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08647发布日期:2022-05-31 10:3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球物理勘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野外浅表地球物理勘探采用浅层地震勘探技术作为断裂勘察的方法之一,其具有快速、经济、较全面地反映测区地质结构信息特征的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工程地质勘探中,常用的勘探震源包括3种,即可控震源、炸药震源和人工锤击震源,现有的人工锤击震源装置体积较大,不方便移动携带,并且震锤的重量很重,人工安装费时费力,因此提出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装置体积较大,不方便移动携带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包括手柄,手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驱动箱,驱动箱的表面中间设有第一把手,驱动箱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组折弯型的固定插杆,两组固定插杆之间设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左右两侧设有两组固定卡槽,两组固定插杆与两组固定卡槽卡接,安装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震锤,震锤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定位块,固定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连接块,两组第一连接块的表面贯穿连接有两组第一连接轴,两组第一连接块的底部设有两组支撑组件,两组支撑组件的底部设有两组横向的固定板,两组固定板的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连接块,两组第二连接块的表面贯穿连接有两组第二连接轴,两组固定板的底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刹车滚轮,两组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侧竖向贯穿连接有两组固定螺纹柱,两组固定螺纹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旋转钮,两组固定螺纹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锥。
5.优选的,固定座的内腔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支撑块,两组第一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两组横向的第一转动杆,固定座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两组第一转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左右两侧连接,两组第一转动杆的表面套接有两组绕线轮,两组绕线轮的表面缠绕有两组拉绳,固定座的底部左右两侧设有两组贯穿口,两组拉绳未与两组绕线轮连接的一端通过两组贯穿口贯穿固定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块,两组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拉钩。
6.优选的,驱动箱的内腔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支撑块,两组第二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两组横向的第一螺纹杆,两组第一螺纹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锥形齿轮,两组第一锥形齿轮表面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匹配的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的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中心轴,中心轴的前端贯穿驱动箱的表面中间与第一把手固定连接。
7.优选的,两组第一螺纹杆的表面套接有两组第一限位块,两组第一限位块与两组第二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横向的缓冲弹簧,且两组缓冲弹簧套接在两组第一螺纹杆的表面,两组第一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竖向的第一连接杆,驱动箱的底部设有横向的移动通槽,两组第一连接杆的底端通过移动通槽贯穿驱动箱的底部与两组固定插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8.优选的,支撑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柱,且第一支撑柱的顶部与第一连接轴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柱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竖向的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表面底部套接有第三锥形齿轮,第三锥形齿轮的顶部右侧设有与第三锥形齿轮相匹配的第四锥形齿轮,第四锥形齿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向的第二连接杆,第一支撑柱的右侧顶部设有第二把手,第二连接杆的右端贯穿第一支撑柱的右侧顶部与第二把手固定连接。
9.优选的,第二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的第二螺纹杆,第一支撑柱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柱,且第二支撑柱的底部与第二连接轴活动连接,第二支撑柱的顶部贯穿第一支撑柱的底部延伸至第一支撑柱的内腔,第二螺纹杆的底端贯穿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延伸至第二支撑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第二支撑柱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且第二限位块套接在第二螺纹杆的表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相互配合,使两组支撑组件旋转靠近,第二把手带动第二连接杆和第四锥形齿轮转动,由于第四锥形齿轮与第三锥形齿轮之间啮合连接,使第三锥形齿轮带动第二转动杆和第二螺纹杆转动,通过与第二限位块配合,带动第二支撑柱缩进第一支撑柱内,缩小装置的体积,通过手柄和刹车滚轮使装置移动,方便携带;
12.2、将挂钩挂在第一定位块上,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和绕线轮转动,使拉绳缠绕在绕线轮上,带动震锤和安装块向上移动,第一把手带动中心轴和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由于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之间啮合连接,使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一限位块、第一连接杆、移动通槽相互配合,带动两组固定插杆与固定卡槽卡接,方便对震锤安装,降低劳动力。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箱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手柄、2固定座、21第一支撑块、22第一转动杆、23连接座、24驱动电机、25绕线轮、26拉绳、27贯穿口、28固定块、29拉钩、3驱动箱、31第二支撑块、32第一螺纹杆、33第一锥形齿轮、34第二锥形齿轮、35中心轴、36第一限位块、37缓冲弹簧、38第一连接杆、39移动通槽、4第一把手、5固定插杆、6安装块、7固定卡槽、8震锤、9第一定位块、10第一连接块、11第一连接轴、12支撑组件、121第一支撑柱、122第三支撑块、123第二转动杆、124第三锥形齿轮、125第四锥形齿轮、126第二连接杆、127第二把手、128第二螺纹杆、129第二支撑柱、1291第二定位块、1292第二限位块、13固定板、14第二连接块、15第二连接轴、16刹车滚轮、17固
