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构件连接处的超温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7294发布日期:2022-07-06 01:08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构件连接处的超温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超温预警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力构件连接处的超温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2.架空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引流板、输电电缆终端头线耳、接地线线耳、配电线路线耳,乃至电厂、变电站等的接线板等连接处,常会出现温度过高的状况,实践证明,这种温度过高现象,往往是当电缆线路或线耳发生故障时,而局部出现的温度过高现象,往往是事故的苗头,若不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置,很容易导致严重事故发生。因此,对于这种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如何建立可靠的超温预警机制?采用何种更为有效的超温预警设施?是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3.感温玻璃球常用在灭火的设备上。其工作原理是:球内充装有特殊膨胀液体。原其理是在火灾发生时,玻璃球内充装的特殊膨胀液体受热膨胀,玻璃球内气泡变小至消失,当达到设定温度后,玻璃球会爆破成碎片打开水路,洒水喷头开始喷水灭火。
4.传统使用的超温预警装置,主要由红外线成像仪、感温玻璃球、连接套组成,其依据的是红外线成像原理。
5.传统超温预警装置的超温预警功能,存在以下不足:
6.1.采用传统红外线成像仪进行超温预警,必须在持续供电的前题下进行;且设备在长时间持续工作的情况下,容易损坏;
7.2.传统超温预警装置,其感温玻璃球直接安装在连接套内部,没有减震结构,尤其在运输的过程中,连接套的内壁与感温玻璃球之间容易发生碰撞,导致感温玻璃球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8.为解决传统超温预警装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超温预警装置,其特点是:一旦发生超温时,超温预警装置会针对超温现象立即发出预警,有利于及时采取处置措施,防患于事故的发生。
9.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10.本实用新型之电力构件连接处的超温预警装置,主要由螺纹杆2、螺母1、螺帽3、连接套4、堵头构成。螺母1连接在螺纹杆2上、螺帽3固定在螺纹杆2的右端;连接套4为轴向的筒形,筒形的底部与螺帽3通过卡接装置连在一起;堵头位于该预警装置的后端,与连接套4的后端相连。
11.所述连接套4,系具有良好热传导性的金属材质;所述连接套4 的内部轴向设有感温玻璃球7,感温玻璃球7的左端为半球形,此半球形的弧端贴在连接套4筒底的内壁处。连接套4右端连接的堵头,系由塞子5、提示带6、冲板16和滑动装置组成,塞子5插接在连接套4右端的开口处,冲板16位于感温玻璃球7的右方,并垂直将连接套4内腔隔离成两个空腔,提示带6的两端固定在塞子5和冲板16的内侧面上;冲板16可通过滑动装置前后移动。
12.感温玻璃球7通过固定装置保持在连接套4内部的轴向位置,该固定装置由夹具8、连接杆9、套块10、弹簧11构成,套块10内设有纵向的凹槽并被固定在连接套4的圆形内壁上;弹簧11安装在套块10的凹槽内,连接杆9位于弹簧11与感温玻璃球7之间,连接杆9通过弹簧11弹性的作用与套块10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套块 10的内壁与连接杆9的表面为滑动连接。
13.连接套4的筒形底部与螺帽3通过卡接装置连在一起,该卡接装置的结构为:连接套4筒形底部之外侧等距离地固定有几个拨块15;螺帽3靠近连接套4的端面上开有连接槽12,连接槽12内嵌合有连接块13,卡块14与连接块13之间为卡合连接。连接块13的右端固定在连接套4的筒形底部外侧;连接块13左端固定有半圆形的卡块 14,其作用是:当连接块13转动到对应的位置后,卡块14可将连接块13卡紧。
14.所述堵头,主要由塞子5、冲板16、提示带6、滑动装置组成。塞子5插入连接套4右端之端口处,冲板16将感温玻璃球7右侧的连接套4内腔隔开,冲板6通过滑动装置可以在感温玻璃球7右侧的连接套4内前后移动。所述滑动装置,由滑槽18、滑块17构成;滑槽18开设在筒形连接套4右端的内壁上;滑块17固定在冲板16的外沿处,滑块17嵌入滑槽18内;冲板16通过滑块17沿滑槽18前后滑动。提示带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冲板16和塞子5的面板上。
15.本实用新型之超温预警装置(以输电电缆终端头和线耳的连接处温度为例),其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是:
16.1.在本装置之螺纹杆2和螺母1之间,插入待测的输电电缆终端头与线耳的连接处;随后后转动螺母1,使得电缆终端头与线耳对接。当发生电缆终端头与线耳连接处温度过高时,温度会通过连接套4传导至感温玻璃球7,当实际温度高于感温玻璃球7爆破的温度值后,感温玻璃球7会发生爆炸,其爆炸后的冲击力会冲击冲板16,冲板 16沿连接套4右部的滑槽18向右移动,冲板16挤压右端头的塞子5,致塞子5冲出而与连接套4分离(此时塞子5上的提示带6仍被冲板 16拉着)。此种情况,无论是通过无人机的图像识别方式或人的肉眼观察的方式,都能得到“输电电缆终端头和线耳的连接处超温”的提示,从而及时获得了输电电缆终端头和线耳连接处的温度过高的警示。
