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IgG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69000发布日期:2022-07-15 23:4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化学发光IgG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化学发光igg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发光igg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是由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猫和猫科动物在传染此病时最为重要。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损害胚胎发育,引起胎儿严重的精神系统发育畸形和智力障碍,降低人口素质,甚至引起死亡。tox-igm抗体早于tox-igg抗体出现,在急性期过后,tox-igm抗体较快下降,而tox-igg抗体可能长时间存在。故测定tox-igm抗体适用于早期诊断,tox-igg抗体阳性说明曾经感染过弓形虫,多为慢性感染。
3.风疹病毒属于被膜病毒科风疹病毒属,包含一单股、正链rna,及三种结构蛋白e1、e2和c,其中糖蛋白e1、e2以异二聚体形式位于包膜上,蛋白c与rna组成核衣壳。风疹患者是风疹的传染源。人是风疹病毒的唯一宿主,风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孕妇感染后,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临床上以发热、耳后枕部和颈后的淋巴结病变和斑丘疹为主要表现,大量患者表现为隐性感染。妊娠早期(前3月)感染的孕妇易引起死胎、流产或造成胎儿畸形等先天性风疹综合征。风疹igg抗体(rub-igg)通常出现在皮疹出现的时间,在出疹后会仍然存在。
4.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 virus,cmv)是一种疱疹病毒组dna病毒,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形态。分布广泛,人对其有广泛的易感性,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属于性传播性疾病。其感染主要为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cmv感染可引起以生殖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疾患为主的各系统感染,从轻微无症状感染直到严重缺陷或死亡。孕妇感染了巨细胞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胎儿先天性感染,流产和死胎。cmv-igg在病毒感染后4~6周出现,并持续终生。
5.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引起皮肤病和性病的病毒性病原体,可引起如龈口炎、角膜结膜炎、脑炎以及生殖系统感染和新生儿的感染。人类是人hsv的唯一宿主,hsv可存在于病人、恢复者或健康带毒者的水疱疱液、唾液及粪便中,在体内经血液或神经通路播散,感染后hsv以某种形式潜伏于局部感染神经节细胞中。病毒分为两个血清型即i型和ii型。其中hsv-i型感染复发率低,发作时间间隔长。患者感染hsv后,针对hsv的抗体在1周左右出现,3-4周达到高峰,并可持续多年,治疗后,抗体水平会相应地下降。hsv ii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感染生殖器及腰以下部位,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外生殖器皮肤黏膜的红斑、丘疹等。孕妇一旦发生感染,可引起胎儿流产、先天性畸形或发育障碍,新生儿致死或永久性的神经系统受损。hsv ii-igg在病毒感染后4~6周出现,且通常持续终生。
6.目前上述疾病检主要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化学发光法。其中化学发光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的准确率高于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是采用得最多的一种检测方法。现有的试剂盒多为单项检测试剂盒,每个芯片中只内置一种带抗原的