定螺纹柱、18旋转钮、19固定锥。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
20.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包括手柄1,手柄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驱动箱3,驱动箱3的表面中间设有第一把手4,驱动箱3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组折弯型的固定插杆5,两组固定插杆5之间设有安装块6,安装块6的左右两侧设有两组固定卡槽7,两组固定插杆5与两组固定卡槽7卡接,安装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震锤8,震锤8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定位块9,固定座2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连接块10,两组第一连接块10的表面贯穿连接有两组第一连接轴11,两组第一连接块10的底部设有两组支撑组件12,两组支撑组件12的底部设有两组横向的固定板13,两组固定板13的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连接块14,两组第二连接块14的表面贯穿连接有两组第二连接轴15,两组固定板13的底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刹车滚轮16,两组固定板13相互远离的一侧竖向贯穿连接有两组固定螺纹柱17,两组固定螺纹柱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旋转钮18,两组固定螺纹柱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锥19。
21.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3,驱动箱3的内腔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支撑块31,两组第二支撑块31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两组横向的第一螺纹杆32,两组第一螺纹杆32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锥形齿轮33,两组第一锥形齿轮33表面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33相匹配的第二锥形齿轮34,第二锥形齿轮34的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中心轴35,中心轴35的前端贯穿驱动箱3的表面中间与第一把手4固定连接,第一把手4带动中心轴35和第二锥形齿轮34转动,由于第二锥形齿轮34与第一锥形齿轮33之间啮合连接,使第一锥形齿轮33带动第一螺纹杆32转动;
22.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3,两组第一螺纹杆32的表面套接有两组第一限位块36,两组第一限位块36与两组第二支撑块3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横向的缓冲弹簧37,且两组缓冲弹簧37套接在两组第一螺纹杆32的表面,两组第一限位块3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竖向的第一连接杆38,驱动箱3的底部设有横向的移动通槽39,两组第一连接杆38的底端通过移动通槽39贯穿驱动箱3的底部与两组固定插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32转动,通过第一限位块36、第一连接杆38、移动通槽39相互配合,带动两组固定插杆5与固定卡槽7卡接或分离,移动的同时带动缓冲弹簧37伸缩进行缓冲减震;
23.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4,支撑组件12包括有第一支撑柱121,且第一支撑柱121的顶部与第一连接轴11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柱121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块122,第三支撑块12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竖向的第二转动杆123,第二转动杆123的表面底部套接有第三锥形齿轮124,第三锥形齿轮124的顶部右侧设有与第三锥形齿轮124相匹配的第四锥形齿轮125,第四锥形齿轮12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向的第二连接杆126,第一支撑柱121的
右侧顶部设有第二把手127,第二连接杆126的右端贯穿第一支撑柱121的右侧顶部与第二把手127固定连接,第二把手127带动第二连接杆126和第四锥形齿轮125转动,由于第四锥形齿轮125与第三锥形齿轮124之间啮合连接,使第三锥形齿轮124带动第二转动杆123转动;
24.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4,第二转动杆1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的第二螺纹杆128,第一支撑柱121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柱129,且第二支撑柱129的底部与第二连接轴15活动连接,第二支撑柱129的顶部贯穿第一支撑柱121的底部延伸至第一支撑柱121的内腔,第二螺纹杆128的底端贯穿第二支撑柱129的顶部延伸至第二支撑柱129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1291,第二支撑柱129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292,且第二限位块1292套接在第二螺纹杆128的表面,第二转动杆123带动第二螺纹杆128转动,通过与第二限位块1292配合,带动第二支撑柱129在第一支撑柱121内伸缩;
25.实施例2
26.参照图2,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固定座2的内腔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支撑块21,两组第一支撑块21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两组横向的第一转动杆22,固定座2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3,连接座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4,两组第一转动杆22相互靠近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4的左右两侧连接,两组第一转动杆22的表面套接有两组绕线轮25,两组绕线轮25的表面缠绕有两组拉绳26,固定座2的底部左右两侧设有两组贯穿口27,两组拉绳26未与两组绕线轮25连接的一端通过两组贯穿口27贯穿固定座2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块28,两组固定块2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拉钩29,将挂钩29挂在第一定位块9上,驱动电机24带动第一转动杆22和绕线轮25转动,使拉绳26缠绕在绕线轮25上,带动震锤8和安装块6向上移动。
27.工作原理:通过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15相互配合,使两组支撑组件12旋转靠近,第二把手127带动第二连接杆126和第四锥形齿轮125转动,由于第四锥形齿轮125与第三锥形齿轮124之间啮合连接,使第三锥形齿轮124带动第二转动杆123和第二螺纹杆128转动,通过与第二限位块1292配合,带动第二支撑柱129缩进第一支撑柱121内,缩小装置的体积,通过手柄1和刹车滚轮16使装置移动,将挂钩29挂在第一定位块9上,驱动电机24带动第一转动杆22和绕线轮25转动,使拉绳26缠绕在绕线轮25上,带动震锤8和安装块6向上移动,第一把手4带动中心轴35和第二锥形齿轮34转动,由于第二锥形齿轮34与第一锥形齿轮33之间啮合连接,使第一锥形齿轮33带动第一螺纹杆32转动,通过第一限位块36、第一连接杆38、移动通槽39相互配合,带动两组固定插杆5与固定卡槽7卡接,方便对震锤8安装。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