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离子色谱检测用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20978发布日期:2021-12-22 15:14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离子色谱检测用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离子色谱检测用预处理装置,属于检测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无机阴离子是发展最早,也是目前最成熟的离子色谱检测方法,包括水相样品中的氟、氯、溴等卤素阴离子、硫酸根、硫代硫酸根、氰根等阴离子,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水质检测、啤酒、饮料等食品的安全、废水排放达标检测、冶金工艺水样、石油工业样品等工业制品的质量控制。特别由于卤素离子在电子工业中的残留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因此离子色谱被广泛的应用到无卤素分析等重要工艺控制部门。
3.离子色谱检测过程中需要对浑浊液体进行预处理,通过预处理将液体中的固态杂质有效去除,现有技术中普遍是人工通过漏斗与烧杯的配合来对液体进行预处理,这种开放式的预处理方式中,待检测的液体极易受外界环境污染,影响后期的检测精度;此外现有技术中预处理方式的效率较低,当预处理的液体量比较大时,难以满足处理需求。
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离子色谱检测用预处理装置,可以确保液体在预处理过程处于无菌环境,可以自动完成对液体的预处理操作,可以显著提高预处理的效率。
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离子色谱检测用预处理装置,包括杯体,杯体的顶部安装有盖体,盖体的下表面固接有环体,盖体通过环体安装在杯体的开口端;所述杯体的内腔上部安装有分水器,分水器的顶部与进液管相连接;
8.所述分水器通过分水支管与滤瓶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滤瓶螺纹连接在安装板的上方,安装板的周围与杯体内壁相连接;
9.所述滤瓶底部设有开口,滤瓶底部开口处的周围设有内螺纹连接部,安装板的上表面设有与内螺纹连接部对应设置的外螺纹连接部;
10.所述滤瓶的内腔中充装有填料。
11.进一步地,所述杯体的顶部开口端设有杯沿,杯体通过杯沿安装在升降圆盘内。
12.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圆盘的一侧穿设在纵向导杆上;所述纵向导杆底端固接于座体上。
13.进一步地,所述分水支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分水支管呈圆周均布。
14.进一步地,所述杯体的底部安装有阀嘴。
15.进一步地,所述分水支管上分别安装有控制液体流通的阀门;所述分水支管与滤瓶一一对应设置。
16.进一步地,所述滤瓶的底部与内螺纹连接部连接处卡接有可拆卸连接的网片,网
片呈圆形结构。
1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正下方依次设有滤网层和承托格栅。
18.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格栅的周围固接于杯体内壁上。
19.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粗过滤处理用的滤瓶,多个滤瓶可以实现对液体的同步处理,当滤瓶内的填料定期更换时,只需要关闭相应分水支管上的阀门即可,可以实现对液体的连续处理,不会因为填料的更换,而中断对液体的处理;本实用新型可以确保液体在预处理过程始终处于无菌环境,可以自动完成对液体的预处理操作,通过多个滤瓶可以显著提高可以显著提高预处理的效率。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24.图3是图1中b处放大图。
25.图中,1

杯体,2

杯沿,3

阀嘴,4

升降圆盘,5

纵向导杆,6

座体,7

盖体,8

环体,9

分水器,10

进液管,11

分水支管,12

滤瓶,13

阀门,14

填料,15

内螺纹连接部,16

网片,17

安装板,18

外螺纹连接部,19

滤网层,20

承托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7.如图1

图3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离子色谱检测用预处理装置,包括杯体1,杯体1的顶部开口端设有杯沿2,杯体1通过杯沿2安装在升降圆盘4内;所述升降圆盘4的一侧穿设在纵向导杆5上,并通过锁紧件进行位置固定,升降圆盘4可以沿纵向导杆5进行上下滑动,从而调节杯体1的所处高度;所述纵向导杆5底端固接于座体6上。
28.所述杯体1的顶部安装有盖体7,盖体7的下表面固接有环体8,盖体7通过环体8安装在杯体1的开口端,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
29.所述杯体1的底部安装有阀嘴3,阀嘴3用于将预处理后的液体罐装到离子色谱仪检测部件内。
30.所述杯体1的内腔上部安装有分水器9,分水器9的顶部与进液管10相连接,待处理的液体经进液管10导入分水器9内。
31.所述分水器9通过分水支管11与滤瓶12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分水支管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分水支管11呈圆周均布,分水支管11上分别安装有控制液体流通的阀门13;所述分水支管11与滤瓶12一一对应设置。
32.所述滤瓶12螺纹连接在安装板17的上方,安装板17的周围与杯体1内壁相连接。
33.所述滤瓶12底部设有开口,滤瓶12底部开口处的周围设有内螺纹连接部15,安装板17的上表面设有与内螺纹连接部15对应设置的外螺纹连接部18,内螺纹连接部15与外螺纹连接部18相互配合实现对滤瓶12的安装。
34.所述滤瓶12的内腔中充装有填料14,填料14用于将液体进行粗过滤处理。
35.所述滤瓶12的底部与内螺纹连接部15连接处卡接有可拆卸连接的网片16,网片16呈圆形结构,所述网片16用于对滤瓶12内腔充装的填料14进行承托。
36.所述安装板17的正下方依次设有滤网层19和承托格栅20。
37.所述滤网层19用于将液体进行细过滤处理。
38.所述承托格栅20的周围固接于杯体1内壁上,承托格栅20对上部的滤网层19、安装板17以及滤瓶12起到支撑功能。
3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
40.液体自待处理的液体经进液管10导入分水器9内,分水器9内的液体通过多个分水支管11分别进入各个滤瓶12内进行粗过滤处理,经粗过滤处理后的液体穿过通过滤瓶12底部的开口,然后通过滤网层19进行细过滤处理,经过两侧处理后的液体汇聚在杯体1的内腔顶部,然后通过阀嘴3将预处理后的液体罐装到离子色谱仪检测部件内。
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粗过滤处理用的滤瓶12,多个滤瓶12可以实现对液体的同步处理,当滤瓶12内的填料14定期更换时,只需要关闭相应分水支管11上的阀门13即可,可以实现对液体的连续处理,不会因为填料14的更换,而中断对液体的处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滤瓶12可以显著提高预处理效率。
42.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