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温装置及测温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33892发布日期:2022-03-12 14:03阅读:99来源:国知局
测温装置及测温座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测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温装置及测温座。


背景技术:

2.在新型冠状病毒长期存在的全球大环境下,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已常态化,体温监测作为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有效手段,须保证体温监测的准确高效,但是目前市场上测温枪大多为手动测量,需要人工操作进行,工作繁琐效率低。
3.手持测温枪进行测温,一方面长时间手持测量人员疲惫,且人工成本高,另一方面手持测量不便于连续测温,测温精度偏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需手持的高精度测温装置及方便测温的测温座。
5.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测温装置,包括:测温枪,包括测温头和测温手柄,所述测温头与所述测温手柄连接;测温座,所述测温座包括侧壁和底座,所述侧壁包括固定壁和从所述固定壁延伸形成的加持壁,所述底座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壁和所述加持壁围合形成加持部,所述加持部用于加持所述测温枪使所述测温枪被固定;所述测温座设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用于将所述测温枪与所述测温座进行电连接,并通过电连接对说的测温枪供电。
6.本实施例的测温装置中所述测温枪通过所述测温座进行固定,具体为所述测温手柄放置于所述加持部,使所述测温枪被所述测温座固定,将所述测温枪放置于所述测温座中,通过设置测温枪参数后即可自动进行体温测量,该设计无需手持所述测温枪即可对温度进行测量,相对手持测量,所述测温枪被测温座固定后可满足连续测量模式,进而提高测量精度;同时在所述测温座设置所述连接端子,可使所述测温枪通过所述连接端子与外界进行电连接,对所述测温枪进行供电,保持长期监测温度的电源供应。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温座包括顶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所述加持壁包括加持区,所述加持区与所述顶壁相邻,所述加持区与所述顶壁远离所述固定壁的一端围合形成通孔。所述通孔的设置可以使所述测温枪一部分固定于所述加持部,另一部分通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加持部,既可以满足所述测温枪被所述测温座固定,可以使所述测温枪正常监测温度,所述测温枪伸出所述测温座的部分不受所述测温座形状的限定,可以使所述测温座适配不同形状的所述测温枪。所述加持区的设计,可使所述测温枪牢固的固定在所述测温座。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持壁包括限位区,所述限位区与所述底座相邻,所述限位区与所述底座周边平滑连接并向远离底座放在延伸。所述限位区的设计可使所述测温枪在放入所述测温座时更好的放置到预定位置。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温手柄靠近所述测温头的一端被所述加持区固定,所述测温手柄远离所述测温头的一端被所述限位区固定,该设计使所述测温手柄的两端分
别被所述测温座固定,使所述测温枪被稳定的固定。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持区与所述限位区之间设有过渡区,所述加持区远离所述固定壁的一侧设有第一缺口,所述过渡区远离所述固定壁的一侧设有第二缺口,所述加持区远离所述固定壁的一端在所述底座上的投影覆盖所述过渡区远离所述固定壁的一端在所述底座上的投影。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的设计可使所述测温枪在放入所述测温座时确定所述测温枪是否对位到预定位置,同时可使所述测温枪上的操控按键等结构通过所述第一缺口或所述第二缺口露出,方便所述测温枪固定在所述测温座后仍可进行设置与满足基本操作。所述加持区远离所述固定壁的一端在所述底座上的投影覆盖所述过渡区远离所述固定壁的一端在所述底座上的投影,该设计使所述第一缺口的开口尺寸小于第二缺口的开口尺寸,由于所述加持区为固定所述测温枪的作用,所述第一缺口位于所述加持区开口尺寸较小,满足所述测温枪上部分操控按键被露出即可。所述第二缺口位于所述过渡区,可通过所述第二缺口确认所述测温枪是否对位到预定位置,同时可使所述测温枪固定在所述测温座后,所述测温枪上操控按键等结构通过所述第二缺口露出。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温手柄从所述第二缺口露出,所述测温手柄具有测温开关,所述测温开关与所述第一缺口对应并从所述第一缺口露出。所述测温开关从所述第一缺口露出使所述测温枪被所述测温座固定时仍方便手动对所述测温枪进行设置或基本操作。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或所述固定壁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测温座与外部固定装置连接,使所述测温座固定。