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样本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01930发布日期:2022-06-14 23:1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血液样本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样本分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样本分析仪。


背景技术:

2.血液样本分析仪是用于对血液样本进行分析的设备。传统技术提供的血液样本分析仪,由于结构布局不合理,故普遍存在体积大、成本高、检修维护不方便的缺陷。具体地,传统技术提供的血液样本分析仪,阻抗计数检测组件常用的位置设置方案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种是设在机架的前板前方,第二种是设在机架的中部或者靠近后板的位置。然而这两种位置设置方案在具体应用中都存在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如下:
3.1)阻抗计数检测组件设在前板的前方,使得阻抗计数检测组件与其它部件的液路连接管路较长,从而导致血液样本分析仪的体积较大、成本较高;
4.2)阻抗计数检测组件设在机架的中部或者靠近后板的位置,导致阻抗计数检测组件上的阻抗检测电路板在日后的拆卸维护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样本分析仪,其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阻抗计数检测组件位置设置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种血液样本分析仪,包括外壳、机架、采样组件和血常规检测组件;
7.所述机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机架包括前板、后板、底板和顶板,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分别位于所述机架相对的两侧,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都位于所述前板与所述后板之间,且所述顶板间隔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
8.所述采样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以用于从样本容器内采集血液样本,并将采集的至少部分血液样本分配至所述血常规检测组件;
9.所述血常规检测组件包括阻抗计数检测组件,所述阻抗计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血液样本的红细胞参数和/或血小板参数,所述阻抗计数检测组件包括阻抗计数检测部件和与所述阻抗计数检测部件电连接的阻抗检测电路板,所述阻抗计数检测部件设于所述前板与所述后板之间,且所述阻抗计数检测部件邻近或者抵接于所述前板,所述阻抗检测电路板设于所述阻抗计数检测部件之背对所述后板的一侧。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液样本分析仪,通过将阻抗计数检测部件设于前板与后板之间,即将阻抗计数检测部件设于前板的后方,这样,可以使得阻抗计数检测组件与其它部件的液路连接管路较短,从而利于减小血液样本分析仪的体积和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阻抗计数检测部件设为邻近或者抵接于前板,并将阻抗检测电路板设于阻抗计数检测部件之背对后板的一侧,以使得阻抗检测电路板与前板之间不存在其它部件,从而便于阻抗检测电路板在日后的拆卸维护,进而利于提高阻抗检测电路板的检修、维护效率。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样本分析仪的分解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样本分析仪一个视角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样本分析仪另一个视角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样本分析仪去除外壳后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样本分析仪去除外壳后的主视平面示意图;
17.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样本分析仪去除外壳后的右视平面示意图;
18.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样本分析仪去除外壳后的左视平面示意图;
19.图8是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样本分析仪去除外壳后的后视平面示意图;
21.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样本分析仪去除外壳后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22.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样本分析仪去除外壳后的分解示意图一;
23.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样本分析仪去除外壳后的分解示意图二;
24.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样组件与血红蛋白检测组件、光学检测用反应池的分布示意图;
25.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样组件与拭子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26.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架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27.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架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28.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染液试剂承载组件、染液试剂固定组件与染液试剂容器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29.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染液试剂承载组件承载染液试剂容器在染液试剂固定组件上滑动的一个状态示意图;
30.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31.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汇流板与采样控制阀组的装配示意图;
32.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样本分析仪的液路系统示意图。
33.附图标号说明:1、血液样本分析仪;10、外壳;11、前壳;111、显示屏;112、前壳本体;1121、第三开口;113、门板;12、后壳;13、顶壳;14、底壳;15、第一侧壳;16、第二侧壳;20、机架;21、前板;211、第一开口;22、后板;221、第二开口;23、底板; 24、顶板;25、第一侧部;26、第二侧部;27、中隔板;28、第一侧板;29、液路隔板;210、转动连接板;30、采样组件;31、采样针;32、运动驱动装置;321、升降驱动机构;322、水平驱动机构;33、吸样管路;40、血常规检测组件;41、阻抗计数检测组件;411、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1、阻抗检测池;412、阻抗检测电路板;42、血红蛋白检测组件;421、第一反应池;422、血红蛋白检测部件;43、光学检测组件;431、光学检测用反应池;4311、第二反应池;4312、第三反应池;432、光学检测部件;4321、流动室;44、第一样本准备控制阀;45、第一样本准备管;46、阻抗鞘液池;47、阻抗鞘液控制阀组;48、样本准备控制阀组;481、第二样本准备控制阀;482、第三样本准备控制阀;
