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阻多次循环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84771发布日期:2022-06-22 00:02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阻多次循环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阻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阻多次循环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2.压敏电阻是一种具有非线性伏安特性的电阻器件,主要用于在电路承受过压时进行电压嵌位,吸收多余的电流以保护敏感器件。
3.相关技术中,压敏电阻批量生产完成后,需从批量的压敏电阻中取部分样品进行浪涌测试,测试压敏电阻可以承载的最大电压,以判断其是否合格;对压敏电阻测试时,会利用浪涌发生器,浪涌发生器的正负极接线穿过一个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一侧电连接一个示波器;测试时操作人员手持正负极接线与待测压敏电阻的正负极接触形成回路,然后调节浪涌发生器进一步增大电压,直至示波器上突然显示电流互感器测得的电流,即可得到待测压敏电阻可以承载的最大电压。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对压敏电阻测试时,操作人员需手持浪涌发生器的正负极接线依次与每一个待测压敏电阻接触,待测的压敏电阻样品较多时,会导致压敏电阻测试的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压敏电阻测试的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电阻多次循环测试工装。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阻多次循环测试工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电阻多次循环测试工装,包括浪涌发生器、循环分配器、电流互感器和示波器;所述浪涌发生器和循环分配器电连接,所述循环分配器上连接有若干对正负接线,所述正负接线穿过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与示波器电连接;所述正负接线远离循环分配器一端连接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压盖,所述安装座上连接有若干弹性片,若干所述弹性片平均分为两排设置在安装座顶壁宽度方向的两侧,一排所述弹性片的中其中一个弹性片与另一排弹性片中位置对应的一个弹性片形成一对;所述弹性片包括一体成型的安装片、连接杆、夹片和支撑片,所述安装片与安装座相连,所述安装片上设置有贯穿安装座的焊接杆,所述夹片和支撑片通过连接杆连接在安装片上方,一排所述夹片位于对应一排连接杆靠近另一排连接杆的一侧,一排所述支撑片位于对应一排连接杆远离另一排连接杆的一侧;所述压盖顶壁贯穿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压盖内侧壁设置有两根压条,两根所述压条分别位于其中一排支撑片上方;所述安装座和压盖之间设置有限位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令压盖盖设在安装座上方并下压压盖,令两跟压条分别压在其中一排支撑片上,随着压盖下压,两根压条下压带动支撑片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弯曲,令两排支撑片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令两排夹片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以实现对电阻安装的让位;此时将六个待测电阻穿过安装口,分别移动至其中一对夹片之间,再撤去对压盖的压力,连接杆的弹力带动夹片和支撑片复位,同时每对夹片将对应的一个待测电阻夹持,限位件对压盖和底座的相对位置限位;再将焊接杆上的六对导线按正负极与循
环分配器对应的正负接线连接,启动浪涌发生器,循环分配器将浪涌发生器输出的电压,从六对正负接线中依次循环输出,从而实现对六个待测电阻循环测试。安装组件的设置,可在浪涌发生器的一次电压输出下对多个电阻进行测试,减少了操作人员依次对每个待测电阻进行测试的情况,提高了压敏电阻测试的工作效率。
9.作为优选,一对所述弹性片包括数量为两个或以上的偶数,且对称设置在安装座顶壁的两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点测电阻夹持时,电阻每一端均加持有两个及以上的夹片,增加了电阻一端夹持的受力点,提高了对电阻的夹持稳定层。
11.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位于两排弹性片之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测电阻插入安装口后,与支撑台接触随即停止移动,支撑台可对待测电阻限位,减少待测电阻移动越过夹片的情况。
13.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杆和限位扣,所述限位杆位于安装座上,所述限位扣位于限位杆远离安装座一端,所述压盖外侧壁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扣扣设在限位台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压压盖时,限位杆和限位扣与限位台相向移动,限位扣移动至与限位台侧壁接触时,手动拨动限位扣向远离压盖方向移动以实现对限位台的让位,同时限位杆发生弹性形变;限位扣移动越过限位台位置时,撤去对限位扣的拉力令限位杆复原的弹力带动限位扣复位,令限位扣扣设在限位台一侧,以实现对压盖和底座的相对位置的限位。
15.作为优选,所述压盖外侧壁开设有供限位杆插入的滑槽,所述限位台位于滑槽底壁。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内侧壁可对限位杆的相对移动进行导向,提高限位杆与限位台相对移动时的稳定性。
17.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扣顶壁设置有斜面壁,所述斜面壁可与限位台侧壁相抵。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扣移动至斜面壁与限位台侧壁接触时,限位台在斜面壁的导向作用下,推动限位扣向远离压盖方向移动以实现对限位台的让位,减少了操作人员手动拨动限位扣的情况,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19.作为优选,两排所述支撑片上开设有供对应压条插入的压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条下压支撑片时,会插入压槽内,压条进一步下压压槽内侧壁实现对支撑片的下压,压槽内侧壁可对压条限位,减少压条下压支撑片时,与支撑片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情况。
