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吊具导电性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89686发布日期:2022-04-30 22:0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电泳吊具导电性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前处理电泳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载体输送过程中的电泳吊具导电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泳工艺分为阳极电泳和阴极电泳。若涂料粒子带负电,工件为阳极,涂料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在工件沉积成膜称为阳极电泳;反之,若涂料粒子带正电,工件为阴极,涂料粒子在工件上沉积成膜称为阴极电泳。
3.在汽车涂装生产线中,电泳工艺是车身第一道防腐保护工艺,其原理是在外加直流电源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在分散介质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最终吸附在车身表面,形成保护漆膜。电泳技术的关键是要对电泳液中的车身加电,由于车身是与载体(吊具)直接接触的,也就是需要对吊具加电,加电时电流通过吊具上方的集电器装置把电流传给吊具上的车身支撑组件上,装夹在吊具支撑组件上车身也同时得到了电流。在吊具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吊具上导电线掉落、损坏等情况发生,所以在电泳前对吊具进行导电性测试就显得特别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电泳吊具导电性测试装置,从而可以方便的完成吊具的导电性能的测试工作,大大提高了吊具的工作可靠性。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电泳吊具导电性测试装置,包括吊具,
7.所述吊具的结构为:包括间隔设置的吊臂,所述吊臂的底部通过哈夫套安装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与吊臂之间通过一号导线连接,保证导线性,吊臂的顶部安装有顶架,顶架上方安装有集电器;
8.顶架的顶面通过绝缘分隔套间隔安装有后小车和中小车;
9.位于顶架的上方安装有轨道系统,所述轨道系统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链条轨道和小车轨道,所述链条轨道与小车轨道之间通过括架连接,所述链条轨道上穿有牵引链条,所述牵引链条上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连接前小车,所述前小车、中小车和后小车均沿着小车轨道运行,所述前小车和中小车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10.括架上安装有两片连接片架,连接片架的一侧安装有扶正轨道,另一侧安装有导电排,所述连接片架的顶部延伸一根立柱,所述立柱支撑到吊具下方,所述立柱的中部安装有电阻箱,电阻箱引出二号导线和三号导线,二号导线与导电排连接,三号导线连到立柱下方并与下方的集电器连接。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12.所述括架焊接在轨道系统上。
13.所述括架与连接片架之间采用焊接,所述连接片架形成框架式结构。
14.下方的集电器一端通过集电器支架固定在立柱下方,另一端紧压住吊具上的支撑组件上。
15.所述集电器支架与立柱之间通过绝缘套及绝缘板分隔。
16.所述导电排与连接片架之间通过绝缘套及绝缘板分隔。
17.位于上方的集电器与导电排之间还安装有铜板。
18.所述铜板的安装结构为:包括导电排上安装有铜板固定架,铜板固定架与连接片架之间通过绝缘套及绝缘板分隔,铜板固定架上通过紧固件安装铜板,所述铜板上安装集电器。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0.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测试装置的设计,在吊具进入电泳前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吊具导电性的相关问题,防止了由于吊具导电不良造成的集电器通电瞬间打火及吊具无法导电造成车身不能电泳的现象发生,减小了不必要的损失。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2.图2为图1的侧视图。
23.图3为图1的俯视图。
24.图4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25.图5为图2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26.图6为图2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铜板的安装示意图。
