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称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11143发布日期:2022-04-06 19:4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称重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称重机构。


背景技术:

2.现今,针对港口、钢铁、食品加工、化工和医药制造等各种行业中物料的传输和分选,常需对传输物进行连续称重和分选;以水果为例,其采摘后往往需要对其进行称重,并根据大小、甜度、外形优劣等条件进行分选,之后再相应地进行销售。
3.目前,一般的称重方案为对称布置的双称重结构,方案如下,由安装在对称布置的固定底座中间的输送线上间隔布置的隔板来推动果杯向前移动,并先后通过入称过渡条、称重片完成称重,果杯可以放置不同类型的果蔬。
4.但是,对称布置的两块称重片在安装完成后,因加工制造精度的原因,其水平投影面会有轻微的高低之差,在称重过程中,由于称重片与果杯接触面积较大,在果杯通过称重片之时,会在水平方向产生位移,导致放置在果杯中的果蔬产生晃动,影响称重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称重机构,以解决由于称重片与果杯接触面积较大,在果杯通过称重片之时,会在水平方向产生位移,导致放置在果杯中的果蔬产生晃动,影响称重的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称重机构,包括:固定底座、输送带、导向件和称重装置;
7.所述输送带用于输送果杯,且安装在沿输送方向的两侧设置的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输送带两侧的所述固定底座上相对的设置有所述称重装置;
8.所述称重装置上设置有接触筋,所述输送带上输送的果杯通过所述导向件滑动到所述接触筋上,所述称重装置用于对所述输送带上输送的果杯进行称重,所述接触筋用于减小所述输送带上输送的果杯与所述称重装置的接触面积。由于果杯在接触筋上滑动,不与称重装置整体接触,减少接触面积,使果杯滑动稳定,果杯中的果蔬不会晃动,提高了称重的准确性。
9.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称重片和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片和所述称重传感器均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且所述称重片位于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方;
10.所述称重片上设置有所述接触筋。结构简单,称重效果好。同时果杯只与接触筋接触,不与称重片接触,减小了与称重片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称重准确性。
11.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称重片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形成所述接触筋。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减少与称重片上表面的接触面积,同时减小称重片与果杯之间的摩擦力,称重准确性得到提高。
12.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沿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贯通所述称重片。进一步减小与称重片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进一步提高果杯的稳定性,称重准确性更
高。
13.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包括靠近所述输送带的第一槽壁和远离所述输送带的第二槽壁;
14.所述第一槽壁形成所述接触筋,所述第二槽壁连接于所述固定底座。更进一步的减小与称重片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更进一步提高果杯的稳定性和称重准确性。
15.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称重片沿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果杯的轮廓相配合的圆弧切角。实现果杯进出称重片的一致性。
16.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带上间隔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用于对所述输送带上的果杯进行分隔和推送。通过隔板将果杯分隔,防止果杯一同进入接触筋,影响称重准确性,同时隔板推送果杯,使果杯匀速通过接触筋,果杯运动过程中更为稳定,提升了称重精度。
17.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带两侧的所述固定底座上相对的设置有所述导向件,且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称重装置的上游;
18.所述导向件的入料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导向件的出料端的水平高度,且所述导向件的出料端与所述接触筋平齐。使果杯在隔板的推动下,由输送带进入导向件,并通过导向件上升进入到接触筋,果杯能够准确进入称重装置,提高称重准确性。
19.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件的入料端的水平高度等于或低于所述输送带的水平高度,所述导向件的出料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输送带的水平高度。使果杯与输送带的输送表面脱离,防止输送带影响称重,提高称重准确性。
20.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件的入料端与出料端之间设置有导向弧面。果杯沿导向件上的导向弧面弧形上升进入接触筋,上升稳定,效果更好。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称重机构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称重机构,包括:固定底座、输送带、导向件和称重装置;输送带用于输送果杯,且安装在沿输送方向的两侧设置的固定底座上,输送带两侧的固定底座上相对的设置有称重装置;称重装置上设置有接触筋,输送带上输送的果杯通过导向件滑动到接触筋上,称重装置用于对输送带上输送的果杯进行称重,接触筋用于减小输送带上输送的果杯与称重装置的接触面积。
23.两个固定底座相对且间隔设置,输送带设置于两个固定底座之间,两个固定底座上均设置有称重装置,且两个称重装置相对应,两个称重装置上均设置有接触筋,两个接触筋相对应,输送带输送果杯先经过导向件,输送带使果杯沿导向件滑动到接触筋上,并通过称重装置进行称重,称重完成后果杯滑出接触筋,后续果杯依次经过接触筋,如此实现连续称重,同时由于果杯在接触筋上滑动,不与称重装置整体接触,减少接触面积,使果杯滑动稳定,果杯中的果蔬不会晃动,提高了称重的准确性。
