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30703发布日期:2022-03-26 16:3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
3.混凝土在投入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冲击试验,以判断该混凝土是否符合正常使用,现有的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中,大多数采用特定的夹持件对同一尺寸的冲击块进行夹持,只能对冲击高度进行调节,导致试验多样性较差,同时夹持的冲击块大多数为规则结构,例如圆柱、正方体等结构,而现实中建筑使用的材料多数为不规则的结构,导致试验不够完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包括直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直板侧面的夹持机构,所述直板侧面设置有一对固定板,两所述固定板侧面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所述固定板套接配合,所述连接筒底端设置有若干转槽,所述转槽内侧两端均设置有转孔,所述连接筒底端设置有盛装机构,所述盛装机构包括底筒,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设置在所述连接筒内端,所述液压杆顶端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侧面末端与所述固定板侧面连接,所述液压杆底端设置有底柱,所述底柱底端设置有若干夹持杆,所述夹持杆与所述底柱转动连接,所述夹持杆侧面设置有若干转杆,所述转杆与所述转孔转动连接。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槽顶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转槽顶端插接配合,所述挡块顶端与所述转槽之间连接有若干复位弹簧。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块底端呈圆弧状结构。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筒顶端设置有防护网架,所述防护网架呈漏斗状结构,所述防护网架侧面设置有若干侧槽。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筒顶端设置有顶槽,所述防护网架底端与所述顶槽插接配合。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杆底端设置有托杆,所述托杆呈l型结构,所述托杆顶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夹持杆转动连接,所述托杆侧面与所述夹持杆侧面之间连接有稳固弹簧。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杆顶端设置有若干凸杆。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该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中,通过设置的夹持机构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冲击块进行夹持功能,将冲击块放置在各夹持杆内侧之间,通过液压杆带动底柱向上移动,底柱带动各夹持杆沿着转杆转动,使各夹持杆底端相互靠近,对冲击块进行夹持固定,由于夹持杆角度可调节,即可对不同尺寸的冲击块进行夹持工作,同时可对不规则的冲击块进行夹持,提高实验多样性。
14.2、该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中,通过设置的防护网架对底筒顶端进行防护,避免飞溅的混凝土碎块飞出底筒外端。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直板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连接筒结构拆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盛装机构结构拆分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图6的a处局部放大图。
22.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23.10、直板;110、固定板;120、连接筒;121、转槽;122、转孔;123、挡块;124、复位弹簧;130、盛装机构;131、底筒;132、顶槽;133、防护网架;
24.20、夹持机构;210、液压杆;220、支杆;230、底柱;240、夹持杆;241、转杆;250、托杆;251、转轴;252、稳固弹簧;253、凸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实施例1
29.请参阅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包括直板10以
及安装在直板10侧面的夹持机构20,直板10侧面设置有一对固定板110,两固定板110侧面连接有连接筒120,连接筒120与固定板110套接配合,连接筒120底端设置有若干转槽121,转槽121内侧两端均设置有转孔122,连接筒120底端设置有盛装机构130,盛装机构130包括底筒131,夹持机构20包括液压杆210,液压杆210设置在连接筒120内端,液压杆210顶端连接有支杆220,支杆220侧面末端与固定板110侧面连接,液压杆210底端设置有底柱230,底柱230底端设置有若干夹持杆240,夹持杆240与底柱230转动连接,夹持杆240侧面设置有若干转杆241,转杆241与转孔122转动连接。
30.本实施例中,转槽121顶端设置有挡块123,挡块123与转槽121顶端插接配合,挡块123顶端与转槽121之间连接有若干复位弹簧124。具体使用时:
31.当液压杆210带动夹持杆240沿着转槽121内侧进行转动过程中,夹持杆240侧面在上升到最高位置时,会和转槽121侧面发生刮擦,长期以往会影响夹持杆240的使用寿命,此时可通过设置的挡块123对转槽121顶端位置进行防护,当夹持杆240上升至最高位置时,会挤压挡块123,挡块123通过挤压复位弹簧124伸入转槽121顶端内侧,从而避免了夹持杆240直接与转槽121发生接触。
32.进一步的,挡块123底端呈圆弧状结构。提高夹持杆240与挡块123之间接触稳定性,避免出现卡顿现象。
33.具体的,底筒131顶端设置有防护网架133,防护网架133呈漏斗状结构,防护网架133侧面设置有若干侧槽。由于在进行混凝土冲击试验中,会导致混凝土破碎飞溅出底筒131顶端,不仅会影响后期清理工作,同时飞溅的混凝土颗粒容易对周围实验人员造成伤害,出现安全事故,此时通过设置的防护网架133对底筒131顶端进行防护,避免飞溅的混凝土碎块飞出底筒131外端。
34.此外,底筒131顶端设置有顶槽132,防护网架133底端与顶槽132插接配合。具体使用时,通过设置的顶槽132实现防护网架133与底筒131自由安装与拆卸功能,便于后期对底筒131进行混凝土的添加。
35.除此之外,夹持杆240底端设置有托杆250,托杆250呈l型结构,托杆250顶端设置有转轴251,转轴251与夹持杆240转动连接,托杆250侧面与夹持杆240侧面之间连接有稳固弹簧252。通过设置的托杆250提高夹持杆240与冲击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便于夹持杆240对不规则的冲击块进行夹持,具体使用时:
36.当各夹持杆240夹持冲击块过程中,稳固弹簧252处于拉伸状态,托杆250通过转轴251与夹持杆240形成一定角度差,通过稳固弹簧252的拉力对冲击块底端进行托撑,避免冲击块在夹持过程中出现滑落,导致需要进行二次夹持,影响试验进度。
37.具体的,托杆250顶端设置有若干凸杆253。通过设置的凸杆253提高托杆250顶端粗糙程度,以增加托杆250与冲击块之间的摩擦阻力,进一步提高托杆250与冲击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38.本实施例的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将需要进行试验的混凝土放置在底筒131内端,将冲击块置于各夹持杆240内侧之间,此时打开液压杆210,带动底柱230向上移动,夹持杆240受到底柱230拉动后,靠近底柱230位置向上转动,各夹持杆240底端位置相互收紧,此时托杆250贴合在冲击块表面,随着夹持杆240不断收紧,稳固弹簧252随之拉伸,将冲击块固定在各夹持杆240内侧位置,此时重新打开液压杆210,液压杆210带
动底柱230向下移动,带动各夹持杆240相互远离,冲击块失去固定,受到重力作用垂直掉落至底筒131内端,对混凝土进行冲击。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