所述固定结构的设置可方便所述测温座与外界的三脚架或墙壁等机构固定。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底面,所述底面与所述顶壁相对设置,所述底面为所述底座远离所述侧壁的表面,所述底面为平面。所述底面设计为平面可方便所述测温座放置于桌面等结构上。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温装置包括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设于所述测温枪上,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测温枪的测温数据对外传输。所述测温装置通过所述测温座对所述测温枪进行固定和供电,同时所述测温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将所述测温枪测量的温度数据向外界传输,所述测温装置同时具备对测温枪的固定,供电和数据传输的功能。此时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可以为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测温枪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测温数据对外传输。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温装置还包括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设于所述测温座上并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测温枪的测温数据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对外传输。所述测温装置通过所述测温座对所述测温枪进行固定和供电,同时所述测温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将所述测温枪测量的温度数据向外界传输,所述测温装置同时具备对测温枪的固定,供电和数据传输的功能。此时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可以为有线或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可以为有线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测温枪通过所述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将测温数据向外界传输。
16.第二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测温座,所述测温座包括侧壁和底座,所述侧壁包括固定壁和从所述固定壁延伸形成的加持壁;所述底座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壁和所述加持壁围合形成加持部,所述加持部用于加持测温枪,所述测温座设有连接
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用于为所述测温枪供电。本技术提供的测温座可以满足在固定所述测温枪的同时对所述测温枪进行持续供电。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测温装置具有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测温枪和测温座,所述测温枪通过所述测温座进行固定,将所述测温枪放置与所述测温座中即可自动进行体温测量,通过所述测温座的设置无需手动测量;同时在所述测温座的所述底座或所述固定壁设置所述连接端子,可使所述测温枪通过所述连接端子与外界进行信号连接,将测温数据传输给外界设备,所述连接端子或可与外界进行电连接,对测温枪进行供电,保持长期监测体温的电源供应。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测温装置的立体图。
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测温装置中测温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一些相关技术中,测温枪大多为手动测量,需要人工操作进行。手持测温枪进行测温,一方面长时间手持测量人员疲惫,且人工成本高,另一方面手持测量不便于连续测温。
25.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包括测温枪和测温座,所述测温座包括侧壁和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加持部,所述加持部用于加持所述测温枪使所述测温枪被固定。所述测温座设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用于将所述测温枪与所述测温座进行电连接。
26.相较于上述相关技术,本技术提供测温装置,所述测温枪通过所述测温座进行固定,将所述测温枪放置与所述测温座中即可自动进行体温测量,通过所述测温座的设置无需手持所述测温枪对温度进行测量;同时在所述测温座的所述底座设置所述连接端子,可
