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PVC手套气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27340发布日期:2022-05-17 00:1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PVC手套气检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超薄pvc手套气检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pvc手套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薄pvc手套气检装置。


背景技术:

2.pvc手套是以聚氯乙烯为主原料的手套产品,具有防静电性能,手套不含过敏原,无粉、发尘量低,离子含量少,不含塑化剂、酯、硅油等成分,具有较强的化学抗性,良好的灵活性和触感,穿戴方便舒适,具有防静电性能,可在无尘环境中使用,pvc手套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手套质量一般都要检测其是否漏气。
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820602855.5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医用手套气密性检测装置,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只能进行一只手套的气密性检测,检测完毕后将手套拿下,再拿另一只手套进行气密性检测,检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薄pvc手套气检装置,以提高手套气密性的检测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超薄pvc手套气检装置,包括支架、工作台、圆盘、气泵、输气管、接头、进气管、止回阀、圆管、密封圈、龙门架、检测机构和驱动机构,支架顶端连接工作台底端,工作台上设置有圆形开口,圆盘转动安装在圆形开口中,圆盘内部有腔室,多组圆管均安装在圆盘的顶端,多组圆管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密封圈,多组进气管分别穿过圆管的内部并且与圆管固定连接,圆管与进气管的顶端齐平,进气管的底端均延伸至腔室中,多组止回阀均在腔室中安装在进气管上,龙门架安装在工作台底端,接头转动安装在圆盘底端,接头的顶端延伸至在腔室中,气泵安装在龙门架的横梁顶端,气泵的输出端连通输气管的一端,输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接头的底端;检测机构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用于手套的气密检测;驱动机构安装在龙门架的横梁顶端,用于圆盘的转动。
7.将pvc手套分别通过圆管的引导套装在密封圈的外侧上,启动气泵,从而使外界空气通过输气管和接头进入到腔室中,进入到腔室中的空气通过多组进气管分别进入pvc手套中,通过检测机构对其中一只pvc手套进行气密性检测,检测完毕后,启动驱动机构,从而使圆盘在圆形开口中转动,当另一只pvc手套转动到检测机构的正下方时,停止驱动机构,从而使检测机构对另一只pvc手套进行气密性检测,提高了手套气密性的检测效率。
8.优选的,检测机构包括龙门支架、气缸、密封罩、软管、水箱和观察窗,龙门支架的底端连接工作台的顶端,气缸安装在龙门支架的横梁底端,气缸的底部移动端连接密封罩的顶端,水箱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水箱的顶端有开口,水箱的前端设置有观察孔,观察窗安装在观察孔上,软管输出端连通水箱的右端底部,软管的输入端连通密封罩的左端。
9.水通过开口注入水箱的内部,水的液位高度高于软管的输出端,操作气缸伸长,从而使密封罩向下移动,密封罩的底端与圆盘的顶端密封接触,一组圆管、一组密封圈和套装
在密封圈上的pvc手套均在密封罩的内部,如果在密封罩内部的pvc手套有漏点,pvc手套中的空气通过漏点进入密封罩的内部,进入密封罩内部的空气通过软管进入到水箱的内部,从而使水箱内部的水中出现气泡,操作人员通过观察窗观察即可,提高便捷性。
10.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齿环、步进电机、转轴和齿轮,齿环在工作台的下方套装在圆盘的外侧壁上,步进电机安装在龙门架的横梁顶端,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转轴的底端,转轴的顶端连接齿轮的底端,齿轮与齿环啮合。
11.操作人员控制步进电机转动,从而使转轴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齿轮通过齿环带动圆盘进行转动,圆盘使多组pvc手套依次移动到密封罩的正下方,提高便捷性。
12.优选的,还包括灯泡,灯泡安装在龙门支架的顶端;光线较暗时,打开灯泡。
