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因素裂缝诱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3369发布日期:2022-06-08 06:1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因素裂缝诱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裂缝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因素裂缝诱导装置。


背景技术:

2.裂缝作为混凝土结构中很难防止的一种病害现象,深受服役环境的影响。混凝土裂缝类型众多,形成因素复杂。促使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荷载产生的裂缝,另一类是由混凝土体积变形产生的。统计表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仅有少数情况是由外部荷载引起的结构开裂,而绝大多数裂缝是由混凝土收缩变形引起的。
3.目前对混凝土早期抗裂实验主要是根据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实施。其试验温度(20
±
2)℃、湿度(60
ꢀ±
5)%与风速(≥5m/s)有一定的限制要求。此类方法无法满足我们有针对性的对各类环境因素研究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因素裂缝诱导装置,可全程控制测试环境的温湿度,摆脱传统实验室和实验试条件的束缚,可以较为准确的模拟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操作简单、测试速度快。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因素裂缝诱导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外部侧壁设有用于显示和调节装置本体内环境参数的带有控制面板的微机控制器,装置本体内部设有加热组件、加湿组件、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和抗裂试验组件,其中,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均设置在装置本体内部侧壁,抗裂试验组件设置在装置本体底部,加热组件、加湿组件、温度感应器和湿度传感器和微机控制器电连接;环境参数至少包括装置本体内的温度和湿度。
6.装置本体内还设有吹风组件,吹风组件与微机控制器电连接,环境参数还包括装置本体内风速大小。
7.抗裂试验组件包括长侧板、短侧板、底板、螺栓和裂缝诱导器,其中,长侧板和短侧板连接形成闭合框体,底板通过在长侧板和短侧板顶部等距设置的螺栓与长侧板和短侧板连接,裂缝诱导器等距设置于闭合框体内。
8.抗裂试验组件还包括等距设置在长侧板和短侧板内部的加强肋。
9.吹风组件采用dc直流变频马达。
10.加热组件和加湿组件通过交流接触器与微机控制器连接。
11.微机控制器还与报警装置连接。
12.报警装置为灯或蜂鸣器。
13.微机控制器的电源输入为220v交流电。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该装置在传统的早期抗裂试验的基础上,增加温湿度与风速的可调节装置,实现环境因素的自动化调节;
16.2、根据增加相应的控制元件,实现对温度、湿度以及风速的全程可控与记录,扩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
17.3、本试验装置摆脱传统实验室和实验试条件的束缚,可以较为准确的模拟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操作简单、测试速度快。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吹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抗裂试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抗裂组件的俯视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抗裂组件的正视图;
25.图中,1-加热组件,2-加湿组件,3-吹风组件,4-湿度感应器,5-温度感应器,6-抗裂试验组件,7-微机控制面板,8-交流接触器,9-报警装置,10-长侧板, 11-短侧板,12-螺栓,13-加强肋,14-裂缝诱导器,1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叙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和侧视图,装置主要包括:加热组件1、加湿组件2、温度感应器4、湿度感应器5、抗裂试验组件6和微机控制面板7。装置详细介绍如下:
28.1、吹风组件3:
29.吹风组件3如图3所示,内部主要由风叶和电机组成,其采用前沿的dc 直流变频马达技术,变频无刷高效能电机,双滚珠轴承,消耗功率仅为普通交流马达的一半;节能省电。
30.2、微机控制器:
31.微机控制器的部分如图4和图5所示,主要包括控制面板、报警装置9、交流接触器8、调速电机、加湿器、加热管和温湿度一体探头组成。该部分的作用通过控制面板对相应参数进行设定,控制内部环境条件。
32.3、抗裂试验组件6
33.如图6和图7所示,抗裂试验组件6部分主要由长侧板10;短侧板11;螺栓12;加强肋13;裂缝诱导器14;底板15组成。将混凝土浇筑至模具内以后,应立即将混凝土摊平,且表面应比模具边框略高。可使用平板表面式振捣器或者采用振捣棒插捣,应控制好振捣时间,并应防止过振和欠振。
34.试验方法:
35.1、根据实际调研环境参数,在微机控制面板7输入相应数据,对装置惊醒预热半小时;
36.2、将混凝土浇筑至模具内以后,应立即将混凝土摊平,且表面应比模具边框略高。可使用平板表面式振捣器或者采用振捣棒插捣,应控制好振捣时间,并应防止过振和欠振。
37.3、在振捣后,应用抹子整平表面,并应使骨料不外露,且应使表面平实。
38.4、应在试件成型30min后,立即把试件放入装置中,使试件表面中心正上方100mm处风向平行于试件表面和裂缝诱导器14。
39.5、试验时间应从混凝土搅拌加水开始计算,应在(24士0.5)h测读裂缝。裂缝长度应用钢直尺测量,并应取裂缝两端直线距离为裂缝长度。当一个刀口上有两条裂缝时,可将两条裂缝的长度相加,折算成一条裂缝。
40.6、裂缝宽度应采用放大倍数至少40倍的读数显微镜进行测量,并应测量每条裂缝的最大宽度。
41.7、平均开裂面积、单位面积的裂缝数目和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应根据混凝土浇筑24h测量得到裂缝数据来计算。
42.8、每条裂缝的平均开裂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0043][0044]
9、单位面积的裂缝数目应按下式计算:
[0045][0046]
10、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0047]
c=a
·b[0048]
式中:wi—第i条裂缝的最大宽度(mm),精确到0.01mm;
[0049]
li—第i条裂缝的长度(mm),精确到1mm;
[0050]
n—总裂缝数目(条);
[0051]
a—平板的面积(m2),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0052]
a—每条裂缝的平均开裂面积(mm2/条),精确到1mm2/条;
[0053]
b—单位面积的裂缝数目(条/m2),精确到0.1条/m2;
[0054]
c—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mm2/m2),精确到1mm2/m2。
[0055]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