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壳体及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0840发布日期:2022-04-14 20:3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传感器壳体及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壳体及传感器。


背景技术:

2.在轨道交通领域,用于监测有轨列车走行部故障的传感器,采用螺纹式安装,通常安装于轴箱、电机、齿轮箱等测点位置。在新车设计时,走行部上就已经确定并预留传感器的安装接口,在车厢安装前,先进行走行部测点传感器的安装;而既有车(已经在线运营的车辆)在加装传感器时,由于轴箱、电机、齿轮箱等位置操作空间较小,需要安排在列车架修期间,转向架与车厢分离时,对未预留安装接口的测点位置进行焊接转接座或钻孔攻丝加工,为螺纹式安装的传感器提供安装接口。即现有技术中,列车的车下测点位置,需要先开设螺纹安装接口,才能将传感器安装于所需监测区域,尤其是既有车的传感器加装,螺纹式传感器的安装难度非常大,安装过程非常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是采用螺纹式安装结构,传感器壳体需要加工成外螺纹结构,增加了传感器壳体的加工难度,并且需要在有轨列车上加工出螺纹安装接口,导致传感器的安装难度大,安装过程缓慢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工更加便捷,并且能降低传感器的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的传感器壳体。
4.一种传感器壳体,其用以通过胶粘剂胶粘于有轨列车走行部的所需监测区域,所述传感器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及开设于所述壳体本体外表面的容胶槽,所述容胶槽用以容纳所述胶粘剂。
5.优选的,所述壳体本体包括:
6.底壁,用以通过胶粘剂胶粘于有轨列车走行部的所需监测区域;
7.顶壁,与所述底壁相对间隔设置;
8.侧壁,连接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
9.所述容胶槽开设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且所述容胶槽位于靠近所述底壁的一侧。
10.优选的,所述壳体本体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壳体本体的内腔连通的出线孔,所述容胶槽开设于所述出线孔两侧的所述侧壁上。
11.优选的,所述底壁的外表面开设有粘胶纹路。
12.优选的,所述底壁安装有压紧螺套。
13.优选的,所述容胶槽为圆弧型容胶槽。
14.优选的,所述容胶槽的纵截面呈圆弧形结构,且所述容胶槽的一端或两端贯通至所述底壁。
15.优选的,每个所述侧壁上的所述容胶槽至少设置有两个,且两所述容胶槽相互间隔设置。
16.一种传感器,其包括:传感器壳体、电路板、连接电缆,所述传感器壳体为上述中任
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壳体,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传感器壳体的内腔,所述连接电缆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17.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为无源传感器。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器壳体用以通过胶粘剂胶粘于有轨列车走行部的所需监测区域,所述传感器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及开设于所述壳体本体外表面的容胶槽,所述容胶槽用以容纳所述胶粘剂。从而能通过胶粘的方式安装所述传感器壳体,降低了安装难度,提高了安装效率。不需要将所述传感器壳体成外螺纹结构,降低了所述传感器壳体的加工难度,同时也使得有轨列车上不需要额外的加工处螺纹安装接口,也降低了传感器的安装难度。并且所述传感器壳体上开设有所述容胶槽,部分胶粘剂可流入所述容胶槽固化,从而提高抗拉及抗剪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所述传感器壳体粘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2所示传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所示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4.图5为图1所示底壁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图1所示底壁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图1所示底壁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图1所示侧壁与容胶槽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图1所示侧壁与容胶槽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9.图10为图1所示侧壁与容胶槽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30.图11为图1所示侧壁与容胶槽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33.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
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3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壳体,其用以通过胶粘剂胶粘于有轨列车走行部的所需监测区域,所述传感器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及开设于所述壳体本体外表面的容胶槽,所述容胶槽用以容纳所述胶粘剂。所述传感器壳体能降低加工和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并且也能有效的提高安装后的可靠性。