微球,而孕前检测时5项疾病均需要检测,检测时间会很长,无法及时给出检测结果,现有的检测装置无法满足同时检测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重微球式化学发光igg检测装置,可用于多种病毒抗体的同时检测。
8.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化学发光igg检测装置,包括芯片、芯片反应槽、多个试剂容器、ccd成像仪、芯片移动模块、x向移动模块、z向移动模块、试剂挤压装置,所述多个试剂容器可挤压变形,均固定在支架上,位置固定,所述芯片放置于芯片反应槽内,所述芯片移动模块带动芯片反应槽及其内的芯片进行x向的移动,所述试剂挤压装置通过x向移动模块移动到所需的试剂容器的正上方,在z向移动模块的带动下挤压试剂容器以将其内的试剂的释放到芯片反应槽中,所述ccd成像仪读取芯片上的化学发光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上有1-10个反应通道,每个反应通道内装载多个微球,同一个反应通道内的每个微球为包被有不同抗原的微球。
9.优选的,所述芯片移动模块包括丝杆电机、滑块及固定板,所述芯片反应槽固定在芯片移动模块的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固定在芯片移动模块的滑块上,芯片移动模块上的丝杆电机及滑块相配合,带动芯片反应槽和其中的芯片一起进行x向的移动。
10.优选的,所述x向移动模块包括固定块、x向移动模块滑块和x向移动模块丝杆电机,所述z向移动模块包括z向移动模块滑块和z向移动模块丝杆电机,所述试剂挤压装置固定在z向移动模块滑块上,所述z向移动模块通过z向移动模块丝杆电机带动z向移动模块滑块进而带动其上的试剂挤压装置实现z向的移动;所述z向移动模块固定在x向移动模块的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固定在x向移动模块滑块上,x向移动模块通过其上的x向移动模块丝杆电机带动x向移动模块滑块及其固定在其上的固定块以实现z向移动模块和固定在其上的试剂挤压装置一起在x向的移动。
11.优选的,所述芯片移动模块将芯片移动至ccd成像仪的正下方,使ccd成像仪读取芯片上的化学发光信号。
12.优选的,所述芯片每个反应通道内装载5个微球,5个微球分别为包被有弓形虫抗原的微球、包被有风疹病毒抗原的微球、包被有巨细胞病毒抗原的微球、包被有单纯疱疹病毒1型抗原的微球、包被有单纯疱疹病毒2型抗原的微球。
13.优选的,所述芯片采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或聚丙酰胺制成。
14.优选的,所述微球采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或聚丙酰胺制成。
15.优选的,所述包被有不同抗原的微球在反应通道内串联排列,排列形状为直线、曲线、z形或l形。
16.优选的,所述试剂容器包括洗液容器、酶标试剂容器、样本稀释液容器、两个激发液容器。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化学发光igg检测装置,将包被了不同类型抗原的多种微球同时嵌合在一块微型芯片中,并排除了多个项目间的交叉反应对结果的干扰,可用于同时进行多种病毒igg的检测,反应时间短,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小。除了tox、rub、cmv、hsv-i、hsv-ii这5种病毒的同时检测外,此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方案不限于检测上述列举
的tox、rub、cmv、hsv-i、hsv-ii这5种病毒,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也可用于3种以上其它病毒iga、ige或igd抗体的同时检测,只需在微球上包被不同抗原即可。
附图说明
18.图1、化学发光igg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化学发光igg检测装置的移动模块示意图
20.图3、芯片结构示意图。从左至右微球依次包被:弓形虫抗原、风疹病毒抗原、巨细胞病毒抗原、单纯疱疹病毒i型抗原、单纯疱疹病毒ii型抗原。
21.图4、芯片中微球发光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是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