483、第四样本准备控制阀;49、第二样本准备管;410、第三样本准备管;50、染液定量组件;60、染液试剂承载组件;61、承载部;62、第一滑动部;63、挡片;70、染液试剂固定组件;71、连接部;72、第二滑动部;73、限位缓冲件;80、拭子;90、拭子清洗过滤器;101、血沉检测组件;102、第一注射器;103、第二注射器;104、汇流板;105、采样控制阀组;1051、第一控制阀; 1052、第二控制阀;1053、第三控制阀;1054、第四控制阀;106、稀释液切换阀;107、光学鞘液输送管路;108、光学鞘液控制阀;109、液压检测组件;201、液路进出接口组件; 2011、dr稀释液接入口;2012、ld溶血剂接入口;2013、lh溶血剂接入口;2014、ds稀释液接入口;2015、废液出口;202、液体检测组件;203、定量泵组件;204、稀释液储液池;205、废液池;206、废液泵组件;207、废液阀组件;2071、ret池废液阀;2072、diff 池废液阀;2073、拭子废液阀;2074、hgb池废液阀;208、dr稀释液定量液阀;2081、dr 稀释液定量气阀;2082、ld溶血剂定量液阀;2083、lh溶血剂定量液阀;2084、ld溶血剂定量气阀;2085、lh溶血剂定量气阀;209、气室;301、控制阀组件;302、隔离室;303、气压检测电路板;304、射频识别读卡器;305、屏蔽组件;306、rfid天线;307、电源组件;3071、安装壳;3072、电源;3073、第一散热风扇;3074、进风口;3075、出风口;3076、出线口;3077、电源开关;3078、电源插座;308、电路板组件;3081、主控板;3082、母板;309、气泵;401、第二散热风扇;2、染液试剂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6.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样本分析仪1,包括外壳10、机架20、采样组件30和血常规检测组件40,机架20设于外壳10内,采样组件30和血常规检测组件40都安装于机架20上。外壳10作为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外观部件,其一方面用于保证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美观性,另一方面用于保证血液样本分析仪1内部部件的防尘、防水效果。机架20主要用于作为血液样本分析仪1内部部件的主要支撑结构件。采样组件 30主要用于实现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采样和样本分注功能。血常规检测组件40主要用于实现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样本检测功能,其可对血液样本执行至少一个样本参数的检测。
37.参照图2、图15和图1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机架20包括前板21、后板22、底板23和顶板24,前板21和后板22分别位于机架20相对的两侧,底板23和顶板24都位于前板21与后板22之间,且顶板24间隔设于底板23的上方。具体地,前板21与后板22沿水平方向间隔相对设置,顶板24和底板23沿竖直方向间隔相对设置。前板21位于机架20 的前侧,且靠近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前部设置,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前部具体指血液样本分析仪1面向用户以方便用户操控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部位。后板22位于机架20的后侧,靠近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背部设置。
38.参照图2、图15和图1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机架20还包括第一侧部25和第二
侧部26,第一侧部25和第二侧部26分别从前板21相对的两侧延伸至后板22。本实施方案,机架20的外部轮廓大致呈长方体,前板21、后板22、顶板24、底板23、第一侧部25和第二侧部26分别位于长方体的六个面。当然,具体应用中,机架20的外部轮廓形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五边体或者六边体或者其它形状。
39.参照图2、图15和图1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侧部25为机架20的左侧部,第二侧部26为机架20的右侧部,血常规检测组件40位于机架20的右侧部,当然,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将血常规检测组件40设于机架20的左侧部。
40.参照图2、图15和图1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机架20还包括中隔板27,中隔板 27分别与前板21、后板22、底板23和顶板24抵接,且中隔板27与第一侧部25间隔设置并与第二侧部26间隔设置,采样组件30安装于中隔板27上,血常规检测组件40设于中隔板27与第二侧部26之间。中隔板27将机架20分成左腔和右腔两个腔体。
41.参照图2、图15和图1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机架20还包括第一侧板28,第一侧板28分别与前板21、后板22、底板23和顶板24抵接,且第一侧板28设于第一侧部25 与中隔板27之间,第一侧板28与中隔板27存在间距且与第一侧部25存在间距。
42.参照图2、图15和图1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机架20还包括液路隔板29,液路隔板29沿竖直方向设于顶板24与底板23之间,且液路隔板29设于中隔板27与第二侧部 26之间。液路隔板29与前板21、后板22、中隔板27中的至少一者连接。
43.参照图1至3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外壳10包括前壳11,前板21位于前壳11与后板22之间,且前壳11设有显示屏111。显示屏111可以是同时具有显示功能和触控功能的触控屏,也可以是单纯具有显示功能的屏幕。
44.参照图1至3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外壳10还包括后壳12、顶壳13、底壳14、第一侧壳15和第二侧壳16,后壳12间隔设于前壳11的后方,顶壳13和底壳14分别从前壳 11的顶端和底端延伸至后壳12,第一侧壳15和第二侧壳16分别位于前壳11的左右两侧。本实施方案中,前壳11、后壳12、顶壳13、底壳14、第一侧壳15和第二侧壳16为六个相互可拆卸连接的部件,这样,便于从不同方位进行拆卸维护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内部部件;当然,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将前壳11、后壳12、顶壳13、底壳14、第一侧壳15和第二侧壳16中的任意相邻两者或者任意相邻三者或者任意相邻四者设置其中的五者设计为一体设计或者设计为不可拆卸连接的结构。
45.参照图4和图1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常规检测组件40包括阻抗计数检测组件 41,阻抗计数检测组件41用于检测血液样本的红细胞参数和/或血小板参数。具体地,阻抗计数检测组件41主要采用阻抗法检测粒子的参数。阻抗计数检测组件41包括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和与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电连接的阻抗检测电路板412。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 设于前板21与后板22之间,即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设于前板21的后方,这样,可以使得阻抗计数检测组件41与其它部件的液路连接管路较短,从而利于减小血液样本分析仪1 的体积和成本。
46.参照图4、图6、图11和图1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邻近或者抵接于前板21,阻抗检测电路板412设于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之背对后板22的一侧。前板21具有朝向后板22设置的前板21背面,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邻近或者抵接于前板 21,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方案,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与前板21相邻设置,阻抗计数
