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成像扫描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0683发布日期:2022-04-14 20:3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薄层成像扫描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薄层成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薄层成像扫描一体机。


背景技术:

2.薄层色谱法(tlc),系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待点样、展开后,根据比移值(rf)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的比移值(rf)作对比,用以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薄层色谱法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也用于跟踪反应进程。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薄层色谱在成像之后,需要将成像的数据进行发送,再进行扫描打印,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薄层色谱需要将成像后的图像数据另行扫描打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薄层成像扫描一体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薄层成像扫描一体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串口屏,所述机壳上设有门盖,所述机壳内设有扫描装置,所述机壳内设有成像装置,所述扫描装置和成像装置相对设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设有若干滤光灯,所述安装壳内设有摄像头。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门盖对机壳内的薄层进行安装或更换,继而启动扫描装置对薄层进行扫描,之后启动成像装置内的摄像头对薄层扫描的图片进行成像操作,减少了薄层色谱在成像之后,需要将成像的数据另行扫描打印的可能,从而提升了薄层色谱的工作效率。
6.可选的,所述扫描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壳上的机架,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上设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上开设有与第一驱动齿轮相匹配的第一从动齿,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同步带上设有平台托盘,所述平台托盘上设有扫描平台。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不同距离的薄层进行扫描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驱动齿轮转动,第一驱动齿轮带动第一从动齿移动,继而第一同步带带动平台托盘移动,从而带动扫描平台的移动,使得扫描平台可以对不同距离的薄层进行扫描,从而提升了扫描平台的灵活程度。
8.可选的,所述机壳上设有若干第一导轨,所述平台托盘上设有若干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匹配的第一滑槽,若干第一滑块分别滑移连接在若干第一滑槽内。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扫描平台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滑块滑移连接在第一滑槽内,使得扫描平台不易产生偏离第一导轨的位移,从而提升了扫描平台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10.可选的,所述扫描平台上设有若干第二滑块,所述机壳上设有若干第二导轨,若干
所述第二导轨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匹配的第二滑槽,若干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滑移连接在第二滑槽内,所述扫描平台上设有第二同步带,所述机壳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同步带移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套设有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同步带上开设有与第二驱动齿轮相匹配的第二从动齿,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相互啮合。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不同距离的薄层进行扫描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第二电机的方式,带动第二驱动齿轮转动,继而带动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转动,带动第二同步带与连接杆一起移动,最后带动扫描平台移动,使得扫描平台可以对不同位置的薄层进行扫描,从而提升了扫描平台的灵活程度。
12.可选的,所述扫描平台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紫外灯,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透镜。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紫外灯的透光率进行调整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第三电机的方式带动透镜转动,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第三电机的方式带动透镜自动的进行转动,直至转动至需要的位置,从而提升了透镜的灵活程度。
14.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与转动齿轮相匹配的卡接齿,所述卡接齿与转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狭缝板,所述狭缝板上开设有若干弧形狭缝,所述狭缝板上设有用于驱动狭缝板转动的第五电机。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狭缝板进行调整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启动第五电机带动狭缝板转动,继而启动第四电机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与卡接齿轮相互啮合带动连接杆移动,最后带动狭缝板移动直至移动至需要的位置,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第四电机和第五电机的方式带动狭缝板移动,直至移动到需要的狭缝长度与宽度,从而提升了狭缝板的灵活程度。