21.作为优选,所述压盖内侧壁开设有若干限位槽,同一连接杆上的若干所述夹片和支撑片分别插入在其中一个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内侧壁间隙配合;两根所述压条分别贯穿其中一排限位槽内侧壁。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内侧壁可对夹片和支撑片限位,减少压条带动夹片和支撑片移动时,连接杆发生径向失衡,导致夹片和支撑片发生错位的情况。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安装组件的设置,可在浪涌发生器的一次电压输出下对多个电阻进行测试,减少了操作人员依次对每个待测电阻进行测试的情况,提高了压敏电阻测试的工作效率。
25.2.支撑台可对待测电阻限位,减少安装待测电阻时,待测电阻移动越过夹片的情况。
26.3.压槽内侧壁可对压条限位,减少压条下压支撑片时,与支撑片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阻多次循环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限位槽和压条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座;11、支撑台;2、压盖;21、压条;22、滑槽;23、限位台;24、限位槽;25、安装口;3、弹性片;31、安装片;311、焊接杆;32、连接杆;33、支撑片;331、压槽;34、夹片;4、限位件;41、限位杆;42、限位扣;421、斜面壁;5、浪涌发生器;6、循环分配器;7、电流互感器;8、示波器。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阻多次循环测试工装。参照图1,电阻多次循环测试工装包括浪涌发生器5、循环分配器6、电流互感器7、示波器8和安装组件,浪涌发生器5与循环分配器6电之间按正负极电连接,循环分配器6上设置有若干对正负接线,循环分配器6可将浪涌发生器5输出的电压从若干对正负接线内依次输出;电流互感器7设置在循环分配器6一侧,电流互感器7与示波器8电链接,循环分配器6的正负接线从电流互感器7中穿过。
33.参照图1和图2,正负接线远离循环分配器6一端连接有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座1和压盖2,安装座1顶壁嵌设若干有弹性片3;若干弹性片3平均分为两排设置在安装座1顶壁宽度方向的两侧,一排弹性片3的中其中两个弹性片3与另一排弹性片3中位置对应的两个弹性片3形成一对,本实施例中共有六对弹性片3。
34.参照图2,弹性片3包括一体成型的安装片31、连接杆32、夹片34和支撑片33,安装片31连接在安装座1上,连接杆32连接在安装片31上,夹片34和支撑片33连接在连接杆32远离安装片31一端,一排夹片34位于对应一排连接杆32靠近另一排连接杆32的一侧,一排支撑片33位于对应一排连接杆32远离另一排连接杆32的一侧;支撑片33上开设有压槽331;安装片31下端一体成型有焊接杆311,焊接杆311穿过安装座1从安装座1底壁伸出,一对焊接杆311上可连接一根导线。
35.参照图1、图2和图3,压盖2顶壁贯穿开设有安装口25,压盖2内侧壁设置有两根压条21,两根压条21分别位于其中一排支撑片33上方;安装座1与压盖2之间设置有限位件4;使用时,令压盖2盖设在安装座1上方并下压压盖2,令两跟压条21分别插入其中一排压槽331内,随着压盖2下压,两根压条21下压压槽331内侧壁带动支撑片33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32弯曲,令两排支撑片33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令两排夹片34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以实现对电阻安装的让位;此时将六个待测电阻穿过安装口25,分别移动至其中一对夹片34之间,再撤去对压盖2的压力,连接杆32的弹力带动夹片34和支撑片33复位,同时每对夹片34将对应的一个待测电阻夹持,限位件4对压盖2和底座的相对位置限位;再将焊接
杆311上的六对导线按正负极与循环分配器6对应的正负接线连接,启动浪涌发生器5,循环分配器6将浪涌发生器5输出的电压,从六对正负接线中依次循环输出,从而实现对六个待测电阻循环测试。
36.参照图2,安装座1上设置有支撑台11,支撑台11位于两排弹性片3之间,待测电阻插入安装口25后,支撑台11可对待测电阻限位,减少待测电阻移动越过夹片34的情况。
37.参照图2,限位件4包括限位杆41和限位扣42,限位杆41一体成型在安装座1底壁两端,限位扣42一体成型在限位杆41远离安装座1一端;压盖2外侧壁开设有滑槽22,限位杆41插入在滑槽22内,滑槽22底壁一体成型有限位台23,限位扣42顶壁设置有斜面壁421。下压压盖2时,限位杆41和限位扣42在滑槽22内滑移,限位扣42移动至斜面壁421与限位台23侧壁接触时,限位台23在斜面壁421的导向作用下,推动限位扣42向远离压盖2方向移动以实现对限位台23的让位,同时限位杆41发生弹性形变;限位扣42移动越过限位台23位置时,限位杆41复原的弹力带动限位扣42复位,令限位扣42扣设在限位台23一侧,以实现对压盖2和底座的相对位置的限位。
38.参照图2和图3,压盖2内侧壁开设有若干限位槽24,同一连接杆32上的若干夹片34和支撑片33分别插入在其中一个限位槽24内,并与限位槽24内侧壁间隙配合,两根所述压条21分别贯穿其中一排限位槽24内侧壁。限位槽24内侧壁可对夹片34和支撑片33限位,减少压条21带动夹片34和支撑片33移动时,连接杆32发生径向失衡,导致夹片34和支撑片33发生错位的情况。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电阻多次循环测试工装的实施原理为:
40.令压盖2盖设在安装座1上方并下压压盖2,令两跟压条21分别插入其中一排压槽331内,随着压盖2下压,两根压条21下压压槽331内侧壁带动支撑片33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32弯曲,令两排支撑片33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令两排夹片34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以实现对电阻安装的让位;此时将六个待测电阻穿过安装口25,分别移动至其中一对夹片34之间,再撤去对压盖2的压力,连接杆32的弹力带动夹片34和支撑片33复位,同时每对夹片34将对应的一个待测电阻夹持,限位件4对压盖2和底座的相对位置限位;再将焊接杆311上的六对导线按正负极与循环分配器6对应的正负接线连接,启动浪涌发生器5,循环分配器6将浪涌发生器5输出的电压,从六对正负接线中依次循环输出,从而实现对六个待测电阻循环测试,提高了压敏电阻测试的工作效率。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