检测部件411与前板21背面之间具有间距,且该间距之间除了可能存在的阻抗检测电路板412以及用于连接阻抗检测电路板412与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的连接部71件外,没有其它部件;第二种方案,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与前板21接触设置,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与前板21背面之间不存在间距。不管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是邻近或者还是抵接于前板21,由于阻抗检测电路板412设于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之背对后板22的一侧,故,均可使得阻抗检测电路板412与前板21之间不存在其它部件阻挡,从而便于阻抗检测电路板412在日后的拆卸维护,进而利于提高阻抗检测电路板412的检修、维护效率。
47.参照图4、图6、图11和图1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前板21贯穿设有第一开口211,第一开口211与阻抗检测电路板412正对设置,以用于为阻抗检测电路板412在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上的安装和拆卸提供避让空间。具体应用中,用户或者其他操作人员可以在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前方,通过第一开口211进行拆卸和安装阻抗检测电路板412,从而使得阻抗检测电路板412的检修和维护很方便。
48.参照图4、图6、图11和图1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阻抗检测电路板412至少部分穿设于第一开口211内,即:第一开口211的尺寸大于阻抗检测电路板412的尺寸,阻抗检测电路板412呈嵌入式嵌于第一开口211内,采用这种设置方式,既可使得用户或者其他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开口211进行拆卸和安装阻抗检测电路板412,又利于提高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结构紧凑性。当然,具体应用中,阻抗检测电路板412与第一开口211的相对位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阻抗检测电路板412也可以沿水平方向设于第一开口211的后方,即:阻抗检测电路板412位于第一开口211与阻抗计数检测部件 411之间,且第一开口211能够供阻抗检测电路板412穿过;或者,作为另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阻抗检测电路板412也可以沿水平方向设于第一开口211的前方,即:第一开口211 位于阻抗检测电路板412与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之间。
4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到底板23的距离小于到顶板24的距离,即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靠近机架20的底部设置,阻抗检测电路板412与第一开口211对应靠近机架20的底部设置。
50.参照图4、图6、图11和图1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安装于底板23上,即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通过底板23支撑定位。当然,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的支撑定位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也可以安装于前板21上,或者也可以在机架20设置独立的支撑板安装。
51.参照图4、图6、图11和图1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位于中隔板27与第二侧部26之间,且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到第二侧部26的距离小于到中隔板27的距离,即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靠近前板21后方的右下侧,这样,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结构紧凑性。
52.参照图11和图2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包括阻抗检测池 4111和两个电极,阻抗检测电路板412包括恒流源和分析电路,阻抗检测池4111设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检测孔,第一腔室为检测池的主腔室,血液试样和稀释液首先进入第一腔室内,检测孔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检测孔为孔径较小的微孔。两个电极分别设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中,恒流源与两个电极连接。当粒子在动力的作用下通过检测孔时会产生
相应的脉冲,粒子体积越大,则通过检测孔时电阻增大得越大,从而产生的脉冲越大,即脉冲的幅度与粒子的体积成正比,脉冲的频度与粒子的数量成正比,分析电路通过收集这些脉冲变化的数据,可以画出一个反应粒子大小的颗粒分布曲线,从而获得粒子的检测数据。
53.参照图4和图2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常规检测组件40还包括血红蛋白检测组件42,血红蛋白检测组件42用于检测血液样本的血红蛋白参数。血红蛋白检测组件42包括第一反应池421和血红蛋白检测部件422,第一反应池421用于将血液样本制备成血红蛋白检测用的血液试样。血红蛋白检测部件422设于第一反应池421的外周,以用于检测第一反应池421内血液样本的血红蛋白参数。
5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阻抗计数检测组件41采用鞘流阻抗法进行粒子参数检测。第一反应池421还用于将血液样本制备成阻抗检测用的血液试样。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反应池421 除了作为血红蛋白检测试样的制备场所和检测场所使用外,还作为阻抗计数检测用的血液试样的制备场所使用,即用于阻抗计数检测的血液试样的制备场所与血红蛋白检测试样的制备场所一体设置。具体应用中,可先在第一反应池421中加入血液样本和稀释液进行反应,制得第一试样,然后将部分第一试样从第一反应池421中抽走输送至阻抗检测池4111,以作为鞘流阻抗计数检测用的血液试样;然后再向第一反应池421中加入试剂,以使第一试样和试剂制备成血红蛋白检测试样。第一腔室具有相互独立设置的试样入口和稀释液入口,阻抗计数检测用的血液试样从第一腔室的试样入口被推入第一腔室内,稀释液从第一腔室的稀释液入口被推入第一腔室内,以使得粒子在稀释液的裹挟下排队通过检测孔,并产生相应的脉冲,从而实现鞘流阻抗计数检测。本实施方案中,粒子经过检测孔的动力由推样动力和稀释液的推入动力提供。
5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反应池421安装于机架20上,且位于前板21与后板22之间,即第一反应池421也位于前板21的后方,这样,便于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反应池421与阻抗检测池4111。
56.参照图4、图6和图1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反应池421靠近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设置,且第一反应池421到前板21的距离小于到后板22的距离,这样,利于使得第一反应池421与阻抗检测池4111之间的管路可以设计得较短,从而既利于减小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体积,又利于减少鞘流阻抗计数检测用的血液试样的样本准备量和清洗管路需要的清洗液量,保证阻抗检测的性能和血红蛋白的检测性能。
57.参照图4、图6、图11和图2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第一样本准备控制阀44,第一样本准备控制阀44通过管路连接于第一反应池421与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之间,且第一样本准备控制阀44靠近第一反应池421的底部设置。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第一样本准备管45,第一样本准备管45连接于第一样本准备控制阀44与阻抗检测池4111之间,第一样本准备控制阀44连接于第一样本准备管45与第一反应池421 之间。血液试样从第一反应池421输送至阻抗检测池4111的一种实施方式为:先控制第一样本准备控制阀44打开以导通第一样本准备管45与第一反应池421,然后通过吸样动力部件将第一反应池421内的血液试样吸至第一样本准备管45;再控制第一样本准备控制阀44 关闭以断开第一样本准备管45与第一反应池421,最后通过推样动力部件将第一样本准备管 45内的血液试样推送至阻抗检测池4111内。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对第一样本准备控制阀44 的位置进行优化设计,可以使得第一样本准备控制阀44到第一反应池421和阻抗检测池4111 的