16.可选的,所述扫描平台上设有第六电机,所述第六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凹面光栅,所述扫描平台上设有第七电机,所述第七电机的输出端设有滤光片,所述扫描平台上设有第八电机,所述第八电机上设有平凹反射镜。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单色光进行调整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启动第六电机带动凹面光栅转动,使得凹面光栅时刻位于最佳的位置,从而提升了凹面光栅的聚光能力;继而启动第七电机带动滤光片转动,可以采用不同的滤光片对单色光进行不同的滤光效果,从而提升了单色光的滤光效果;最后启动第八电机带动平凹反射镜转动,从而提升了平凹反射镜的反射效果。
18.可选的,所述扫描平台上设有第九电机,所述第九电机的输出端上套设有第三驱动齿轮,所述第三驱动齿轮上设有第三同步带,所述第三同步带上开设有与第三驱动齿轮相匹配的第三从动齿,所述第三驱动齿轮与第三从动齿相互啮合,所述第三同步带上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设有滤光片板,所述滤光片板上设有第三滑块,所述扫描平台上设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上开设有与第三滑块相匹配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块滑移连接在第三滑槽内。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成像装置进行移动时,可以启动第九电机带动,第九电机转动带动第三驱动齿轮转动,第三驱动齿轮带动第三从动齿移动,继而带动第三同步带与滤光片板在第三导轨上移动,达到了切换滤光片板上不同类型的滤光片的效
果,从而提升了滤光片板的滤光效果;第三导轨的设置,减少了滤光片板产生偏移第三导轨的可能,从而提升了滤光片板的滤光效果。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1.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门盖对机壳内的薄层进行安装或更换,继而启动扫描装置对薄层进行扫描,之后启动成像装置内的摄像头对薄层扫描的图片进行成像操作,减少了薄层色谱在成像之后,需要将成像的数据另行扫描打印的可能,从而提升了薄层色谱的工作效率;
22.2.当需要对不同距离的薄层进行扫描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第二电机的方式,带动第二驱动齿轮转动,继而带动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转动,带动第二同步带与连接杆一起移动,最后带动扫描平台移动,使得扫描平台可以对不同位置的薄层进行扫描,从而提升了扫描平台的灵活程度。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成像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扫描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扫描装置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扫描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9.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滤光片板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机壳;2、串口屏;3、门盖;4、扫描装置;5、成像装置;6、安装壳;7、滤光灯;8、摄像头;10、第一电机;11、第一驱动齿轮;12、第一同步带;13、第一从动齿;14、平台托盘;15、扫描平台;16、第一导轨;17、第一滑块;18、第一滑槽;19、第二滑块;20、第二导轨;21、第二滑槽;22、第二同步带;23、第二电机;24、第二驱动齿轮;25、第二从动齿;26、连接板;27、紫外灯;28、第三电机;29、透镜;30、第四电机;31、转动齿轮;32、连接杆;33、卡接齿;34、狭缝板;35、弧形狭缝;36、第五电机;37、第六电机;38、凹面光栅;39、第七电机;40、滤光片;41、第八电机;42、平凹反射镜;43、第九电机;44、第三驱动齿轮;45、第三同步带;46、第三从动齿;47、安装柱;48、滤光片板;49、第三滑块;50、第三导轨;51、第三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薄层成像扫描一体机。
33.如图1和图2所示,薄层成像扫描一体机包括机壳1,机壳1上嵌设有串口屏2,机壳1上转动连接有门盖3,机壳1内设有扫描装置4,机壳1内固定连接有成像装置5,成像装置5与扫描装置4相对设置,成像装置5包括设置在机壳1内的安装壳6,安装壳6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设置的滤光灯7,安装壳6上固定连接有摄像头8,摄像头8位于两个滤光灯7之间。因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扫描装置4对薄层直接进行扫描,继而通过成像装置5内的摄像头8直接对薄层进行成像操作,降低了薄层扫描后需要将扫描数据另行发送至成像装置5进行成像的可能,从而提升了薄层扫描成像的效率,省时省力。
34.如图3和图4所示,扫描装置4包括设置在机壳1上的机架9,机架9上转动连接有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一驱动齿轮11,机壳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带12,第一同步带12上开设有与第一驱动齿轮11相匹配的第一从动齿13,第一驱动齿轮11与第一从动齿13相互啮合,机架9上固定连接有平台托盘14,平台托盘14上架设有扫描平台15,机架9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16,平台托盘14背离扫描平台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17,第一导轨16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块17相匹配的第一滑槽18,两个第一滑块17分别滑移连接在两个第一滑槽18内。因此,当需要驱动扫描平台15移动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启动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转动带动第一驱动齿轮11转动,继而带动第一从动齿13移动,使得第一同步带12带动平台托盘14移动,最后带动平台托盘14与扫描平台15沿第一导轨16移动至需要的位置,使得扫描平台15可以对不同距离的薄层进行扫描,从而提升了扫描平台15的灵活程度。