35.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壳体100,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有轨列车上的传感器的壳体。所述传感器壳体100用以通过胶粘剂胶粘于有轨列车走行部的所需监测区域,其中,所述有轨列车走行部的所需监测区域指的是:所述有轨列车走行部上所需监测振动、冲击及温度变化情况的位置区域,例如轴箱、电机、齿轮箱等位置。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胶粘剂采用环氧胶。
36.所述传感器壳体100包括壳体本体10及开设于所述壳体本体10外表面的容胶槽20,所述容胶槽20用以容纳所述胶粘剂,从而使得部分胶粘剂可流入所述容胶槽20固化,提高抗拉及抗剪能力,提高所述传感器壳体100粘接的可靠性。
37.可以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是采用螺纹式结构安装于有轨列车上,即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壳体上会开设有外螺纹结构,而有轨列车的所需监测区域处需要开设相应的螺纹安装接口,从而将传感器旋入螺纹安装接口中对有轨列车进行实时监测。因此现有技术中,在新车设计时,需要预留传感器的安装接口,未安装车厢时,需要先进行传感器安装。而在既有车(已经在线运营的车辆)上加装传感器时,由于未预先开设安装接口,使得需要利用列车架修期间,转向架与车厢分离时,对未预留安装接口的位置进行加工(焊接转接座或钻孔攻丝),为螺纹式安装的传感器提供安装接口。导致将传感器安装于有轨列车上十分不便,特别是对既有车安装传感器,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才能将传感器装入有轨列车上。
38.同时安装时还会受到型号大小的限制,如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壳体通常设计成m12、m20、m24及m27等外螺纹结构,而通常有轨列车上仅会开设一种型号的安装接口,从而导致有轨列车仅能适配一种型号的传感器壳体的安装,适配性差。甚至部分有轨列车的所需监测区域由于壁厚过薄,导致无法加工出安装接口,限制了传感器的安装。
39.而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壳体100能通过胶粘剂胶粘于有轨列车走行部的所需监测区域。即所述传感器壳体100能通过胶粘剂胶粘的方式固定于有轨列车上,从而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螺纹式安装结构,使得有轨列车上不需要额外的开设安装接口,让传感器的安装更为便捷、简单。特别是在对既有车安装传感器时,可以快速的将传感器安装于既有车上,不需要等待列车架修期间才能安装,也能有效的降低列车的维护时间。并且通过胶粘剂胶粘的方式也能良好的确保所述传感器壳体100与所述有轨列车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适配性更好,同时也能在壁厚过薄处实现传感器的安装,有效的保障传感器对所述有轨列车的监测。
40.优选的,所述壳体本体10包括底壁11、顶壁12及侧壁13,所述底壁11用以通过胶粘剂胶粘于有轨列车走行部的所需监测区域,所述顶壁12与所述底壁11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侧壁13连接所述底壁11与所述顶壁12。所述容胶槽20开设于所述侧壁13的外表面,且所述容胶槽20位于靠近所述底壁11的一侧。即除了所述传感器壳体100的下表面外,所述传感器
壳体100粘接时还会在所述传感器壳体100的四周涂抹胶粘剂,更好的保障粘接效果。具体的,所述传感器壳体100呈方体结构,即所述侧壁13相对设置有两个,且两所述侧壁1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所述容胶槽20,从而更好的保障粘接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容胶槽20还可设置于任意所需位置,如所述底壁11上,即只需所述传感器壳体100上在胶粘区域处开设有所述容胶槽20,通过所述容胶槽20可使胶粘剂流入固化,提高抗拉及抗剪能力,从而提高可靠性即可。
41.优选的,所述壳体本体10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壳体本体10的内腔连通的出线孔18,所述容胶槽20开设于所述出线孔18两侧的所述侧壁13上。即所述壳体本体10至少为一端贯穿结构,从而传感器的连接电缆能从所述壳体本体10的一端装入所述壳体本体10的内腔中,方便了安装。并且所述容胶槽20开设于所述壳体本体10上无出线结构的其他两个相对侧面上,从而更好的避免了对传感器稳定性的影响。
42.请结合参阅图5至图7。优选的,所述底壁11的外表面开设有粘胶纹路111,具体的,所述粘胶纹路111可以是自所述底壁11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凹槽或自所述底壁11的外表面向外突出的凸起,从而通过所述凹槽或所述凸起形成一定能容纳胶粘剂的空间,更好的保障所述底壁11胶粘的牢固度。更具体的,所述粘胶纹路11纹路可以是网格状、细条状、波浪状等。
43.优选的,所述底壁11安装有压紧螺套。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传感器在出厂前需要在冲击台上进行校准,如只有胶粘的固定方式,校准后拆卸不便,且容易损坏外观,影响货物品质。而本实施例中增加所述压紧螺套,便于传感器校准时的固定。
44.优选的,所述容胶槽20为圆弧型容胶槽,即所述容胶槽20的横截面为圆弧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容胶槽20还可为其他所需形状,如方形、v形,甚至是异形等。而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容胶槽20设置为圆弧型容胶槽,保证胶粘剂的流动性,使胶粘剂能够快速充满所述容胶槽20,粘胶剂充分填充到所述侧壁13外表面与安装部位的连接处,从而可以进一步的保障粘接效果。