24.如图1、2所示,一种化学发光igg检测装置,包括芯片反应槽1、芯片2、洗液容器3、酶标试剂容器4、样本稀释液容器5、支架6、激发液容器8、9、ccd成像仪7、芯片移动模块10、x向移动模块11、z向移动模块12、试剂挤压装置13。所述洗液容器3、酶标试剂容器4、样本稀释液容器5、激发液容器8、9均固定在支架6上,位置固定。所述芯片2放置于芯片反应槽1内,所述芯片反应槽1固定在芯片移动模块10的固定板14上,所述固定板14固定在芯片移动模块10的滑块16上,通过芯片移动模块10上的丝杆电机17及滑块16相配合,可带动芯片反应槽1和其中的芯片2一起进行x向的移动,以使芯片上的进液口移动到相应试剂容器的正下方进行相应试剂的释放。所述试剂挤压装置13固定在z向移动模块12的滑块上,所述z向移动模块12通过其丝杆电机带动滑块进而带动其上的试剂挤压装置13实现z向的移动。所述z向移动模块12固定在x向移动模块11的固定块15上,所述固定块15固定在x向移动模块11的滑块上,x向移动模块11通过其上的丝杆电机带动滑块及其固定在其上的固定块15以实现z向移动模块12和固定在其上的试剂挤压装置13一起在x向移动,所述试剂挤压装置13通过x向移动模块与z向移动模块的相互配合,能够精准定位到相应试剂容器的正上方,并挤压试剂容器,使试剂释放到芯片反应槽中。试剂反应完成后,所述芯片移动模块10将芯片移动至ccd成像仪7的正下方,使ccd成像仪7的采集区域能够全部覆盖发光区域。所述ccd成像仪7可在试剂反应完成后,读取芯片上的化学发光信号。所述芯片2上有1个反应通道,每个反应通道内装载5个微球,5个微球分别为包被有弓形虫抗原的微球、包被有风疹病毒抗原的微球、包被有巨细胞病毒抗原的微球、包被有单纯疱疹病毒1型抗原的微球、包被有单纯疱疹病毒2型抗原的微球。
25.所述微球和芯片装载框架均采用聚氯乙烯材质。
26.聚苯乙烯或聚丙酰胺材质亦可。
27.芯片上也可以设置多个反应通道,同时用于多个样本的检测。
28.芯片反应槽可移动,成像时移动至成像装置内成像。
29.或者芯片反应槽固定,成像装置可移动,成像时成像装置移动至芯片反应槽上进行成像。
30.实施例2
31.1.选择聚氯乙烯材质的微球。
32.2.使用ph7.4的缓冲液将微球处理2次,每次清洗5分钟。
33.3.将弓形虫抗原按1ug/ml的浓度加入5ml的ph7.4的磷酸缓冲液配制成包被液,并将20颗微球放入10ml包被液中,2~8℃处理16~24小时,使用ph6.5-ph7.5的缓冲液清洗6次将已包被弓形虫抗原的微球置于30℃处理16小时。
34.4.将风疹病毒抗原按1ug/ml的浓度加入5ml的ph7.4的磷酸缓冲液配制成包被液,并将20颗微球放入10ml包被液中,2~8℃处理16~24小时,使用ph6.5-ph7.5的缓冲液清洗6次,将已包被风疹病毒抗原的微球置于30℃处理16小时。
35.5.将巨细胞病毒抗原按2ug/ml的浓度加入5ml的ph7.4的磷酸缓冲液配制成包被液,并将20颗微球放入10ml包被液中,2~8℃处理16~24小时,使用ph6.5-ph7.5的缓冲液清洗6次,将已包被巨细胞病毒抗原的微球置于30℃处理16小时。
36.6.将单纯疱疹病毒i型抗原按2ug/ml的浓度加入5ml的ph9.6的碳酸缓冲液配制成包被液,并将20颗微球放入10ml包被液中,2~8℃处理16~24小时,使用ph6.5-ph7.5的缓冲液清洗5次,使用ph6.5-ph7.5的缓冲液清洗1次,将已包被单纯疱疹病毒i型抗原的微球置于30℃处理16小时。
37.7.将单纯疱疹病毒ii型抗原按2ug/ml的浓度加入5ml的ph9.6的碳酸缓冲液配制成包被液,并将20颗微球放入10ml包被液中,2~8℃处理16~24小时,使用ph6.5-ph7.5的缓冲液清洗6次,将已包被单纯疱疹病毒ii型抗原的微球置于30℃处理16小时。
38.8.将包被了五种不同类型的抗原,按顺序固定在聚丙酰胺的芯片上,微球之间的距离可选的有1cm、2cm、3cm、4cm。完成的芯片如图3所示。
39.实施例3
40.芯片的使用
41.1.将芯片置于芯片反应槽中;
42.2.将50ul待测样本加入芯片反应槽中;
43.3.将样本稀释液容器中的样本稀释液加入50ul至芯片反应槽中。
44.4.将芯片反应槽区域的温度控制在37℃,持续时间10分钟。
45.5.将洗液容器中的洗液加入至反应槽中,清洗反应槽。
46.6.将酶标试剂容器中的酶标试剂加入至反应槽中。
47.7.芯片反应槽区域的温度控制在37℃,持续时间10分钟。
48.8.将洗液容器中的洗液自动加入至反应槽中,清洗反应槽。
49.9.将激发液容器8中的激发液a加入至反应槽中。
50.10.将激发液容器9中的激发液b加入至反应槽中。
51.11.ccd成像仪立即收集各微球上化学发光信号,并送至分析软件中进行分析,在软件界面生成具体数值,系统自动显示五项指标的阴阳性以及具体的数值。如图4和表1所示,说明该样本为风疹病毒igg阳性、巨细胞病毒igg阳性,其余三项阴性。其中风疹病毒igg数值为800,巨细胞病毒igg数值为1600,其余三项数值为0。
52.其中
53.酶标试剂:标记了hrp的抗人igg,保存于含保护蛋白的缓冲液中,含防腐剂;
54.样品稀释液:磷酸盐缓冲液,具体为:nacl 137mmol/l,kcl 2.7mmol/l,na2hpo4 4.3mmol/l,kh2po4 1.4mmol/l;
55.洗液:ph6.5-7.5之间的磷酸盐缓冲液;
56.反应底物a:0.01g/l-10g/l鲁米诺盐溶液;
57.反应底物b:0.01g/l-10g/l过氧化氢溶液。
58.表1样本分析结果
[0059][0060]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