使所述测温枪通过所述连接端子与外界进行电连接,对所述测温枪进行供电,保持长期监测体温的电源供应。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测温装置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8.实施例一
29.参考图1至图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测温装置10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测温装置中测温座100的立体图。测温装置10包括测温枪200和测温座100,测温座100包括侧壁107和底座105,底座105与侧壁107连接,侧壁107与所述底座105围合形成加持部109,加持部109用于加持测温枪200使测温枪200被固定。测温座100设有连接端子1053,连接端子1053用于将测温枪200与测温座100电连接,为测温枪200供电。
30.相较于上述相关技术,本技术提供测温装置10,测温枪200通过测温座100进行固定,将测温枪200放置与测温座100中即可自动进行体温测量,通过将测温枪200置于测温座100中,被测温座100固定达到无需手动测量温度的效果;同时在测温座100的底座105设置连接端子1053,连接端子1053可与外界进行电连接,对测温枪200进行供电,保持长期监测体温的电源供应,或测温座100的侧壁107设置连接端子1053,连接端子1053可与外界进行电连接,对测温枪200进行供电,保持长期监测体温的电源供应。
31.进一步地,测温枪200包括测温头201和测温手柄202,测温头201与测温手柄202连接,测温头201用于检测温度,测温手柄202置于加持部109中被测温座100固定,测温手柄202设有开关测温枪。
32.进一步地,侧壁107包括固定壁1072和从固定壁1072延伸形成的加持壁1073,底座105与侧壁107连接,底座105与固定壁1072和加持壁1073围合形成加持部109,加持部109用于加持所述测温枪200使所述测温枪200被固定。底座105设有连接端子1053,连接端子1053用于将测温枪200与测温座100进行电连接,或侧壁107设有连接端子1053,连接端子1053用于将测温枪200与测温座100进行电连接。
33.固定壁1072设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用于将测温座100与外部固定装置连接,使测温座100被固定。固定结构可以为带有螺纹的孔状结构,与外界固定装置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或固定结构可以为测温座100上安装的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与外界固定装置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外界固定装置可以为三脚架、墙面或桌面等可以对测温座100进行固定的装置。
34.进一步地,测温座100包括顶壁103,顶壁103与底座105相对设置,顶壁103远离固定壁1072的一端在底座105上的投影呈弧形。加持壁1073包括加持区10731,加持区10731与顶壁103相邻,加持区10731远离固定壁1072的一侧在底座105上的投影大体呈弧形。加持区10731与顶壁103远离固定壁1072的一端围合形成通孔1031,即加持区10731远离固定壁1072的一侧在底座105上的投影与顶壁103远离固定壁1072的一端在底座105上的投影大体围合呈孔状,此孔状投影即为通孔1031在底座105上的投影。通孔1031的设置可以使测温枪200底部固定于加持部109,上部通过通孔1031伸出加持部109,具体地,测温枪200的测温手柄202固定于加持部109,测温头201伸出加持部109,即测温座100通过固定测温手柄202将测温枪200进行固定。该设计测温头201伸出测温座100可以使测温枪200正常感测温度,不会因为测温枪200被测温座100固定而遮挡具有测温功能的结构,同时也可使测温枪200伸出测温座100的部分,即测温头201的形状和结构不受测温座100形状的限定,可以使测温座
100适配不同形状的测温枪200。加持区10731的设计,可使测温枪200牢固的固定在测温座100中,不会左右摇摆。
35.进一步地,加持壁1073包括限位区10735,限位区10735与底座105相邻,限位区10735与底座105周边平滑连接并向远离底座放在延伸。当测温枪200置于测温座100中时,测温手柄202远离测温头201的一端被限位区10735包围,限位区10735的设计可使测温枪200在放入测温座100时更好的放置到预定位置。
36.进一步地,加持区10731与限位区10735之间设有过渡区10733,加持区10733远离固定壁1072的一侧设有第一缺口1075,过渡区10733远离固定壁1072的一侧设有第二缺口1077,加持区10731远离固定壁1072的一端在底座105上的投影覆盖过渡区10733远离固定壁1072的一端在底座105上的投影。
37.第一缺口1075和第二缺口1077的设计可使测温枪200在放入测温座100时确定测温枪200是否对位到预定位置,同时可使测温枪200上的操控按键等结构通过第一缺口1075或第二缺口1077露出,方便测温枪200固定在测温座100后仍可进行设置与基本操作。加持区10731远离固定壁1072的一端在底座上100的投影覆盖过渡区10733与固定壁1075的一端在底座105上的投影,该设计使第一缺口1075的开口尺寸小于第二缺口1077的开口尺寸,加持区10731为固定测温枪200的作用,第一缺口1075位于加持区10731开口尺寸较小,满足测温枪200上部分操控按键被露出即可,第二缺口1077位于过渡区10733,可通过第二缺口1077确认测温枪200是否对位到预定位置。本实施例中,测温手柄202具有测温开关2021,测温开关2021与第一缺口1075对应并从第一缺口1075露出。测温开关2021从第一缺口1075露出使测温枪200被测温座100固定时仍方便手动对测温枪200进行设置或基本操作。
