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25130发布日期:2022-06-08 00:5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便携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2.含有夹套的设备,夹套管内部含水、夹套外是可燃气体,夹套管有漏点,需要隔离补焊,但夹套管上的阀门内漏,导致取样分析困难(动火样测管道内的可燃气体),取样不能含水,待测式样中含水有可能烧坏色谱仪,而将夹套管内的水排完,会影响其他夹套设备的运行,安装盲板隔离待取样的管道增加了工作量。
3.现以氢气吸附塔举例说明:
4.吸附塔有水路管线和气路管线。吸附塔三个为一组塔,每个吸附塔的塔壁盘绕有夹套盘管,每个塔都有规定的运行时间和步骤,大致分为吸收、再生、冷却,若夹套盘管破损,需要补焊一般在冷却中期,将吸附塔隔离出来,将夹套盘管内的水排空,但因阀门内漏,无法将水彻底排完,不能取样分析管道的动火样,只能延迟补焊作业,耽误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取样装置,主要目的是提高了管道动火样的取样效率。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取样装置,该装置包括:罐体和汽水分离部;
8.所述罐体包括周侧壁、顶壁和底壁,所述周侧壁连接于进样管,所述进样管上方的所述罐体内部空间为第一空间,所述顶壁连接于排气管,所述底壁连接于排水管;
9.所述汽水分离部包括多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多个所述挡板沿所述罐体的轴向依次交错排列,用于形成折流通道。
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11.可选的,所述挡板的一侧边缘和所述周侧壁之间设有气流通孔,所述挡板的板面自所述挡板的另一侧边缘向所述气流通孔倾斜。
12.可选的,所述挡板和所述周侧壁的连接处采用圆角设计。
13.可选的,所述汽水分离部还包括支架和多个钢丝球,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于多个所述挡板上方的所述周侧壁,多个所述钢丝球堆积于所述支架上。
14.可选的,所述排水管为u型管,所述u型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壁,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控制阀。
15.可选的,所述周侧壁位于所述进样管下方的部分安装有视镜。
16.可选的,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顶壁,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控制阀。
17.可选的,所述顶壁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周侧壁。
18.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9.为了阐述本装置的使用过程,也以氢气吸附塔为例来说明:当氢气吸附塔的夹套
盘管(夹套盘管为水管)出现沙眼或者破损处时,将夹套盘管进、出口阀门关闭,将夹套盘管上端导淋连接氮气管,向夹套盘管内通入氮气,将夹套盘管的下端导淋连接至橡胶软管,使夹套盘管内剩余的大部分水通过橡胶软管排出后,因为阀门内漏,夹套盘管还是存有小股水流。在上述过程中,氮气对夹套盘管内的气体进行了置换。
20.在此基础上,再将橡胶软管连接至进样管,夹套盘管内小股水流和不凝气体依次经过橡胶软管和进样管进入罐体,进入罐体内的小股水流向罐体下部集中,并经排水管排出罐体,而不凝气体和少量水蒸气由于其自然属性向上流动经过折流通道。而折流通道延长了气流(不凝气体和少量水蒸气)的行程,延长了气体 (不凝气体和少量水蒸气)在第一空间的停留时间,其中的水蒸汽再次凝结成水,从而将不凝气体和水蒸气分离。工作人员只需要在排气管的出口收集不凝气体,并送化验室检测不凝气体中的氢气组分是否含量超标,以此判断氮气置换的效果, 以此作为是否可以进行动火作业的标准。
21.使用本便携取样装置,不必等待夹套盘管内的水全部排出,不必在内漏阀门法兰面加装盲板,就能取样(本装置去除了所取动火样中的水分),节省时间,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避免时间过多延误,避免氢气吸附塔跳塔,从而避免影响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取样装置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25.图4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2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周侧壁1、顶壁2、底壁3、进样管4、排气管5、排水管6、挡板7、圆角9、支架10、钢丝球11、第一控制阀12、视镜13、第二控制阀14、罐体15、网孔16。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取样装置,其包括:罐体和汽水分离部;
30.所述罐体包括周侧壁1、顶壁2和底壁3,所述周侧壁1连接于进样管4,所述进样管4上方的所述罐体内部空间为第一空间,所述顶壁2连接于排气管5,所述底壁3连接于排水管6;
31.所述汽水分离部包括多个挡板7,多个所述挡板7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多个所述挡板7沿所述罐体的轴向依次交错排列,用于形成折流通道。
32.便携取样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33.为了阐述本装置的使用过程,也以氢气吸附塔为例来说明:当氢气吸附塔的夹套盘管(夹套盘管为水管)出现沙眼或者破损处时,将夹套盘管进、出口阀门关闭,将夹套盘管