28.图8为图7的侧视图。
29.其中:1、吊具;2、吊臂;3、支撑组件;4、哈夫套;5、顶架;6、轨道系统;7、牵引链条;8、括架;9、连接片架;10、扶正轨道;11、导电排;12、集电器;13、一号导线;14、二号导线;15、电阻箱;16、三号导线;17、集电器支架;18、铜板;19、铜板固定架;20、绝缘套;21、绝缘板;22、后小车;23、中小车;24、连接杆;25、前小车;26、小车轨道;27、链条轨道;28、绝缘分隔套;29、推杆;30、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31.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泳吊具导电性测试装置,包括吊具1,
32.吊具1的结构为:包括间隔设置的吊臂2,吊臂2的底部通过哈夫套4安装有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与吊臂2之间通过一号导线13连接,保证导线性,吊臂2的顶部安装有顶架5,顶架5上方安装有集电器12;
33.顶架5的顶面通过绝缘分隔套28间隔安装有后小车22和中小车23;
34.位于顶架5的上方安装有轨道系统6,轨道系统6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链条轨道27和小车轨道26,链条轨道27与小车轨道26之间通过括架8连接,链条轨道27上穿有牵引链条7,牵引链条7上安装有推杆29,推杆29连接前小车25,前小车25、中小车23和后小车22均沿
着小车轨道26运行,前小车25和中小车23之间通过连接杆24连接;
35.括架8上安装有两片连接片架9,连接片架9的一侧安装有扶正轨道10,另一侧安装有导电排11,连接片架9的顶部延伸一根立柱30,立柱30支撑到吊具1下方,立柱30的中部安装有电阻箱15,电阻箱15引出二号导线14和三号导线16,二号导线14与导电排11连接,三号导线16连到立柱30下方并与下方的集电器12连接。
36.括架8焊接在轨道系统6上。
37.括架8与连接片架9之间采用焊接,连接片架9形成框架式结构。
38.下方的集电器12一端通过集电器支架17固定在立柱30下方,另一端紧压住吊具1上的支撑组件3上。
39.集电器支架17与立柱30之间通过绝缘套20及绝缘板21分隔。
40.导电排11与连接片架9之间通过绝缘套20及绝缘板21分隔。
41.位于上方的集电器12与导电排11之间还安装有铜板18。
42.铜板18的安装结构为:包括导电排11上安装有铜板固定架19,铜板固定架19与连接片架9之间通过绝缘套20及绝缘板21分隔,铜板固定架19上通过紧固件安装铜板18,铜板18上安装集电器12。
43.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如下:
44.主要包括吊具1,吊具1是由两个吊臂2与支撑组件3及顶架5组成。
45.支撑组件3是通过哈夫套4夹在吊臂2下方,支撑组件3与吊臂2之间由两根一号导线13连接,确保导电性。
46.吊臂2装在顶架5上,也通过两根一号导线13连接,确保导电性,顶架5上还装有集电器12。
47.顶架5再由后小车22及中小车23通过绝缘分隔套28连接,以保证相互绝缘。
48.后小车22及中小车23吊装在轨道系统6中的小车轨道26上。
49.轨道系统6由小车轨道26及链条轨道27组成,之间用括架8焊接而成。
50.链条轨道27上穿有牵引链条7,吊具1的运行是通过牵引链条7上的推杆29推动前小车25运行,前小车25又通过连接杆24与中小车23相连,一起拉动吊具1的运行。
51.轨道系统6上的括架8上装有两片连接片架9,其一侧装有扶正轨道10,另一侧装有导电排11,并延伸出一根立柱30支撑到吊具1下方,在立柱30中间装有电阻箱15,电阻箱15引出两根二号导线14与三号导线16,二号导线14与上面的导电排11连接,三号导线16连到立柱30下方,与另一套集电器12连接,下方的集电器12一端通过集电器支架17固定在立柱30下方,另一端紧压住吊具1上的支撑组件3上。
52.为保证测试的可靠性,立柱30下方的集电器支架17与立柱30之间用绝缘套20及绝缘板21分隔开来;导电排11上的铜板固定架19与连接片架9之间也用绝缘套20及绝缘板21分隔开来,导电排11与装在吊具1上方的集电器12之间增加了铜板18,确保接触良好。
5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54.当牵引链条7推动前小车25运行时,吊具1由前小车25拉动一起运行,吊具1先进入扶正轨道10上,确保吊具1左右不晃动;吊具1继续前行,则装在吊具1中顶架5上的集电器12先接触到导电排11上面的铜板18上,并通过二号导线14与电阻箱15导通;吊具1继续前行,顶架5上的集电器12同时在铜板18上滑行,滑行过程中集电器12一直与电阻箱15导通状态,
当滑行到吊具1下方的支撑组件3与固定在立柱30下方的集电器12接通时,支撑组件3会通过下方的集电器12及三号导线16与电阻箱15导通,此时如果支撑组件3与吊臂2及之间的一号导线13接触良好,那么吊臂2、支撑组件3与电阻箱15也会导通;吊臂2与顶架5及其连接的一号导线13之间接触正常,那么从顶架5上的集电器12到支撑组件3之间就是连通的,此时电阻箱15内的电阻值就会很小,说明吊具1导电性正常。相反如果这之间有一个有问题,那么电阻箱15电阻值就很大或无限大,说明导电性有问题,就会产生报警。
55.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