距离都比较近,从而使得第一样本准备控制阀44与第一反应池421、阻抗检测池4111的连接管路都较短,利于减少鞘流阻抗计数检测用的血液试样的样本准备量和清洗管路需要的清洗液量,且利于提高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结构紧凑性。
58.参照图4、图6和图1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转动连接板 210、阻抗鞘液池46和阻抗鞘液控制阀组47,转动连接板210设于阻抗计数检测部件411 与后板22之间,且转动连接板210可转动连接后板22,阻抗鞘液池46安装于转动连接板 210上,阻抗鞘液控制阀组47安装于转动连接板210和/或底板23上。阻抗鞘液控制阀组 47包括多个用于控制阻抗鞘液池46与阻抗检测池4111之间管路通断的阀。在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中,阻抗鞘液控制阀组47中的一部分阀安装于转动连接板210上,另一部分阀安装于底板23上。阻抗鞘液池46用于为阻抗检测池4111提供用于形成鞘液的稀释液。阻抗鞘液池46通过管路连接稀释液储液池204,以用于储存一定量的稀释液,且阻抗鞘液池 46通过管路连接阻抗检测池4111。本实施方案,通过将阻抗鞘液池46和相关的控制阀设置在转动连接板210上,可以使得阻抗鞘液池46和相关的控制阀尽量地靠近阻抗检测池4111,从而利于使得阻抗鞘液池46与阻抗检测池4111之间的连接管路较小,减少清洗液量和管路变形的影响,又利于充分利用阻抗检测池4111与后板22之间的空间。此外,由于转动连接板210与后板22是可转动连接的,故,具体应用中,用户或者其他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人为驱动转动连接板210转动,看到转动连接板210内侧的其它部件,以方便血液样本分析仪 1的检修和维护。
59.参照图4、图6、图11和图2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常规检测组件40还包括光学检测组件43,光学检测组件43包括光学检测用反应池431和光学检测部件432,光学检测用反应池431用于将血液样本制备成光学检测用的血液试样,光学检测部件432用于检测血液样本的白细胞参数和/或网织红细胞参数。光学检测部件432包括流动室4321和光学检测元件,流动室4321用于供光学检测用的血液试样的待测细胞在稀释液的裹挟下排队通过。光学检测元件包括光源、前向散射光信号收集装置、侧向散射光信号收集装置和荧光信号收集装置。光源用于朝向流经流动室4321的待测细胞发射光线;前向散射光信号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光源照射到待测细胞上产生的前向散射信号,前向散射光信号收集装置收集的前向散射信号(又称低角度散射信号)可以表征待测细胞体积的大小。侧向散射光信号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光源照射到待测细胞上产生的侧向散射信号;侧向散射光信号收集装置设于光源发射光线的光轴侧方,其收集的侧向散射信号(又称高角度散射信号)可以表征待测细胞内部颗粒的复杂程度。荧光信号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光源照射到待测细胞上产生的荧光信号。荧光信号收集装置设于光源发射光线的光轴侧方,其收集的荧光信号强度可以表征待测细胞被染色的程度。
60.参照图4、图6、图11和图13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光学检测用反应池431设于第一反应池421与后板22之间,即光学检测用反应池431沿水平方向设于血红蛋白检测用的第一反应池421的后方。
61.参照图4、图6、图11、图13和图2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光学检测用反应池431 包括第二反应池4311和第三反应池4312,第二反应池4311用于将血液样本制备成白细胞参数检测用的血液试样,第三反应池4312用于将血液样本制备成网织红细胞参数检测用的血液试样,第二反应池4311设于第一反应池421与第三反应池4312之间。第一反应池421又称
hgb池,第二反应池4311又称diff池,第三反应池4312又称ret池,由于ret池不常用,故作为选配模块放在diff池的后方。ret池作为选配模块具体指:根据用户的需求,也可以不设置网织红细胞参数检测用的反应池及其它相关配件。本实施方案中,光学检测用反应池431包括两个反应池,白细胞参数检测用的血液试样和网织红细胞参数检测用的血液试样分别用不同的反应池进行制备,一方面可以避免共用反应池时因试剂残留产生交叉污染的问题产生;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白细胞参数检测用的血液试样和网织红细胞参数检测用的血液试样能够同时制备,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当然,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光学检测用反应池431也可以只包括一个反应池,该反应池可以分时复用于制备白细胞参数检测用的血液试样和网织红细胞参数检测用的血液试样。
62.参照图4、图6和图1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光学检测部件432设于光学检测用反应池431与顶板24之间,即光学检测部件432位于光学检测用反应池431的上方。光学检测部件432到后板22的距离小于到前板21的距离。本实施方案中,将光学检测部件432设于机架20的后上方,这样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使得光学检测部件432距离光学检测用反应池431较近,从而利于满足低样本准备量和少清洗液量的要求。
63.参照图2、图6和图1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样本准备控制阀组48,样本准备控制阀组48通过管路连接于光学检测用反应池431与光学检测部件432 之间,样本准备控制阀组48用于控制光学检测用反应池431与光学检测部件432之间通道的通断,以实现光学检测通道样本的准备和推样。
64.参照图2、图6和图1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样本准备控制阀组48设于光学检测部件432与底板23之间,且样本准备控制阀组48位于光学检测用反应池431与后板22之间,即:样本准备控制阀组48位于光学检测部件432的下方,且位于光学检测用反应池431 的后方。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对样本准备控制阀组48的位置进行优化设计,可以使得样本准备控制阀组48到光学检测用反应池431和光学检测部件432的距离都比较近,从而使得样本准备控制阀组48与光学检测用反应池431、光学检测部件432的连接管路都较短,利于减少光学检测用的血液试样的样本准备量和清洗管路需要的清洗液量,且利于提高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结构紧凑性。
65.参照图2、图11和图2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第二样本准备管49和第三样本准备管410,样本准备控制阀组48包括第二样本准备控制阀481、第三样本准备控制阀482和第四样本准备控制阀483。第二样本准备管49连接于第二样本准备控制阀481与流动室4321之间,第二样本准备控制阀481连接于第二样本准备管49与第二反应池4311之间。第三样本准备管410连接于第二样本准备控制阀481与流动室4321之间,第三样本准备控制阀482连接于第三样本准备管410与第二反应池4311之间。第四样本准备控制阀483连接于推样动力部件与第二样本准备管49、第三样本准备管410之间,以用于控制推样动力部件分别切换连通第二样本准备管49、第三样本准备管410中的一者。此处,以血液试样从第二反应池4311输送至流动室4321为例,说明光学检测通道样本的准备和推样过程:先控制第二样本准备控制阀481打开以导通第二样本准备管49与第二反应池4311,然后通过吸样动力部件将第二反应池4311内的血液试样吸至第二样本准备管49;再控制第二样本准备控制阀481关闭以断开第二样本准备管49与第二反应池4311,控制第四样本准备控制阀483导通推样动力部件与第二样本准备管49,最后通过推样动力部件将第二样本准备
管49内的血液试样推送至流动室4321内。
66.参照图2、图6和图1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染液定量组件50,染液定量组件50用于染液试剂的定量控制。染液定量组件50设于光学检测部件432 与前板21之间,即染液定量组件50位于光学检测部件432的前方。染液定量组件50到顶板24的距离小于到底板23的距离。
