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泥土管桩强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0507发布日期:2022-07-05 23:5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混泥土管桩强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强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混泥土管桩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上世纪60年代末,铁道部丰台桥梁工厂开始生产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当时主要用于铁道桥梁工程的基础建设,70年代研制生产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7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上海宝山钢铁厂建设中,大量使用了日本引进的钢管桩,不仅造价高,耐久性也差,原国家建材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和番禺市桥丰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引进管桩生产线的消化吸收,自主开发了国产化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3.混泥土管桩在生产后需要对其进行强度抗压力测试,现有的测试方式往往采用挤压限度测试法,但是传统的挤压测试法在测试中只存在上下两个挤压点,测试数据并不合理,并且在测试时需要对管桩各个位置进行反复测试,移动不便,因此,现提出混泥土管桩强度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混泥土管桩强度检测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混泥土管桩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部四角位置处均固定设有立柱,且多个立柱上端水平固定设有同一个顶板,顶板上部螺栓固定有气缸,且气缸输出端贯穿顶板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上压板,底座上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讯连接有显示器,且压力传感器上部固定设有下压板,下压板上部开有弧形槽,所述下压板与上压板相对准,所述上压板上设有侧压抱紧机构,且底座两端均设有放置导向组件。
7.优选的,所述上压板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耳,贯穿连接耳两侧外壁滑动插设有导向柱,且导向柱两端分别固定设于底座上部与顶板下部。
8.进一步的,所述侧压抱紧机构包括上压板下部两侧均开设的矩形槽,两个矩形槽相对靠近一侧均滑动设有侧压块,两个侧压块相对靠近一侧对称开有弧形夹槽,侧压块一侧;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另一端均固定设于矩形槽一侧内壁,两个侧压块底部中间位置处均开有定位槽,且定位槽顶壁均开有齿牙,上压板下部中间位置处开有配合槽,配合槽两端分别与两个矩形槽相连通,且配合槽底壁滑动插设有顶销,顶销上水平套设固定有齿条,且齿条与齿牙相适配。
9.优选的,所述矩形槽两侧均开有条形槽,所述侧压块两侧外壁均固定设有滑块,且滑块均滑动设于条形槽内。
10.再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导向组件包括底座两侧均设置的移动板,且移动板靠近底座一侧两端均固定设有滑柱,滑柱一端均滑动插设于底座一侧外壁,两个移动板上部两端
均开有圆槽,且圆槽内均滑动插设有插柱,两个插柱上端水平固定设有同一个连接板,连接板两侧之间转动设有导向辊,圆槽内设有弹性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弹性件包括圆槽底壁固定设置的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上端固定连接于插柱底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弹性件包括圆槽底壁以及插柱底端均固定连接的磁块,且两个磁块磁性相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在底座上部设置的压力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上部设置的下压板,配合上压板上设置的侧压抱紧机构,使得人们使用时,只需将管桩放置在上下压板之间,进而驱动气缸使得上压板下压,当管桩上部与两个侧压块接触时,带动两个侧压块向两侧滑动与管桩侧壁自适应移动,当管桩上部与顶销接触时,顶起顶销,使得齿条上移,管桩上壁与上压板底壁接触时,齿条移动至最上端与定位槽顶壁的齿牙卡紧,使得两个侧压块的位置固定不再移动,此时两个侧压块的弧形夹槽正好与管桩两侧侧壁贴合接触,进而气缸继续下压,压力传感器将压力值显示在显示器上,供人们观测,完成强度测试,区别于传统的简单的检测方式,本装置,使得两个侧压块与管桩侧壁贴合后立即定位固定,使得挤压管桩时不单单只存在上下两个挤压点,同时在管桩两侧形成一个环绕抱紧力,使得检测数据更为合理准确。