45.请结合参阅图8和图9。优选的,所述容胶槽20的纵截面呈圆弧形结构,即所述容胶槽20沿所述侧壁13的高度方向的截面为圆弧状。所述容胶槽20的一端或两端贯通至所述底壁11,即所述容胶槽20的一端或两端向下延伸至所述底壁11处并与所述底壁11连通,从而更好的保障了容胶效果,提高了胶粘的牢固度。
46.请结合参阅图10和图11。优选的,每个所述侧壁13上的所述容胶槽20至少设置有两个,两所述容胶槽20相互间隔设置。即在同一表面上所述容胶槽20可以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容胶槽20可以沿所述侧壁13的高度方向和/或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从而可以通过多个所述容胶槽20进行容胶,可以进一步的保障容胶效果,进一步提高胶粘的牢固度。
47.优选的,所述壳体本体10还包括前盖板14、后盖板15,所述后盖板15位于所述壳体本体10上的一端并设有出线孔,从而通过所述出线孔能对应的避让传感器的连接电缆。所述前盖板14位于所述壳体本体10上与所述后盖板15相对的另一端。即所述前盖板14与所述后盖板15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10的相对两端,通过所述前盖板14与所述后盖板15能良好的密封所述壳体本体10的内腔,从而保障了密封性,更好的保护传感器内部的部件。
48.优选的,所述前盖板14内壁开设有电路板限位安装槽141,从而通过所述限位安装槽141能实现对传感器内的电路板进行限位,并且方便电路板的安装。具体的,在本实施例
中,所述电路板限位安装槽141沿竖向设置,从而通过所述电路板限位安装槽141能对应的卡设所述电路板的一端,保障所述电路板沿竖向设置,让传感器能更好的检测振动信息。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为相对方向,具体为与所述传感器壳体100的底壁相垂直的方向。在安装传感器时,通过所述前盖板14上的所述电路板限位安装槽141可以辅助所述电路板的定位,使得所述电路板安装后保持竖向。
49.优选的,所述壳体本体10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6及第二安装槽17,所述后盖板15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6中,所述前盖板14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7中。从而让所述传感器壳体100外部整体更加的平整,进一步的保障了密封性能。
50.优选的,所述前盖板14与所述壳体本体10过盈配合并焊接固定,所述后盖板15与所述壳体本体10过盈配合并焊接固定。从而有效的保障了所述前盖板14、所述后盖板15与所述壳体本体10之间的密封性和连接稳定性。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盖板14、所述后盖板15通过激光焊接与所述壳体本体10固定,从而可以起到防水防尘的保护作用。
51.同时,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感器1000,其用以安装于有轨列车上对所述有轨列车进行实时监测。所述传感器100包括所述传感器壳体100、电路板200及连接电缆300,所述电路板200安装于所述传感器壳体100的内腔,从而通过所述传感器壳体100能有效的对所述电路板200进行保护,所述连接电缆300与所述电路板200连接。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所需,所述连接电缆300既能用于信号传输,同时也能用于电源的传输。即根据所述传感器1000的类型不同,如所述传感器1000具体为无源传感器或有源传感器时,所述连接电缆300可对应仅用于信号的传输或者同时用于信号和电源的传输。
52.优选的,所述传感器1000为无源传感器。其中,无源传感器指的是:不需要使用外接电源,且可以通过外部获取到无限制的能源的感应传感器。优选的,无源传感器也可为无源复合传感器,其中,复合传感器是指集成了两个及以上的检测不同物理量的传感器单元的传感器。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200上设有温度敏感元件及振动冲击敏感元件,所述连接电缆300焊接于所述电路板200上并分别连接两个敏感元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需求所述电路板200上也可仅设置温度敏感元件或振动冲击敏感元件。
53.可以理解的是,现有技术的有轨列车中均采用有源传感器,由于元器件较多,电子元器件故障率累积,可靠性通常无法一次性满足寿命要求,需要寿命周期内进行备品备件更换。其中有源传感器指的是:将非电能量转化为电能量,只转化能量本身,并不转化能量信号的传感器。而本实施例中,考虑到胶粘传感器更换的繁琐,放弃现有的有源传感器形式,采用无源传感器形式,大幅提升传感器的可靠性,解决了胶粘型传感器更换不便的问题。即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传感器1000体积小,重量轻;采用胶粘的形式安装,方便快速,无需在安装位置打孔,可随时加装;采用无源传感器的形式,内部没有众多电子元器件,大大提高了传感器的可靠性,同时解决了胶粘型传感器更换不便的问题。
5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器壳体用以通过胶粘剂胶粘于有轨列车走行部的所需监测区域,所述传感器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及开设于所述壳体本体外表面的容胶槽,所述容胶槽用以容纳所述胶粘剂。从而能通过胶粘的方式安装所述传感器壳体,降低了安装难度,提高了安装效率。不需要将所述传感器壳体成外螺纹结构,降低了所述传感器壳体的加工难度,同时也使得有轨列车上不需要额外的加工处螺纹安装接口,也降低了传感器的安装难度。并且所述传感器壳体上开设有所述容胶槽,部分胶粘剂可流入所述容胶
槽固化,从而提高抗拉及抗剪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所述传感器壳体粘接的可靠性。
5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