6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染液定量组件50包括染液定量泵和染液定量传感器,染液定量泵用于染液试剂定量提供驱动力,染液定量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有无染液试剂通过和/或染液试剂通过的流量、压力等参数。
68.参照图11和图1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光学检测部件432和染液定量组件50都安装于液路隔板29上,且都位于液路隔板29的上方,染液定量组件50位于光学检测部件 432的前方。样本准备控制阀组48、光学检测用反应池431和血红蛋白检测组件42都位于液路隔板29的下方。
69.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染液试剂承载组件60,染液试剂承载组件60用于承载染液试剂容器2;前壳11包括前壳本体112和门板113,前壳本体112与前板21之间围合形成有容置腔以及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三开口1121,门板113与前壳本体112转动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以用于封盖或者打开第三开口1121;染液试剂承载组件60能够从第三开口1121滑动安装于容置腔内。具体应用中,打开门板113后,用户或者其他操作人员可以从第三开口1121将染液试剂承载组件60取出进行染液试剂容器 2更换,更换后又可以通过第三开口1121将染液试剂承载组件60放入容置腔内,这样可以使得染液试剂容器2的更换很方便。
70.参照图1、图4、图17和图18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染液试剂承载组件60包括承载部61、第一滑动部62和挡片63,承载部61用于承载染液试剂容器2,第一滑动部62设于承载部61的底部,挡片63设于第一滑动部62的一端;容置腔内还设有染液试剂固定组件70,染液试剂固定组件70包括连接部71、第二滑动部72和两个限位缓冲件73,第一滑动部62与第二滑动部72滑动连接,连接部71设于第二滑动部72的一端并与机架20连接,两个限位缓冲件73分别靠近第二滑动部72的两端设置,以用于限定挡片63的滑动行程。两个限位缓冲件73,可以对染液试剂承载组件60上的挡片63做前后限位并起到缓冲作用。本实施方案中,承载部61为染液支架,第一滑动部62和第二滑动部72中的一者为第一滑轨、另一者为与第一滑块配合的第二滑轨或者滑块。具体应用中,打开门板113后,用户或者其他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推拉染液试剂承载组件60滑动,以将染液试剂容器2拉出或推进血液样本分析仪1内,使得染液试剂容器2的更换很方便。
7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染液试剂容器2为染液试剂袋,染液试剂袋挂在染液支架的槽中。当然,具体应用中,染液试剂容器2也可以为染液试剂瓶或者染液试剂盒等容器。
7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三开口1121设于前壳本体112的右侧部,这样,可以使得染液试剂承载组件60与染液定量组件50的位置比较近,以利于减少染液试剂容器2更换时染液试剂的浪费。
7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限位缓冲件73为磁铁,挡片63为磁性金属片。磁铁上可以套设一个塑料柱,其可以对染液试剂承载组件60上的挡片63做前后限位并起到缓冲作用。当然,具体应用中,限位缓冲件73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限位缓冲件
73也可以为弹簧或者弹片等弹性件。
74.参照图4、图13和图14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采样组件30包括采样针31、与采样针31连接的吸样管路33和用于驱动采样针31运动的运动驱动装置32。运动驱动装置32 与采样针31连接,其用于驱动采样针31沿着预定的方向在空间维度上进行运动,以使得采样针31运动至不同的工作位,例如采样位、分样位等。
75.参照图4、图11和图13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在前壳11的下方形成开放采样位,第一反应池421、第二反应池4311和第三反应池4312分别形成一个分样位。开放采样位、第一反应池421、第二反应池4311和第三反应池4312沿一条直线轨迹从前向后依次设置,即开放采样位、第一反应池421、第二反应池4311和第三反应池4312呈一字排列,并形成呈直线延伸的采样分样轨迹,这样,可以使得采样针31在水平方向上只需要一个往复运动,即可实现采样和分样,从而利于简化采样组件30的结构,有效减小了采样组件30的体积和成本,并利于提高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结构紧凑性。
76.参照图14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运动驱动装置32包括升降驱动机构321和水平驱动机构322,升降驱动机构321用于驱动采样针31进行升降运动,水平驱动机构322用于驱动采样针31和升降驱动机构321沿采样分样轨迹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当然,具体应用中,运动驱动装置32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具体应用中,根据采样分样轨迹的设计需求,也可以将运动驱动装置32设计为可以驱动采样针31进行三维方向运动的装置;此外,运动驱动装置32不限于采样直线运动机构,例如也可以采用摆臂旋转机构和升降机构的组合。
7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升降驱动机构321包括竖向导轨和用于驱动采样针31沿竖向导轨运动的升降动力部件,水平驱动机构322包括横向导轨和用于驱动升降驱动机构321沿横向导轨运动的水平动力部件。
78.参照图2、图4和图14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设于竖向导轨上的拭子80,其用于对采样针31的外壁进行擦拭清洗。
79.参照图2、图11和图14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拭子清洗过滤器90,拭子清洗过滤器90与拭子80通过管路连接,拭子清洗过滤器90设于第一反应池421与前板21之间,采用这种布局方式,可以使得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结构比较紧凑。
80.参照图2和图2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血沉检测组件101,吸样管路33的一部分作为血沉检测管段使用,血沉检测管段用于为血液样本提供血沉检测场所,血沉检测组件101设于血沉检测管段旁侧以用于对血沉检测管段中的血液样本进行血沉检测。血沉检测组件101可通过对血沉检测管段中的血液样本进行光吸收或光散射测量获取红细胞聚集速度或程度信息以换算出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值。本实施方案中,血液样本分析仪1集成了血常规检测功能和血沉检测功能,且血沉检测管段为吸样管路33的一部分,无需单独再设置血沉分样和检测的布局空间,有效简化了结构和减小了布局空间。
8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沉检测组件101设于采样组件30的竖向导轨或者横向导轨上。
82.参照图2、图5、图7和图2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第一注射器102和第二注射器103,第一注射器102用于驱动采样组件30进行吸取血液样本、并用于驱动采样组件30将吸取的血液样本分注至血常规检测组件40,且还用于为样本准备管路
内血液试样的样本推送提供驱动力;第二注射器103用于为稀释液进入血常规检测组件40 提供驱动力,并用于为血液试样进入样本准备管路内的样本准备提供驱动力。本实施方案,血常规检测组件40的液路驱动部分只有两个注射器,通过对两个注射器分时复用,可以大幅度降低仪器的成本及体积,利于实现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低成本和小型化设计。具体地,第一注射器102用于为采样、样本分注(即分血)、推样提供动力;第二注射器103用于实现第一注射器102驱动外的其它液路驱动功能,主要包括用于为样本稀释、反应池/采样通道/样本准备等流经样本处清洗、阻抗鞘液池46充灌、光学检测推鞘液等所有涉及稀释液的输运和样本准备提供动力。
8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注射器102驱动采样组件30进行吸取血液样本包括:第一注射器102驱动采样针31从用于装载血液样本的样本容器内吸取血液样本,并存于采样针31 与吸样管路33内。