35.如图4所示,机壳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导轨20,第二导轨20与第一导轨16垂直设置,扫描平台15背离平台托盘14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19,第二导轨20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19相匹配的第二滑槽21,第二滑块19滑移连接在第二滑槽21内,机架9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同步带22,机架9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3,第二电机23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二驱动齿轮24,第二电机23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杆32转动连接在扫描平台15上,第二同步带22上开设有与第二驱动齿轮24相匹配的第二从动齿25,第二驱动齿轮24与第二从动齿25相互啮合。因此,当需要驱动扫描平台15移动时,工作人员可以启动第二电机23,第二电机23转动带动第二驱动齿轮24转动,继而带动第二从动齿25移动,最后带动扫描平台15沿第二导轨20的移动至需要的位置,使得扫描平台15可以对不同位置的薄层进行扫描,从而提升了扫描平台15的灵活程度。
36.如图5所示,扫描平台15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6,连接板26上固定连接有紫外灯27,连接板26上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28,第三电机28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透镜29,连接板26上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30,第四电机30的输出端上套设有转动齿轮31,转动齿轮31上设有狭缝板34,狭缝板34朝向转动齿轮31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2,连接杆32上开设有与转动齿轮31相匹配的卡接齿33,转动齿轮31与卡接齿33相互啮合,狭缝板34上开设有至少一条弧形狭缝35,本实施例中狭缝板34上开设有三条弧形狭缝35板34。
37.如图5所示,狭缝板34远离转动齿轮31的端面上设有用于驱动狭缝板34转动的第五电机36,狭缝板34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转动连接在连接杆32上。因此,当需要使用扫描平台15对薄层进行扫描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启动第三电机28带动透镜29转动,直至转动至需要的位置,继而启动第四电机30转动带动转动齿轮31转动,转动齿轮31转动带动与转动齿轮31相啮合的卡接齿33移动,继而带动狭缝板34和第五电机36移动直至移动至需要的位置,最后启动第五电机36带动狭缝板34转动直至转动至需要的位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改变透镜29的位置改变照射光的透射位置,并根据需要调节狭缝板34的位置与透光角度,从而提升了扫描的效果。
38.如图5和图6所示,扫描平台15上固定连接有第六电机37,第六电机37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凹面光栅38,扫描平台15上固定连接有第七电机39,第七电机39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滤光片40,扫描平台15上固定连接有第八电机41,第八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平凹反射镜42,第六电机37、第七电机39和第八电机41的输出端位移同一轴线。因此,工
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第六电机37的方式带动凹面光栅38转动,直至转动至需要的位置,继而启动第七电机39带动滤光片40转动,直至转动至需要的滤光片40,最后转动第八电机41带动平凹反射镜42转动,直至转动至需要的位置,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凹面光栅38、滤光片40和平凹反射镜42的位置,使得照射光处于需要的状态,从而提升了扫描装置4的扫描效果。
39.如图7所示,机壳1上固定连接有第九电机43,第九电机43位于扫描装置4与成像装置5之间,第九电机43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三驱动齿轮44,第三驱动齿轮44上设有第三同步带45,第三同步带45上开设有与第三从动齿46轮相匹配的第三从动齿46,第三驱动齿轮44与第三从动齿46相啮合,第三同步带45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柱47,安装柱47远离第三同步带45的端面上固定链接有滤光片板48,机壳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导轨50,滤光片板48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49,第三导轨50上开设有与第三滑块49相匹配的第三滑槽51,第三滑块49分别滑移连接在第三滑槽51内。因此,当需要对滤光片板48进行移动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启动第九电机43带动第三驱动齿轮44转动,继而带动第三同步带45移动,第三同步带45带动滤光片板48沿第三导轨50移动,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滤光片板48的位置,从而提升了滤光片板48的灵活程度。
40.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薄层进行扫描成像时,首先启动第一电机10带动平台托盘14沿第一导轨16移动,启动第二电机23带动扫描平台15沿第二导轨20移动直至移动到需要的位置,继而启动第三电机28对透镜29角度进行调整,启动第四电机30和第五电机36对狭缝板34的位置和角度进行调整,启动第六电机37对凹面光栅38的角度进行调整,启动第七电机39对滤光片40的角度进行调整,启动第八电机41对平凹反射镜42的角度进行调整,最后启动第九电机43对滤光片板48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对薄层进行扫描,之后对扫描的薄层直接通过摄像头8进行成像处理,从而提升了薄层成像的效率,省时省力。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