15.2.通过在底座两端均设置的放置导向组件,使得人们使用时,只需先将两侧的移动板拉出,进而可以将管桩放置在两个导向辊上,导向辊转动设置,使得人们可以任意拉动管桩在上部滑移,实现对管桩不同位置的强度测试,同时在上压板下压管桩时,导向辊也会随之压缩第一弹簧下移,不会影响正常下压检测,设计合理,移动省力。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混泥土管桩强度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混泥土管桩强度检测装置的上压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混泥土管桩强度检测装置的上压板内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混泥土管桩强度检测装置的上压板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混泥土管桩强度检测装置的实施例1的平面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混泥土管桩强度检测装置的移动板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座;2、顶板;3、气缸;4、立柱;5、上压板;6、导向柱;7、下压板;8、压力传感器;9、滑柱;10、移动板;11、导向辊;12、连接板;13、侧压块;14、插柱;15、第一弹簧;16、连接耳;17、矩形槽;18、条形槽;19、定位槽;20、顶销;21、齿条;22、第二弹簧;23、滑块;24、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5.实施例1,参照图1-5,混泥土管桩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部四角位置处均固定设有立柱4,且多个立柱4上端水平固定设有同一个顶板2,顶板2上部螺栓固定有气缸3,且气缸3输出端贯穿顶板2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上压板5,底座1上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8,压力传感器8电讯连接有显示器,且压力传感器8上部固定设有下压板7,下压板7上部开有弧形槽,下压板7与上压板5相对准,上压板5上设有侧压抱紧机构,且底座1两端均设有放置导向组件。
26.本实施例中,上压板5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耳16,贯穿连接耳16两侧外壁滑动插设有导向柱6,且导向柱6两端分别固定设于底座1上部与顶板2下部。
27.具体实施中,侧压抱紧机构包括上压板5下部两侧均开设的矩形槽17,两个矩形槽17相对靠近一侧均滑动设有侧压块13,两个侧压块13相对靠近一侧对称开有弧形夹槽,侧压块13一侧;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二弹簧22,且第二弹簧22另一端均固定设于矩形槽17一侧内壁,两个侧压块13底部中间位置处均开有定位槽19,且定位槽19顶壁均开有齿牙,上压板5下部中间位置处开有配合槽,配合槽两端分别与两个矩形槽17相连通,且配合槽底壁滑动插设有顶销20,顶销20上水平套设固定有齿条21,且齿条21与齿牙相适配。
28.进一步的,矩形槽17两侧均开有条形槽18,侧压块13两侧外壁均固定设有滑块23,且滑块23均滑动设于条形槽18内。
29.具体的,放置导向组件包括底座1两侧均设置的移动板10,且移动板10靠近底座1一侧两端均固定设有滑柱9,滑柱9一端均滑动插设于底座1一侧外壁,两个移动板10上部两端均开有圆槽,且圆槽内均滑动插设有插柱14,两个插柱14上端水平固定设有同一个连接板12,连接板12两侧之间转动设有导向辊11,圆槽内设有弹性件。
30.具体的,弹性件包括圆槽底壁固定设置的第一弹簧15,且第一弹簧15上端固定连接于插柱14底端。
31.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1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人们使用时,只需先将两侧的移动板10拉出,进而可以将管桩放置在两个导向辊11上,导向辊11转动设置,使得人们可以任意拉动管桩在上部滑移,实现对管桩不同位置的强度测试,同时在上压板5下压管桩时,导向辊11也会随之压缩第一弹簧15下移,不会影响正常下压检测,设计合理,进而驱动气缸3使得上压板5下压,当管桩上部与两个侧压块13接触时,带动两个侧压块13向两侧滑动与管桩侧壁自适应贴合,当管桩上部与顶销20接触时,顶起顶销20,使得齿条21上移,管桩上壁与上压板5底壁接触时,齿条21移动至最上端与定位槽19顶壁的齿牙卡紧,使得两个侧压块13的位置固定不再移动,此时两个侧压块13的弧形夹槽正好与管桩两侧侧壁贴合接触,进而气缸3继续下压,压力传感器8将压力值显示在显示器上,供人们观测,完成强度测试,区别于传统的简单的检测方式,本装置,使得两个侧压块13与管桩侧壁贴合后立即定位固定,使得挤压管桩时不单单只存在上下两个挤压点,同时在管
桩两侧形成一个环绕抱紧力,使得检测数据更为合理准确。
32.实施例2,参照图1-4和6,相比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弹性件包括圆槽底壁以及插柱14底端均固定连接的磁块24,且两个磁块24磁性相斥。
33.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2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人们使用时,只需先将两侧的移动板10拉出,进而可以将管桩放置在两个导向辊11上,导向辊11转动设置,使得人们可以任意拉动管桩在上部滑移,实现对管桩不同位置的强度测试,同时在上压板5下压管桩时,导向辊11也会随之压缩两个磁块24下移,不会影响正常下压检测,设计合理,进而驱动气缸3使得上压板5下压,当管桩上部与两个侧压块13接触时,带动两个侧压块13向两侧滑动与管桩侧壁自适应贴合,当管桩上部与顶销20接触时,顶起顶销20,使得齿条21上移,管桩上壁与上压板5底壁接触时,齿条21移动至最上端与定位槽19顶壁的齿牙卡紧,使得两个侧压块13的位置固定不再移动,此时两个侧压块13的弧形夹槽正好与管桩两侧侧壁贴合接触,进而气缸3继续下压,压力传感器8将压力值显示在显示器上,供人们观测,完成强度测试,区别于传统的简单的检测方式,本装置,使得两个侧压块13与管桩侧壁贴合后立即定位固定,使得挤压管桩时不单单只存在上下两个挤压点,同时在管桩两侧形成一个环绕抱紧力,使得检测数据更为合理准确。
34.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3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