正常压力下,液体样本无法通过漏液口131,样本腔110受压后,样本腔110体积减小,压力增大,液体样本从漏液口131处进入稀释液腔120,所述稀释液腔120位于贴近检测腔300的一侧。
28.所述分隔板130也可采用带孔的压力薄膜替代,所述快速检测装置未使用时,分隔板130表面粘贴有可撕的密封膜121,避免稀释液腔120内的稀释液反向进入样本腔110内。
29.所述检测试剂卡600包括外壳610和检测试纸条620,所述外壳610背向杯体100的一侧底部设置有供液体样本进入的进口612和用于观察显色结果的观察窗口611,所述检测试纸条620位于外壳610内部,检测试纸条620包括塑料底板621,所述塑料底板621由下到上依次粘贴有上样垫622、胶体金垫623、硝酸纤维素膜624和吸样垫625,其中胶体金垫623上标记有抗人igmμ链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垫623,硝酸纤维素膜624的中部包被有混合抗原的检测线(t线)和包被有羊抗鼠igg抗体的质控线(c线)。
30.所述检测腔300底部环绕有引流棉700,所述引流棉700与通孔和检测试剂卡600的样本进口612抵接,可以防止刺针400刺破密封膜121的孔过小,利用引流棉700使液体样本毛细至检测腔300内。
31.所述检测腔300的数量为多个,可以放置用于检测不同被分析物的检测试剂卡600,同时可根据被分析物需要稀释倍数的不同,多次向样本腔110施加压力,分别对检测稀释倍数由低到高的样本进行检测。
32.使用时上述快速检测装置时,拧开杯盖200,向样本腔110内加入样本,拧紧杯盖200,向下按压杯盖200顶部,使样本滴入稀释液腔120中,在稀释液腔120中与稀释液充分混合后,取下腔盖,抽取防刺隔板,向下按压检测试剂卡600,位于检测试剂卡600下方的推块630推动凸条500向杯体100方向移动,所述刺针400刺破密封膜121,在引流棉500作用下,混合试剂进入检测腔300内并经环绕检测腔300底部的引流棉500的毛细作用进入检测试剂卡600内,依次经过上样垫622、胶体金垫623、硝酸纤维素膜624发生显色反应。
33.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
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