上端导淋连接氮气管,向夹套盘管内通入氮气,将夹套盘管的下端导淋连接至橡胶软管,使夹套盘管内剩余的大部分水通过橡胶软管排出后,因为阀门内漏,夹套盘管还是存有小股水流。在上述过程中,氮气对夹套盘管内的气体进行了置换。
34.在此基础上,再将橡胶软管连接至进样管4,夹套盘管内小股水流和不凝气体依次经过橡胶软管和进样管4进入罐体,进入罐体内的小股水流向罐体下部集中,并经排水管6排出罐体,而不凝气体和少量水蒸气由于其自然属性向上流动经过折流通道。而折流通道延长了气流(不凝气体和少量水蒸气)的行程,延长了气体(不凝气体和少量水蒸气)在第一空间的停留时间,其中的水蒸汽再次凝结成水,从而将不凝气体和水蒸气分离。工作人员只需要在排气管5的出口收集不凝气体,并送化验室检测不凝气体中的氢气组分是否含量超标,以此判断氮气置换的效果,以此作为是否可以进行动火作业的标准。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使用本便携取样装置,不必等待夹套盘管内的水全部排出,不必在内漏阀门法兰面加装盲板,就能取样(本装置去除了所取动火样中的水分),提高了管道动火样的取样效率,节省时间,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避免时间过多延误,避免氢气吸附塔跳塔,从而避免影响产品质量。
36.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7的一侧边缘和所述周侧壁1之间设有气流通孔,所述挡板7的板面自所述挡板7的另一侧边缘向所述气流通孔倾斜。
37.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不凝气体和水蒸气沿折流通道折流上升的过程中,水蒸气冷凝成水滴并集结于挡板7的上表面,水滴可以沿挡板7的倾斜面向气流通孔反流,从而进一步去除上升气流中的水分。
38.如图2和图3所示,如图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7和所述周侧壁1的连接处采用圆角9设计。
39.具体的,如果挡板7和周侧壁1的连接处呈直角,水蒸气冷凝后形成的水滴容易积存在该直角位置;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7和所述周侧壁1的连接处采用圆角9设计而形成弧形面,水蒸气冷凝后形成的水滴沿弧形面下滑,即水滴容易远离挡板7和周侧壁1的连接处,有利于凝结水滴回流至罐体的下部空间,从而进一步有利于不凝气体和水蒸气的分离。
40.如图2和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汽水分离部还包括支架10和多个钢丝球11,所述支架10固定连接于多个所述挡板7上方的所述周侧壁1,多个所述钢丝球11堆积于所述支架10上。
41.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所述支架10为网状平板支架(表面均布多个网孔16),所述支架10沿所述罐体的径向延伸,堆积于支架10上表面的多个钢丝球11沿罐体的径向铺展。
42.当上升的气流经过每一个钢丝球11本身的空隙时,钢丝球11的钢丝为凝结水汽提供较大的吸附面积,进一步有利于水滴的形成。而多个钢丝球11堆积于支架10上,多个钢丝球11之间又是相互独立的,在气流的冲击下,多个钢丝球 11的运动轨迹混乱,多个钢丝球11之间彼此撞击,其中的水滴因为钢丝球11 的彼此撞击而脱离钢丝表面而向下沉降。
43.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管6为u型管,所述u型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壁3,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控制阀12。
44.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排水管6采用u型管,罐体内的部分水分积存于 u型管
内,起到液封作用,避免罐体中待收集的气体通过排水管6排出。
45.当使用本装置取完动火样后,关闭第一控制阀12,将进样管4连接至压缩空气管,向罐体内通入压缩空气,在罐体内形成向上的压缩空气流,以将挡板7表面的残留水渍通过排气管5排出。
46.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周侧壁1位于所述进样管4下方的部分安装有视镜13。
47.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视镜13观察罐体内部液位,从而及时察觉罐体内部液位是否过高。当液位过高时,即使放大第一控制阀12 的阀门开度。
48.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管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顶壁2,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控制阀14。
49.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当需要收集动火样时,通过控制第二控制阀14 的开度,从而控制经排气管5的另一端喷出气体的流量。
50.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壁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周侧壁1。
51.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所述顶壁2通过法兰连接于周侧壁1的上端边缘。随着本装置长期使用,其中的钢丝球11的钢丝表面会产生锈渍,而顶壁2法兰连接于周侧壁1的上端边缘,便于操作人员拆卸顶壁2,更换钢丝球11。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