38.进一步地,第一缺口1075与第二缺口1077连通。第一缺口1075与第二缺口1077连通方便确认测温枪200是否对位到预定位置。
39.测温手柄202靠近测温头201的一端被加持区10731固定,测温手柄202远离测温头201的一端被限位区10735固定。测温手柄202靠近测温头201的一端被加持区10731固定,使测温手柄202的两端分别被测温座100固定,使测温枪200被稳定的固定。
40.底座105具有底面1058,底面1058与顶壁103相对设置,底面1058为底座105远离侧壁107的表面,底面1058为平面。底座105的底面1058设计为平面可方便所述测温座放置于桌面等结构上或将底面贴合与墙面或其他结构上。
41.测温装置10包括通信模块1055,通信模块1055包括第一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设于测温枪200上,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将测温枪200的测温数据对外传输。测温装置10通过测温座100对测温枪200进行固定和供电,同时测温装置10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将测温枪200测量的温度数据向外界传输,测温装置10同时具备对测温枪的固定,供电和数据传输的功能。此时第一通信模块可以为无线通信模块,测温枪200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测温数据对外传输。
42.进一步地,测温装置10包括第二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设于测温座100上,测温枪200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将测温枪200的测温数据通过测温座100对外传输。所述测温装置10通过测温座100对测温枪100进行固定和供电。具体地,第一通信模块为有线通信模块时,测温枪200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将测温数据传输给第二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为有线或无线通信模块,测温座100接收到测温枪200的有线通信信号后通过有线或无
线的方式将测温数据传输到外界的电子设备。或第一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测温枪200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将测温数据传输给第二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为有线或无线通信模块,测温座100接收到测温枪200的有线通信信号后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测温数据传输到外界的电子设备。或第一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测温枪200通过第一通信模块直接将测温数据传输给外界的电子设备。
43.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壁1072设有连接端子1053,连接端子1053用于将测温枪200与测温座100进行电连接。固定壁1072设有信号端子1055,信号端子1055用于将测温枪200与测温座100进行信号连接。
44.实施例二
45.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温座100,测温座100包括侧壁107和底座105,侧壁107包括固定壁1072和从固定壁1072延伸形成的加持壁1073;底座105与侧壁107连接,底座105与固定壁1072和加持壁1073围合形成加持部109,加持部109用于加持测温枪,测温座100设有连接端子1053,连接端子1053用于为测温枪供电。本技术提供的测温座100可以满足在固定测温枪的同时对测温枪进行持续供电。
46.综上,对于有连续检测体温功能的测温枪200,只需要将测温枪200放在测温座100上,测温座100支撑测温枪200特定的高度,即可测量通过人群的体温。当测温枪200具备连续监测功能并且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测量结果到通信设备时,测温枪200可以通过测温座100组成体温监测系统。在低成本的体温监测系统里,测温座100可将所有带监测传输功能的测温枪200或体温计的功能扩充,实现常态化新冠防控的有效体温监测。通常状态下,用户购买一台蓝牙红外体温仪200和测温座100,配合用户的手机安装app软件,即可实现自动记录的红外体温监测系统。可实时上报监测体温数据,并且对发热者的体温进行人员身份登记。本技术的测温装置10最大的特点时安全有效的测量体温,同时低成本的组成监测系统,实时管理用户的体温数据。
47.此外,因为连续监测的测温枪200耗电会比普通测温枪200大,测温座可以用连接端子1053与测温枪200连接同时引入外接电源,使测温枪200通过测温座的电源接口获得电源供应,保证测温枪200的体温监测连续稳定进行。
48.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