8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注射器102驱动采样组件30将吸取的血液样本分注至血常规检测组件40包括:将存于采样针31和吸样管路33内的部分血液样本抽吸至血沉检测管段以供血沉检测组件101检测;将存于采样针31和吸样管路33内的部分血液样本分注至第一反应池421,以在第一反应池421制成阻抗计数检测用的血液试样和血红蛋白检测用的血液试样;将存于采样针31和吸样管路33内的部分血液样本分注至第二反应池4311,以在第二反应池4311制成白细胞参数检测用的血液试样分注至第二反应池4311;将存于采样针31 和吸样管路33内的部分血液样本分注至第三反应池4312,以在第二反应池4311制成网织红细胞参数检测用的血液试样。
8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注射器102为微升级注射器,第二注射器103为毫升级注射器。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注射器102的量程为250ul,第二注射器103的量程为10ml。
8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注射器102和第二注射器103分别采用独立的动力机构驱动。具体地,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注射器102动作的第一电机和用于驱动第二注射器103动作的第二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为两个相互独立设置的电机。第二电机的步长优选大于第一电机的步长。
87.参照图5和1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注射器102设于前板21,且第一注射器 102到第一侧部25的距离小于到第二侧部26的距离,即第一注射器102靠近前板21的左侧部设置。
88.参照图7和图1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注射器103邻近第一侧部25设置,且第一注射器102到前板21的距离小于到后板22的距离,即第二注射器103靠近机架20的左侧的前方设置。
89.参照图7、图15和图1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注射器103设于第一侧板28 上,且第二注射器103靠近第一侧板28的前侧设置。采用这种布局方式,可以使得第二注射器103与稀释液储液池204都位于第一侧板28上,利于减小第二注射器103与稀释液储液池204之间连接管路的长度。
90.参照图2、图5和图20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汇流板104 和采样控制阀组105,采样控制阀组105安装于汇流板104上,且采样控制阀组105通过汇流板104与第一注射器102连接,以用于控制第一注射器102分别切换导通采样组件30、血常规
检测组件40和稀释液储液池204。采样控制阀组105集成流道在汇流板104内部,从而利于减少连接管路和气泡的产生,利于提高产品的结构紧凑性。
91.参照图5和图20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汇流板104和第一注射器102都安装于前板21上,这样,可以使得汇流板104、采样控制阀组105和第一注射器102的位置比较近,从而利于减小连接管路的长度,且利于减少气泡的产生。
92.参照图5、图15和图20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汇流板104到第一侧部25的距离小于到第二侧部26的距离,第一注射器102的出入口朝上设置,且汇流板104位于第一注射器102与顶板24之间。第一注射器102到第一侧部25的距离小于到第二侧部26的距离。本实施方案中,汇流板104靠近前板21的左上方部位设置,第一注射器102靠近前板21的左下方设置,采用这种布局方式,既可以使得汇流板104靠近第一注射器102的出入口设置,又利于提高产品的结构紧凑性。
93.参照图20和图2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采样控制阀组105包括第一控制阀1051、第二控制阀1052、第三控制阀1053和第四控制阀1054。第一控制阀1051为采样通道和推样通道切换阀,其用于控制第一注射器102分别切换导通采样组件30和血常规检测组件40 以实现采样通道和推样通道的切换。第二控制阀1052为采样通道清洗阀,其用于控制第一注射器102分别切换导通采样组件30和稀释液储液池204以实现采样组件30的清洗。第三控制阀1053为光学检测推样通道和阻抗推样通道切换阀,其用于控制第一注射器102分别切换导通光学检测组件43和阻抗计数检测组件41以实现光学推样通道与阻抗推样通道的切换,第四控制阀1054为注射器灌注阀,其用于控制稀释液储液池204向第一注射器102灌注稀释液。
94.参照图2和图2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稀释液切换阀106、光学鞘液输送管路107、光学鞘液控制阀108,稀释液切换阀106的三个接口分别连接第二注射器103、稀释液储液池204和光学鞘液输送管路107,光学鞘液输送管路107连接于流动室4321与稀释液切换阀106之间,光学鞘液控制阀108设于光学鞘液输送管路107,第二控制阀1052、阻抗鞘液池46、第一反应池421、第二反应池4311、第三反应池4312、第一注射器102分别通过管路连接于光学鞘液输送管路107,且连接部71位都位于稀释液切换阀 106与光学鞘液控制阀108之间的部位,这样,可以使得第二控制阀1052、阻抗鞘液池46、第一反应池421、第二反应池4311、第三反应池4312、第一注射器102的各支路连接在稀释液切换阀106的常闭端,又利于减少各分支管路内的气泡。
95.参照图2和图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用于检测压力参数的液压检测组件109,液压检测组件109安装于前板21上,且液压检测组件109通过管路连接于第一注射器102与汇流板104之间。液压检测组件109具体用于检测第一注射器102的出入口与汇流板104之间管路上的压力。
96.参照图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液压检测组件109靠近第一注射器102与汇流板104 设置,这样,可以使得液压检测组件109与第一注射器102出入口与汇流板104之间的连接管路比较近。
97.参照图5和图1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液压检测组件109位于汇流板104之朝向第一侧部25的一侧,即液压检测组件109沿水平方向设于汇流板104的左侧,其结构布局紧凑,且可以使得液压检测组件109到第一注射器102出入口与汇流板104之间的距离都比较
近。当然,具体应用中,液压检测组件109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例如,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液压检测组件109位于第一注射器102与汇流板104之间,即液压检测组件109 沿竖直方向设于第一注射器102与汇流板104之间,这种布局方式也比较紧凑,且也可以使得液压检测组件109到第一注射器102出入口与汇流板104之间的距离都比较近。
98.参照图3和图9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液路进出接口组件 201,液路进出接口组件201包括稀释液接入口、溶血剂接入口和废液接出口,液路进出接口组件201安装于后板22,且液路进出接口组件201位于第一侧部25与中隔板27之间,液路进出接口组件201到底板23的距离小于到顶板24的距离。液路进出接口组件201设于机架20的后下方,这样,使得液路进出接口组件201是背对用户的,利于使得液路进出接口组件201不会影响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视觉美观性。
99.参照图3和图9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液路进出接口组件201包括两个稀释液接入口、两个溶血剂接入口和一个废液接出口,两个稀释液接入口分别为dr稀释液接入口2011 和ds稀释液,其中,dr稀释液接入口2011为ret通道(即网织红细胞参数检测通道) 所用稀释液的接入口。两个溶血剂接入口分别为ld溶血剂接入口2012和lh溶血剂接入口 2013,ld溶血剂接入口2012为diff通道(即白细胞参数检测通道)所用溶血剂的接入口, lh溶血剂接入口2013为hgb通道(即血红蛋白检测通道)所用溶血剂的接入口。当然,具体应用中,液路进出接口组件201包括的稀释液接入口、溶血剂接入口和废液接出口数量不限于此,
100.参照图3和图9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dr稀释液接入口2011、ld溶血剂接入口 2012、lh溶血剂接入口2013、ds稀释液接入口2014、废液出口2015从上到下依次排布。当然,具体应用中,dr稀释液接入口2011、ld溶血剂接入口2012、lh溶血剂接入口2013、 ds稀释液接入口2014、废液出口2015的排布方式不限于此。