2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称重机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果杯位于称重片上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称重片带凹槽时的侧视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称重片上设置圆柱体侧视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称重片上设置长方体侧视图。
31.图标:1-固定底座;2-输送带;3-导向件;4-果杯;5-称重片;6-凹槽;7-第一槽壁;8-圆柱体;9-长方体;10-隔板;11-称重传感器;12-圆弧切角;13-固定部;14-第二槽壁。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6.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37.具体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
3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称重机构,包括:固定底座1、输送带2、导向件3和称重装置;
39.输送带2用于输送果杯4,且安装在沿输送方向的两侧设置的固定底座1上,输送带2两侧的固定底座1上相对的设置有称重装置;
40.称重装置上设置有接触筋,输送带2上输送的果杯4通过导向件3滑动到接触筋上,称重装置用于对输送带2上输送的果杯4进行称重,接触筋与果杯面线接触,可以减小输送带2上输送的果杯4与称重装置的接触面积。
41.两个固定底座1相对且间隔设置,输送带2设置于两个固定底座1之间,两个固定底座1上均设置有称重装置,且两个称重装置相对应。两个称重装置上均设置有接触筋,两个接触筋相对应,输送带2输送果杯4先经过导向件3,输送带2上的隔板10推动果杯4沿导向件3滑动到接触筋上,并通过称重装置进行称重,称重完成后果杯4滑出接触筋,后续果杯4依
次经过接触筋,如此实现连续称重,同时由于果杯4在接触筋上滑动,不与称重装置整体接触,减少接触面积,使果杯4滑动稳定,果杯4中的果蔬不会晃动,提高了称重的准确性。
42.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称重装置包括称重片5和称重传感器11,称重片5和称重传感器11均安装在固定底座1上,且称重片5位于称重传感器11的上方;
43.称重片5上设置有接触筋。
44.本实施例中,果杯4滑到接触筋上时,果杯4的自身的重力通过接触筋传导到称重片5上,称重片5下方的称重传感器11检测称重片5受到的压力,进而检测出果杯4的重量,结构简单,称重效果好。同时果杯4只与接触筋接触,不与称重片5接触,减小了与称重片5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称重准确性。
45.本实施例中,接触筋为圆柱体8或长方体9,接触筋设置在称重片5的上表面靠近输送带2的一侧。结构简单,便于制作。
46.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称重片5上开设有凹槽6,凹槽6的槽壁形成接触筋。
47.本实施例中,称重片5的上表面靠近输送带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6,凹槽6的四个侧壁形成接触筋,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减少与称重片5上表面的接触面积,同时减小称重片5与果杯4之间的摩擦力,称重准确性得到提高。
48.本实施例优选的,凹槽6的深度为1.5mm,既能实现减小与果杯4接触面积和摩擦力的同时,还能保证称重片5整体强度,同时凹槽6与称重片5一体成型,制作方便,整体性好。
49.进一步的,凹槽6沿输送带2的输送方向贯通称重片5,使凹槽6包括靠近输送带2的第一槽壁7和远离输送带2的第二槽壁14;果杯4沿第一槽壁7和第二槽壁14滑动,滑动更为顺畅,防止卡顿,且进一步减小与称重片5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进一步提高果杯4的稳定性,称重准确性更高。
50.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一槽壁7形成接触筋,第二槽壁14连接于固定底座1。
51.本实施例中,果杯4的下表面只与第一槽壁7接触,不与第二槽壁14接触,即果杯4的靠近的第二槽壁14的端部位于凹槽6的槽口处,如此,更进一步的减小与称重片5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更进一步提高果杯4的稳定性和称重准确性。
52.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一槽壁7与第二槽壁14之间的距离为16mm,第一槽壁7的宽度为2mm。第二槽壁14的中部向外延伸形成固定部13,固定部13与固定底座1连接。
53.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称重片5沿输送带2的输送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果杯4的轮廓相配合的圆弧切角12。
54.具体的,果杯4的底部呈圆形,称重片5沿输送带2的输送方向两端的圆弧切角12和称重片5自身与果杯4底部的轮廓相交线左侧形状相同,同时称重片5沿输送带2的输送方向两端的圆弧切角12与果杯4底部的半径相匹配对应,可以实现果杯4进出称重片5的一致性。
55.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输送带2上间隔设置有隔板10,隔板10用于对输送带2上的果杯4进行分隔和推送。通过隔板10将果杯4分隔,防止果杯4一同进入接触筋,影响称重准确性,同时隔板10推送果杯4,使果杯4匀速通过接触筋,果杯4运动过程中更为稳定,提升了称重精度。
56.本实施例优选的,隔板10等间距设置,但不仅局限于此,也可以是不同间距设置,只要满足需求即可。
57.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输送带2两侧的固定底座1上相对的设置有导向件3,且导向件3位于称重装置的上游;
58.导向件3的入料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导向件3的出料端的水平高度,且导向件3的出料端与接触筋平齐。
59.进一步的,导向件3的入料端的水平高度等于或低于输送带2的水平高度,导向件3的出料端的水平高度高于输送带2的水平高度。
60.本实施例中,导向件3为导向板,且对称的分别设置在两侧的固定底座1上,导向件3倾斜设置,导向件3的入料端的高度低于出料端的高度,且出料端与接触筋相接,同时出料端的上表面与接触筋的上表面平齐,如此,使果杯4在隔板10的推动下,由输送带2进入导向件3,并通过导向件3上升进入到接触筋,由于导向件3的入料端的水平高度等于或低于输送带2的水平高度,导向件3的出料端的水平高度高于输送带2的水平高度,此时果杯4与输送带2的输送表面脱离,然后由接触筋回到输送带2上,完成称重。
61.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导向件3的入料端与出料端之间设置有导向弧面。果杯4沿导向件3上的导向弧面弧形上升进入接触筋,上升稳定,效果更好。
6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