17.2.本装置的感温玻璃球7安装方便。感温玻璃球7通过夹具8、弹簧11弹性的作用,而在连接套4内被夹住、定位,既安装方便,又安全可靠。当温度高于感温玻璃球7设定的温度后,使得感温玻璃球7挤压夹具8,夹具8通过连接杆9挤压弹簧11发生形变,直到感温玻璃球7左端的球面与连接套4内壁相切。
18.3.本装置方便连接套4与螺帽3之间的连接。连接套4左端的连接块13与连接槽12对接。当转动拨块15时,该拨块15带动连接套 4转动,在连接套4转动的过程中,连接块13逐渐与卡块14之间相互对接卡合。如此操作,工作人员能方便地将连接套4连接在螺帽3 上。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超温的预警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既能方便地将感温玻璃球7安装在连接套4内,也能够方便的将连接套4安装在螺帽3上。本装置采用无电源的机械原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可靠性高,成本低,较好地实现了电力构件连接处的超温预警检测。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电力超温预警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施例之电力超温预警装置的剖面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施例之螺帽和连接套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施例之螺帽剖面的侧视形状结构;
24.图5为本实施例之机械构造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25.图中:1、螺母;2、螺纹杆;3、螺帽;4、连接套;5、塞子;6、提示带;7、感温玻璃球;8、夹具;9、连接杆;10、套块;11、弹簧;12、连接槽;13、连接块;14、卡块;15、拨块;16、冲板;17、滑块;18、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显然,这个实施例不是唯一的实施例,而仅仅是本实用新型诸多实施例之一。他人基于该实施例,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完成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一种电力构件连接处超温的预警装置
28.图1从主视方向观察到的该超温预警装置整体形状和结构。螺母 1螺纹连接在螺纹杆2的左方,螺帽3螺纹连接在螺纹杆2的右端;螺帽3的右侧与连接套4连接。铝合金制的连接套4,形似一个倒放的筒状物,其左端的底部贴近螺帽3,其右端的开口处连接着堵头。
29.图2、图3分别显示了实施例的整体及螺帽与连接套之剖面的形状结构连接套4内之左方轴线方向上,安装有感温玻璃球7,感温玻璃球7为棒形,其左端为半球形,球面与连接套4筒底的内壁相切,其右端呈尖状。感温玻璃球7的中部被夹具8固定在连接套4的轴线处。
30.所述夹具8,其内侧托住感温玻璃球7,其外侧连接着连接杆9,连接杆9的另一端插入套块10之装有弹簧11的凹槽中。套块10为内部开设有纵向贯穿的凹槽的块状物,被固定在连接套4的圆形内壁上。弹簧11安装在“套块10的凹槽内,连接杆9位于弹簧11与夹具8之间,连接杆9通过弹簧11弹性的作用与套块10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空间;套块10的内壁与连接杆9外端表面为滑动连接。故此, 夹具8对感温玻璃球7起到了牢固定位的作用。
31.连接套4之右方,安装有堵头,该堵头主要由塞子5、冲板16、提示带6组成。连接套4之右方的管壁上,设有横向滑槽18;塞子5插入连接套4右端之端口处;冲板16将感温玻璃球7右侧的连接套4 内腔隔开,冲板16之外沿设有滑块17,滑块17嵌入滑槽18内——冲板16可以在感温玻璃球7右侧的连接套4内前后移动。提示带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冲板16和塞子5的面板上。
32.连接套4左端头外侧的圆形面上,等距离地设有四个拨块15;螺帽3的右端面上等距离地设有四个连接槽12;连接套4左端的筒底端面上和螺帽3的右端面上,对应地分别设有两组连接槽12和连接块13,连接块13可横向插入接槽12内,实现螺帽3和连接套4的对接。
33.在螺帽3、连接套4分离的情况下,如何使二者连接成一体?连接套4左端的连接块13与连接槽12对接。当转动拨块15时,使拨块15带动连接套4转动,在连接套4转动的过程中,连接块13逐渐与卡块14之间相互对接卡合。如此操作,工作人员能方便地将连接套4连接在螺帽3上。
34.图4从侧视方向观察螺帽剖面的连接槽1和连接块13之间的连接结构与螺帽3的右端面上,对称地设有两个连接槽12,与此两个连接槽12对应的连接套4底部外侧面上,横向
固定着可插入连接槽 12的二个连接块13。
35.图5显示了本实施例之机械构造的工作原理
36.感温玻璃球7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发生爆炸,从而将塞子5喷出。若采用无人机识别,无人机仅通过是否出现提示带6,便可识别并判断是否超温:当出现提示带6时,就是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设备不正常;没有出现提示带6时,则说明温度正常,设备正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