13.优选的,还包括万向轮,万向轮的顶端均连接支架的底端;装置通过多组万向轮进行位置的移动,提高灵活性。
14.优选的,还包括刹车板,多组刹车板分别安装在多组万向轮上;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打开多组刹车板,使装置固定,提高稳定性。
15.优选的,还包括把手,把手安装在工作台的右端;操作人员通过把手对装置进行拉拽,提高便捷性。
16.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17.本实用新型将pvc手套分别通过圆管的引导套装在密封圈的外侧上,启动气泵,从而使外界空气通过输气管和接头进入到腔室中,进入到腔室中的空气通过多组进气管分别进入pvc手套中,通过检测机构对其中一只pvc手套进行气密性检测,检测完毕后,启动驱动机构,从而使圆盘在圆形开口中转动,当另一只pvc手套转动到检测机构的正下方时,停止驱动机构,从而使检测机构对另一只pvc手套进行气密性检测,提高了手套气密性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轴测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轴测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圆盘和接头等结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支架;2、工作台;3、圆盘;4、气泵;5、输气管;6、接头;7、进气管;8、止回阀;9、圆管;10、密封圈;11、龙门架;12、龙门支架;13、气缸;14、密封罩;15、软管;16、水箱;17、观察窗;18、齿环;19、步进电机;20、转轴;21、齿轮;22、灯泡;23、万向轮;24、刹车板;2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24.一种超薄pvc手套气检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支架1、工作台2、圆盘3、气泵4、输气管5、接头6、进气管7、止回阀8、圆管9、密封圈10、龙门架11、龙门支架12、气缸13、密封罩14、软管15、水箱16、观察窗17、齿环18、步进电机19、转轴20、齿轮21、灯泡22、万向轮23、刹车板24和把手25。
25.支架1顶端连接工作台2底端,工作台2上设置有圆形开口,圆盘3转动安装在圆形开口中,圆盘3内部有腔室,多组圆管9均安装在圆盘3的顶端,多组圆管9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密封圈10,多组进气管7分别穿过圆管9的内部并且与圆管9固定连接,圆管9与进气管7的顶端齐平,进气管7的底端均延伸至腔室中,多组止回阀8均在腔室中安装在进气管7上。
26.龙门架11安装在工作台2底端,接头6转动安装在圆盘3底端,接头6的顶端延伸至在腔室中,气泵4安装在龙门架11的横梁顶端,气泵4的输出端连通输气管5的一端,输气管5的另一端连通接头6的底端。
27.龙门支架12的底端连接工作台2的顶端,气缸13安装在龙门支架12的横梁底端,气缸13的底部移动端连接密封罩14的顶端,水箱16安装在工作台2的顶端,水箱16的顶端有开口,水箱16的前端设置有观察孔,观察窗17安装在观察孔上,软管15输出端连通水箱16的右端底部,软管15的输入端连通密封罩14的左端。
28.齿环18在工作台2的下方套装在圆盘3的外侧壁上,步进电机19安装在龙门架11的横梁顶端,步进电机19的输出端连接转轴20的底端,转轴20的顶端连接齿轮21的底端,齿轮21与齿环18啮合。
29.圆盘3转动安装在圆形开口的方式可以为:圆形开口的内侧端设置有环形滑槽,圆盘3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滑块,环形滑块在环形滑槽中滑动安装。
30.作为改进,本实用新型中,灯泡22安装在龙门支架12的顶端,万向轮23的顶端均连接支架1的底端,多组刹车板24分别安装在多组万向轮23上,把手25安装在工作台2的右端。
31.本实用新型工作前,操作人员通过握住把手25使装置在多组万向轮23的配合下移动到指定位置,打开多组刹车板24使装置固定;光线较暗时,打开灯泡22。
32.用于检测时,将pvc手套分别通过圆管9的引导套装在密封圈10的外侧上,启动气泵4,从而使外界空气通过输气管5和接头6进入到腔室中,进入到腔室中的空气通过多组进气管7分别进入pvc手套中;水通过开口注入水箱16的内部,水的液位高度高于软管15的输出端。
33.操作人员控制步进电机19转动,从而使转轴20带动齿轮21进行转动,齿轮21通过齿环18带动圆盘3进行转动,圆盘3使多组pvc手套依次移动到密封罩14的正下方。
34.操作气缸13伸长,从而使密封罩14向下移动,密封罩14的底端与圆盘3的顶端密封接触,一组圆管9、一组密封圈10和套装在密封圈10上的pvc手套均在密封罩14的内部,如果在密封罩14内部的pvc手套有漏点,pvc手套中的空气通过漏点进入密封罩14的内部,进入密封罩14内部的空气通过软管15进入到水箱16的内部,从而使水箱16内部的水中出现气泡,操作人员通过观察窗17观察即可判断pvc手套是否漏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