101.参照图3、图7和图8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液体检测组件202,液体检测组件202包括稀释液检测部件和溶血剂检测部件,稀释液检测部件与稀释液接入口连通,以用于稀释液接入口是否有稀释液经过;溶血剂检测部件与溶血剂接入口连通,以用于溶血剂接入口是否有溶血剂经过。液体检测组件202安装于第一侧板28上,液体检测组件202到后板22的距离小于到前板21的距离,且液体检测组件202到底板23的距离小于到顶板24的距离。本实施方案中,将液体检测组件202设于第一侧板28的后下方,利于使得液体检测组件202与液路进出接口组件201比较近,结构紧凑。
10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液体检测组件202包括两个稀释液检测部件和两个溶血剂检测部件,两个稀释液检测部件分别为dr稀释液检测部件和ds稀释液检测部件,dr稀释液检测部件与dr稀释液接入口2011连接,ds稀释液检测部件与ds稀释液接入口2014连接。两个溶血剂检测部件分别为ld溶血剂检测部件和lh溶血剂检测部件,ld溶血剂检测部件与 ld溶血剂接入口2012连接,lh溶血剂检测部件与lh溶血剂接入口2013连接。具体应用中,稀释液检测部件和溶血剂检测部件的数量可以根据稀释液接入口和溶血剂接入口对应设计。
103.参照图3、图7和图12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定量泵组件 203,定量泵组件203包括稀释液定量泵和/或溶血剂定量泵,稀释液定量泵用于从外部定量稀释液输送入血液样本分析仪1内,溶血剂定量泵用于从外部定量溶血剂输送入血液样本分析仪1内,定量泵组件203安装于机架20上且邻近后板22设置,后板22设有用于方便
拆卸和安装定量泵组件203的第二开口221。具体应用中,拆下后壳12后,即可通过第二开口 221对定量泵组件203进行检修维护。定量泵组件203靠近后板22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得定量泵组件203与稀释液接入口、溶血剂接入口距离比较近,利于减小连接管路的长度,另一方面可以便于定量泵组件203的安装和拆卸。当然,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也可以通过支架进行安装定量泵组件203,从第一侧板28正面进行实现定量泵组件203的拆卸。
10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定量泵组件203包括稀释液定量泵、第一溶血剂定量泵和第二溶血剂定量泵,稀释液定量泵用于从外部稀释液桶定量稀释液输送至稀释液储液池204,第一溶血剂定量泵用于从第一外部溶血剂容器定量第一溶血剂(即lh溶血剂) 输送至血红蛋白检测组件42的第一反应池421(即hgb池),第二溶血剂定量泵用于从第二外部溶血剂容器定量第二溶血剂(即ld溶血剂)输送至光学检测组件43的第二反应池 4311(即diff池)。
105.参照图12、图15和图1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定量泵组件203安装于第一侧板 28上,且定量泵组件203到底板23的距离小于到顶板24的距离,即定量泵组件203靠近第一侧板28的后下方设置,这样,可以便于定量泵排出气泡,且利于充分利用空间。
106.参照图7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定量泵组件203位于液体检测组件202与底板23 之间,即定量泵组件203位于液体检测组件202的下方。
107.参照图12和图1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定量泵组件203位于第一侧板28与中隔板27之间,这样,可以方便定量泵组件203后期的拆卸和维修。
108.参照图3、图7、图12和图1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稀释液储液池204,稀释液储液池204安装于第一侧板28上,且稀释液储液池204到后板22 的距离小于到前板21的距离,稀释液储液池204位于顶板24与液体检测组件202之间。稀释液储液池204又称稀释液加热池,其既可用于存储稀释液,又可以用于加热稀释液。本实施方案中,稀释液储液池204沿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前后方向位于第一侧板28的后侧区域,可以使得稀释液储液池204靠近稀释液接入口、溶血剂接入口,从而利于保证稀释液和溶血剂的温度。
109.参照图3、图7和图1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废液池205 和废液泵组件206,废液池205和废液泵组件206都安装于第一侧板28上,且废液池205 位于废液泵组件206与底板23之间,废液泵组件206位于顶板24与废液池205之间,液体检测组件202位于后板22与废液池205之间,稀释液储液池204位于后板22与废液泵组件 206之间。废液池205沿沿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高度方向位于第一侧板28的底部区域,便于废液池205更好地收集从光学检测组件43和血红蛋白检测组件42排出的废液。废液泵组件 206在废液池205的上方,可以使得废液泵组件206与废液池205的距离较近。
110.参照图7、图11和图1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侧板28上还安装有废液阀组件 207,废液阀组件207位于废液池205之朝向后板22的一侧,废液阀组件207到废液池205 的距离较近。废液阀组件207位于第一侧板28的底部区域,离第一反应池421、第二反应池 4311、第三反应池4312都较近,利于实现较好的排液。
111.参照图7和图8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侧板28上还安装有稀释液定量液阀、稀释液定量气阀、溶血剂定量液阀、溶血剂定量泵气阀,稀释液定量液阀、稀释液定量气阀和溶血剂定量泵气阀位于稀释液储液池204与液体检测组件202之间,溶血剂定量液阀位于
废液池205与液体检测组件202之间。稀释液定量液阀和溶血剂定量液阀位于定量泵组件203 的上方,便于排气泡。稀释液定量气阀和溶血剂定量泵气阀放在靠近定量泵组件203的位置,利于降低耗气量。
112.参照图7和图8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稀释液定量液阀包括dr稀释液定量液阀208,稀释液定量气阀包括dr稀释液定量气阀2081,溶血剂定量液阀包括ld溶血剂定量液阀 2082和lh溶血剂定量液阀2083,溶血剂定量泵气阀包括ld溶血剂定量气阀2084和lh 溶血剂定量气阀2085,废液阀组件207包括ret池废液阀2071、diff池废液阀2072、拭子废液阀2073、hgb池废液阀2074。ld溶血剂定量液阀2082、dr稀释液定量液阀208,ld溶血剂定量气阀2084、dr稀释液定量气阀2081、lh溶血剂定量气阀2085、ret池废液阀2071、diff池废液阀2072沿竖直方向位于液体检测组件202和稀释液储液池204之间,且沿血液样本分析仪1从后向前的水平方向依次排布。拭子废液阀2073、hgb池废液阀2074 和lh溶血剂定量液阀2083沿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高度方向从上向下依次排布,且拭子废液阀2073沿水平方向位于废液池205与diff池废液阀2072之间,hgb池废液阀2074和 lh溶血剂定量液阀2083沿水平方向位于废液池205与液体检测组件202之间。
113.参照图3、图7、图11和图1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气室209、控制阀组件301和隔离室302,隔离室302用于隔离废液与气压传感器,气室209、控制阀组件301和隔离室302都安装于第一侧板28上,气室209、控制阀组件301和隔离室 302沿后板22朝向前板21的方向依次排布,且气室209设于稀释液储液池204与顶板24 之间,控制阀组件301设于废液泵组件206与顶板24之间。气室209设于第一侧板28的上方区域,可以利于避免液体进入气室209内。控制阀组件301包括控制液阀组件和控制气阀组件,控制液阀组件主要包括用于血液样本分析仪1内部稀释液通道的液阀,控制气阀组件主要包括定量泵气路上的气阀以及阻抗鞘液池46气路上的气阀等气路上的气阀。
11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隔离室302设有两个,且两个隔离室302分别为反应池废液通道隔离室302和废液池205气路隔离室302,反应池废液通道隔离室302用于隔离反应池废液通道中的废液与气压传感器;废液池205气路隔离室302用于隔离废液池205气路上的废液与气压传感器。
115.参照1、图3、图4和图1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气压检测电路板303,气压检测电路板303位于前板21与外壳10之间,即气压检测电路板303位于前板21与前壳11围合形成的空间内,采用这种布局方式,利于提高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结构紧凑性。
11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气压检测电路板303靠近前板21的顶端设置。气压检测电路板303 上连接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与隔离室302连接。本实施方案,将气压检测电路板303 设于机架20的顶部,利于避免液路中的液体进入气压传感器。
117.参照1、图2、图4和图1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射频识别读卡器304和用于盖罩阻抗检测电路板412的屏蔽组件305,射频识别读卡器304和屏蔽组件305都设于外壳10与阻抗检测电路板412之间,且屏蔽组件305位于射频识别读卡器 304与阻抗检测电路板412之间。射频识别读卡器304即为rfid读卡器,其用于读取射频试剂卡,以用于加载试剂。屏蔽组件305主要用于对阻抗检测电路板412进行屏蔽和防护。
11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射频识别读卡器304安装于屏蔽组件305上,当然,具体应用
中,射频识别读卡器304也可以连接于其它部件上。
119.参照2、图4和图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rfid天线306 和天线支撑架,天线支撑架设于前板21靠近第二侧部26的部位,rfid天线306安装于天线支撑架上,这样,rfid天线306位于射频识别读卡器304的右侧,且可以使得rfid天线306与射频识别读卡器304的距离比较近,且结构比较紧凑。
120.参照3、图9和图19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电源组件307,电源组件307包括安装壳3071、电源3072和第一散热风扇3073,安装壳3071安装于后板 22,且安装壳3071形成有内腔、与内腔连通的进风口3074、以及与内腔连通的出风口3075;电源3072设于内腔内;第一散热风扇3073设于进风口3074或出风口3075处。本实施方案,为电源3072设置独立的散热风道,从而可以避免电源3072散热对血常规检测组件40产生干扰。
121.参照4、图6和图9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安装壳3071的顶部还形成有朝向顶板 24设置以用于供导线穿设的出线口3076。出线口3076从安装壳3071的顶部向上延伸,利于实现电源3072和第一散热风扇3073与电路板组件308之间导线的连接,且由于光学检测部件432的液路接口位于光学检测部件432的左侧部(即光学检测部件432朝向中隔板27 的侧部),故可以避免光学检测部件432的液路对电源组件307的出线产生影响,从而利于提高液电分离的可靠性。
122.参照3和图9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电源组件307还包括电源开关3077和电源插座3078,电源开关3077和电源插座3078都安装于安装壳3071上。电源开关3077为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电源3072启动控制开关,电源插座3078用于连接线缆,以使得外部供电部件可以为血液样本分析仪1供电。
123.参照3和图9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第二散热风扇401,第二散热风扇401为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主散热风扇,第二散热风扇401用于对机架20内的器部件进行散热。
124.参照图3、图4、图10和图1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电路板组件308,电路板组件308安装于顶板24上,且电路板组件308位于顶板24的上方,血常规检测组件40和采样组件30都位于顶板24的下方,采用这种布局方式,可以实现液电隔离,从而利于提高血液样本分析仪1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125.参照图4、图10和图1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电路板组件308包括主控板3081 和母板3082,主控板3081叠设于母板3082上方。主控板3081主要用于提供usb口、网口、显示器接口、触摸屏接口、喇叭接口以及提供数据处理和运算功能。母板3082主要用于:电源3072模块输出;光学信号板、阻抗信号板、rfid板等其他板卡的通讯;电机、阀、泵等功率部件的驱动;温度、压力、光耦等信号检测。本实施方案,将不同功能分别设计于不同电路板上,利于减小电路板的体积;当然,具体应用中,电路板组件308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电路板组件308也可以将主控板3081和母板3082 集成设计为一块电路板,或者将电路板组件308分成三块以上的电路板。
126.参照图3、图4、图10和图1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气泵309,气泵309安装于顶板24上,且气泵309位于顶板24的上方。本实施方案,将气泵 309设于顶板24的上方,与电路板组件308处于同一高度区域,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液路中的液体
进入气泵309,另一方面可能避免可能存在的冷凝水进入气泵309。
12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还包括正压气源和负压气源,血常规检测组件 40各试剂的定量都采用定量泵进行定量,且各定量泵通过正压气源和负压气源驱动动作。本实施方案,通过将用于驱动血常规检测组件40用的各试剂输送的动力源设计为由正压气源、负压气源分别与各定量泵(例如光学检测用定量泵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等)配合的方案,取消了气动压断阀、气缸等耗气量较大或者输出压力较高的大耗气量部件设计,从而使得血液细胞分析仪在完成血红蛋白检测、阻抗计数检测和光学检测的一个检测周期内,平均耗气量控制在预定范围内,大幅减小了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耗气量需求,减小了气动部分的体积和成本,利于实现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小型化和低成本设计。
12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样本分析仪1在血常规检测组件40完成一个血液样本所有检测项目的一个检测周期内,平均耗气量小于或等于2.0l/min。本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种低成本和小型化的微型气路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中取消了气动压断阀、气缸、稀释液储液池204 正、负压交替使用等气路耗气量较大或者需要输出压力很高(气缸和气动压断阀工作压力高) 的设计,重点考虑定量泵的气动驱动方案,以便对气动定量泵的需求降低,即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样本分析仪1,主要耗气部件为定量泵。
12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正压气源输出的正压压力小于或等于90kpa,负压气源输出的负压压力大于或等于-30kpa,即本实施方案中,正压压力小于或等于90kpa即可满足气路系统的正压工作需求,负压压力大于或等于-30kpa即可满足气路系统的负压工作需求,这样,需要提供的工作压力较低,从而能够选用小型化和极低成本的微型泵来支持实现,同时也不需要复杂的调质调节系统,便于实现气路系统的微型化设计,进而达到血液样本分析仪1低成本和小型化的目的。
130.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提供的血液样本分析仪1,在实现低成本和小型化的布局设计同时还考虑到用户的操作便利性和维修的便利性,总体布局结构高度集成。具体地,本实施方案采用了两个注射器高度复用的方案和微型气路系统的设计方案,极大程度地减小了血液样本分析仪1的成本和体积;此外,本实施方案将阻抗计数检测组件41、血红蛋白检测组件 42、光学检测组件43等样本的各检测组件都设在机架20的右半部分,将控制阀、液泵、定量泵、注射器等大部分液路器部件放在机架20的左侧和前侧,利于实现模块化布局,以方便装配和维修,此外,本实施方案通过对阻抗计数检测组件41、定量泵组件203的位置进行优化设计,使得阻抗检测电路板412和定量泵组件203的检修维护很方便。
1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